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山水中的人物与动物活动为主,分成“高士”“行旅”“渔樵”“农牧”“山禽”与“走兽”六个章节,旨在涵盖山水画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展示绘画作品所反映的各个阶段的社会、人文面貌,为读者的欣赏与创作提供帮助。
本书旨在通过对历代山水点景的遴选、梳理,从微观的角度重新观照所熟知的经典山水,从而获得充满新意的观感与体会。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历代山水点景图谱(人文景渔樵耕读)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作者 | |
出版社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山水中的人物与动物活动为主,分成“高士”“行旅”“渔樵”“农牧”“山禽”与“走兽”六个章节,旨在涵盖山水画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展示绘画作品所反映的各个阶段的社会、人文面貌,为读者的欣赏与创作提供帮助。 本书旨在通过对历代山水点景的遴选、梳理,从微观的角度重新观照所熟知的经典山水,从而获得充满新意的观感与体会。 目录 第一节 高士 第二节 行旅 第三节 渔樵 第四节 农牧 第五节 山禽 第六节 走兽 序言 所谓点景,在山水画中 既是点缀,也是焦点,是 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 的刻画或简逸,或精微, 所占比例颇小,却寄托无 限情思。明人张祝有云: 山水之图,人物点景犹 如画人点睛,点之即显。 一局成败,有皆系于此者 。 可见作为山水的“画眼” ,点景往往直指画题,具 有“画龙点睛”“小中见大”之 意,成为画之精髓所在。 古人始论山水之初,点 景就作为重要的画面元素 被不断阐释。无论是托名 王维的名篇《山水诀》、 五代荆浩的宏论《笔法记 》,还是北宋郭熙的巨著 《林泉高致》,都对山水 点景的艺术功能、布陈位 置进行论述。其中以郭熙 的画学理论体系最为成熟 ,在他看来,点景不仅对 画面空间起到构图上的形 式意义,更在意境的营造 上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点 景应审慎地思考安排,不 可随意放置,必须考虑山 水意境表达之需,使之与 画境的营造一致,由此表 现山水之“真”意。 正如《林泉高致》所言 : 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 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 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 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 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 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 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 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 置也。 有关山水点景的种类大 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 物、鸟兽、溪泉之类天然 造化,一类是舟桥、楼宇 、庭院之类人造建筑。前 者意在“可行”“可望”,展现 山水中的生命活动;后者 则意在“可居”“可游”,为观 者介入山水提供路径。它 们既体现出山水中深蕴的 人文旨趣,也反映出中国“ 天人合一”的传统自然观。 古人以绘画“穷造化,探幽 微”,山水并非只是对外部 世界的客观描绘,更是心 灵的探索与创造。它寄托 了作者、激发了观者的体 验与情感,而点景往往成 为抒发情感的窗口。 正因如此,画题与画意 也是通过点景予以表达或 暗示的,如行旅、渔隐、 山居、归猎、雅集等。回 溯山水画的历史,不难发 现山水点景的发展总是伴 随着画史展开的,因此从 它也可以管窥绘画的演进 。从唐代精美华丽的楼台 宫阙,到两宋生动写实的 盘车行旅,再到元代意境 深远的渔父空亭,以及明 代笔墨淋漓的访友会饮, 点景不但忠实地反映了各 个时期的生活百态,而且 也承载了画家对存在的生 命之思与理想寄托。我们 可以这么说,点景是自然 山水成为“心之山水”的要义 之所在。 《历代山水点景图谱》 便是在这样的审美意义上 诞生的,旨在通过对历代 山水点景的遴选、梳理, 从微观的角度重新观照所 熟知的经典山水,从而获 得充满新意的观感与体会 。《历代山水点景图谱》 共分为四册,分别为人文 景观的“楼阁台榭”(楼台舟 桥)、“渔樵耕读”(人物活 动),自然景观的“流水行 云”(溪瀑烟霭)、“山间林 下”(峰峦林木),涵盖了 包括楼台、亭榭、高士、 行旅、飞瀑、溪流、峰峦 、崖谷等在内的二十四个 常见点景题材。每册分为 六个章节,每一章的作品 按照年代顺序排列。书中 甄选画作均为隋唐至明清 的历代山水画经典作品, 希望能为读者呈现一个多 元样貌的点景世界。此外 ,若能为山水画创作者带 来一点小小的启发,那这 套书便实现了它的价值与 使命。 《历代山水点景图谱·人 文景·渔樵耕读》一册以山 水中的人物与动物活动为 主,分成“高士”“行旅”“渔 樵”“农牧”“山禽”与“走兽”六 个章节,旨在涵盖山水画 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展示 绘画作品所反映的各个阶 段的社会、人文面貌,为 读者的欣赏与创作提供帮 助。“高士”一章以画中常见 的文人、士大夫为主,他 们往往是画家安排在画中 遣兴的角色,既是作者的 投影,也是观者的代入。 本章收录历代较为典型的 高士形象,或携琴访友, 或幽思独坐,或登山远眺 ,或倚松观泉,集中展现 山水中的文人活动。 “行旅”是山水画中最常 见的人物活动之一,最能 展现山水画“可行”的特点。 因此,“行旅”集合了“行旅” 及与之相关的“待渡”“盘车” 等场景,集中展现山水中 的旅人形象。“渔樵”一章收 录历代名家笔下的渔人、 樵夫形象,他们或悠游芦 汀之间,或苦行荆丛之中 ,自古是中国文学艺术重 要的母题,也是天然归属 于山水之中的人物。 “农牧”一章以农事活动 与畜牧活动为主,主要呈 现耕作、田垄、牧牛等题 材,兼顾收录丝纶、蚕桑 等相关活动,展现山水中 的农人与牧人形象。 “山禽”与“走兽”两个章节 是对山水中人物活动的补 充。与人相同,动物也能 生动地反映作品的地域和 时代特征,并营造出四时 之景和独特的绘画意境。“ 山禽”着眼于山水中作为点 景的各类禽鸟,例如赵令 穰、罗稚川、王蒙画中作 为配景的禽鸟,但不包括 以禽鸟为主体的花鸟画作 品;“走兽”与之同理,遴选 了山水画中经典的走兽形 象,包括犬、马、羊、驴 、鹿等。 林瑞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