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医学基础总论》是依据2005年“国家自学考试《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考试计划”的课程说明和相应的考试大纲基本要求所编写,是国家组织的该专业自学考试必修课程的指定教材。《医学基础总论》课程主要介绍以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为主的基础医学知识,系统阐述人体形态与结构和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现象、规律、发生原理及其在整体活动中的意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够完整地认识人体,建立人体结构和功能相关的整体性最基本概念。 《医学基础总论》的编写宗旨系从人体整体出发,全面概要阐明人体结构与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为保证教材的有效知识含量,又便于自修,在思想性、科学性和启发性等方面都作了一定的努力。从教材结构方面,课程分作12章;先从整体概念出发(第一章),以细胞结构与功能开路(第二章),以人体各功能系统为线索,纲举目张,分解知识块面,展开课程内容,便于自学者能全面、整体地认识人体。从教材内容方面,在“够用为度”的前提下,选择必要均基础知识,以叙述人体各系统正常结构与功能为主线,先结构,后功能,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准确表达基本概念;章前做宏观性学习引导,章节末复习思考题提示重点学习内容。从教材行文方面,在篇幅允许的范围内,力求通俗易懂,辅以精选插图,便于自学理解,无师自通。此外,各位编者还广泛涉猎国内外近年出版的有关学科教科书,汲取其中营养,尽力丰富和完善本教材。 目录 医学基础总论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人体组成与生命活动基本特征 一、人体的组成 二、人体生命基本特征 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功能调节 一、体液与内环境 二、人体功能的调节 第三节 人体解剖学方位及基本术语 一、解剖学姿势 二、轴和面 三、方位术语 四、体腔与内脏 五、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第二章 细胞与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细胞 一、细胞基本结构 二、细胞增殖周期 第二节 基本组织 一、上皮组织 二、结缔组织 三、肌组织 四、神经组织 第三节 物质跨细胞膜转运 一、单纯扩散 二、易化扩散 三、主动转运 四、膜泡转运 第四节 细胞通讯与信号跨膜传递 一、细胞通讯 二、跨细胞膜信号传递 第五节 细胞膜生物电活动 一、生物电的记录与观察 二、静息电位及其产生原理 三、动作电位及其产生原理 四、细胞兴奋的引起 五、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 六、兴奋的传导 第三章 支持与运动系统 第一节 人体骨骼 一、骨学总论 二、躯干骨及其骨连结 三、颅骨及其骨连结 四、上肢骨及其骨连结 五、下肢骨及其骨连结 第二节 人体骨骼肌 一、肌学总论 二、头肌 三、躯干肌 四、上肢肌 五、下肢肌 第三节 骨骼肌收缩的基本原理 一、骨骼肌细胞兴奋的发生 二、骨骼肌收缩的原理 三、肌肉收缩的形式 四、影响肌肉收缩的因素 第四节 皮肤 一、皮肤的结构 二、皮肤附属器 三、皮肤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四、皮肤的再生与愈合 五、皮肤的功能 第四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形态结构 一、神经系统概貌 二、中枢神经系统 三、周围神经系统 四、感觉与运动传导通路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 一、神经纤维的活动 二、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神经反射活动 第三节 感觉分析功能 一、感受器的分类与生理特征 二、特殊感觉功能 三、普通感觉功能 第四节 躯体运动控制功能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二、脑干对肌紧张的调控 三、小脑对运动的调控 四、基底核对运动的调控 五、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第五节 内脏活动调节功能 一、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特征 二、脊髓与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三、下丘脑对内脏功能的调节 四、大脑皮质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第六节 脑的高级整合功能 一、脑的电活动 二、条件反射 三、大脑皮质的语言功能 四、睡眠 第五章 内分泌系统 第一节 激素 一、激素的化学分类 二、激素的一般作用及作用特征 三、激素的作用机制 四、激素分泌的调节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内分泌 一、下丘脑-腺垂体系统 二、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第三节 甲状腺内分泌 一、甲状腺的位置与形态构造 二、甲状腺激素的代谢 三、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四、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第四节 甲状旁腺、甲状腺C细胞内分泌与维生素D3 一、甲状旁腺激素 二、降钙素 三、维生素D3 第五节 肾上腺内分泌 一、肾上腺的位置与组织结构 二、肾上腺皮质内分泌 三、肾上腺髓质内分泌 第六节 胰岛内分泌 一、胰岛素 二、胰高血糖素 第七节 其他内分泌腺与激素 一、松果体 二、胸腺 三、前列腺素 四、功能器官内分泌 第六章 血液 第一节 血液的基本组成与功能 一、血液的基本组成 二、血液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 血浆 一、血浆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二、血浆的理化特性 第三节 血细胞 一、红细胞 二、白细胞 三、血小板 第四节 生理止血 一、生理性止血 二、血液凝固 第五节 血型与输血 一、ABO血型系统 二、Rh血型系统 第七章 循环系统 第一节 循环系统器官形态结构 一、心血管系统与血液循环途径 二、心 三、血管 四、淋巴系统 第二节 心肌的生理特性与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室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原理 二、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三、心脏的泵血功能 四、心音与心电图 第三节 血管与血液的循环 一、血管的功能性分类 二、血流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