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分析阐述了十年后信息社会的主流技术——下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系统(6G),展现了6G的总体愿景。主要内容包括移动通信发展趋势、6G关键技术与体系架构、6G的应用畅想、6G业务应用场景、工业互联网与工业5.0、智慧城市与智慧生活、6G发展的产业协作与生态建设、全球6G研究发展和对6G发展的几点思考。从本书中可以看出,6G通信技术不再是简单的网络容量和传输速率的突破,它更是为了缩小数字鸿沟,并全面支撑泛在智能移动产业的发展,帮助人类迈向万物智联的未来世界。 本书适合各企事业单位6G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对数字经济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目录 前言 第1章 移动通信发展趋势 1.1 移动通信的演进历史 1.1.1 1G时代:模拟技术 1.1.2 2G时代:数字信号 1.1.3 3G时代:移动多媒体 1.1.4 4G时代:改变生活 1.1.5 5G时代:改变社会 1.2 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1.2.1 构建新型的体系结构 1.2.2 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 1.2.3 对频率资源进行研究 1.3 6G的性能需求 1.3.1 速率指标 1.3.2 频谱效率指标 1.3.3 流量密度监控 1.3.4 连接密度 1.3.5 时延与可靠性分析 1.3.6 高速移动性 1.3.7 系统大带宽 1.3.8 系统能效分析 第2章 6G关键技术与体系架构 2.1 内生智能的新型空口和新型网络架构 2.1.1 内生智能,定义网络性能的未来标准 2.1.2 无线网络智能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3 未来无线网络需要内生智能 2.1.4 网络内生智能所引发的关键问题 2.1.56 G新型的网络架构特点 2.1.66 G网络结构的6个基本特征 2.1.7 新型网络体系结构与创新技术 认识6G——无线智能感知万物2.2 增强型无线空口技术 2.2.1 无线空口物理层基础技术应用 2.2.2 超大规模MIMO技术应用 2.2.3 全双工技术应用 2.3 新物理维度无线传输技术 2.3.1 智能超表面技术发展方向 2.3.2 轨道角动量发展方向 2.3.3 智能全息无线电技术发展方向 2.4 新型频谱使用技术 2.4.1 太赫兹通信关键问题 2.4.2 应用场景和关键价值 2.5 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等新型无线技术 2.6 分布式网络架构 2.6.1 分布式网络结构的组成 2.6.2 分布式网络结构的优点 2.7 算力感知网络 2.7.1 算力感知网络的价值 2.7.2 算力感知网络体系架构 2.7.3 算力感知网络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2.7.4 算力服务层关键技术与应用 2.7.5 算力感知网络相关标准化工作 目录2.8 确定性网络 2.8.1 时间敏感网络的标准 2.8.2 时间敏感网络的价值 2.9 星地一体融合组网 2.10 网络内生安全等新型网络技术 第3章 6G的应用畅想 3.1 交互式的沉浸式体验应用场景 3.2 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场景 3.2.1 自动驾驶出租车 3.2.2 干线物流 3.2.3 无人配送 3.2.4 无人环卫 3.2.5 无人驾驶巴士 3.2.6 封闭式园区物流 3.2.7 自主代客泊车 第4章 6G业务应用场景 4.1 沉浸式云XR 4.1.1 内容上云 4.1.2 渲染上云 4.1.3 空间计算上云 4.2 全息通信的黑科技 4.2.1 增强和虚拟现实设备 4.2.23 D捕捉系统的应用 4.2.33 D影像分析与数据整理 4.3 感官互联时代 4.3.1 虚拟与实际世界的有效结合 4.3.2 商业应用价值的体现 4.4 浅析智慧交互 4.4.1 何为智慧交互 4.4.2 交互设计的“可用性”分析 4.4.3 设计交互的“用户体验” 4.4.4 多通道交互的体系结构分析 4.5 面向超视距的通信感知 4.5.1 V2X超视距感知通信综合系统 4.5.2 路侧感知精度验证系统 4.5.3 空天超视距通信终端系统 4.6 普惠让生活更智能 4.6.1 智能推荐让选择不再恐惧 4.6.2 智能服务让生活更高效 4.6.3 智能安全让世界更和谐 4.6.4 智能专家辅助准确判断 第5章 工业互联网与工业5 5.1 无人工厂中的机器协作应用场景 5.2 数字孪生与数字化生产线 5.2.1 数字孪生的起源 5.2.2 理解对实体对象的动态仿真 5.2.3 为你创造一个虚拟副本 5.3 数字化生产线的构成 5.4 制造过程工艺仿真的关键问题 5.5 工厂物流仿真规划发展方向 第6章 智慧城市与智慧生活 6.1 数字孪生城市 6.1.1 数字孪生城市的概念与价值 6.1.2 数字孪生城市的关键要素 6.1.3 数字孪生城市外部支撑要素 6.1.4 数字孪生城市面临的挑战 6.2 未来城市与超能交通 6.3 普智教育、精准医疗与虚拟畅游 6.4 即时抢险与“无人区”探测 6.5 实时感知的智慧医疗应用场景 第7章 6G发展的产业协作与生态建设 7.15 G与6G发展的关系 7.1.15 G是6G发展的地基 7.1.2 由5G迈入6G时代的网络发展趋势 7.26 G频谱资源规划 7.2.1 高效利用低中高全频谱资源 7.2.2 低频段频谱将成为战略性资源 7.2.3 毫米波将发挥更重要作用 7.36 G智能化演进 7.3.1 智赋万物、智慧内生将成为6G的重要特征 7.3.2 人工智能与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 7.4 卫星等非地面通信与蜂窝网络的关系和挑战 7.4.16 G将以地面蜂窝网络为基础 7.4.2 多种非地面通信手段实现空天地海一体化 第8章 全球6G研究进展 8.1 世界各国6G研究总体进展 8.1.1 中国:从国家层面启动6G研发 8.1.2 美国:2018年已开始展望6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