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全书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节”亲情”,如《苦涩的山槐花》《一捧野酸枣》;第二章节”乡情”,如《故乡的田野四季》《外婆的智慧》;第三章节”乡趣”,如《七巧节里的小浪漫》《那两年,我们有过的无聊》;第四章节”回望”,如《藏在户口里的情感》《前面的日子,身后的影子》等。 作者简介 石阶(石宝霞),生于1957年,可南省宜阳县人,曾在四川省攀枝花节工作生活四十余年。喜爱书法、绘画、制砚。2004年开始写作,曾发表散文《阴阳无界》,短篇小说《浓的是茶,淡的是水》《叉见彩虹》等作品。 目录 第一章 亲情 晴空秋韵 白馍 阴阳无界 苦涩的山槐花 洛河北岸 投井 古巴糖 一捧野酸枣 一张五元大票 夏日午后 细水长流 第二章 乡情 榆树钱儿 外婆的智慧 昏暗中,多看了那一眼 秋粮 故乡的田野四季 北油坊 乡村遍地“石西瓜” 河道湾湾 偷瓜惊魂 远行在即乡情难舍 第三章 乡趣 搭乘煤车,体会飞翔 阴郁的七巧节 那两年,我们有过的无聊 俊妞 向往当个说书人 拖拉舌儿 梦中有双“透风鞋” 那节早读课 老师 第四章 回望 一盘石磨半尊佛 童谣·乡韵 小村风景 藏在户口里的情感 一茬庄稼一茬人 回忆,是再一次成长 序言 心安之处即是家乡 五岁那年,父亲把我送 到了外婆家,我与姐姐在此 重逢。远离了军队家属院, 耳旁不再有军号声,置身于 乡间田园听到鸡鸣犬吠,看 到牧牛披霞而归。 “秋收”是我听到的第一 个农事词汇。 小童们说“秋收”时俯身 兴奋地围观着什么,我凑上 去,顿时成了小童群体中的 一员。 看着黑、红两种蚂蚁秩 序井然地往各自的窝里搬运 食物,我第一次听说蚂蚁也 有好坏。小伙伴们认为红蚂 蚁是好蚂蚁,黑蚂蚁是坏蚂 蚁。围观蚂蚁搬食的同时, 他们凭着情感好恶,如同拉 偏架一样,不断在黑蚂蚁前 行的路线上制造障碍。 整整一个下午,我都和 小朋友们在一起,热衷于参 与这两窝蚂蚁的“秋收冬藏” 。 曾经尘封了一大块记忆 ,成年后五岁前的事情几乎 成了我大脑里的一段空白, 这之后我尝试把十三岁以前 的事情也尘封起来,其结果 仅仅是尽量少去触碰。对于 不愿记起的事情,只得交给 时间,让那些苦涩的片段在 时间的长河里慢慢淡化。然 而,压抑了多年的思乡情结 ,最终在一个很不经意的点 上爆发,几乎淡忘了的往事 扑面而来,使我完全失去了 再次躲闪的可能性。 调整好直面那段人生的 心态,我也就渐渐从曾经的 困苦里咀嚼出了越来越真切 的快乐,并且从中品味出身 在故乡时内心里有过的踏实 ,以及故乡自然环境的美好 。 故乡之美,不只在于山 峦平川、小溪河流、树木花 草,更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 思乡情结参与其中。于是, 故乡、童年,水乳交融,乡 情如昨的感觉在我心里油然 而生。回望在故乡经历的点 点滴滴,似乎自己是在当年 那些不受约束的懵懂时光中 ,蜕变出了想象和感知的能 力,从寂寞中净化出了心灵 上的些许通透。 屈指算来,我离开故乡 已半个世纪。尘封的往事、 思乡的情结,如同经年陈酿 出的杜康,“柔润芳香,回 味悠长”。 我的童年可以归为不幸 。然而,我又是如此幸运。 洛河流域厚重的文化渊源和 久远的乡间传说,使我受到 了乡土文化的浸润。中原大 地上的高天、沃土,故乡人 的纯朴、善良,使我无忧无 虑地度过了一个还算多彩的 童年,可谓“失之东隅,收 之桑榆”。 此时,童真和饥饿早已 远去,往事却并不会如烟随 风消散。回味乡村生活,仿 佛故乡人的音容笑貌清晰如 昨,又仿佛再现了村庄里的 炊烟摇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