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是一个相貌普通、涉世未深的富家女孩,因受到风度翩翩的青年莫里斯·汤森德的追求而陷入情网,但凯瑟琳的父亲斯洛珀医生认定莫里斯只是觊觎他女儿的财产,因此强烈反对他们俩的婚事。徘徊在爱情与父命的两难抉择中,凯瑟琳需要完成一次自我的蜕变与成长……
长篇小说《华盛顿广场》首次发表于1880年,是亨利·詹姆斯最脍炙人口的佳作之一。小说张弛有度的叙事技巧与晓畅优雅的语言风格,曾赢得评论家和读者的普遍赞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华盛顿广场/亨利·詹姆斯小说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亨利·詹姆斯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凯瑟琳是一个相貌普通、涉世未深的富家女孩,因受到风度翩翩的青年莫里斯·汤森德的追求而陷入情网,但凯瑟琳的父亲斯洛珀医生认定莫里斯只是觊觎他女儿的财产,因此强烈反对他们俩的婚事。徘徊在爱情与父命的两难抉择中,凯瑟琳需要完成一次自我的蜕变与成长…… 长篇小说《华盛顿广场》首次发表于1880年,是亨利·詹姆斯最脍炙人口的佳作之一。小说张弛有度的叙事技巧与晓畅优雅的语言风格,曾赢得评论家和读者的普遍赞誉。 作者简介 亨利·詹姆斯(1843-1916),19世纪继霍桑、麦尔维尔之后最伟大的美国小说家,也是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大文豪。著有长篇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鸽翼》、《使节》、《金碗》,中短篇小说《黛西·米勒》、《阿斯彭文稿》、《螺丝在拧紧》,评论集《法国诗人和小说集》、《一组不完整的画像》等,此外也写了许多文学评论、游记、传记和剧本。他的创作对20世纪崛起的现代派及后现代派文学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亨利·詹姆斯被认为是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之一,是20世纪小说的意识流写作技巧的先驱。 目录 《华盛顿广场/亨利·詹姆斯小说系列》无目录 序言 李维屏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是现 代英美文坛巨匠,西方现代 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这位 出生在美国而长期生活在英 国的小说家不仅是英美文学 从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向二十 世纪现代主义转折时期一位 继往开来的关键人物,而且 也是大西洋两岸文化的解释 者。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 来,詹姆斯的小说创作和批 评理论引起了我国学者的高 度关注,相关研究成果层出 不穷。他那形式完美、风格 典雅的作品备受中国广大读 者的青睐。近日得知吴建国 教授与李和庆教授主编的《 亨利·詹姆斯小说系列》即 将由著名的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便欣然命笔,为选集作序。 亨利·詹姆斯是少数几位 在英美两国文坛都拥有举足 轻重地位的文学大师之一。 今天,国内外学者似乎获得 了这样一个共识,即詹姆斯 的小说创作代表了十九世纪 末开始流行于欧美文坛的一 种充满自信、高度自觉并以 追求文学革新为宗旨的现代 艺术观。如果我们今天仅仅 将詹姆斯看作现代心理小说 的杰出代表或现代小说理论 的创始人,这显然是远远不 够的。如果我们将他的艺术 主张放到宏观的西方文学革 新的大背景中加以考量,将 他的小说创作同一百多年前 那场声势浩大的现代主义运 动互相联系,那么我们不难 发现,詹姆斯的创作成就, 现代小说理论体系以及他在 早期现代主义运动中的引领 作用完全奠定了他在现代世 界文坛的重要地位。正如与 他同时代的著名小说家约瑟 夫·康拉德所说:“凭借其作 品和力量,詹姆斯是一位艺 术的英雄。”著名诗人T. S. 艾略特也曾感慨地说过:“ 随着福楼拜和詹姆斯的出现 ,(传统)小说已经宣告结 束。”