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珊波斯与中国作为丝绸之路东西两大文明策源地,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他们之间有着较多的相似性,都建立过帝国,都具有专制及多元色彩。中国与罗马(拜占庭)、中亚等的交往,无论陆海,部是绕不过波斯的。因此,探讨波斯与中国的关系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书利用多语种文献以及中西方考古文物资料,着重探讨了萨珊波斯与中国的互动关系,以及双方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存在的转译与适应等问题:所涉及的内容小到物品、物种等的交换与交流,大到技术,思想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力图修补中外文明交往史上这块模糊的“拼图”。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波斯锦与锁子甲(中古中国与萨珊文明)(精)/西部边疆研究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韩香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萨珊波斯与中国作为丝绸之路东西两大文明策源地,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他们之间有着较多的相似性,都建立过帝国,都具有专制及多元色彩。中国与罗马(拜占庭)、中亚等的交往,无论陆海,部是绕不过波斯的。因此,探讨波斯与中国的关系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书利用多语种文献以及中西方考古文物资料,着重探讨了萨珊波斯与中国的互动关系,以及双方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存在的转译与适应等问题:所涉及的内容小到物品、物种等的交换与交流,大到技术,思想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力图修补中外文明交往史上这块模糊的“拼图”。 作者简介 韩香,1969年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199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西北民族研究室,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西北民族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科研及教学工作。出版专著《隋唐长安与中亚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译著《一个英国商人的冒险》(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合译)。其中,《隋唐长安与中亚文明》荣获陕西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及2009年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在《民族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唐研究》《中华文史论丛》《西域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留学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2011年4月—2012年4月曾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系访学一年。现主要致力于丝绸之路上的考古与文化交流研究。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萨珊波斯与中国 第一节 萨珊波斯的历史与文化 一 萨珊王朝建立前古波斯的历史与文化 二 萨珊王朝的建立及其与周边政权的关系 三 萨珊波斯的文化及影响 四 萨珊波斯与东方的交通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萨珊波斯与中国的交往 一 北朝与波斯 二 南朝与波斯 第三节 隋唐时期萨珊波斯与中国的交往 一 萨珊波斯与隋的交往 二 萨珊波斯亡国前与唐朝的政治交往 三 萨珊波斯亡国后与唐的政治关系 第四节 唐朝境内的波斯人及其活动 一 唐朝境内的波斯人及其活动 二 波斯人及波斯文化对唐及以后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 异域物种物品的输入与波斯文明 第一节 汉唐时期鸵鸟及鸵鸟卵传入中国 一 古代西亚北非的鸵鸟及艺术形象 二 汉唐时期鸵鸟传入中国 三 古代丝路沿线的鸵鸟形象 四 唐以后鸵鸟传入中国 五 汉唐时期传入中国的鸵鸟卵 第二节 中古胡人驯狮现象与唐五方狮子舞 一 狮子的传入与胡人驯狮现象 二 五 方狮子舞 三 狮在东西之间 第三节 波斯锦与锁子甲——西亚文明对丝绸之路的贡献 一 波斯锦的东来之路 二 锁子甲的入华及影响 第四节 香料与宝石——中古波斯贸易之大宗 一 波斯香料的入华 二 中古入华波斯人的宝石与宝石贸易 第五节 枣椰西来——丝绸之路上的植物交流 一 枣椰(千年枣) 二 阿月浑子 三 郁金香 四 青黛 第三章 造型装饰艺术和游艺等与波斯文明 第一节 丝绸之路上来通角杯的传播与变迁 一 祭祀与饮宴——来通在早期西亚波斯一带的流行 二 萨珊波斯饮酒之风与中亚商旅文化——中古时期来通角杯在中西亚的发展 三 从波斯到中国——来通角杯在中古中国的传播与变迁 第二节 联珠纹饰与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以西安出土文物为例 一 西安出土文物中的联珠纹饰 二 联珠纹饰的起源及传播 三 联珠纹饰的本土化 第三节 中西亚印章及艺术的东传 一 西亚印章及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二 中亚、西域(新疆)地区的印章及艺术的发展 三 中西亚印章及艺术在中国北方地区的传播 第四节 来自西藏还是波斯?