内容推荐 传统的中国文学译介难以走进海外大众读者,而当前以故事取胜的通俗文学却开始在海外崭露头角,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另辟蹊径,其译介研究亟待跟进。翻译研究中的“文化离散”概念是指译者离开自己的文化家园,在异域文化环境里憧憬并审视本土文化,在接触和体验异域他者的同时,进行文化间的沟通和杂合。从文化离散视角看文学走出去,强调对域外文学界诗学观念的细致观察,对异域读者的关切和渴求有所呼应,并结合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实际需求来协调译介策略,以译作是否成为“可激活文本”来评价译介效果。本书从涉及跨民族、跨文化内涵的“离散”(diaspora)视角来研究中国当代通俗文学的作品选择、英译策略、译者选择、传播价值及传播路径;本书还将考察离散译者的多重文化体验对其译介思想产生的影响,探讨他们在中国文化传播大业中可起到的重要作用,以期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简介 汪世蓉,土家族,湖北利川人,文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湖北省翻译协会理事。研究方向主要为文化翻译、语言对比与翻译。曾主持国家级人文社科项目2项,省级及校级科研项目多项;出版翻译学科学术专著1部、译著2部、教材2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10余篇。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价值 1.2.1 研究的理论价值 1.2.2 研究的应用价值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 1.3.1 对离散的概念阐释及其研究现状述评 1.3.2 离散译者的身份博弈与认同研究现状述评 1.3.3 中国当代通俗文学译介研究历史及动态述评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的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之处 1.7 研究思路及框架 2 文化离散视角下的文学译介研究 2.1 文化离散相关概念的厘清 2.2 离散译者的文学译介 2.2.1 早期离散译者的身份之惑及其协商 2.2.2 新时代离散译者的身份协商与文化态度 2.2.3 离散译者作为“跨文化协调人”的优势 2.3 小结 3 中国当代通俗文学的译介价值 3.1 通俗文学作品在英语世界的市场前景 3.1.1 通俗文学在英语世界的活跃存在 3.1.2 通俗文学作品拥有清晰稳定的目标受众 3.2 通俗文学作品的民族特色及世界情怀 3.3 通俗文学作品译介的译者选择 3.4 拓宽文学译介的理念及渠道 3.5 小结 4 中国当代通俗文学译介的策略及效果 4.1 网络文学的译介 4.1.1 网络文学在数字时代的译介价值 4.1.2 民间力量加入网络文学译介 4.1.3 网络文学译介面临的问题 4.1.4 离散译者的责任和选择 4.2 武侠文学的译介 4.2.1 武侠文学的译介内容与叙事方式 4.2.2 武侠文学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 4.2.3 武侠文学译介的市场化运作 4.3 科幻文学的译介 4.3.1 《三体Ⅱ》《三体Ⅲ》两译者英译策略对比分析 4.3.2 《三体Ⅱ》《三体Ⅲ》两译者文化身份对比分析 4.4 小结 5 中国当代通俗文学的市场化传播路径 5.1 麦家作品的译介 5.1.1 故事引路:通俗文学走向世界 5.1.2 汉学家的译介特点 5.1.3 通俗文学的转化与新生 5.2 刘震云作品的译介 5.2.1 从文化离散视角看刘震云小说的文学魅力 5.2.2 离散译者与汉学家的译介风格对比分析 5.2.3 离散译者的译介特点 5.3 对文学走出去的启示 5.3.1 译介作品的选择 5.3.2 译者群体的选择 5.3.3 基于媒介融合的市场化传播路径 5.4 小结 6 离散译者的多重文化体验对其文学译介的影响 6.1 余光中的“中国情节” 6.1.1 余光中的离散经历与文化身份认同 6.1.2 离散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 6.1.3 余光中译作中的“中国情节” 6.2 林语堂的“融会贯通” 6.2.1 林语堂的海外视角与家国情怀 6.2.2 林语堂译作中的“融会贯通” 6.3 小结 7 离散译者对中国文化的传播 7.1 跨文化旅行中的中国想象 7.2 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学翻译 7.3 世界想象中的中国文化生产 7.4 离散族群的身份困惑与认同 7.5 小结 8 结语 8.1 研究的主要发现及启示 8.2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