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三百年的历史,从现代国家制度之父红衣主教黎塞留,到罗斯福、斯大林;从德国的统一、德国的两次战败,到战后冷战的开始与结束;本书旁征博引地论述了权利的均衡与外交的艺术塑造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格局。
亨利·基辛格凭借其致力于国际事务的经验,运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及智慧幽默的文笔,描述了世界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分析了各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揭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渊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外交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作者 | (美)亨利·基辛格 |
出版社 | 海南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纵观近三百年的历史,从现代国家制度之父红衣主教黎塞留,到罗斯福、斯大林;从德国的统一、德国的两次战败,到战后冷战的开始与结束;本书旁征博引地论述了权利的均衡与外交的艺术塑造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格局。 亨利·基辛格凭借其致力于国际事务的经验,运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及智慧幽默的文笔,描述了世界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分析了各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揭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渊源。 作者简介 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哈佛大学博士、教授,美国前国务卿,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被称为“美国政坛常青树”、“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秘密特使访华,为中美建交开启了大门,为中美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都有过深入的交往。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其主要著作有《世界秩序》、《大外交》、《白宫岁月》、《复兴年代》等。 目录 序一 读读基辛格的《大外交》 序二 基辛格其人其书 第一章 世界新秩序 最能左右国际关系,作风也最矛盾的国家 愈来愈分散又愈来愈全球化 第二章 关键人物:西奥多·罗斯福或是伍德罗·威尔逊 美国不情愿地涉入了世界局势的旋涡 老罗斯福,首位坚持美国有义务让世界感受其影响力的总统 威尔逊开创了美国外交政策思想的主流学派 第三章 由大一统到势均力敌:黎塞留、奥兰治的威廉亲王与皮特 欧洲均势体系 黎塞留:现代国家制度之父 威廉一世:对抗路易十四的先锋 欧洲均势的出现 第四章 欧洲协调:英国、奥地利与俄罗斯 重建国际秩序刻不容缓 神圣同盟是维也纳和会最值得一提的创举 东欧的问题不会消失 保守利益需团结在一起 第五章 两大革命家:拿破仑三世与俾斯麦 欧洲新秩序 拿破仑三世:摧毁维也纳体系 “铁血宰相”俾斯麦 无人可得以不朽而无须付出代价 第六章 现实政治自食其果 欧洲外交起了革命性的变化 现实政治已成主流 欧洲文明的自戕 第七章 步向毁灭的政治机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外交 失去节制的德、俄两国 英国的外交政策 导致战争爆发的一连串外交举动 第八章 卷入战争旋涡:迈向军事毁灭之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令人惊讶之处 意外的星星之火 次要的巴尔干危机转变成世界大战 第九章 外交新面貌:威尔逊与《凡尔赛和约》 和平的条件 欧美理念之间的差异 巴黎和会 第十章 胜利者的困境 集体安全的观念 最不幸的“战胜国”——法国 苏德的交集 第十一章 施特莱斯曼与战败国的复兴 左右20世纪20年代外交大势的政治家施特莱斯曼 德国的逐步复兴 第十二章 假象破灭:希特勒的崛起与《凡尔赛和约》的毁灭 世界史上最大的灾难:希特勒的崛起 