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出入龙门(晋陕黄河右岸的历史与人文增订本)(精)/黄河岸边的中国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王子今//高从宜//孙家洲//桂维民//张占民
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以沿黄观光公路串连起的自然人文景观为线索,集合王子今教授、高从宜博士、孙家洲教授和诗人桂维民实地考察成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解读沿黄观光公路一线及其腹地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表现陕西沿黄河一线地质、历史与人文资源的至高性和专享性,并发掘其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独特内涵和意义。
目录
导读
河流隐藏着一个民族的秘史——晋陕黄河右岸的历史人文考察 马来
汾渭谷地黄河右岸
一 潼关古城
潼关古城简介
1.秦晋之间的黄河津桥 王子今
2.兴亡潼关城 高从宜
3.从“置关首战”看潼关制衡东西的战略意义 孙家洲
4.古代的潼关道 陈磊
二 西岳庙/05l
西岳庙简介
1.“与华无极”西岳庙 王子今
2.西岳华山与东岳泰山的特殊关系 孙家洲
3.“天威”西岳庙 高从宜
三 丰图义仓简介
1.黄河与漕粮储运:有关“仓”的随想 王子今
2.泰山信仰在华山周围有明显存在 孙家洲
四 洽川
处女泉、福山寺、灵泉村、帝喾陵简介
1.为什么“蝎子山”称作“福山” 王子今
2.合阳“伊尹故里”试说“伊尹之谜” 孙家洲
3.“帝喾陵”遐思 孙家洲
4.神瀵—洽川“福山”之谜 高从宜
五 韩城魏长城、三义墓、扶荔宫
韩城魏长城、三义墓、扶荔宫简介
1.踏访魏长城——考古人断想 张占民
2.韩城“三义墓”析疑——历史与传奇的两种“版本” 孙家洲
3.挟荔宫:黄河岸边的汉武帝行宫 张占民
六 司马迁祠墓、司马氏族建筑群
司马迁祠墓、司马氏族建筑群简介
1.童年司马迁“耕牧河山之阳” 王子今
2.太史公墓前感悟的“班马异同” 孙家洲
3.不屈的灵魂——贵族血胤司马迁 张占民
七 韩城三庙
韩城文庙、韩城城隍庙、东营庙简介
八 梁带村遗址、刘家洼遗址
梁带村遗址、刘家洼遗址简介
1.芮姜与芮伯万的故事 王子今
2.尘封的芮国——梁带村惊世发现 张占民
3.刘家洼遗址——芮国考古新发现 张占民
九 党家村
党家村简介
1.韩城方言的文化信息 张占民
十 黄河龙门、韩城大禹庙
黄河龙门、韩城大禹庙简介
1.鲤鱼跳龙门 高从宜
晋陕峡谷黄河右岸
十一 壶口瀑布、龙王迪
壶口瀑布、龙王迪简介
1.《梦溪笔谈》所记录黄河岸边竹类植物化石 王子今
十二 沿黄观光公路晋陕峡谷段的地貌与生态
沿黄观光公路晋陕峡谷段的地貌与生态
1.千年的松柏万年的槐不知枣树何时来 刘栓
十三 乾坤湾、会峰寨、延水关
乾坤湾、会峰寨、延水关简介
十四 李家崖城址
李家崖城址简介
1.“鬼方”何在——关于李家崖遗址的思考 高从宜
十五 吴堡石城
吴堡石城简介
十六 佳县县城
葭州古城、香炉寺、白云观简介
1.“真武”与“云中” 高从宜
十七 府谷县城
府州城、文庙、荣河书院、千佛洞简介
1.谁为祖国守边关——吴堡石城与府谷石城 高从宜
十八 墙头
墙头起、逐虏台、莲花迪简介
1.君子济 王子今
2.战神之河——秦晋峡谷概观 高从宜
晋陕黄河右岸腹地
十九 二郎山庙
二郎山庙简介
二十 石峁遗址
石峁遗址简介
1.石峁遗址出土的鳄鱼骨板 王子今
2.石峁“黄帝魂” 高从宜
二十一 高家堡古城
高家堡古城简介
二十二 黄帝陵
黄帝陵简介
1.满天星斗的后裔一黄帝陵与黄河的“文化星座” 高从宜
二十三 仓颉庙与墓
仓颉庙与墓简介
1.人神会通:天雨粟,鬼夜哭 高从宜
二十四 杜康墓与庙
杜康墓与庙简介
1.唯有杜康 高从宜
二十五 唐桥陵、唐泰陵与王鼎故居
唐桥陵、唐泰陵、王鼎故居简介
1.“死谏”的王鼎:价值在“刚正”而不在“清廉”——参观王鼎纪念馆有感 孙家洲
后记
序言
河流隐藏着一个民族的
秘史——晋陕黄河右岸的历
史人文考察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黄河在晋陕峡谷由北而南
