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辽浮图铭》又称《大魏故兰仓令孙府君浮图之铭记》,刻於北魏正光五年(五二四)。石高三十三点四厘米,宽六十点八厘米,计三十行,行十六字。北魏时曾任兰仓令的孙辽去世後,其後人因其生前笃诚佛事,遂按当时习俗在墓前建浮图。
《孙辽浮图铭》存字完整,刀口清晰,宛如新刻,较为准确地保存了原书者的书写风貌。此碑清新俊逸,用笔起落排宕,拙中有妍,笔意清健,方正之中略取欹斜之势,动静有序,疾徐相间,在整齐中求变化,颇值得玩味。结构上开张生动、宽博舒展,向背、俯仰、露藏、轻重皆顾盼呼应,乎中见奇。时见笔断意连处,用笔控制得松紧得度。结构随笔势或左大右小,或左小右大,欹斜变化,富於想象力。点画或经意内捩,或舒展外拓,在虚实相间、断连交错中现出妙心与灵气,与一般魏碑的率直粗俗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