逐步推翻凡尔赛协议 进驻莱茵区:勇敢的豪赌 慕尼黑会议 第十三章 斯大林待价而沽 希特勒与斯大林 外交革命 谁应该为形势如此急转直下负责 第十四章 《苏德协定》 假战争时期 希特勒的愿望 对德宣战 第十五章 美国重回战场 富兰克林·德兰诺·罗斯福 罗斯福:由孤立走向参战 美国的国内气氛 罗斯福的表现 第十六章 三种和平途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 如何创造新均势 战时三巨头 第十七章 冷战的开始 杜鲁门其人及外交政策 分别会谈 波茨坦会议与冷战揭幕 第十八章 遏制政策的成功与苦痛 结束对立的条件 击败苏联的策略 遏制理论四十年 第十九章 遏制政策的困境:朝鲜战争 两重误解下爆发的朝鲜战争 遏制理论下的朝鲜战争 第二十章 与共产党人的谈判 阿登纳、丘吉尔与艾森豪威尔 解决冷战问题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 德国领袖阿登纳和斯大林的去世 西方国家是否实际上丧失了斯大林死后的大好机会 第二十一章 避开遏制政策:苏伊士运河危机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已陷入地缘政治竞争 《巴格达条约》和阿斯旺大坝 对苏伊士运河采取动作 第二十二章 匈牙利事件:欧洲的剧变 战后国际关系改变 波兰和匈牙利的棘手问题 下阶段的冷战基调 第二十三章 赫鲁晓夫的最后通牒:柏林危机,1958—1963 双方观点歧异渐显 持续五年的柏林危机——冷战转折点 第二十四章 西方联盟的概念:麦克米伦、戴高乐、艾森豪威尔与肯尼迪 大西洋共同体面临观点整合 麦克米伦:英国不再是世界强国 戴高乐:重振欧洲雄风 核时代:艾森豪威尔与肯尼迪 第二十五章 越南:陷入泥淖,杜鲁门与艾森豪威尔 美国人的传统价值体系 战略和道德的鸿沟 法国与美国陷入游击战 物色越南领袖 复杂无解的越南问题 第二十六章 越南:走向绝望,肯尼迪与约翰逊 处理越南问题 旷日持久,胜负难决 约翰逊与圣安东尼方式 失去斗志的高层 第二十七章 越南:解脱,尼克松 尼克松的责任 越南战争还是国内政治斗争 追求光荣和平 越战经验 第二十八章 地缘政治的外交政策 尼克松的三角外交 尼克松其人及观点 中、苏、美三角关系 第二十九章 国际紧张关系的缓和与不满缓和者 第三十章 冷战的结束:里根与戈尔巴乔夫 迎接漫长的新冲突时代 第七任领袖戈尔巴乔夫 第三十一章 关于世界新秩序的重新思考 威尔逊主义与各国政策 第三度建构世界秩序 致谢 序言 基辛格是国际政坛中 久负盛名、具有传奇色彩 的外交活动家、思想家和 著作家,是政坛不老松, 也是学界常青树。值海南 出版社再版基辛格的代表 作《大外交》之际,我很 高兴为此写几句话。 基辛格一生的最大成 就,就是打开了美利坚合 众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两 国关系的大门。1971年 ,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 助理的基辛格秘密来华访 问,为美国总统尼克松访 华基本敲定了行程。尼克 松的“破冰之旅”标志着中 美两国关系的历史车轮开 始进入一个新的轨道,基 辛格的名字也随之为中国 人民所熟悉。基辛格第一 次访华时,我还在湖南省 益阳市工作。想不到42年 后,我担任中国驻美国旧 金山大使衔总领事,能有 机会与他见面。更没有想 到我们的缘分还在后面: 我调任中国外交学院党委 书记兼常务副院长之后, 基辛格曾几次到外交学院 演讲,与师生对话。他撰 写的《大外交》更是外交 学院学生广为阅读的书籍 。 基辛格不是土生土长 的美国人,而是生于德国 的犹太人,如果不是 1938年移居美国,他十 有八九会成为德国纳粹的 刀下之鬼。1943年加入 美国国籍后,他在美国陆 军当了3年兵,然后进入 哈佛大学,先后获文学硕 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基辛 格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 任哈佛大学国际关系研究 班执行主任、国际问题研 究中心负责人、讲师、副 教授和教授。1969— 1973年他任尼克松政府 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兼任 国家安全委员会主任。 1973年1月,他在巴黎完 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 ,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 奖。1973一1977年他任 福特政府的国务卿,这是 一个外来移民所能得到的 最高政治职务。此后他在 乔治敦大学任客座教授, 兼任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顾 问、大通曼哈顿银行国际 咨询委员会主席、阿斯彭 学会高级研究员等职。 