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后圣荀子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高专诚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史实为基础,作者分阶段介绍了荀子的经历,及其学术思想成立过程。主要为以下四个阶段:离开家乡前的早期阶段,荀子是传承子夏儒学,锻成三晋风骨的儒学家;在齐国稷下学宫的中期阶段,荀子是交流思想学术,纵论人性为恶的哲学家;游历各国的中后期阶段,荀子是通观天下政治,融合儒法王霸的政论家;终老兰陵的晚期阶段,荀子是传述儒家经典,回归教育学术的教育家。 作者简介 高专诚,山西大同人,1963年生,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著述有《孔子·孔子弟子》、《论语通说》、《孔子的仁爱世界》、《先师孔子》、《孔子与中国之道》(译作)、《凡人孔子》、《孟子通说》、《老子通说》、《荀子与先秦学术的终结》、《专制之父韩非子》、《三晋烽烟》等。 目录 引言 一生辉煌,兼容儒法思想 杰出贡献,塑形三晋文化 第一章 儒学家荀子:传承子夏儒学,锻成三晋风骨 第一节 生于河东,初游燕国 第二节 长于河东,传承儒术 第三节 走出河东,议论赵兵 第二章 哲学家荀子:交流思想学术,纵论人性为恶 第一节 游学齐鲁,申论人性 第二节 批判乱象,评说百家 第三节 天人有分,畅叙人群 第三章 政论家荀子:通观天下政治,融合儒法王霸 第一节 会见秦相,臧否秦政 第二节 论辩秦王,褒贬儒生 第三节 王政霸政,人治法治 第四章 教育家荀子:传述儒家经典,回归教育学术 第一节 投奔春申,终老楚国 第二节 写成巨著,文乐传世 第三节 教书育人,传承经典 序言 运城是山西南部的一个 地级市,也是我的老家所在 。 说起运城,自然会想起 黄河、黄土高原和中条山、 吕梁山以及汾河、涑水。黄 河经壶口的喷薄,沿着吕梁 山与陕北高原间逼仄的晋陕 峡谷,汹涌奔腾,越过石门 ,冲出龙门,然后,脚步骤 然放缓,犁开黄土地,绕着 运城拐了个温柔的弯,将这 片地方钟爱地搂抱在怀中。 从青藏高原奔流数千里,黄 河头一次遇到如此秀美的地 方。 这里古称河东,北有吕 梁之苍翠,南有中条之挺秀 ,两座大山一条大河,似天 然屏障,将这片土地护佑起 来,如此,两座大山便如运 城的城垣,一条大河绕两山 奔流,又如运城的城堑。两 山一河之间,又有涑水与汾 水两条古河自北向南流淌, 中间隆起的峨嵋岭将两河分 开,形成两个不同的流域— —汾河谷地与涑水盆地。一 片不大的土地上,各种地貌 并存:山地、丘陵、平原、 河谷、台地。适合早期先民 生存的地理环境应有尽有, 农耕民族繁衍发展的条件一 应俱全,仿佛专门为中华民 族诞生准备的福地吉壤。 我的祖辈、父辈都出生 在这片土地上,我也多次在 这片土地上行走,我热爱这 片土地,即使身在异乡,这 片土地上的山山水水,也经 常出现在我的想象中。少年 时代,我根本不会想到,这 片看似寻常的土地,是中华 民族最早生活的地方,山水 之间,绽放过无数辉煌,生 活过无数杰出人物。年龄稍 长,我才发现:史书中,一 件又一件的大事发生在河东 ;传说中,一个又一个神一 般的华夏先祖出现在河东; 史实中,一位又一位的名将 能臣从河东走来;诗篇中, 一个又一个的优秀诗人从河 东奏出华章。他们峨冠博带 ,清癯高雅,用谋略智慧和 超人才华,在中国的历史文 化图景中,为河东占得一席 之地。如此云蒸霞蔚般的文 化气象,让我对河东、对家 乡生出深厚兴趣。 这套“典藏古河东丛书” 邀我作序。遍览各位学者、 作家的大作,我对运城的历 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华夏民族的早期历史, 实际是由黄河与黄土交融积 淀而成的,是一部民间传说 、史实记载和考古发掘相互 印证的历史。河东是早期民 间传说最多的地方,司马迁 《史记·五帝本纪》中提到 的五帝事迹,多数都能在运 城这片土地上找到佐证。尧 都平阳(初都蒲坂),舜都蒲 坂,禹都安邑,均为史家所 公认。黄帝蚩尤之战、嫘祖 养蚕、尧天舜日、舜耕历山 、大禹治水、后稷教民稼穑 ,在别的地方也许只是传说 ,带着浓重的神话色彩,而 在河东人看来都是有据可依 、有迹可循的。运城大量的 史前文化遗址,从另一方面 证明了运城人的判断。也许 你不能想象,这片仅一万四 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国 文物保护单位竟多达一百零 三处,比许多省还多,位列 全国地级市第一,其中新、 旧石器时代遗址埋藏之丰富 、排列之密集,被考古学家 们视为史前文化考古发掘的 宝地。为探寻运城的地下文 化宝藏,中国田野考古发掘 第一人李济先生来过这里, 新中国考古发掘的标志性人 物裴文中、苏秉琦、贾兰坡 来过这里,参加夏商周断代 工程的二百多位专家学者大 部分都来过这里。西侯度、 匼河、西阴、荆村、西王村 、东下冯等文化遗址,都证 明这里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 祥地,这里的历史根须扎得 格外深,枝叶散得格外开, 结出的果实格外硕壮。 中条山下碧波荡漾的盐 湖,同样是运城人的骄傲。 白花花的池盐,不仅衍生出 带着咸味儿的盐文化,还诞 生了盐运之城——运城。 山西地域文化中有两个 值得关注的生僻字:一个是 醯(音西),一个是盛(音 古)。山西人常被称作老醯 儿,也自称老醯儿,但没人 这样称呼运城人,运城人也 从不这样称呼自己。醯即醋 ,运城人身上少有醋味儿, 若把醯字拿来让运城人认, 大部分人都弄不清读音。