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超越空心化
分类
作者 吴重庆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空心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扭转。本书名为《超越空心化》,既是对中国农村发展新迹象的揭示,也是对中国农村未来发展的期待。本书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一是立足于“大国小农”的国情农情,研究小农户为何被“去能”以及如何“赋能”,关注内发型发展及县域城乡流动;二是聚焦“同乡同业”现象,剖析经济活动与乡土社会网络如何互嵌以及乡村空心化的反向运动;三是阐述乡村空心化、阶层分化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的本土化策略以及乡村社会的生机。作者通过对“隙地”“狭地”“边地”的调查,在具体的区域中寻找中国农村,探寻基于激发乡村内生力量、与城镇化并行的乡村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
吴重庆,中山大学哲学系、华南农村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开放时代》特约主编,民政部第三届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专家,广东乡村振兴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乡村研究》、Rural China编委会编委。
著有《儒道互补:中国人的心灵建构》(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华南古村落:搁浅于时光长河的乡土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无主体熟人社会及社会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孙村的路:后革命时代的人鬼神》(法律出版社,2014)、The Path to Sun Village(Brill,2017)等。
目录
第一章 小农与扶贫
重提小农
小农经济能否继续作为谋生方式
小农与贫困人群的交集
作为扶贫手段的普惠小农政策
第二章 内发型发展与开发扶贫
作为反思视角的内发型发展
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双重脆弱下的开发扶贫
贫困人群是如何被“去能”的
贫困人群的主体性及其再组织化
第三章 小农户发展:“去能”与“赋能”
问题的提出
有关经济学说回顾和“去能一赋能”研究视角的提出
小农户是如何被“去能”的
该如何对小农户“赋能”
结语
第四章 常态化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
理解仍将长期存在的“小农户”
立基于小农户的常态化扶贫
帮扶小农户中的弱势者
帮扶弱势小农户的长效机制
第五章 中国乡村空心化的反向运动:来自“界外”的案例
边缘地带的社会网络
从边缘到中心:“打金”业相关生产要素的在地集结
制胜端在“同乡同业”
乡土社会资源与“同乡同业”经济的相互激活
中国乡村空心化的反向运动
第六章 “同乡同业”:“社会经济”或“低端全国化”
“同乡同业”概念的提出
作为“社会经济”的“同乡同业”
“经济”是如何嵌入“社会”的
是“社会经济”还是“低端全国化”
余论
第七章 超越空心化——内发型发展视角下的县域城乡流动
县域内的城乡流动现象引人关注
农民工返县就业
县域内非农就业与在家农业就业的结合
县域一二三产业如何融合发展
内发型发展及适当的区域范围
结论
第八章 乡村社会治理中的危机与生机
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
“无中心场域”
不在村“乡贤”治村
农村空心化、阶层分化及“项目制”背景下的公共产品供给
乡村自治及其对本土社会资源的利用
后记
序言
追寻内生力量,超越空
心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
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
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空心化现
象。许多人几乎已经习惯地
将“空心化”与中国农村画等
号,进而认为空心化不可逆
,而农村的唯一出路在于城
镇化。在这样的判断与舆论
之下,拥抱城镇化与唱衰农
村大有相辅相成之势。
当然,中国农村的发展
自有其轨迹,绝非任由舆论
牵引。近年来,随着脱贫攻
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相继推
进,农村空心化趋势在一定
程度上得以扭转。2021年
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结果显示,与第六次全国人
口普查相比,部分远离大城
市的县域常住人口不减反增
,即为明证。那么,我们应
该如何理解农村空心化的反
向运动?