1977年1月,福特总统将 总统自由勋章授予基辛格 ,并称赞他为“美国历史 上最伟大的国务卿”。退 出公职以后,基辛格于 1982年开办以个人名字 命名的国际咨询公司并担 任董事长。一面依托自己 的人脉进军商界,“无本 生利”;一面发挥自己的 特长纵论天下、评点时政 。 基辛格是典型的学者 型政治家和外交家,说他 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 ,一点也不夸张。他的代 表作有《核武器与对外政 策》(1957)、《复兴 的世界》(1957)、《 选择的必要:美国外交政 策展望》(1961)、《 麻烦的伙伴关系:大西洋 联盟的重新估价》 (1965)、《白宫岁月 》(1979)、《纪录在 案》(1981)、《动乱 年代》(1982)、《大 外交》(1994)、《美 国的全球战略》(2001 )、《论中国》(2011 )和《世界秩序》 (2015)等。 基辛格被中国官方称 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他本人也引以为荣,且深 以为荣。笔者认为,在中 美关系史上,基辛格至少 创造了10个“历史之最”: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 上最早访华的政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 土唯一一位秘密访华的政 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 上访华次数最多的美国政 治家; ·访华时间跨度最长的 美国政治家(1971— 2019年); ·唯一见过毛主席的美 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跟中国领导人打交道 最多的美国政治家; ·见邓小平次数最多的 西方政治家; ·中美外交活动中最高 龄出席人员纪录保持者( 2021年7月9日是基辛格 博士秘密访华50周年的纪 念日。中国人民外交学会 和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 会于当天共同举办了纪念 活动,中美各界人士共计 300余人以线上或线下方 式出席。98岁高龄的基辛 格在美国通过视频连线方 式出席该纪念活动并致辞 ); ·唯一出版过中国问题 专著的美国政治家(39万 字的《论中国》于2011 年出版); ·个人著作在中国被翻 译出版最多、发行量最大 的美国政治家。 应该说,基辛格在中 美关系史上创造的上述10 个历史纪录,后人难以超 越,甚至不可能超越。 …… 从1997年《大外交》 在中国首次出版,到现在 已过去了25年。如今再版 ,仍然正当其时,很有必 要。 我到外交学院上任后 不久,曾特意去拜访前任 吴建民先生。他曾担任驻 法大使,是一位经验老到 的外交家。他和基辛格是 熟人,在他担任院长期间 ,曾特意请基辛格来外交 学院演讲并与学生互动。 吴建民特别对我谈到了八 个字——“读错时代,要 倒大霉”。这给我留下了 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谈 到了现在仍然是和平与发 展的时代,也谈到了《大 外交》的借鉴价值、启迪 价值和参考价值。 从世界来看,和平与 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 题,习近平主席也曾多次 强调这个主题。从中国来 看,已经进入了具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如何认识和应对新冠肺炎 疫情和俄乌战争对国际秩 序和中国国家利益的冲击 和挑战?如何认识和应对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出现的 中美冲突?如何认识和处 理中美俄的“三角关系”? 如何认识和处理好台海危 机、南海危机以及朝核危 机?如何处理好中国自身 发 导语 政治的智慧,权力的均衡,外交的艺术——一部了解近代、现代、当代国际关系的必读书! 袁南生、金灿荣作序推荐! 再现国际问题之波云诡谲,以独特视点讲述著名外交家的非凡魅力。风格演绎,犀利评析,谱写“谍影重重”的外交风云! 一面是哈佛大学“象牙塔”中面壁苦读20年的“学术隐士”,一面是70年代叱咤国际外交舞台的政界高手,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博士,将几百年间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尽收笔底。 从十七世纪欧洲的三十年战争,到本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人类浩劫,越南战争,直至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网罗古今,议论纵横。 