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家电三剑客到新能源先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黄宏生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黄宏生是创维集团创始人、创维汽车创始人及董事长。
本书为作者本人的自传,以作者自身成长与创业经历为双主线,介绍了作者从与外祖母相依为命,过着颠沛流离的流浪生活到实现财富自由的成长之路,以及从家电产业到智能汽车产业,投身国家双碳伟业,艰难而曲折的创业之路。
作者简介
黄宏生,创维集团创始人,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董事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府经济顾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成员;曾任深圳市政协委员、政协常委,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第四、第五届会长,广东省行业协会联合会第二届理事会主席。曾获1998年“深圳市荣誉市民”,2000年、2002年香港“青年工业家奖”,2002年香港“紫荆花杰出企业家”,2003年“中国十大民营企业家”,2015—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领袖人物”,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十大领袖人物”,2018年“中国经济十大领军人物”,2019年“最受尊敬的杰出苏商”,2020年(第四届)中国年度汽车金顶奖“年度中国汽车人物”等荣誉和奖项。
目录
第一章 见证人生百年
一、外婆的故事
二、陪伴成长
三、“偏执”中生存
四、走过百岁
小结
第二章 黎明前的黑暗
一、南渡汀
二、黎母山(上)
三、黎母山(中)
四、黎母山(下)
五、入党
六、终见曙光
小结
第三章 山河巨变
一、华同情深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
三、我的“香港梦”
四、商海风潮
五、创维崛起
六、伟大时代,同频共振
七、追寻“中国梦”
小结
第四章 创业人生
一、东方之珠的逆境
二、第一桶金
三、背水一战
四、创维情中国心
五、人才大考
六、蒙难(上)
七、蒙难(下)
八、攀登第二座山
九、好山好水好寂寞
小结
第五章 健康秘诀
一、焦虑因何而来
二、痛苦,并快乐地活
三、跨界新能源
四、我的健康理念
五、爱情神器
六、致力健康科技助力长寿人生
小结
第六章 长期主义
一、第三空间
二、精神内耗
三、停止精神内耗
四、长期的产品主义
五、我们的百岁人生
六、聚焦未来
小结
后记
序言
我大概有十几年没有在
家待过这么长时间了。
深圳的春天很美,待在
家中就能听到榕树上的鸟儿
叽叽喳喳的叫声,楼下的羊
蹄甲开得很欢畅,黄花风铃
木在阳光下摇曳多姿,煞是
好看。
前天晚上我刚回家,半
夜就接到了小区出现新冠确
诊患者的消息,只好闭门隔
离,哪也去不了。在家里闷
的时间长了,就有种想去外
面走走的冲动,去年的这个
时候,我跟创维汽车团队去
了遵义——那个令中国人精
神膜拜的革命圣地。
第一个百年:建党百年
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
在我们心中对“遵义”都有一
种特殊的情感。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
立100周年,我们去的时候
碰到了很多外地的游客,有
集体组织的,也有个人自发
前往的。在那里我们缅怀革
命先烈,探寻中国共产党百
年苦难辉煌的秘密,更多的
是学习先辈们艰苦奋斗、不
怕牺牲的精神,汲取克服困
难、勇往直前的力量。
无论在疫情当下,还是
正常的商业环境中,创业都
会面临无数挑战和困难,很
多企业因为各种原因坚持不
下去就倒闭了,能否在困境
中迎来事业的转折,往往取
决于我们内心的坚守和自我
纠错。
遵义之所以被称为“转折
之城”,在于1935年1月中共
中央政治局召开的遵义会议
,中国共产党通过自身纠错
和自我批判,成功化解了一
次生死存亡的危机,并借助
这种自我纠错和自我批判的
机制,几次完成了历史关键
节点上的拨乱反正,实现了
党和国家命运的赓续。
1978年,对我个人以及
这个国家来说都很重要。一
是“恢复高考”后我有幸成为
一名华南工学院的大学生,
另一个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的召开,在以邓小平为
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
下,开始了改革开放,中国
打开国门,引入西方资本和
先进的科学技术及制造业,
逐步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
题。
从1921年到2021年,中
国共产党奋斗了整整100周
年,创造出了世界经济史上
的奇迹,让中国人过上了和
平、富裕的生活。建党百年