——马球文化的东传 一 唐代马球与外来文明 二 吐蕃、波斯等地马球溯源 三 唐代马球运动的来源 第四章 中古外来宗教与波斯文明 第一节 从琐罗亚斯德教到祆教——波斯国教的东传 第二节 摩尼教——创于波斯而向外发展的宗教 第三节 大秦景教——带有浓厚波斯血统的宗教 第四节 入乡随俗与文化转型——唐代入华中西亚胡人宗教信仰变化 一 入乡随俗——习俗的汉化与经典的汉译 二 文化转型——信仰的转变 第五章 东方中国文明对波斯文明的影响 第一节 丝绸、铁器、瓷器等的西传 一 丝绸 二 铁器、漆器与瓷器 第二节 从中国到波斯——丝绸之路上的麝香、樟脑等贸易 一 和田麝香与波斯社会 二 樟脑的西传与应用 第三节 中古丝绸之路上的中国故事与中国元素 一 中古丝绸之路上的中国故事 二 中古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元素 终章 碰撞与融合:中国文明与波斯文明交流的特点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中国西部边疆地域广袤 ,资源丰富,民族众多,历 史悠久,文化灿烂。古代丝 绸之路贯穿其间,东西方四 大文明荟萃于此,故近代以 来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 重点研究区域,产生了一批 具有世界意义的经典学术领 域和“热门学科”,诸如藏学 、敦煌吐鲁番学、西域学、 中亚学、丝路学等,代表并 引领着国际学术界的发展潮 流,成为多种学科的活水源 头。历史上,西部边疆各族 人民创造的辉煌历史,成为 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部分。 在新形势下,西部边疆已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焕发了新 的活力,边疆各族人民与全 国人民一道正向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奋进。然而,处于中 国西部的边疆地区,在当今 的新形势下,仍然存在着一 系列亟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比如,西部边疆地区面临 中南亚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 ,西方势力插手中南亚事务 的意图越来越强烈,中南亚 一些国家内部事务也日趋复 杂化,民生问题、毒品问题 、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恐 怖主义等不确定因素日益增 多,突发事件频发。这也与 我国的能源安全、边疆安全 息息相关。又如,西部边疆 地区大部分处于生态环境脆 弱地区,不合理的开发极易 造成环境的恶化;而西部边 疆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 发展水平普遍滞后,区域发 展差距显著,由此引发了一 系列社会问题,进而影响到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乃至国 家安全。西部边疆地区的长 治久安可以说是我国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总 之,无论是从边疆学及其他 世界热门学科的继承和发展 ,还是从现实西部边疆面临 的复杂局势和层出不穷的新 问题来看,西部边疆研究均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而边 疆学是从多学科角度对边疆 开展综合研究的一门新兴交 叉学科,是在传统边疆史地 研究、民族研究的基础上, 将边疆视为一个整体、一个 完整的研究对象,综合运用 民族学、历史学、政治学、 经济学、国际关系等学科知 识和理论,将基础研究与应 用研究相结合,对边疆的历 史、现状和未来展开多角度 考察,以揭示边疆形成发展 的历史和规律,全面科学地 认识边疆的现状,更好地服 务于边疆经济社会的发展、 边疆的和谐稳定、国家的对 外开放和外交政策的制定。 有鉴于此,陕西师范大学中 国西部边疆研究院组织编写 “西部边疆研究丛书”。这套 丛书是原陕西师范大学西北 民族研究中心(2013年改 建为“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 部边疆研究院”)创办的“西 北民族研究丛书”改版之继 续,基本保持原丛书的风貌 及宗旨:以编辑出版那些探 讨古今(特别是当今现实问 题)与西部边疆(主要是新 疆、西藏,兼及西部其他边 疆地区)相关的学术专著为 主,酌情收录有价值的资料 汇编、译著等。该丛书由丛 书编辑委员会负责审定选题 、书稿及联系出版事宜,并 面向全国(包括港台)及世 界各国学术界征稿。我们仍 然殷切希望本套丛书能一如 既往地继续得到中外学者和 广大读者的支持和批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