,刻画出山西、陕西的省界
,并延伸至汾}胃谷地,至
潼关折而东流。上起右岸府
谷、左岸河曲,下至右岸潼
关、左岸芮城,是为黄河晋
陕段。
按照中国现代著名史学
家、考古学家徐旭生关于中
国古史的观点,中国古代部
族大致可以分为华夏、东夷
、苗蛮三大集团,而最有影
响的华夏集团包括黄帝与炎
帝两个氏族,他们生活在今
陕西、甘肃两省交界的黄土
原上或其附近,之后渐渐顺
黄河两岸散布到中国北方和
中部地区,与其他部族融合
,是为中华文明初期的历史
。故而从历史深处看,晋陕
黄河右岸即陕西一侧的广大
地区,所反映的族群生息繁
衍、文明演进的历史,其中
包含诸多既丰富深沉又高远
宏大的历史人文主题。周秦
汉唐这些中华文明的盛世王
朝诞生于此,其奠基、形塑
的历史文化基因影响深远。
我们的考察更多局限在黄河
岸边。这是因为,潼关一府
谷800余千米沿黄观光公路
开通,借享旅游交通的便利
,我们可以长时段、近距离
亲近黄河,由沿黄考察去了
解、感知黄河文化与文明。
晋陕黄河右岸除分布有
数百处新旧石器遗址外,两
周、秦汉以及唐宋元明清时
期的历史人文资源亦十分丰
富。黄河晋陕峡谷段,自然
造化、上古传说加上历史人
文层积而成的景观随处可见
;禹门口以下至潼关是秦晋
豫三角地带,既与上古三代
有关,也是春秋战国以至秦
汉唐文明发展与政治博弈的
战略中心区域,历史人文资
源更是丰富多彩。在沿岸考
察的基础上,我们还对右岸
腹地作了特别深入,由“秦
源德水”的府谷先南下百余
千米到神木石峁,探察罕见
的史前大型遗址,再南下到
黄帝陵,白水仓颉庙、杜康
墓,凿通附会人文初始的联
系。进而南下蒲城,这里有
丰山唐桥陵、金粟山唐泰陵
,也是“将相故里”,考察大
一统体制下最具关中地域代
表性的人文性格特征。
黄河隐喻或敞显着中华
民族生存发展、政治变迁以
及精神生活的历史。值此黄
河流域生态治理与高质量发
展战略主题提出之际,我们
以沿线历史人文遗存节点为
架构,将考察之所见所知与
所思所想,整理成体系,提
供给广大读者,既具有旅游
观光导览的作用,又有深化
了解黄河文化与文明内涵及
精神实质的意义。
“河”由专名转名“黄河”的
历史
古代称河流为“水”,水
前加专名词,即指代某一具
体河流。而黄河的专称是“
河”,“河”在古代是“黄河”
的专名。《尚书·禹贡》《
山海经》以及司马迁《史记
》等先秦、秦汉文献,都以
“河”称“黄河”,并有“宗河”“
大河”“上河”等称谓,显示
出黄河在河流中独尊的地位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
,秦“并天下而帝”,“更名
河日德水”,今在府谷墙头
黄河岸边有“秦源德水”的刻
石,但赢秦短祚,“德水”并
未因其建立大一统而有流传

这条流淌在中国大陆北
方的河流,数万年前已发育
成直通大洋的水系,改变着
大地的面貌,滋育着生命万
物,在历史进程中,成为早
期中华文化的摇篮。
……
我们沿河而上“入龙门”
的探察,是文化寻根、文明
溯源,在脚步的旅行中,思
维在黄河中游右岸更广阔的
空间出入。按照研究神学的
高从宜先生的说法,此乃“
出入龙门”的身心之旅、文
明的溯源之旅,这也是书名
的由来。
本书在体例结构上,有
考察线路的景点串联架构,
有插入考察的随记,包括感
想、考证、史论,同时不乏
神文探索,这些文字依考察
实际出发,有长有短,纵横
不一,视角不同,旨在深化
对该区域历史人文的认识;
总体结构分为三部分,其中
汾渭谷地黄河右岸(潼关至
龙门)和晋陕峡谷黄河右岸
(龙门到墙头)为考察主体
,晋陕黄河右岸腹地(墙头
到石峁,再到黄陵、白水、
蒲城)考察为辅助,主辅有
别,但在内容上相辅相成,
以期能更清楚地寻找、构建
并表述文化、文明的内在相
关性,特别是对右岸文明源
头性要素的探索揭示,有重
要的意义。
本书2020年第一版是在
考察组两次为期半个月考察
的基础上形成的;本次增订
版基于第三次更加细致的补
遗考察形成,有针对性地增
补了许多重要的内容,系统
性、完整性进一步体现,有
鉴于此,对原书导读进行了
大幅度修改。
黄河自然造化的神奇与
历史人文魅力,使我们深感
在思想精神层面,要探明的
主题很多。在此,我们期待
更多的专家学者、旅游文化
爱好者按图索骥,沿黄追溯
,感知开掘出更为丰厚的黄
河文化内容,服务于21世纪
的民族复兴与精神文化建设

马来
2023年5月25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