的功业,也给了包括我在内
的无数创业者与工商界人士
一个伟大的成功学传承,我
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打
拼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在这百年的时光里,我先后
创办了创维集团和开沃汽车
集团。
第二个百年:建国百年
再过不到三十年,2049
年将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

按照当前的经济发展速
度,2049年中国的GDP预计
会达到一400万亿元,中国
的制造业、科技、经济结构
将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
领域,中华民族也将真正实
现伟大复兴,居于世界之巅

当然,这一过程是很艰
难的,从这些年关国发动的
中关贸易战,以及延伸的人
才封锁、科技封锁、金融限
制等打压手段,都说明美国
意图用高压和威慑造成中国
经济、社会的动荡不安,破
坏我们的复兴发展之路。这
些举动除了让我们感到愤怒
、难受之外,更需要引起我
们的反思:自己如果没有掌
握核心技术,必将受制于人

那么如何去实现建国百
年的奋斗目标呢?之前我曾
把中国的“科技与制造业大
潮”称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第
四个里程碑(前三个里程碑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1
年中国加入WTO”)。在“科
技与制造业大潮”等一系列
政策的推动下,将破解“卡
脖子”工程,改善中国的就
业,拉动中国消费市场,促
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助
力中国将危机转化为发展的
机遇和动力,化危为机。
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
变局,时代呼唤“英雄”的出
现。而工商界的“时代英雄”
,是在未来三十年能够引领
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企业
家、工商界领袖,是致力于
攻克和解决中国“卡脖子”技
术,帮助国家解决核心技术
瓶颈,带领中国的先进制造
业走向世界第一阵营,共同
见证新中国成立100周年这
一伟大的历史时刻的精英们

第三个百年:人生百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
步,人类的寿命也在逐渐增
长。科学家预言,在本世纪
末或下世纪初,人类将攻破
癌症难关,百岁人生将不再
是梦想。
“十三五”期间,中国人
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高
到77.3岁,提高了1岁。
2022年1月10日,国家发展
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十
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显示
,2025年中国人均预期寿
命将达78,3岁。
当然,这是对普通中国
人平均寿命的统计,对于中
国的创业者们而言,这个数
据可能并不太乐观。我曾在
去年参加了一个企业家的聚
会,大家对创业者的意外死
亡深感忧虑,比如江苏首富
才70多岁因疲劳去世、著名
轮胎创始人60多岁突然离世
、互联网融合地产的创始人
走的时候才50岁,2200多
亿的个人财富也没有能留住
生命……
创业者自身面对的最大
的挑战往往不是金钱,而是
健康!企业生存的压力、组
织内部的危机、市场千变万
化、24小时陷于救火的工作
状态……各种压力扑面而来
,给创业者的身心健康带来
巨大的损害,很多人因此患
上焦虑症、失眠症,导致身
体生理机能的衰减、免疫力
的下降,进而诱发各类疾病
的发生。我熟悉
导语
该书采用自述的角度,用平易近人的话语将作者的经历结合着时代的变迁娓娓道来,并以时间为线索分为三大模块。第一模块介绍了作者青少年时期在海南、在林场、在华南工学院的经历;第二模块介绍了作者走出校园、逐梦香港、创立创维、遭遇逆境的经历;第三模块介绍了作者对于人生、对于健康的思考以及二次创业的经历。
数十年间,黄宏生不曾间断对人生意义、对未来的求索,是他的“偏执”和“归零”心态,使他一次次在苦难、孤独中积蓄爆发的力量,在平凡的追逐中孕育伟大,在拼搏、进步的阶梯中探寻人生的意义和实践企业长盛不衰的秘诀!
后记
最近,我很喜欢听钢琴
家马克西姆弹奏的《出埃及
记》,乐曲慷慨激昂,令人
心潮澎湃。每次听到那激昂
、震撼、气势磅礴的乐曲,
我就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令
眼眶湿润。《出埃及记》讲
的是圣经里的故事,展示以
色列民族在先知摩西的带领
下,即便面临灾难挑战也要
坚持走出困境的决心。
(一)
大疫三年,能够聚在一
起非常珍贵和难得,但我坚
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战胜困难。我创业历程中
有几桩小故事,它们都与我
十二年前的创业选择有关系