盬 是个与醯同样生僻的字,但 运城人妇孺皆识,不光能准 确地读出音,还能解释字义 ,甚至能讲出此字的典故, “猗顿用盛盐起”,这句出自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的话,相当多的运城人都能 脱口而出。因为古色古香的 盬街,是运城人休闲购物的 好去处。盐池神庙里供奉的 三位大神,是只有运城人才 信奉的神灵。一酸一咸,两 种截然不同的味道,不光滋 润着不同的味蕾,也养育了 两种不同的文化。作为山西 的一部分,运城的文化更接 近关中和中原,民俗风情、 人文地理就不说了,连方言 也是中原官话,语言学界称 之为中原官话汾河片。 如此丰沛的源头,奔腾 出波涛汹涌的历史文化长河 ,从春秋战国,到唐宋元明 清,一路流淌不绝,汹涌澎 湃。春秋战国,有白手起家 的商业奇才猗顿,有集诸子 大成的思想家荀况。汉代, 有忠勇神武的武圣关羽。魏 晋南北朝,有中国地图学之 祖裴秀、才高气傲的大学者 郭璞,有书圣王羲之的老师 卫夫人。隋代,有杰出的外 交家裴矩、诗人薛道衡。至 唐代,河东的杰出人才,如 繁星般数不胜数,璀璨夺目 ,小小的一个闻喜裴柏村, 出过十七位宰相,连清代大 学者顾炎武也千里跋涉,来 到闻喜登陇而望;猗氏张氏 祖孙三代 导语 在先秦思想家当中,留存后世的有关荀子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多,但是,要想根据这些资料完整细致地描绘荀子生平、令人信服地阐述荀子思想,却依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本书以《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为基础,仔细审度《荀子》透露出的信息,参考其他文献的零散记载,把荀子生平事迹和思想发展相结合。 精彩页 第一章 儒学家荀子:传承子夏儒学,锻成三晋风骨 如同先秦时期几乎所有思想家一样,由于相关史籍的记载阙如且混乱,荀子生平事迹能让后人确知的内容也是少之又少。尽管如此,因为生平事迹对于任何一位思想家都非常重要,所以本书还是要认真探究荀子生平,努力把荀子生平事迹与他的思想历程相结合,试图在这种结合中加深对荀子思想的理解。 荀子思想的核心是先秦儒家思想,这是把握整体荀子的关键之处。荀子儒家思想的形成与他五十岁之前主要在晋地河东的生活经历直接相关。在荀子时代,子夏儒家思想在河东大地有着广泛影响。荀子思想既是对子夏思想的传承,也表现出十足的三晋风骨。不用说,在成长为儒学家的过程中,荀子也与赵国和赵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一节 生于河东,初游燕国 众所周知,在史料记载方面,除了上古时代,最混乱的莫过于战国时期。战国时代开始的时间节点有若干个,比较被认可的是著名的“三家分晋”事件。不过,就是这个事件的完成,也有若干时间节点。比如,可以早到公元前397年(晋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赐命赵、韩、魏三家皆为诸侯。也可以晚到公元前376年(晋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彻底灭掉晋公室,三分晋公之地,把晋静公贬为普通人。 郇地荀氏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荀子是“赵人”,赵国或赵地人氏。这乍看之下很清楚,然而,无论是赵国,还是赵国之地,在战国时代也是无比混乱,无法确知之处甚多。魏、韩、赵三国取代宗主国晋国,但它们的疆界始终混乱不堪。魏、韩、赵曾经是晋国大家族,他们的土地来自晋国历代君主赐给的采邑,从一开始就是东一块西一块,并没有连成一个整体。他们的土地还来自各大家族之间的土地抢夺和兼并,就大数而言,在春秋战国之交,晋国的大家族从十三家变为最后三家,得自十家的土地也不可能与三家原有的土地相连属。 总之,当魏、韩、赵三家立国之时,它们的土地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前人对此有太多考证,但由于情况复杂,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地名变化、记载缺失等,并没有弄清楚三晋国家的疆界问题。实际情况是,到了战国初年,三国都意识到了疆界问题,特别是三国都想快速发展,又产生一些新矛盾的时候,疆界混乱,地域管理成本太高的问题,就成为三国共同的问题。 至战国中期,三国一直在不断进行土地置换。但在原初晋国境内,三国疆界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三国也意识到这个痼疾难以根治,就都选择在晋地之外拓展领土,直至把国都迁到晋地之外。赵国都城最终定在邯郸,现在河北邯郸境内。 在此交代魏、韩、赵三国疆域和都城变迁,是对荀子所谓“赵人”的回应。《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认为,荀子“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是说荀子在五十岁之前一直生活在家乡赵国或赵地。 荀子无疑是赵国人或赵地人,但再具体一步,究竟在赵国何地、赵地何处,争议就来了。大略来看,有三晋河东和燕赵邯郸之说。传统上倾向于认为荀子是河东人,就是山西晋西南地区之人。近些年来,河北学者不断强调荀子是河北邯郸人,并展开相应研究,毕竟邯郸是赵国都城,并且《荀子》中也有荀子在邯郸活动的记载。 P14-1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