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经史关系通史(宋元明卷)(精)
分类
作者 汪高鑫//邓锐//李德锋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宋元明时期是中国经史之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此间的经史关系发展情况相对复杂,理学与心学思潮次第涌现,学者的治学态度从“先经后史”“荣经陋史”转变为“经史并重”,甚至认为“六经皆史”,可以说,史学在理学的产生、发展与转向过程中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书意在通过宋元明经史关系流变过程的梳理,揭示经史之间的内在关系与演变规律,彰显中国传统史学的独特品质和深厚底蕴。
作者简介
汪高鑫,安徽休宁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史学史与思想史研究。出版专著《中国史学思想通史·秦汉卷》《中国史学思想通论·经史关系论卷》《中国史学思想史散论》《董仲舒与汉代历史思想研究》等二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八十余篇。作品曾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华东地区优秀图书奖特等奖等奖项。
目录
绪论
一、经学的义理化发展过程
二、经学义理化下的经史关系论
三、经学的义理化对史学的作用
四、史学对经学义理化的作用
第一章 理学的勃兴与宋代史学的义理化倾向
第一节 经学义理化与宋代理学的勃兴
一、经学风气的转变与理学的勃兴
二、宋代经学走向义理化的合理性
三、心性与天理的建构
第二节 经史关系视域中的理学主要流派
一、经宋学与理学的关系
二、变革历史考证的程朱理学
三、轻视历史考证的陆九渊心学
第三节 宋代史学的义理化倾向
一、天人同理的历史观
二、天理指导下的历史盛衰观
三、经世致用功能的突显
四、从神学笼罩到义理突显的天人观转向
五、功业与道德尺度下的理学化正统观
第二章 史学对宋代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第一节 史学精神对经学变古的作用
一、史学精神与原典回归运动
二、史学怀疑精神与经学传统历史考证原则的破除
三、史学求真与天人关系的重构
第二节 史学是理学建构的重要环节
一、即事明理:以史学阐发理学观念
二、以史证理:以史学验证天理
第三节 史学是理学致用的重要途径
一、内圣与外王的通经致用方向
二、史学与内圣教化
三、史学与外王事功
第三章 理学与宋代的历史编纂学
第一节 理学的贯通思维与宋代通史撰述的兴盛
一、通天地、贯古今——理学贯通思维的特点
二、理学贯通思维对宋代通史撰述兴盛局面的促成
第二节 理学与编年体的振兴
一、春秋学的兴起与编年体的振兴 10芎
二、春秋学的发达与编年叙事的兴盛
第三节 理学与史体的创新
一、理学与纲目体史书体裁的创立
二、理学与学案体史书体裁的肇端
三、理学与纪事本末体史书体裁的创立
四、理学与纪传体、载记类史书的新变化
第四章 经学与宋代史学的发展
第一节 经学的疑古思潮与宋代史学的考史风尚
一、不惑传注、疑经辨伪的经学疑古思潮
二、经学疑古思潮影响下的宋代历史考证
三、经学疑古思潮影响下的宋代史学考证
第二节 易学与宋代史学的通变思想
一、宋儒对于易学通变思想的阐发
二、易学通变思想对于史学的影响
三、史学对宋代易学发展的作用
第三节 《春秋》笔法与宋代史学思想的发展
一、《春秋》笔法与宋代史学求真理念
二、《春秋》笔法与宋代史学评论
第五章 元代理学的官学化与义理化史学的发展
第一节 理学的传播与官学化
一、理学北传与南北方理学的发展
二、程朱理学的官学化
第二节 理学思潮影响下的历史发展观
一、通变以合天理的历史变易思想
二、以“命”“理”“势”为核心的历史动因论
三、以王道德政为基础的历史盛衰观
第三节 心性之学在史学思想中的体现
一、元代理学心性论的发展
二、“正心”:历史评论的核心标准
三、“心术”与“史意”:元代史家修养论的新发展
第六章 元代理学和史学的现实关照与反思
第一节 理学与史学的求实致用思想
一、理学的经世思潮与史学的致用思想
二、经史文献考证学的发展
三、经史关系论的新发展
第二节 理学影响下的故国情结与历史鉴戒思想的发展
一、元初学者的故国情结与亡国教训的历史反思
一、元代官方史学的历史鉴戒思想
第三节 夷夏观念与正统论的新发展
一、元代夷夏观念的新发展
二、元代学者的正统论辩
第七章 明代前期的理学与史学
第一节 明前期理学的发展及其困境
一、“收天下之权以归一人”:明初的立国宗旨
二、“国不异政,家不殊俗”:对程朱理学的改造和利用
三、方孝孺之死:明初理学发展的巅峰与困境
第二节 明前期理学支配下萎靡的史学
一、明初史学自我意识的淡薄
二、泛道德历史评论削弱了史学的客观性
三、纲目体史书体裁对史学视野的局限
四、深陷门户之争的学案体
第三节 附庸与救赎:明前期史学对理学的影响
一、史学在理学官方化过程中的构建作用
二、史学经世致用传统:程朱理学的自我救赎
每八章 阳明心学的兴起、价值及其史学表现
第一节 阳明心学的兴起及其价值
一、阳明心学兴起的时代背景
二、阳明心学的产生、传播和壮大
三、“心即理”对个体价值的解放
四、“知行合一”说对知而不行现状的改变