故事一:创维在1988年
创立,2000年成功在香港
上市。上市后的资金来源的
优势、品牌的传播以及与世
界的连接都得到了质的突破
,从上市的38亿元,一路成
长到2021年的660亿元,增
长17倍。
故事二:在数字电视取
代模拟电视的初期,创维于
2002年成立了创维数字公
司,进军机顶盒上游产业。
经过12年的奋斗,终于在
2014年成功将创维数字公
司分拆上市。上市后,创维
数字全球扩展,并加大研发
力度、快速迭代升级,在宽
带的家庭接入与光接入终端
中,连续五年世界第一。
故事三:开沃汽车集团
2011年通过收购南京金龙
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转型升
级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十
一年来电动大巴做到了中国
的前五强,重型卡车做到了
中国的前八强,并在2017
年投入巨资发展乘用车。从
2021年投放以来,创维汽
车逐步被市场认可,并在
2022年销量同比攀升了720
%。刚刚过去的8月份创维
汽车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七
名,海外市场累计接单也超
过5000台。面对来到的第
12个年头,这样一个神奇的
12年,我们有望成功上市,
创造千亿市值,甚至3000
亿元的市值。
为什么说这些故事与我
12年前的创业选择有关系呢
?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制造
业的发展都是有科学规律的
。美国管理大师、斯坦福大
学著名教授柯林斯在其巨著
《从优秀到卓越》中总结出
来的“飞轮效应”,即:企业
在草创之初,就像发动机启
动初期力不从心,特别在寒
冷的天气中往往打不着火,
即使启动了,也不能均匀地
转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
后,发动机的飞轮进入高速
运转状态,动能积累,向前
猛进。
我是《从优秀到卓越》
的书迷,因为他的科学总结
,竟然跟我创业的几个重大
突破完全吻合。创业,特别
是制造业,不能急于求成,
而是要经过至少10~12年
的沉淀、能量的积累才能飞
腾起来,这12年是一个神奇
的周期。选择了创业就是选
择了终身为社会进步长期奋
斗的道路。第一个阶段就是
10到12年,出现了飞轮效
应,再到第二个12年、第三
个12年……甚至到第五个12
年,奋斗者身怀梦想、才会
永远年轻。
(二)
我的一生先后翻越了“物
质大山”和“精神大山”,直
至攀登上我人生的“第二座
高山”。
这也是我要讲到的第四
个故事:在攀登了物质大山
,实现财务自由之后,选择
享受生活的经历。2000年
前后,因为创维集团上市,
我的个人担保释放了,起初
我觉得这辈子太辛苦,生不
如死、重病缠身,就想脱离
战场,做个股东,挂个董事
长之名遥控指挥,陪着儿女
到温哥华读书,顺便住够
183天后申报移民。因为自
1988年创业到2000年我几
乎没有一天休息过,也没有
一个晚上安宁的休息,引发
了很多疾病(高血压、肠胃
病、溃疡),所以想通过放
下工作,养好身体。
加拿大的温哥华是地球
上适宜人类居住的天堂之一
,全年的平均温度在230C
,夏天无需空调、冬天无需
暖气,远处的雪山永不融化
,旁边的太平洋东岸,大海
无界,到处是森林与河流,
就连高尔夫球场都密集到随
处可见。在打高尔夫球的时
候野鸟与白球一起飞上蓝天
,非常的自然和谐。
虽然那里非常宜居,但
是我生活了两个月之后,发
现好山好水好寂寞的日子,
并不是人们真正适合的生活
方式,它远不如工作快乐,
在工作中可以认识新朋友,
能发现一些新的乐趣,而躺
平没有任何新鲜的趣味。
那个时候我才四十多岁
,浑身疾病、心情不快乐、
没有充实感,更加不利于自
律,过度医疗让我感到恐惧
,所以在平静下来后,才发
现精神的向往是呼唤生命的
力量,有事业与理想的追求
,比单纯的物质享受更重要
、更有用。
经过几十天日夜的思想
斗争后,我最终放弃了移民
加拿大的念头,回到自己的
祖国,快乐地奋斗在创业一
线,继而攀登我的“第二座
山”——新能源汽车。百年
一遇的大变局中,助推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涉及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宏图。
那种感觉可远比天天在温哥
华吃三文鱼和阿拉斯加螃蟹
要快乐得多、充实得多。
我的体会是,精神的追
求和做有趣的事情,是身体
健康的真正主导。事实证明
,在我攀登“第二座山”后,
亚健康逐渐消失,而在我回
国后才知道,有一个在温哥
华生活了十多年的朋友得了
癌症,前两年走了;我的一
个海南老乡,是中国普洱茶
的贵族,也于去年在温哥华
去世了,还不到60岁。而我
在艰难攀登“第二座山”的过
程中,遭遇到的那些险峻和
精彩页
一、外婆的故事
兵荒马乱的年代,人甚至连一只小鸟都不如,小鸟还能飞来飞去四处找食物吃,而人呢?说不上哪天就被饿死,或被海匪、日本鬼子、军阀给杀死了。
外婆在世的时候,几乎每个早上都要到创维工业园的五星红旗和厂旗下“朝拜”,后来年纪大腿脚不灵便了,就让人用轮椅推着她过去。她将双手放在胸前,喃喃自语,像在圣殿前的信徒一样虔诚祷告。每次想来都让我眼睛有些湿润。
