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这就是心理学/精进者的人文通识课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日)植木理惠
出版社 广东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人类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像今天这样文化与生活大融合的现象。信息极度丰富,生活高效便利,人与人之间沟通也变得越来越容易,但是人却更容易变得焦虑和孤独。现代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心理学。
如何应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如何化解高效生活的压力,如何调试自己的情绪和内心?现代心理学与现代人一起面对着新时代的进步和变迁。其实找到具体问题的解答只是一系列行为的最终结果。而心理学以及心理学方法,教给人最重要的是如何理解行为与动机之间的联系,并理解人与人的差异,以及人自身的弱点和局限。
本书在日本畅销多年,除了向大家介绍通过心理学算式,找到解答现实生活问题的方法之外,这本书更重要的是给每一个人带去一种“莫求甚解”的生活态度。其实解开内心疑虑的过程,远比知晓答案重要。而比接受现实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学的认知让自己获得内心的平衡。
作者简介
植木理惠,1975年出生。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师。本科毕业于御茶水女子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东京大学教育系。毕业后作为日本文部科学省特别研究员进行心理学的实证性研究。目前担任庆应义塾大学理工系讲师和东京都内综合医院的顾问。著作有《视觉图解心理学》《看穿人心的心理学》《大脑若无其事地说谎“谎言”与“误解”的心理学入门》等。
目录
01 何谓心理学?
01 看不见的东西,实际“存在”吗?
02 看不见的东西,实际“不存在”
03 如何“从现在起”活用知识?
04 能够正确理解心理学的归纳法
05 借助研究方法来学习心理学
02 现象中的心理学
概要:从日常现象中推测人类本质
01 喜欢上自己的方法
02 集体扩大之后人的行动会发生什么变化
03 当个俊男美女真的有好处吗?
04 好奇心是本能吗?
05 记忆有时会说谎
06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在能力
07 怎样给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08 放任“小恶”给人的内心带来的变化
09 获得共鸣之后人会想要“报答”
10 教师应如何面对“班级崩坏”
专栏
03 借“实验”测量心理学
概要:重视由提出假说到检验取证的科学
01 如何让人提起干劲?
02 人是如何被精神控制的?
03 人失去干劲的瞬间
04 靠奖励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出人的干劲
05 记忆达人的独家记忆方法
06 “虚假记忆”是如何产生的?
07 谣言的产生与传播
08 如何提高自己的说服力?
专栏
04 观察洞悉的心理学
概要:将语言和行动一般化的心理学
01 “顿悟”是如何出现的?
02 重构性回忆
03 “强制回忆”会欺骗自己
04 “刻板印象”不可取
05 高学历的人能胜任工作吗?
06 “闻一知十”的人具有创造思维
07 家长和孩子是如何形成亲子关系的?
08 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如何形成的?
09 “友情”的诞生
10 什么时候才能开始真正的恋爱?
专栏
05 整理“理论”的心理学
概要:为了分类而将现象模型化的心理学
01 高难度更能激发人的欲望?
02 为什么努力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03 提高“积极性”的两个公式
04 智慧的高低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05 “心智”是可测的吗?
06 对“性格”进行科学分析后,能发现什么?
07 如何正确地应对压力?
08 信息是如何转变为记忆的?
09 有效记忆需下哪些功夫?
10 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区别是什么?
专栏
06 提供“技巧”的心理学
概要:在临床发挥作用的心理学
01 如何抑制不良行为?
02 什么样的思考方式容易引发抑郁症?
03 越在意就越难受……要如何摆脱这一恶性循环?
04 如何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
05 重新自我审视的究极方法是什么?
06 保持心理健康的秘诀是什么?
07 心理治疗师需要和来访者保持怎样的关系?
08 如何顺利地探究内心世界?
09 心理疾病存在于家庭之中
专栏
索引
序言
“请您写一本介绍这就是
心理学的书。重点是‘真正’
。当下的流行趋势大可不必
在意。”——当收到这样的
委托时,我内心非常高兴。
把心理学的真实展示给读者
的机会终于来了!
