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完成的“大兴安岭区域地质调查片区总结与服务产品开发”(大兴安岭地区区域地质志)项目成果基础上,充分收集了大兴安岭地区综合研究资料和文献,并在“洋板块地质”学术思想指导下编制而成。针对大兴安岭地区古生代古亚洲洋演化的地质背景,对大兴安岭地区洋板块地质建造进行了深入解析,识别出一系列与洋-陆俯冲作用有关的岩浆弧、弧前盆地、弧后盆地、俯冲增生杂岩等构造单元,共划分出俯冲增生杂岩带9条,归并出对接带1条、结合带4条。通过对代表古洋盆遗迹的俯冲增生杂岩和代表陆缘增生的岩浆弧的时空分布研究,恢复了古亚洲洋东段洋-陆转换过程,细划了大兴安岭地区构造单元,修订了主要构造(成矿)带边界,提高了大兴安岭地区基础地质研究程度,推动了“洋板块地质”学术思想发展,为深入研究大兴安岭地区地质历史演化和成矿区带划分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