五、“致良知”命题的本体论和工夫论意义
第二节 王学诸人的史学表现
一、王阳明论历史
二、“高论百王”:薛应旃、唐顺之的古史改编
三、“宪章当代”:王学后学的明皇朝史成就
四、道统构建:阳明后学的学案体成就
第九章 心学影响下中晚明史学的崛起
第一节 史学自我意识觉醒的激发
一、心学对个体价值的倡扬与私人史著的涌现
二、私人史著的王学背景
三、异端史论
序言
经史关系属于中国经史
之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
问题,从史学角度而言,
它属于中国史学思想史研
究的范围。在中国几千年
的史学发展过程中,经学
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对于
史学有着长期而深远的影
响。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
,一是史学具有明显的宗
经倾向。从司马迁的“折中
于夫子”“考信于六艺”,到
刘勰的“宗经征圣”,再到章
学诚的本于“《春秋》之义”
,传统史学的发展,宗经
思想是一贯到底的。二是
史学随着经学思潮的变化
而变化。自汉代经学兴起
以后,两干多年来经学一
直处于不断的流变过程中
,两汉经学、魏晋玄学、
宋明理学、清代朴学,便
是经学流变过程中呈现出
的主要时代形态;史学也
相应地出现了两汉崇经、
魏晋玄化、宋明义理化和
清代重考证的不同思想方
法倾向。三是史学重视探
讨经史关系。在中国学术
发展史上,很多学者都参
与了对于经史关系的探讨
,其中王通的“三经亦史”、
王阳明的“五经亦史”、李贽
的“六经皆史”、龚自珍的“
六经者,周史之宗子”诸说
都有较大的影响。而从史
学角度对经史关系作出最
为系统而深入的探讨的,
当属史评家章学诚,他从
经世致用的史学目的论,
肯定了六经的史学属性。
与此同时,中国经学在发
展过程中,也受到了史学
的影响。史学对于经学的
影响,集中体现在以史证
经上。所谓以史证经,即
将史学纳入经学范围,用
史学去说明或证明经学的
观点。司马迁在《太史公
自序》中引用孔子的话说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
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这里说的是孔子何以作《
春秋》之史,其实也揭示
了中国经学何以要以史为
证的原因。经学家们正是
通过历史史实的引述,才
使得他们的经学观点得以
建立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之
上,进而使他们的经学观
点更具有说服力。由此来
看,一部中国经史关系史
,其实就是一部以经解史
与以史证经的历史。
早在十年前,我已经开
始关注中国经史关系史这
个问题,并陆续发表了一
些这方面的论文。2011年
,吴怀祺先生主编的六卷
本《中国史学思想通论》
出版,其中的《经史关系
论卷》便是由我撰写的。
该书作为史学界探讨经史
关系问题的第一部专著,
主要是就中国经史关系的
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
阐述。就在当年,我申请
的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
大项目“经史流变探源”获得
立项。此后数年,我和我
的团队以此项目为基础,
对中国经史关系史进行了
系统探讨,并于2016年完
成了课题结项工作。2017
年,我在“经史流变探源”结
项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
较大的修改,以“中国经史
关系史”为书名,由黄山书
社正式出版,并成为“十二
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
划项目。在这个过程中,
我一直想写作一部多卷本
的中国经史关系通史,希
望更加系统、深入地对中
国经史关系史作出探讨。
这个想法得到了福建人民
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经过
学术团队的共同努力,这
部汇聚了我和我的团队多
年心血,多达160余万字的
四卷本《中国经史关系通
史》总算撰写完成了。
作为团队合作的产物,
本书具体执笔人分工如下

《先秦两汉卷》由汪高
鑫、马新月撰写,《魏晋
南北朝隋唐卷》由李传印
、吴海兰撰写,《宋元明
卷》由汪高鑫、邓锐、李
德峰撰写,《清代民国卷
》由王记录、李玉莉撰写
。全书由我拟定初纲、进
行统稿。
多卷本《中国经史关系
通史》的完成,首先是团
队精诚合作的结果。自古
以来众人修史多属不易,
我的学识和组织能力都有
限,如果没有团队同仁的
大力支持,要想完成撰写
任务是难以想象的。我们
在撰写过程中,一切从提
高书稿质量的态度出发,
积极、坦诚地交换意见,
反复进行认真修改,从而
有了最终的成果。其次要
非常感谢福建人民出版社
领导的持续关心,各位编
辑同志的密切配合,他们
付出的辛勤劳动,是书稿
得以完成的重要保证。
本书难免还存在着各种
不足甚至错误,祈请学界
同仁批评指正,以便我们
对这一问题作出进一步的
研究。
汪高鑫谨识
2020年10月10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