讲述黎塞留、拿破仑、俾斯麦和梅特涅的治国之道,分析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外交政策失误,揭示塑造现代世界格局的根本力量。 观念上的现实主义,方法上的传统学派。提出均势战略的现代意义,具有极高史学价值。既是一部国际关系史著作,又是一部政治学理论的上佳之作。 书评(媒体评论) 亨利·基辛格在过去半 个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外交 事务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他在判断全球局势方面仍 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 ——哈佛大学前校长 德鲁·福斯特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 兼国务卿基辛格先生在这 本书中淋漓尽致地讨论了 外交的艺术和美国的外交 方针。 ——《出版人周刊》 从这本书中,我们了 解到世界格局的秩序几乎 没有什么新意可言。这是 对外交理论的一项重要贡 献,也是现代外交史的一 卷总集。所有图书馆都应 该有这本令人印象深刻的 书。 ——《图书馆杂志》 精彩页 几乎是某种自然定律,每一世纪似乎总会出现一个有实力、有意志且有知识与道德动力,企图根据其本身的价值观来塑造整个国际体系的国家。17世纪的法国在黎塞留(Richelieu)枢机主教领导下,引进了以民族国家为基础,以追求国家利益为终极目标的近代国际关系的作风。18世纪的大英帝国将“均势观念”(balance of power)发扬光大,使这个观念主宰了后两个世纪的欧洲外交。19世纪梅特涅领导的奥地利重新建构了“欧洲协调”(Concert of Europe),而俾斯麦主政下的德国又使欧洲协调瓦解,使欧洲外交成为冷酷无情的政治权力斗争。 20世纪最能左右国际关系的,作风却也最矛盾的国家则非美国莫属。再没有其他国家像美国一样,既绝对坚持决不容许外国干预美国内政,又如此一厢情愿地认定美国的价值观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在日常的外交活动中没有比美国更务实的,但在追求其历史传承的道德信念上,也没有比美国更具理想主义的国家。没有任何国家比美国更不愿意介入海外事务,即使美国在海外的结盟与承诺均达到空前的范围与规模,这个立场仍不改变。 美国自开国以来始终自诩与众不同,在外交上形成两种相互矛盾的态度:一是美国在国内使民主政治更趋于完美,为其他人民做榜样,以此作为证明美国价值观优越性的最佳方法;二是美国的价值观使美国人自认为有义务向全世界推广这些价值。美国的思想就这样徘徊于怀念纯朴的过去与渴望完美的未来之间。虽然自二次大战结束后,国际现实使各国相互依赖的程度日深,而美国却仍在孤立主义与信守承诺之间摇摆。 认为美国只要做楷模及认为美国应主动出击的这两派学说都把以民主、自由商业活动及国际法为基础的全球国际秩序视为当然。但由于这种状态从来不曾真正存在过,此种高调在他国人听来,即使不被视为太天真,也难免让人觉得不切实际。然而,外国人的怀疑眼光从未浇熄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小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或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等人的理想主义,其实也包括20世纪所有其他的美国总统在内。其结果是促使美国人相信,历史是可以超越的,如果全世界真心想要和平,就需要接纳美国的道德处方。 这两派的主张均是美国经验的产物。虽然共和国不止美国一家,但其他共和国均非刻意为实现自由的理想而缔造。没有别的国家的人民是打着为全民自由与繁荣的旗帜,远走新大陆开天辟地。因此孤立主义与传教士精神,这两个表面上如此相冲突的主张,正反映出美国人共同的基本信念:美国拥有世上最好的政治制度,其他人类只要放弃传统外交,跟美国一样信奉民主及国际法,即可获得和平与繁荣。 美国在国际上的经历一直是信仰胜过经验。自美国于1917年进入世界政治舞台以来,依仗其强大的国力及对理想的自我肯定,以至于本世纪主要的国际协议均是美国价值观的具体呈现,从国际联盟及凯洛格一白里安公约(Kellogg Briand Pact)到联合国宪章及赫尔辛基最后文件(Helsinki Final Act),均是如此。苏联的解体似乎证明了美国理想的正确性,却也使美国无从逃避她始终不愿面对的世界局势。在逐渐显现的国际新秩序中,民族主义又卷土重来。各国急于追求本身利益远胜于坚持崇高的原则,而且竞争多过合作。我们找不到证据可以证明此种历史悠久的行为模式已有改变,或是在未来数十年中会有所变化。 P3-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