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乐动荆楚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作者 | |
出版社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本书在吸收中外音乐学、民俗学、人类学、经济学、文献学等相关学科的前沿理论与方法的成果基础上,进行多次田野考察,收集第一手资料。在荆楚文化的多元语境中,结合历史文献的梳理,对荆楚著名音乐家刘正维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黄石市王寿村牌子锣乐班、崇阳市提琴戏戏剧节、兴山县民歌、武汉市鄂泽青年楚剧团、舍米湖村摆酒舞传承与变迁、荆州花鼓戏名家孙润安润腔艺术等荆楚大地上颇有特色和代表性的音乐人物、音乐剧团、非遗文化艺术等进行探究,旨在从音乐的社会和文化角度,来诠释、理解一个地域乃至国家的音乐活动、文化变迁和时代发展。 作者简介 吴凡,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浙江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常务理事。近年来,出版专著、教材十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近五十篇。主持或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课题、教育部规划课题、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军人才培育专项重大课题、省级课题多项。曾荣获省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和省级教学成果奖。 目录 刘正维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研究 黄石市王寿村牌子锣乐班研究 崇阳提琴戏戏剧节研究 湖北兴山民歌研究 武汉市鄂泽青年楚剧团研究 知音号——漂浮于长江的声音景观 舍米湖村摆手舞的传承与变迁 荆州花鼓戏名家孙世安及其润腔艺术研究 序言 区域音乐研究的多元探 索之径 在离开北京转入武汉工 作后,我自身的研究视域 就开始了自北向南的转移 。作为一名武汉人,尽管 是喝着长江水、吃着热干 面长大的,但对除了武汉 之外的湖北其他地方,都 陌生得如同一张白纸。甚 至,不夸张地说,由于武 汉城市的快速发展,我对 它还停留在过江轮渡的风 光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长 江大桥旁拍摄照片的印象 中。在思维的旋律移调中 ,是那些研究过程里短暂 的休止符,给予了我翻看 旧照片、查找学习册、打 开笔记簿的时间。从学习 资料中获得的灵感,仿若 在想象的空间中,投射到 荆楚广袤大地上那穿过云 层的微弱却不失穿透力的 一束亮光。 这本论文集,是我指导 的硕士研究生,以及和我 并肩探讨、携手同行的年 轻学者成果的汇集,是我 们这个小型研究团队十年 间对荆楚传统音乐的关注 和聚焦,也是多重视角下 对区域音乐研究的尝试和 探索。与其说是我指导这 些硕士学位毕业论文,不 如说是我自身在学习和沉 淀。在回答那满是困惑问 卷的过程中,我对研究对 象的了解更多地铺就在文 字资料和学生的田野收获 中。这些曾经的硕士研究 生,现在是各个行业的优 秀青年,他们一起见证了 彼此的成长。我们用自己 的努力,书写着对荆楚音 乐文化的深情。 回望十余年前,找寻荆 楚音乐研究路径的理念, 既源自北京新源里左家庄 那栋环绕“金腰带”①小楼里 的闹中取静,也来自两点 一线中的另一个端点——北 京惠新北里甲一号中国艺 术研究院——那个不大的小 院子里的浸润和滋养。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 研究所的学习和工作,我 收获的不仅是一纸文凭, 不仅是学术思维的训练, 也是丰厚学养的传承,更 是前辈学者的执着、合作 和坚守理念的传导。回望 20世纪,音乐研究所的前 辈们始终为了完善中国音 乐学科建设,建构中国传 统音乐话语体系而砥砺前 行。一代宗师杨荫浏,在 多个学术领域做出了卓越 贡献,是音乐学科多元研 究方向的开拓者、奠基人 和集大成者;音乐史学家 黄翔鹏,毕生致力于中国 传统音乐和中国音乐史的 研究,在出土音乐文物考 据中,提出“一种双音”的学 术观点,在中国古代音乐 历史发展研究中,提出三 阶段论等;著名律学家、 翻译家、教育家缪天瑞, 翻译教材、编写曲例、编 纂辞书,不仅是中国音乐 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更是中国律学基础理论的 奠基人。璀璨星空,不胜 枚举。 在耳濡目染的滋养和浸 润中,后学们由衷钦佩学 术集团方阵的那种引领, 眷恋身在其中的幸福。回 归荆楚,那些值得反复在 多棱镜下审视的、多地多 点的区域田野调查,如果 仅凭一人之力,或许对某 一视角、某一层面的研究 深度和着力尚能把控,但 时间周期和多元融合却非 一己之力可以一蹴而就。 由此,组建一个能够相互 协作、相互激发、相互探 讨、相互补充的团队,是 如此必要和值得珍惜的。 音乐学界的执牛耳者, 多数集中在学术圈的核心 区域,部分散落于各大音 乐学院。后者不仅同样对 学科建设立下卓越功绩, 为理论体系的中国化进程 提供了丰富和鲜活的实证 个案;同时,亦为学科架 构的全国布局和梯队建设 付出了数倍努力。在研究 中,相较于前者的高度聚 焦,在21世纪的回首中, 后者理应得到再次凝眸。 极目楚天舒。悉细数来, 湖北地域的学者里,杨匡 民、童忠良、孟文涛、廖 宝生、谢功成、方妙英、 蒋桂英、刘正维、毛忠民 、刘春来、郑荣达等,他 们撑起了华中地区传统音 乐研究的一方天地。 我们这个小团队的区域 音乐研究探索之径,就是 从身边的音乐学家开始的 。 回探20世纪后半叶中国 戏曲音乐学科建构的探索 与实践,武汉音乐学院执 着于戏曲音乐研究领域的 刘正维教授,功不可没。 先生富于开创性的戏曲声 腔分类研究,寻根溯源的 戏曲音乐曲调考证研究, 独具特色的戏曲音乐形态 研究,以及对中国民族音 乐形态学的体系探索,是 当代中国戏曲音乐研究乃 至民族音乐形态研究的重 要成果之一。其“长江中上 游的三种声腔系统”的研究 ,得到了吕骥先生的高度 评价;他对湖北民间器乐 乐种的界定方法,曾经得 到黄翔鹏和李凌二位先生 的支持。 成长于武汉音乐学院的“ 大院子”,发现那些被大人 们忽略的角落里的花草小 虫,是我童年的最爱。对 我而言,能够常年带着温 暖微笑的、极具包容的老 师,在那个年代里并不多 见。直到我开始学习传统 音乐理论的时候,才知道 他是大家尊称的“刘爷爷”— —刘正维先生。或是由于戏 曲艺术在当代的境遇,又 或是由于戏曲研究的交叉 学科属性,其学术梯队素 来人数不多。先生正是这 样一位为探索戏曲传统音 乐理论体系而奋斗了近半 个世纪的音乐学家。其学 术成果,不仅凸显了音乐 学学科的理论建构、体系 研究、音乐形态和文化语 境四大特色,还深化了音 乐形态学、音乐地理学等 交叉研究。他不仅是戏曲 音乐学科的创始人、导航 者群体中的重要成员,也 是学科日趋发展成熟的见 证者和亲历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