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哲学的年轮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作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六十周年纪念文集,具体收录《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工作的几点意见》《论一般和个别规律》等,反映了江苏省社科院半个多世纪来在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伦理、西方哲学和文化哲学等领域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折射了江苏省社会科学界呼应社会发展脉搏、体现时代精神,仰观俯察、闻道求知的学术追求,以及心系天下、爱党爱国的强烈情怀。
目录
序言
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工作的几点意见
论一般和个别规律
黑格尔逻辑学范畴体系的批判继承
关于辩证法科学形态的探索
关于莱布尼兹自然哲学的几个问题
实践要素及其认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同革命实践相结合
美学与科学
两个文明建设结合点的哲学思考
略论生产力的各种因素
论度和关节点
生产力价值论
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系统
论五行之不可废
《周易·谦卦》与泛谦德传统
有实无名的乡村建设
辩证法体系的雏形
实践与自由
作为道德判断和评价范畴的“恶”的文化阐释
高雅民族文化、大众文化的传播及其对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系统自组织与自然目的性
中国社会大众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共识要素初探
从“天下尽亲戚”到“礼新亲旧”
思想的现象学
信仰的起源
浅议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知行问题
禅宗戒律思想初探
东晋初渡江高僧研究
作为人类一种存在方式的虚拟
超出形而上学之外
古典禅:它的问题与方法
从文化记忆到人类记忆共同体:意义生产中的道德固守
试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现代意蕴
《论语》“君子不器”涵义探讨
论法国新尼采主义生命哲学的理论特征
船山论“情”
道德与幸福同一性的精神哲学形态
“心为太极”说在朱子学中的诠释
后记
序言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
研究所(1997年更名为哲
学与文化研究所)从成立至
今已度过一个甲子。2020
年岁末,时任所长胡发贵先
生发心选辑本所同仁各个时
期的理论、学术文章汇编成
册、付梓,名曰《哲学的年
轮》,以志纪念。我作为曾
经哲学所的一员,对此举由
衷赞佩!
中国传统干支纪年,六
十年回环,选择这个点纪念
,有特别的意义:一是与现
代通常五十、一百年庆典有
所区分;二是六十年并非表
示简单循环往复,证以周易
最后既济、未济两卦,用意
在于表达哲学新一轮的发展
正在起步。另外,“年轮”两
字使用非常精当,对本所而
言,一方面,客观反映了存
在的现状,而深层的一面,
则更是标示了哲学“生命”发
展、流布的过程。这种选择
,正是传统文化的特色与哲
学特色。当然也体现了本所
的特色!
现在,本书出版在即,
胡所长就几十年历史回顾、
心路历程方面垂询我的看法
,我的确有些感慨、感悟、
感想,希望就正于本所同仁
与广大读者。
就历史而言,江苏省社
科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走过
的是一条不求辉煌,而求低
调、平稳发展的道路,颇合
辙于当年胡锦涛总书记所谓
的“不折腾”,内斗、文人相
轻之类低俗现象在所内毫无
市场,长期无内耗,其蓄积
的能量,也是惊人的。下面
我想简述一下哲学所的成就

首先,保持着一支有活
力,有较强实力的科研队伍
,所谓人才优势,构成了本
所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
。建所早期,有孙叔平先生
的卓越领导,又有萧煜焘先
生的羽翼、协助。他们都是
国内知名的大师级的学者,
“文革”期间,社会政治环境
极端困难、纷扰,他们为保
全科研力量,做了许多工作
。以致拨乱反正后,科研秩
序迅速恢复,哲学所开始了
新的局面。二十世纪八十年
代以来,陆续引进人才,从
社会招聘、延揽一批热衷社
科事业的人员,加上大学高
才生入围,成为骨干与核心
。其中不少人,如卞敏、陈
刚等都可谓是学界一时之选
,堪称翘楚。而薪火相传,
流水不腐,后起之秀,不断
涌现,他们也正在为哲学所
进一步发展蓄志发力。
再说科研特色与成果。
科研工作是一项高级、复杂
的精神劳动,必赖个人创造
办的自由发挥,才能有所成
效,哲学研究更是如此。因
此哲学所充分尊重个性,肯
定个人研究的兴趣所在,倡
导“自由思想,独立精神”。
另一方面,个人生活于群体
中,非孤立之存在,社会热
点问题,突发性问题,国家
大政方针的阐释与解读等问
题,置于面前,自然增益我
们的家国情怀与对现实的普
遍关切,需要我们自觉承担
起智囊团、思想库的使命。
因此,既鼓励基础理论、纯
学术研究,也关注、强调与
社会实际密切相关的实用性
研究;对个人独立研究项目
与集体合作研究项目也是一
视同仁,无分轩轾。由于哲
学所贯彻、弘扬这种特色,
故几十年间,大量涉及学术
前沿、社会热点的科研成果
,令学界瞩目,产生了广泛
影响。如孙叔平先生古稀之
后独立完成的《中国哲学史
稿》,包含了一系列前瞻性
、原创性的见解。其他如萧
煜焘先生的《关于辩证法科
学形态的探索》《科学认识
史论》,黄明理先生的《大
历史观》,应克复先生的《
西方民主史》,卞敏先生的
《哲学与道德智慧》,陈刚
先生的《西方精神史》,皆
可视为传世不刊之作。另外
,对现实热点问题的敏感也
催生了一些集中全所人员通
力合作的项目,成果得到了
社会的肯定和政府部门的表
彰。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当代中国文化走向
》《第三种文明》等等,均
走在全国理论学术界的前列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胡传
胜先生打开与国外学术同行
联系的窗口,大力推介美国
哲学家巴姆的著述,并在领
导的支持下成立巴姆哲学研
究室,当时应属创举。
再说说学风与传承。老
一辈学者留下了宝贵财富,
他们往往治学勤奋、严谨,
做人低调、谦恭。我常常回
忆起恩师刘毓璜先生在课堂
讲述正考父鼎铭的场景,铭
曰:“一命而偻,再命而伛
,三命而俯,循墙而走……
”正考父是宋国上卿,孔子
七世祖。他的官当得愈大,
则愈显卑微,最后是沿着墙
根走路。刘先生一面学着弯
腰、躬身,靠边走的姿态,
一面说明孔子的伟大,有其
家族遗留的渊源。这使我终
生难忘!我想,我们研究所
也一直延续了老一辈学人的
基因,形成淳厚、和谐的氛
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研
究所曾制定过一个八字所训
,原为:民主、宽容、自律
、创新。当时曾就此事去请
教萧煜焘先生,他认真思考
后指出:“创新”较一般化,
不如改为“求真”。新、旧往
往只显示在器物层面或操作
手段上之区别,仅属于表象
,而科学研究则需要深入事
物之里层,探求本质,揭示
规律;这就无所谓新、旧,
而只存在真、伪的判别了,
所以求真才是最重要的、根
本的。何况现在“创新”两字
用得过滥,信誉已大打折扣
,还是不用为好。这一番话
如同醍醐灌顶,使我茅塞顿
开。我也由此体会到真正的
学者、有独立个性的哲学家
之深刻思想的风采。现在,
我欣慰地看到,在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5: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