我以为,詹姆斯小说 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也许是 他的国际视野。他所追求的 国际视野不仅体现了他早期 现代主义思想的开拓性,而 且也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后一批自我流放的现代主义 者追踪国际文化和艺术前沿 的风向标。君不见,詹姆斯 创建的遐迩闻名的“国际主 题”(the international theme)在大力倡导文化交 流、文明互鉴、探索“人类 命运共同体”的今天依然具 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亨利·詹姆斯小说系列” 分别收录了詹姆斯的六部长 篇小说、四部中篇小说和两 部共由十八个高质量的故事 组成的短篇小说集。《一位 女士的画像》《华盛顿广场 》《鸽翼》《金钵记》《专 使》和《美国人》等长篇小 说不仅代表了詹姆斯创作的 最高成就,而且早已步入了 世界经典英语小说的行列。 《螺丝在拧紧》《黛西·米 勒》《伦敦围城》和《在笼 中》等中篇小说以精湛的技 巧和敏锐的目光观察了那个 时代的生活,而詹姆斯的短 篇小说则像一个个小小的摄 像头对准各种不同的场合, 生动记录了欧美社会种种世 态炎凉、文化冲突以及现代 人的精神困惑。毋庸置疑, 这套詹姆斯小说选集的作品 是经编选者认真思考后精心 选取的。 “亨利·詹姆斯小说系列” 的出版为我国的读者提供了 一个全面了解詹姆斯的创作 实践、品味其小说艺术和领 略其语言风格的契机。我相 信,这套选集的问世不仅会 进一步提升詹姆斯在我国广 大读者中的知名度,而且会 对国内詹姆斯研究的发展产 生积极的影响。 2018年1月于上海外国语 大学 导语 《华盛顿广场》主要讲述的是憨厚、温柔的女儿凯瑟琳与她那才气横溢、感情冷漠的父亲斯洛珀医生之间的分歧和冲突。小说以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角审视了凯瑟琳的一生。凯瑟琳是一个相貌平平、才智一般、纯洁可爱的姑娘,始终生活在与她最亲近的人的利己之心的团团包围之中:她的恋人莫里斯·汤森德只觊觎她的万贯家财;她的姑妈只会爱管闲事地乱点鸳鸯谱;她的守护神父亲则用讽刺挖苦和神机妙算来回报女儿对他的热爱和钦佩之情。故事以凯瑟琳出人意表地断然将莫里斯拒之门外而告终。 后记 李和庆 经过四年多的努力,这 套《亨利·詹姆斯小说系列 》终于付梓出版,与读者朋 友们见面了。借此后记,一 是想感谢读者朋友的厚爱, 二是希望读者朋友了解和理 解译事的艰辛。 二○一五年初,我向九久 读书人交付拙译《美妙的新 世界》稿件后,跟著名翻译 家、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吴建 国先生和九久读书人副总编 邱小群女士喝下午茶时,邱 女士说九久读书人有意组织 翻译亨利·詹姆斯的作品, 问我有没有兴趣和勇气做这 件事。说心里话,我当时眼 睛一亮,一方面是因为长期 以来她给予我的信任着实让 我感动,另一方面是为自己 能得到一次攀译事高峰的机 会感到高兴,但同时,我心 里也有些忐忑。众所周知, 詹姆斯的作品难译,自己是 否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如此 重任?我虽然此前曾囫囵吞 枣地看过詹姆斯的《一位女 士的画像》和《黛西·米勒 》,但对他和他的作品一直 缺少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回 家后,我便利用现代化的网 络拼命补课,结果发现,国 内乃至整个华人世界对亨利 ·詹姆斯作品的译介让人大 失所望,中文读者几乎没有 机会去全面领略詹姆斯在小 说创作领域的艺术成就。三 个月后,在吴教授和邱女士 的“怂恿”下,我横下心来决 定要去啃一啃外国文学界和 翻译界公认的 “硬骨头”。 无可否认,亨利·詹姆斯 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 美国继霍桑、梅尔维尔之后 最伟大的小说家,也是美国 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举足轻重 的艺术大师,被誉为西方心 理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驱,“ 在小说史上的地位,便如同 莎士比亚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一般独一无二”(格雷厄姆· 格林语)。