“既然如此,我就要从根
本开始否定大家最喜欢的‘
心理测试’和‘深层心理’了,
这样也可以吗?”说罢我看
着编辑困惑的表情,内心既
不安又激动。我一直都很想
写一本描述真实心理学的书

本书对初识心理学的读
者来说,可能会有一些晦涩
。在此我想要强调的是,这
些“晦涩”,其实才是心理学
真正的“有趣”之处。
本书不仅仅列出心理学
的“解”(答案),还会教大
家如何用“算式”求出“解”。
也就是说,本书会聚焦于“
学者的思维方式”,这也是
本书的特点所在。所谓“解”
,就是现实的结论部分,诸
如“与这一类型的人合得来”
“穿这样颜色的衣服的人值
得信任”等。而“算式”则是
求出“解”的过程,即“对事
物的看法”“对过程的看法”
等。
无论是数学,还是哲学
,抑或是心理学,学问真正
的“有趣”之处是在求出“解”
的“算式”中,也就是过程里
(当然也包括“解”)。“原
来如此,还有这样的观点和
思考方法啊?”像这样,通
过认识新的方法,我们创造
的领域就会延伸至四面八方
,增加我们探索心理学的可
能性。
任何事都问有什么用,
这种总是追求现实答案的生
活方式,我觉得,是非常不
划算的。因为这就像吃火锅
的时候,你不是自己用筷子
夹肉放进锅里涮,而是选择
直接去吃别人煮好后摆在盘
子里的熟肉片一样。
这种剔除过程的方式可
能会产生误解——“原来这
就是涮肉,很简单嘛”。而
这个误解会是一辈子的。所
以如果我们只想着得到“解”
,就有可能会错过事物最大
的乐趣。
本书始终兼顾“解”与“算
式”,旨在让读者了解“这就
是心理学”。所以我想向初
识心理学的读者们,以及已
经了解心理学和对心理学有
一定概念的读者极力推荐本
书。
如果本书能成为各位读
者重新审视学问的契机,就
再好不过了。
2010年春
植木理惠
导语
《这就是心理学》是一部心理学入门的典范之作,在日本连续畅销十余年。作者是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植木理惠,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书中的心理学知识,专业性与趣味性并重,侧重从实用性出发,为读者朋友们提供了高效学习能力、增强人际关系、提升工作业绩以及释放心理压力的方法。
本书共分为六章,每一章内容都相对独立,读者可以从第一章节开始渐入佳境,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由阅读:第一章为全书总括,介绍了“心理学究竟是什么”。其余五个章节分别通过10个现象、8大实验、9个方法、10个理论以及10个观察对心理学全面讲述,帮助读者拉近与心理学的距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一个更有趣的思考维度。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高效学习的方法是什么?怎样才算客观的思考?第六感到底准不准?这些疑惑在书中得以解决。这本书通过现象、实验、观察和技法对青少年的心理危机、自我焦虑、情绪管理有很大帮助。高情商不是天赋而是认知升级,“从现在开始”找到喜欢上自己的方法。
精彩页
01 看不见的东西,实际不存在吗?
潜意识与深层心理
如果有人问你“心理学之父是谁”,首先浮现在你脑海中的会是哪个人呢?很多人可能会说是弗洛伊德或荣格。我曾经也是这样认为。
自我、性冲动、情结、梦的解析……这些出自他们口中的概念,无不充满了神秘和魅力。今天还会让我们这些现代人踏上前往“深层心理”的奇妙之旅。
不科学的19世纪的“心理学”
但我希望大家再仔细想想,究竟有谁亲眼看到了“自我”,又有谁将“情结”数值化了呢?
在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等人潜心研究“心理”的19世纪,还是一个心理学或多或少都要受到哲学和基督教影响的时代。也就是说,才诞生不久的心理学,还不具备完整的“现代科学”体系,还没有从当时的思想、文化和神话中独立出来。
当时大家所重视的是可信度(believability)。因此,对于思想家而言,让潜意识与压抑这样的概念可以用“眼睛”去测量,或是去“证明”这样的概念是否“实际存在”的这类行为,对他们没有那么重要。
一个东西,哪怕用眼睛看不见,用手也无法触碰,但只要它在思想上具有整合性与优美性,那么这个东西无疑就是伟大的。这可以说是当时主流思想的总结归纳方式。也就是说,当时风靡一时的心理学,只不过是某种魔术性的、精神性的思想。
而且,“受压抑的深层心理”是绝对看不见的(因为它在“深层”),潜意识也是无法观测的(因为它是“无”意识的)。因此,从科学层面来说,这些东西的存在与否,至今都还是个谜。并且,今后要想证明弗洛伊德等人所提出的种种概念“是否实际存在”,理论上来说,或许也是不可能的。
尽管如此,150年间,他们的思考方式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人们的热情支持,不仅研究学者被他们所打动,普通民众也为他们着迷。据我观察,女性更容易醉心于他们的理论概念。
当心理分析师一本正经地告诉你:“你正因潜意识中的自我而饱受痛苦”时,大多数女性会流泪。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实际上,在我所任职的心理咨询室,有不少患者也是如此。第一次来谈话的时候,比起近代的心理治疗和心理辅导,患者对欧式传统的精神分析更感兴趣。
被误解的“心理学”
也许是受到了精神分析的影响,“心理学”正在被误解。
“你的潜意识中隐藏着这样的欲望”“有这种举动的人,实际上有这样的愿望”,类似这样的心理学话题,似乎在年轻人中十分流行。综艺节目、杂志和出版社对各类心理学的话题也是青睐不已。而我没法像它们这样,把不确切的东西鼓吹得像真的一样来蒙骗大众,我不想再让心理学的真正意义就这样一直被人误解下去。
即使眼睛看不见,实际也会存在。这样的观点听起来的确既浪漫又充满了幻想。但是,至少在现阶段,“心理学”还无法称为“科学的学问”。
尽管可能会得罪“弗洛伊德派”和“荣格派”的狂热粉丝,但我还是要说,他们的主张,不过是一种系统地复述传诵“古典神话”的行为。应该要和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学研究”进行区分。
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