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了作者科研团队30多年来耕耘在铁路轨道用钢方面的创新与实践成果。其创新之处在于:可用于制造铁路辙叉和钢轨的纳米孪晶奥氏体钢、纳米珠光体钢、超细贝氏体钢、超细马氏体钢等新钢种设计及其冶炼、铸造、轧制、锻造、焊接和热处理等冶金全流程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部分成果已在铁路线路上获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同时,简略介绍了各类商业铁路轨道用钢的现状和进展。本书共分6篇32章,包括奥氏体钢篇、珠光体钢篇、贝氏体钢篇、马氏体钢篇、铁路轨道服役条件和用钢选择篇、材料计算科学在轨道用钢研究中的应用篇。 本书可供从事铁路轨道钢研究和生产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篇 奥氏体钢 引言 1 轨道用C+Mn变量高锰钢 1.1 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 1.2 疲劳性能 2 轨道用C+N强化高锰钢 2.1 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 2.2 耐磨性能 2.3 疲劳性能 2.4 耐蚀性能 3 轨道用N+Cr强化高锰钢 3.1 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 3.2 耐磨性能 3.3 疲劳性能 3.4 耐蚀性能 3.5 氮含量调控 3.6 热加工性能 4 轨道用高锰钢的预硬化 4.1 滚压预硬化 4.2 爆炸预硬化 4.3 高频冲击预硬化 4.4 感应加热预硬化 4.5 时效预硬化 5 轨道用高锰钢超细结晶组织调控 5.1 选择性热变形对高锰钢再结晶组织的影响 5.2 高压脉冲电流对高锰钢凝固组织的影响 5.3 高压脉冲电流对高锰钢再结晶组织的影响 5.4 超高压力对高锰钢凝固组织的影响 6 轨道用低碳CrNiMnMo奥氏体钢 6.1 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 6.2 奥氏体单相钢 6.3 奥氏体单相钢的组织和性能调控 7 高锰钢辙叉的失效 7.1 失效形式 7.2 失效机理 8 奥氏体轨道钢的应用 8.1 应用概况 8.2 重载铁路上的应用 第2篇 珠光体钢 引言 1 轨道用纳米珠光体钢化学成分设计 1.1 合金元素的作用 1.2 化学成分设计理论 1.3 珠光体纳米化机制 2 轨道用80CrSiV纳米珠光体钢 2.1 轧制变形量 2.2 终变形温度 2.3 轧后冷却速度 2.4 终冷温度 2.5 离线热处理工艺 3 轨道用90CrSiAl纳米珠光体钢 3.1 轧后控冷工艺 3.2 轧后欠速冷却工艺 4 纳米珠光体钢轨组织和性能 4.1 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4.2 变形行为 4.3 耐磨性能 4.4 疲劳性能 5 高强度珠光体钢轨应用 5.1 高速铁路用亚共析珠光体钢轨 5.2 重载铁路用过共析珠光体钢轨 第3篇 贝氏体钢 引言 1轨道用超细贝氏体钢化学成分设计 1.1 碳的作用 1.2 锰的作用 1.3 硅的作用 1.4 铝的作用 1.5 镍的作用 1.6 钒的作用 1.7 合金元素的交互作用 2 轨道用超细贝氏体钢的组织和性能 2.1 微观组织 2.2 残余奥氏体稳定性 2.3 常规力学性能 2.4 低温冲击韧性 2.5 断裂吸收功 2.6 疲劳性能 2.7 耐蚀性能 2.8 焊接性能 3 轨道用超细贝氏体钢氢脆特性 3.1 均质超细贝氏体钢的氢脆 3.2 偏析超细贝氏体钢的氢脆 3.3 变形超细贝氏体钢的氢脆 3.4 氢致开裂行为 3.5 氢对超细贝氏体钢疲劳性能的影响 4 轨道用贝氏体钢成分偏析 4.1 成分偏析特征 4.2 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4.3 耐磨性能 4.4 疲劳性能 5 轨道用贝氏体钢热处理调控 5.1 正火工艺调控 5.2 回火工艺调控 5.3 终变形温度的调控 6 轨道用超细贝氏体钢形变热处理调控 6.1 层错能调控形变热处理 6.2 第二相析出调控形变热处理 7 轨道用贝氏体钢的失效 7.1 案例一 7.2 案例二 8 贝氏体轨道钢的应用 8.1 超细贝氏体钢辙叉 8.2 低碳贝氏体钢轨 第4篇 马氏体钢 引言 1 轨道用低碳马氏体钢化学成分设计 1.1 化学成分 1.2 热处理工艺 2 轨道用22MnSi2CrMoNi马氏体钢 2.1 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2.2 疲劳性能 2.3 耐磨性能 3 轨道用18Mn3Si2CrMo马氏体钢 3.1 相变动力学 3.2 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3.3 疲劳性能 第5篇 铁路轨道服役条件和用钢选择 1 铁路轨道服役条件 1.1 钢轨服役条件 1.2 辙叉服役条件 2 铁路轨道用钢选择 2.1 钢轨钢选择 2.2 辙叉钢选择 第6 篇材料计算科学在轨道用钢研究中的应用 引言 1 高锰钢辙叉与高碳钢钢轨闪光焊接有限元模拟 1.1 模型构建 1.2 焊接接头温度场 1.3 保压时间对焊接接头温度场影响 1.4 焊接材料长度对焊接接头温度场影响 2 高锰钢辙叉服役特性有限元模拟 2.1 拼装高锰钢辙叉服役特性 2.2 整铸高锰钢辙叉服役特性 3 高锰钢辙叉疲劳损伤有限元模拟 3.1 多孔洞应力应变场 3.2 三维孔洞应力应变场 3.3 三维裂纹应力应变场 4 高锰钢中位错与孪晶交互作用分子动力学模拟 4.1 模型构建 4.2 位错形成能 4.3 位错运动行为 4.4 位错与孪晶交互作用 5 高锰钢中微量元素分布第一性原理模拟 5.1 理论和方法 5.2 氮在不同类型奥氏体晶界偏聚行为 5.3 氮在奥氏体∑5(210)晶界偏聚行为 5.4 磷和硫在∑5(210)奥氏体晶界偏聚行为 6 贝氏体钢氢脆特性第一性原理模拟 6.1 模型构建 6.2 氢对电子结构的影响 6.3 氢对几何结构的影响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