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百川归海--世界遗产公约的诞生和早期发展(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作者 | (加拿大)克里斯蒂娜·卡梅伦//(德国)梅希蒂尔德·罗斯勒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十七届会议上通过。本书论述《世界遗产公约》的诞生和2000年以前的发展情况。作者作为世界遗产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将文献记录和对遗产工作先驱的访谈相结合,详述和分析了《世界遗产公约》的国际合作机制、意义、愿景、成就与经验,以及始终伴随的问题和不断面临的挑战。 作者简介 克里斯蒂娜·卡梅伦(Christina Cameron),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荣休教授。2005年至2019年担任加拿大建成遗产研究项目主持人。曾在加拿大公园管理局主管遗产工作逾35年。自1987年起从事《世界遗产公约》相关工作,担任1990年和2008年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 目录 序一 序二 中文版序 致谢 第一章 《世界遗产公约》的诞生 第二章 认定世界遗产的程序 第三章 扩展《世界遗产名录》:1978年—2000年 第四章 保护世界遗产地 第五章 参与方 第六章 世界遗产体系评估:1972年—2000年 注释 参考文献 序言 收到 Many Voices,Ome Vision: The Early Years of the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一书的中文译稿 《百川归海:<世界遗产公 约)的诞生和早期发展》 之后,我从头至尾浏览了 一遍。我参与世界自然遗 产申报工作二十多年,没 有系统地学习过世界遗产 保护工作的历史和相关知 识。这本书给我补上一课 ,让我收获颇丰。很高兴 有机会与大家分享我的阅 读体会,希望有更多人受 益于此书。本书的两位作 者都具有多年世界遗产工 作的经历,对情况非常熟 悉,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本书全面地梳理了《世界 遗产公约》产生的背景、 起草和审议通过的过程、 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以及对存在问题的分析, 是世界遗产工作者必读之 书。每位读者都会由衷地 体会到开卷的快乐。 作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简称“IUCN”)的理事兼 亚洲区会员委员会主席, 我知道IUCN对世界自然遗 产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了解得并不全面。本书 对此做了系统梳理。 一、IUCN不仅重视自然 遗产保护,而且关注文化 遗产 首先,经1962年联合国 大会同意,IUCN拟定了第 一个《联合国保护地和类 似保护地清单》,并在同 年正式发布。这个清单从 最开始就包括一些文化遗 址,如位于柬埔寨吴哥的 大型高棉考古遗址和位于 冰岛辛格维利尔的中世纪 露天议会遗址。二者后期 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更加重要的是,IUCN 起草的提交给1972年联合 国人类环境会议审议的关 于保护世界遗产地的公约 草案,也是包括自然和文 化遗产两个方面的。在大 会召开前一年9月,为大会 做准备的政府间保护工作 组预期只会收到IUCN的一 份公约草案,结果收到了 三份,即IUCN的《保护世 界遗产公约》、UNESCO的 《关于在国际范围内保护 具有普遍价值的史迹、建 筑群和遗址公约》以及美 国在会间提交的《关于设 立世界遗产信托基金的公 约》。尽管文本侧重点有 所不同,但三个公约草案 都涵盖文化和自然遗产。 最后,IUCN负责起草并提 交给大会的文本综合了三 个文本的内容。 二、IUCN在《世界遗产 公约》实施过程中发挥了 重要作用 第一,1975年12月《世 界遗产公约》生效时,缔 约国面临制订实施指南和 程序的挑战。IUCN首先提 交了自然遗产评估标准并 得到认可,为文化遗产的 标准制订提供参考。 第二,IUCN引领形成了 评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状 况的监测机制,于1983年 提交了一份监测世界自然 遗产的理论框架文件。这 标志着世界遗产地保护状 况监测工作的非正式启动 。1993年世界保护监测中 心召开会议,确定了遗产 监测定期报告的框架和监 测的三种类型,即系统性 监测、行政性监测和基于 特定项目的监测,并得到 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 第三,IUCN在《世界遗 产公约》的三个咨询机构 中历史最为悠久,而且工 作也做得最好。如:自 1985年起坚持派专家到现 场考察,获取第一手资料 ;IUCN利用其网络和数据 库优势,开展了多个全球 性的主题研究,包括化石 遗址(1996年)、湿地和 海洋生态系统(1997年) 、森林(1997年)、自然 遗产内的人类功能(1998 年)、地质特征(1998年 )、具有罕见生物多样性 的地点(1999年)等,帮 助缔约国确定哪些自然遗 产项目最可能填补《世界 遗产名录》的空白;IUCN 建立了遍布全球126个国家 的4000名义务通讯员的网 络,使得IUCN能够获得几 乎所有自然遗产地真实可 信的最新信息。 本书最后一章《世界遗 产体系评估》的《优势和 劣势》一节中,作者在肯 定《世界遗产公约》取得 的巨大成就的同时,直言 不讳地指出其存在的主要 问题,即世界遗产列入程 序的结构设计问题、国际 援助资金的短缺、不合理 的大众旅游和渐渐出现的 政治化问题等。本人对此 深有同感,特别是最后两 点,如果不能有效遏制其 发展态势,将对世界遗产 事业造成致命的伤害。 译者邀我写序,本人深 感荣幸,并珍惜先睹为快 的机会。译文忠实原著, 语言通顺流畅,措辞严谨 专业,使人在阅读享受中 获取知识。译者既有专业 知识,又精通英语;既是 遗产工作的管理者,又是 遗产保护的专家。借此机 会向他们取得如此重要的 成果表示衷心祝贺,也向 读者朋友们郑重推荐。相 信此中译本会助力中国世 界遗产事业的发展,成为 十分重要的中文参考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