历史人类学的“华南学派
”倡导“在历史中寻找中国”
,我想,做农村研究,也需
要抱有“在具体的区域中寻
找中国农村”的信念。“具体
的区域”不是指同样免不了
有些抽象的“南方”“北方”或
者“东部”“中部”“西部”,而
是能够寻找到地脉,人脉,
文脉的地方社会及人群。我
们要了解其地理环境、资源
禀赋、社会构造、生计方式
、外部约束等。试图在“具
体的区域”中寻找中国农村
,其实也是试图理解其内在
的发展逻辑,追寻其内生的
力量。
由于个人在时间及精力
上的限制,加上田野调查的
因缘际会,本书仅举三类农
村区域调研作为“在具体的
区域中寻找中国农村”的尝
试。为了形象及方便起见,
我权且将此三类区域称为“
隙地”“狭地”“边地”(简称“
三地”),并以位于鲁苏豫
皖四省交界的菏泽市郓城县
和东明县作为“隙地”的例子
,以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三分
的福建沿海莆田市孙村作为
“狭地”的例子,以西南边陲
云南临沧市凤庆县和四川凉
山州昭觉县作为“边地”的例
子。
一、“隙地”的县域城乡
流动
细察根据第七次全国人
口普查数据绘制的2010年
至2020年全国区县常住人
口变动地图(在地图上,绿
色代表常住人口减少,红色
代表常住人口增加)发现,
虽然中国的人口分布大体上
依然符合“胡焕庸线”所揭示
的情形,但也有新的变化,
即东北的常住人口明显减少
,常住人口进一步往东南沿
海省份集中。还有,在有关
大型城市的周边,除了出现
红色(新设立的区),往往
紧挨着红色的就是深绿色(
紧挨着新区的县),这说明
大型城市对周边人口的虹吸
效应是客观存在的。而出乎
意料的是,我们在这份地图
上发现了另外一些红色区域
,那是批远离大城市的县域
,并且往往在数省交界地带

我们知道,今天依然保
持县这一行政建制的,一定
是个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
的区域。按理说,这样的地
方应该是人口外流最为严重
的空心化地区,但为什么其
常住人口十年来不降反升?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毛泽东于
1928年写就的名篇《中国
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毛泽东说:“一国之
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
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
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
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
两种,即地方的农业经济(
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
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
分裂剥削政策。”地方的农
业经济可以自给自足,帝国
主义划分势力范围可以形成
“隙地”,二者结合使得红色
政权存在下来。这也是米格
代尔所说的“革命的政治地
理学”,即发生革命的地方“
似乎总是那些市场结构不完
善的地区”。(上文对毛泽
东和米格代尔文献的引用,
是从地理意义而不是政治意
义上说明今天的“隙地”常住
人口不降反升的原因。)
……
“边地”小农户的内发型
发展使得农业活动较深地嵌
入地方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的脉络之中,这在一定程度
上减缓了农村空心化。事实
上,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
查数据,昭觉县的常住人口
也是不减反增,从2010年
的240040人增长到2020年
的252435人;风庆县的常
住人口仍然减少,从2010
年的458330人下降到2020
年的385420人。
以上“三地”之说只是为
了强调“在具体的区域中寻
找中国农村”的重要性,本
书在编排上并没有以“三地”
为框架。本书主要由以下内
容构成:一是立足于“大国
小农”的国情农情,研究小
农户为何被“去能”以及如何
“赋能”,关注内发型发展及
县域城乡流动;二是聚焦“
同乡同业”现象,剖析经济
活动与乡土社会网络如何互
嵌以及乡村空心化的反向运
动;三是阐述乡村空心化、
阶层分化背景下乡村社会治
理的本土化策略以及乡村社
会的生机。这三类内容尽管
有一定跨度,但都与空心化
或反空心化相关。可以说,
小农户赋能、“同乡同业”经
济活动、县域城乡流动、内
发型发展以及乡土重建,共
同构成了超越空心化的力量
与途径。
本书也是我思考反空心
化、去空心化、破空心化的
心路历程的记录。本书名为
《超越空心化》,既是对中
国农村发展新动向的揭示,
也是对中国农村发展未来的
期待。中国农村的空心化是
重大社会制度变迁的产物,
我期待并且相信,随着新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