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诗唱大唐(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尚君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唐朝的皇帝写过哪些诗?排名论次,谁先谁后?
唐代状元们的诗又写得如何?
繁华之下,杜甫有什么盛世危言?
生命的至暗时刻,杜甫又有什么心声?
大唐王朝的第200年,发生了什么?
唐代的孩子们,都在想着什么?
……
唐朝已成为过往,但历史的风烟仍萦绕在唐诗的不绝余音中。在本书中,著名文史研究专家、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陈尚君将为读者拨开历史的层层面纱,诉说有关唐诗的动人故事,揭秘唐人的文化自信与诗情风流。
作者简介
陈尚君,1952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治学遵循传统,长于文献考据,对中国中古文献有较全面的把握,对唐五代基本文献建设用力甚勤。著有《全唐诗补编》《全唐文补编》《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及论文集《唐代文学丛考》《陈尚君自选集》《汉唐文学与文献论考》《敬畏传统》等。主持修订本《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发表论文及各文类章逾三百篇。
目录
唐朝皇帝的诗歌
唐朝皇帝点赞过的唐诗
唐朝状元们的诗歌
唐人牡丹诗的绝唱
大唐王朝的第200年
唐代禅僧引用过的唐诗
唐人恶诗八首苛评
唐代的孩子们在想什么
睿山新月冷台峤古风清——唐代的中日交往诗歌
《全唐诗》中的伪好诗例评
杜甫的盛世危言——重读《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客堂》:杜甫生命至暗时刻的心声
诗人韩翊的传奇人生
大梅法常二偈之流传轨迹
刘禹锡之得妓与失妓
韩湘子成仙始末
诗人王鲁复的进取与落寞
皮陆唱和所见唐代苏州的文化景观
花蕊夫人的迷宫
后记
序言
唐人文化自信的底气何
在(代序)
今年是唐王朝建立1400
周年,作为中华历史上国
力强盛、文化昌盛的最让
人骄傲的时代,当然值得
隆重纪念。唐王朝之建立
过程、延续历史、文化展
示、文学繁荣,前人都已
有过太多的论述,我认为
特别值得讨论的是,唐王
朝的文化自信是如何形成
的?唐文化为世界文明作
出了怎样的贡献?我们应
该从唐王朝的成功中得到
哪些启示?
隋末大乱,群雄逐鹿,
李唐胜出,带有很大的偶
然性。今人多从隋唐故事
了解唐王朝之成立,不太
了解唐高祖李渊和隋炀帝
杨广的母亲是亲姐妹,炀
帝在天下已乱之际将北门
重镇太原交给表兄李渊,
没想到这位年过五十、从
无特出成就的表兄,用北
防突厥的大军袭取关中,
奠定王业。唐王朝最初几
十年的任务,是与民休息
,对外说的是仁政,不说
的则是隋代基本建设做得
太好了,乃至重劳民力、
二世而亡,新王朝坐享其
成,还不断说要吸取历史
教训,一句感谢都没有。
没办法,胜者通吃,历来
就是如此。
唐王朝的最大成功是制
度和法律建设。隋、唐皆
承北魏、北周的旧制,但
也在不断完善调整。唐王
朝在中央行政运作方面,
最大成就是三省制的建立
,从而最大程度保证在皇
权主导下政府行政行为的
合理运转。三省制在唐以
前久已实行,但唐代使其
完善妥适、高效有序。三
省中,中书省主定旨出命
,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尚
书省负责贯彻执行,三省
互为制约,各负其责。在
存留的唐代诏敕文书中,
我们可以看到,从大赦天
下到官员任免,谁起草、
谁同意,都逐一有主官签
名,方得生效。从文献分
析,朝廷重大的政策变化
,不断在调整修订,涉及
全局者多以赦书方式颁布
,仅涉细节者则以敕令的
方式下达。涉及到具体部
门落实执行,则有更进一
步的细化条流。要求各具
体部门将有关此部门之政
令,大字书写于显见的白
墙上,政务公开,切实执
行。其中门下封驳的设置
,对具体政令调整或人事
任免,都可作明确的反对
,避免偏差。当然,最重
要的是官员遴择。唐王朝
建立不久,就发现有军功
的人未必适合担任高官;
适合重要行政职务的官员
,则常因年资位阶稍低而
不能担任要职。解决的办
法,一是将阶、勋、爵、
职分开,阶要循资格而进
,但低阶也可以担任高职
,有功可以赏勋进爵,不
一定要给以显要职位。二
是特别重视临民而治官员
的选拔,玄宗时多次亲自
遴选,亲自训诫,亲自送
行,以改善吏治,这是开
、天之治的关键所在。三