詹姆斯是一位多 产作家,一生共创作长篇小 说二十二部、中短篇小说一 百一十二篇、剧本十二部。 此外,他还写了近十部游记 、文学评论和传记等非文学 创作类作品。面对这样一位 艺术成就如此之高、作品如 此庞杂而又内涵丰富的作家 ,要想完整呈现他的艺术成 就,无疑是一项浩大而又艰 巨的系统工程。要将这样一 位作家呈献给中文读者,选 题便成了相当棘手的问题。 此后近一年的时间里,经过 与吴教授和邱女士反复讨论 ,后经九久读书人和人民文 学出版社领导审批立项,选 题最终由我们最初准备推出 的亨利·詹姆斯小说作品全 集,逐渐浓缩为亨利·詹姆 斯小说作品精选集。 说到确定选题的艰难历 程,有必要先梳理一下詹姆 斯小说作品在我国的译介情 况。国内(包括港台地区) 对詹姆斯的译介始于二十世 纪八十年代,现今我们看到 的詹姆斯作品的译本以中篇 小说居多,其中包括《黛西 ·米勒》(赵萝蕤,1981; 聂振雄,1983;张霞, 1998;高兴、邹海仑, 1999;张启渊,2000;贺 爱军、杜明业,2010)、 《螺丝在拧紧》(袁德成, 2001;高兴、邹海仑, 2004;刘勃、彭萍,2004 ;黄昱宁,2014;戴光年 ,2014)、《阿斯彭文稿 》(主万,1983)、《德 莫福夫人》(聂华苓, 1980)、《地毯上的图案 》(巫宁坤,1985)和《 丛林猛兽》(赵萝蕤, 1981);长篇小说有《华 盛顿广场》(侯维瑞, 1982)、《一位女士的画 像》(项星耀,1984;唐 楷,1991;洪增流、尚晓 进,1996;吴可,2001) 、《使节》(袁德成、敖凡 、曾令富,1998)、《金 钵记》(姚小虹,2014) 、《波士顿人》(代显梅, 2016)和《鸽翼》(萧绪 津,2018)。此外,新华 出版社于一九八三年出版过 一部《亨利·詹姆斯小说选 》(陈健译),其中包括《 国际风波》《黛西·米勒》 和《阿斯帕恩的信》 三个 中篇小说;湖南文艺出版社 于一九九八年出版过一部《 詹姆斯短篇小说选》(戴茵 、杨红波译),其中包括《 四次会面》《黛西·米拉》 《学生》《格瑞维尔·芬》 《真品》《螺丝一拧》 和 《丛林怪兽》七个中短篇小 说 。纵观上述译本,我们 发现,国内翻译界对詹姆斯 中长篇小说的译介基本是零 散的,缺少系统性,短篇作 品则大多无人问津。 鉴于此,选题组在反复 研究詹姆斯国内译介作品的 基础上,决定首先精选詹姆 斯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最终确定了首批詹姆斯译介 的精选书目,共涵盖了六部 长篇小说:《美国人》 (1877)、《华盛顿广场 》(1880)、《一位女士 的画像》(1881)、《鸽 翼》(1902)、《专使》 (1903)和《金钵记》 (1904),四部中篇小说 :《黛西·米勒》(1878) 、《伦敦围城》(1883) 、《螺丝在拧紧》(1898 )和《在笼中》(1898) ,以及各个时期的短篇小说 十八篇。读者朋友从选题书 目上可以看出,此次选题虽 然覆盖了詹姆斯各个时期的 作品,但主要还是将目光放 在了詹姆斯创作前期和后期 的作品上,尤其是他赖以入 选一九九八年美国“现代文 库”“二十世纪百部最佳英语 小说”榜单、代表其最高艺 术成就的三部长篇小说《鸽 翼》《专使》和《金钵记》 。詹姆斯的其他重要作品此 次虽然没有收入,但我们相 信,这套选集应该足以展示 詹姆斯各创作时期的写作风 格。此外,这套选集中的长 篇小说《美国人》、中篇小 说《在笼 书评(媒体评论) 小说终结于福楼拜和亨 利·詹姆斯。 ——T.S.艾略特 亨利·詹姆斯在小说史上 的地位,便如同莎士比亚在 诗歌史上的地位一般独一无 二。 ——格林厄姆·格林 亨利·詹姆斯,美国小说 的伟大动力源,小说家的小 说家,我们的普鲁斯特。 ——菲利普·罗斯 精彩页 第一章 本世纪上半叶的某个时期,特别是其中的后半段,纽约市有位内科医生,他开业行医,生意兴隆。他享有一种可以说是不同寻常的敬重,而在美利坚合众国,这种敬重永远都属于医疗行业的杰出人士。医生这一职业在美国时常为人所仰慕,而且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更成功地声称有权冠之以“开明”的称号。为了扮演好一个社会角色,你必须自食其力,或者让人相信你是自食其力的。在这样一个国家,人们公认信任有两个来源,医术在很大程度上似乎综合了两者:它属于实践领域,而这在美利坚深受推崇;它闪烁着科学的光芒,在一个虽热爱知识却又并非总有闲暇和机会的群体中,这项价值特别为人称道。