她的祷告很朴素,也很真诚,“感谢国家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不再饿肚子,让我的外孙有这样创业的机会,愿国家远离战争,永远繁荣……”
历经百年人生的前半程苦难,老人家就是用这朴实无华的话语,发自内心地表达对当下社会的热爱和无限的感恩。外婆九岁丧母,之后去加来镇罗家当了近十年的童养媳,二十多岁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丈夫不幸遇难,葬身大海,刚生下的孩子又因为脐带感染,没几天就夭折了。
鲁迅先生说,封建的礼教制度是要“吃人”的,像他作品中的祥林嫂,就是一步步被封建礼教残害致死的。遭受丧夫失子双重打击的外婆没有得到婆家的丝毫同情,反倒被罗家连同女儿一起扫地出门,理由就是那封建思想中的“克夫克子”。她与年幼的女儿不得已搬到了村外的一间茅草屋里生活,即便回到娘家探亲她也得不到些许抚慰,除了遭受继母的冷眼,更被父亲以断绝父女关系威胁再嫁。 我小的时候,经常听外婆给我们讲起外公的故事。虽然她是童养媳,但外公对她却很尊重,夫妻之间很恩爱。因为头胎是女孩,罗家人对外婆没有什么好脸色,外公则温言劝她不要伤心,让她好好抚养女娃,待她长大后一定要供她去学堂识字,将来去城里念书,做个有出息的人。
正是记住了外公的这些话,外婆坚持要独自守寡抚养女儿长大成人。她拒绝了所有来提亲的人,决定靠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和女儿,除了耕两亩田地,养猪、养鸡,每天起早贪黑地劳作,还要把田地里的东西拿到镇上卖。在那样一个年代,一个女人承担这么重的担子是多么的不容易!
外公的死难加深了外婆的悲伤和对旧社会的失望,可她只不过是那个时代万千不幸的中国妇女之一,好在她们母女俩幸运地活了下来,没有成为封建礼教的殉葬品。对旧中国的失望,激发了外婆对新中国成立的感动和兴奋,哪怕她在新中国成立后受夫家连累挨过批斗,都从未改变她对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热爱、拥护。
外婆说,“吃过旧社会的苦,才知新社会的甜。”那泡在苦水中的滋味是有多么绝望和难熬!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知晓从失望和悲伤中挣脱出来,对人的心理和身体那种极大的鼓舞和震动,这也让她更加珍惜生命和热爱眼前的生活。
在外婆的坚持下,我的母亲考到了海口上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海南地区防疫中心,长期从事消灭疟疾、钩虫病和麻风病的防控工作,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算是圆了外公的遗愿。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母亲将外婆从农村接入城市,此后,外婆一直与我们生活在一起,不再分开。
20世纪90年代初期,外婆随我去了香港,因为语言不通,多数时间只能待在家里,在得知我在深圳创业后,极力要求回来帮忙。那时正值创维起步发展时期,临高老家的人得知我在深圳开工厂后,纷纷找到外婆要来打工,一来就是数百人。每天跟老家的人在一起,听着熟悉的家乡话,外婆变得高兴而忙碌,再也不愿回香港。
身体还硬朗的时候,外婆很喜欢参加公司组织的一些总结大会,只要主持人邀请她上台,她就勇敢地走上台,操着一口浓重的临高话讲半天,有时邀请她唱首歌,她就唱《东方红》,表达对毛主席发自内心的感恩,对新中国无限的热爱。外婆的感恩之心深深感染着企业里的员工,虽然我们从事的制造业非常辛苦,市场竞争渗烈,即使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加班,一不小心可能还会亏本,但是相比外婆经历的战乱动荡、饥寒交迫和四处逃难的日子,我们现在的生活又显得格外幸福和富足。
外孙的这份事业,让外婆打心底里自豪和珍惜。每天看着一辆辆运送原材料的货车驶入工厂,又看着一个个集装箱被运出公司,她都由衷地高兴。有一次我把她从深圳接到南京参加活动,因为外婆年龄大了不敢坐飞机,她就来回乘坐高铁,一千多公里路,她一刻都不肯休息,依偎在窗前看着外面飞速变化的景色,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感激。在她年轻时老在逃难,从一个村逃到另外一个村,逃避日本人,逃避内战,逃避轰炸,哪敢想象会像今天这样安稳地坐在高铁上,奔驰在和平美好的国土上啊!
在我的事业小有成就后,很想让外婆去国外见见世面,她却执意要留在深圳。不愿住在早给她买好的房子里,坚持住在创维的职工宿舍里,极普通的一室一厅,吃饭是简单的三菜一汤,每天和工人们一起上班。在外婆100岁时,她不愿待在屋子里,就坐着轮椅在工厂里转来转去,累了就在轮椅上眯一会。她喜欢与员工打招呼、开玩笑,厂区里的员工们也都喜欢打趣这个整天乐呵呵的老太太。
“阿婆,老板又给您新任务了?”
“阿婆,您这岁数老板给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6:2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