是承认法治还要依靠人治
,改善吏治的关键在完善
制度。唐代进入仕途,有
荫官、荐举、科举等各种
途径,各级官员可以凭自
己喜爱推荐官员,中唐后
更规定官员到任即可推荐
接任者,内举不避亲,当
然都可以。但你推荐的官
员胜任与否,你必须负连
带的责任。唐人常说坐累
贬官,就是受你推荐者连
累而追究责任的结果。当
然,对官员考课考功、加
勋晋爵,乃至守孝服忧、
夺情起复等,都有完善的
制度规定,宰相以下,谁
都不能特殊。
唐代法律之完善及实施
,在中世纪可以说领先全
世界。存世最重要的是《
唐律疏议》,详尽规定了
从刑法到民法的各种细节
。在唐代具体实行中,其
实不仅是一部法律,而是
一系列的法令,包括律、
令、格、式等各类法律条
文。比方婚姻,规定了什
么身份的男女之间可以结
婚、什么人不能结婚,如
士庶不婚的限定,体现士
族社会的人际分野,如若
违反,会有什么惩罚,无
不清楚豁然。再如胡商入
唐经商,一旦身亡,遗产
如何处置、亲属如何认定
、财产如何分割,都有具
体规定。前些年在宁波天
一阁发现的《天圣令》残
本,其实是一部国家各方
面制度法规的总结性著作
,引起中外学者极大关注
。日本早期的国家制度设
计,是拿着唐朝的成功经
验,照样移植,日本史上
称为律令制国家的成立,
其影响持续到幕末。而唐
以后的宋、元、明、清各
代法令,也基本沿袭唐代
的格局。这是唐代的光荣
,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
与任何一个王朝一样,
延续289年的唐王朝,经历
了无数次血腥的政变与残
酷的政争,一路跌跌撞撞
,但又始终有应对的策略
与恢复元气的力量。如果
加以归纳,则前期以宫廷
政治为主,无论玄武门政
变,还是武后独裁,关键
是对中枢权力的争夺。神
龙、先天之间,这一争夺
达到白热化的程度。玄宗
以诸王不出阁的办法化解
了危机,但在削弱宗室的
同时,带来了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与朝廷党争的新
问题。安史之乱的实质,
是坐拥军权的野心家对中
央权力的凯觎。乱平的代
价,带来一系列的变化。
皇帝通过宦官加强对中央
与地方的控制,宦官集团
与王权成为互生的共同体
。中央对地方实力派的讨
伐与妥协虽然看起来风起
云涌、跌宕起伏,但实质
是王权的削弱与地方的分
裂。各种力量的相对平衡
,维持了乱后150年王朝的
延续,一旦平衡打破,某
派独大,唐王朝也就失去
了存在的意义。
现在我们仰望唐朝,特
别欣赏唐诗之闲雅从容,
如果真实地去了解唐朝,
就会感受到唐
导语
无论是盛世的豪情慷慨,光荣与梦想,还是普通士子的进取与落寞,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用诗歌,歌唱着大唐,打动着千年之后每个读者的心弦。本书是著名学者陈尚君关于唐诗的随笔集,从多方面角度展示了自己多年来的治学心得,揭示了唐诗的丰富魅力。
后记
本书收入最近十年在《
古典文学知识》刊发的文
章。其中写得最早的是
2012年所刊《韩湘子成仙
始末》,其次则为2017年
年初刊《大梅法常二偈之
流传轨迹》。承该刊编辑
李相东先生盛情邀请,从
该年春间同意撰写专栏“唐
诗偶得”,自第4期起,连
续撰写,居然已经超过四
年。因长期作文献考订,
对需要才情与学养方能胜
任的文史札记,并不觉得
能够胜任。既经承允,只
能勉力而为,每有江郎才
尽之感,时得柳暗花明之
喜。回首看来,能撑持至
今,原因有三:一为多年
积累文献,考订文本,近
十年问更全力以赴作全部
唐诗之考订与写定,能将
新的发现与相关考订,以
稍微通俗的方式先期介绍
给读者,自属心情愉快。
二为观念转变。文学史书
写与作家作品论构成近七
十多年来古典文学研究之
主流,近年观念转变,有
许多新的热点。虽不预流
,但一直关心,且认为一
切问题皆有正反两面,于
唐一代文学亦不妨多维看
待。三为文史融通,不限
方隅。窃以为古代社会与
文学本是浑沦一体,今人
承西学精神,区分学科,
各臻邃密,亦各显零碎。
广泛阅读,融通理解,自
能各得胜解。多年浸润学
术,旧习难改,努力求轻
松明白,不敢妄语半句,
更不敢迎合读者而虚构故
事,其间若拘泥少变通、
艰涩难诵读、零碎无体系
、议论失经纬,皆请读者
鉴谅。
本稿结集于2020年夏,
得文凡十九篇,前十篇为
通摄一代者,后九篇则属
个案评述。书名承四年前
拙著《行走大唐》而略加
变化,盖唐人以诗歌雄傲
百代,其壮盛奋励,至今
犹足为我民族之典型与骄
傲。各文虽侧重不同,适
可传达唐人之文化追求与
自信。以另文《唐人文化
自信的底气何在》为代序
,也出于此一考虑。
凤凰出版社姜小青社长
、倪培翔社长积极支持本
书出版,李相东、张永垄
先生担任编辑,谨此表示
感谢!