斯洛珀医生享有声望的一个因素,是他的学识和医术相得益彰。你也许会称他为学者型医生,不过他的治疗方法并无任何玄妙之处,他总是会嘱咐你要服用什么药。虽然他给人的感觉是医术精湛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但是他绝不会生硬地搬用理论而令病人无所适从。即便有时他对一些病症解释得过于细致,对病人未必有用,但是他从不会像大家听到过的一些执业医师那样,以为全凭解释就万事大吉,而是总会留下一张不可思议的处方。有些医生留下处方后根本不做任何解释,他也不属于那一类,因为那样行医毕竟太过轻率。读者诸君可能看出了,我是在描写一个聪明人,而聪明恰恰是斯洛珀医生成为当地名流的原因。在我们主要关注他的这段时间,他大约五十岁上下,声誉正如日中天。他相当机敏灵活,在纽约的上流社会里,他被认为是个见多识广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也的确如此。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误解,我要及时地补充说一句,斯洛珀医生绝不是一个江湖骗子。他是一个非常诚实的人,诚实得连他自己或许都没有机会对此加以全面衡量。他行医圈子里的那些人和善友好,津津乐道他们拥有全国“最聪明”的医生,姑且抛开这些不说,他的确日复一日地证实了众口一词归于他的那些天资禀赋。他是一位观察者,甚至是一位哲学家,就像众人所说的那样,聪明对于他而言是再自然不过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从来不只是单纯地追求效果,在他身上绝无二流声誉者的那种花里胡哨和虚张声势。我们必须承认,他承蒙命运女神的眷顾,发现腾达之路踏上去柔软而醉人。在二十七岁那年,他为了爱情与一个妩媚动人的姑娘喜结连理。她就是来自纽约的凯瑟琳·哈灵顿小姐。她除了自身的魅力之外,还为他带来了颇为丰厚的嫁妆。斯洛珀太太和蔼可亲、举止娴雅、品味精致、善于交际,是一八二〇年代这座城市里的漂亮姑娘之一。那个时候,这座城市虽然规模不大但前程似锦,环绕在曼哈顿岛南端的炮台公园周围,眺望海湾,最北边的边界线是以运河街两边长满的青草。 这个时尚年轻的女子拥有一万美元收入和曼哈顿岛上最迷人的双眸,她从十多个追求者中把奥斯丁?斯洛珀挑选了出来,而他在二十七岁时就已取得了重要成就,足以消除这事给人带来的违反常情之感。在大约五年的时间里,这双明眸连同荡漾其间的阵阵秋波,都令这位忠诚而又无比幸福的年轻医生感到无与伦比的满足。他娶了一位富家闺秀,这一事实并未对他的既定路线产生任何影响,他依然目标明确地发展自己的事业,就好像他除了在父亲离世时和兄弟姐妹分享到一笔不算太大的遗产之外,仍然没有任何其他收入来源。他的目标不是以赚钱为主,而是学一些东西,做一些事情。学一些有趣的东西,做一些有用的事情。简单地说,这就是他为自己制定的人生规划。在他看来,妻子有收入这一偶然事件,绝不会在任何程度上改变规划的有效性。他热爱行医,乐于运用自己驾轻就熟的技能。明摆着的事实就是,假如不做医生,他什么也干不成,因而他坚持做一名医生,做一名尽可能出色的医生。当然,宽松优越的家庭条件免除了他的大量劳顿,妻子与“上流人士”的交往为他带来了许多病人,与那些下层人士相比,他们的病症本身就算不是更有趣,至少也更加持续稳定。他渴望获得经验,在过去二十年的悠悠岁月中,的确也积累了不少。这里必须补充的是,他的某些经验无论有着怎样微妙的内在价值,都是不受欢迎的。他的第一个孩子是一个小男孩,斯洛珀医生深信不移,孩子将来必定会大有作为,而这个判断并非他凭一时激情轻易做出的。可是,孩子三岁时就夭折了,无论是母亲的温柔还是父亲的医术都无回天之力,挽救不了他幼小的生命。两年之后,斯洛珀太太生下了第二个孩子,性别让这可怜的孩子在医生看来无法替代令他悲伤不已的第一个孩子,他曾向自己发誓要把儿子培养成令人钦佩的人物。小女儿令他大失所望,但这还不是最糟的。她出生一周后,本来安然无恙的年轻母亲突然间出现了令人不安的症状,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撒手人寰,让奥斯丁?斯洛珀成了鳏夫。 对于一个以救死扶伤为职业的人来说,他在自己家里施展的医术当然可以说是一败涂地。一位聪明的医生在三年之内相继痛失娇妻和爱子,或许应该准备好目睹别人对其医术或情感的非难。然而,我们的朋友逃过了批评。也就是说,他逃过了所有的批评,除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