陈尚君辛丑五月初七,
古稀初度后二日于沪寓
精彩页
唐朝皇帝的诗歌
美国开国到现在,不过二百多年,总统还不到五十名,但美国人很喜欢发动历史学家或媒体记者给历任总统的成就做排名,排在前两名的始终是林肯和华盛顿,第三名常是小罗斯福。如果仿其例来给唐朝皇帝排序,前两名也肯定是太宗和玄宗,女生可能会提名武氏,但我实在不喜欢,且与性别无关。若就各位之文学才情和成就而言,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会有一些出乎意外的提名。且听我说来。
唐朝从开国到灭亡,凡289年,在位者历十四代,二十帝加武后,共二十一人。其中无诗歌存世者,仅宪宗、敬宗、武宗、僖宗、哀帝五人。唐代士族工诗家族多矣,未有如此绵瓞不绝者。其问或存诗太少,或仅梦中所得及佛偈之类,可谈者不多。谨择其杰出者十人,以艺术造诣高下为序,稍加评骘,庶几为说唐诗者之谈资。偏颇误失,祈知者赐告。
第一名:玄宗李隆基(685~762,712~756在位)
唐代皇帝在位最久者为玄宗,写诗最多且最具艺术气质者也是玄宗。他早年丧母,深知宫廷斗争之残酷。早年曾结交豪杰,冒险发动唐隆政变,参与者世称唐元功臣,已有几十方墓志出土,大多为下层军将、大内工匠与市井豪杰。父亲禅位后,他用突袭手段削平姑妈太平公主党羽,得以掌控全局。开元前期,他确实做了许多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的事情,开元、天宝之治的国家繁盛,远超贞观之治。他笃信道教,但始终将儒学放在中心位置,对佛教也不贬抑,亲注《孝经》《道德经》《金刚经》三书,颁示天下,展现文化多元的气象。他酷爱作诗,虽然存世仅百余首,主体是靠《张说之文集》的附录而得保存,从苏颋、张九龄、王维、孙逖等人的应制诗题分析,至少还有几十次诗作没有保存下来。可以说,盛唐诗歌的空前繁荣,他是一位重要的推动者。就本人诗歌的艺术成就来说,唐代皇帝中也当推他为第一。
玄宗即位之最初十来年,勤于政事,再加有一批眼光与能力皆出众之老臣辅佐,达成开元盛况。他整肃朝纲,一改武后以来之恶政。鉴于武后以来女眷干政、诸王窥权之情况,限制后妃、诸王及宦官之干预,大体是成功的。他十分看重地方治理,多次亲自遴选地方官,或派朝中重臣为地方刺史,或定时召集地方官入朝亲加训诫,甚至亲制《令长新戒》,有云:“我求令长,保义下人。”“与之革故,政在惟新。调风变俗,背伪归真。”要求各州县刻石,常置官署。又作《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云:“眷言思共理,鉴寝想惟良。猗欤此推择,声绩著周行。贤能既俟进,黎献实伫康。视人当如子,爱人亦如伤。讲学试诵论,阡陌劝耕桑。虚誉不可饰,清知不可忘。求名迹易见,安真德自彰。狱讼必以情,教民贵有常。恤悍且存老,抚弱复绥强。勖哉各祗命,知予眷万方。”进贤,爱人,讲学,劝农,理讼,存老,抚弱,绥强,包含了地方治理的基本原则。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5: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