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茫茫太湖,波光粼粼。孙武郑重地向伍子胥等友人做完最后的告别,离开了吴国,离开了这个给他留下无数回忆的地方。 已经三十年了,往事如烟,恍若隔世,而又历历在目……当年,他离开故土齐国乐安,至吴国隐居;他为朋友出谋划策,刺王僚,诛庆忌,降叛军;他向吴王阖闾进献兵法十三篇,得到赏识;吴宫练兵场,他坚决斩杀阖闾的宠妃,维护了军纪和兵家的尊严;姑苏将军台,他被拜为上将军,万人景仰,意气风发,而后千里伐楚、五战五胜,直捣郢都,几近覆亡楚国,名震天下。 但他依然释怀不了,儿子孙驰至今仍被那无尽的身心创伤所折磨;他一心辅佐的“明君”,到头来却是如此的贪婪虚伪、刚愎自用、伤天害理。这次征伐给吴、楚两国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更是让他陷入沉思:自己引以为傲的兵法,真的能挽救这个混乱不堪的世道么? 苦思良久,无果。罢了,都已经不重要了,还是让后人思考去吧! 作者简介 张辉力,1953年生于山东济南,著名电视剧编剧、导演兼制片人,鲁剧代表性人物之一,曾荣获中央戏剧学院首届学院奖(文学奖)、第五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等荣誉。曾担任电视剧《白眉大侠》的编剧和策划,电视剧《甘十九妹》的总策划,这两部作品是中国内地武侠电视剧的开山之作。张辉力在2019年出版了由其编剧作品改写的同名历史小说《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目录 第一回 上兵伐谋 第二回 知彼知己 第三回 兵者诡道 第四回 上智为间 第五回 避其锐气 第六回 兵以诈立 第七回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第八回 兵者,国之大事 第九回 攻其所不戒 第十回 以逸待劳 第十一回 主不可怒而兴师 第十二回 陷之死地然后生 第十三回 待敌之可胜 第十四回 兵闻拙速 第十五回 出其不意 第十六回 齐之以武 第十七回 奇正相生 第十八回 兵无常势 第十九回 动而不迷 第二十回 穷寇勿迫 第二十一回 三军可夺气 第二十二回 绝地无留 第二十三回 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二十四回 月有死生 第二十五回 地有所不争 第二十六回 守而必固 第二十七回 利而诱之 第二十八回 动如雷霆 第二十九回 退不避罪 第三十回 明君慎之 导语 作者历时5年的呕心之作,历史小说《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姊妹篇! 本作以“兵圣”孙武出山拜将、千里伐楚三十年间坎坷而辉煌的军事生涯为主线,通过小说笔法,生动描写了孙武的战略战术、军事哲学思想及对战争的反思。 同名影视剧正在筹备开拍,敬请期待! 精彩页 第一回 上兵伐谋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谋攻篇》 一 在两干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天下诸侯纷争,今日为友,他日为敌,战争烟云四起。在连绵不断的战争中,成长起一位杰出的兵家,他姓孙名武,字长卿。 孙武一家五口,原本一直住在祖父的封地——齐国乐安。因齐国内乱不止,孙武便带着家人长途跋涉来到吴国的罗浮山(穹窿山)。罗浮山距离吴国国都梅里不远,就在太湖边上。站在罗浮山山顶,太湖的美色尽收眼底。 孙武的家就在罗浮山一片树林子边上,几间茅草屋整洁有序,茅草屋旁边的一块菜地,整日里弥漫着不散的雾气。孙武平时在自己的屋子里著书(别人说他写的是兵法),闲时,便到菜地里伺候那些将会做成美味的菜,日子过得倒也安详。 孙武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孙驰,二儿子孙明,三儿子孙敌。大儿子孙驰常常拉着父亲,要让父亲讲书上的故事。孙武说,书里讲的不是故事,是战胜敌人的策略方法,共有十三篇。孙驰常常偷看孙武写的兵书,上面说的兵法,他看得似懂非懂。 孙武除了写兵法,最大的喜好就是与好朋友要离、伍子胥(名员,字子胥)喝酒唱诗,谈论天下。要离其貌不扬,长得精瘦,个子也小,看上去手无缚鸡之力,但孙武说,要离是当今天下难得的勇士。伍子胥是因为父亲被楚王杀害,从楚国逃到吴国的,他长得脸方目圆,仪表堂堂,但孙武说,伍子胥心中的仇恨太深,除非大仇得报,否则他无法从中解脱。孙驰说他看不出来这其中的奥妙。 每当要离来找孙武的时候,总爱带着他的女儿雾雨。要离和孙武谈论天下大事,孙驰便和雾雨到林子里玩耍。雾雨长得漂亮,笑起来非常甜美。她生在湖边,就像湖上雾里的雨一样,身上透着一种朦胧之美。孙驰常给雾雨谈父亲的兵法,比如“上兵伐谋”之类。雾雨有时会好奇地问:“什么叫上兵伐谋呀?”孙驰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然后问父亲。孙武笑着说:“用兵之上策就是以谋略打败敌人。” 孙驰十七岁那年,孙武的兵法写成了。而此时吴国却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影响了孙武的一生,也影响了孙驰的一生。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一名身穿黑衣的刺客潜入吴王宫。那刺客对宫中的道路很熟悉,绕过时常有人巡逻的院落,三拐两拐就进了吴王僚的寝宫。吴王僚这天睡得晚,在两个妃子的照料下正打算解衣就寝,刺客突然闯了进来,手中的刀直接向吴王僚砍去。吴王看到向自己砍过来的刀刃,下意识地将一旁的妃子拉到面前,那妃子只惊讶地喊了一声“啊”,便倒在血泊里。吴王僚借机转身就跑,刺客岂肯放过,挥刀紧追不舍。穿着内袍的吴王僚跌跌撞撞地跑不快,眼看被刺客追上,吴王僚大声疾呼:“庆忌,快来救寡人!” 庆忌是吴王僚之子,身材魁梧,力拔千斤,是天下闻名的勇士。吴王僚的叫声,让刺客不由得停下来回头看去,这寝宫里并没有庆忌的身影。他意识到这是吴王僚的缓兵之计,于是转身继续追赶。 吴王僚被刺客追到寝宫一角,已经无处可逃,他长叹一声,问刺客:“是何人让你来杀寡人?” 刺客冷冷道:“最希望你死的人!” 刺客说罢,挥刀向吴王僚砍去。吴王僚闭上了眼睛,等待着那一刀落下……只听“当啷”一声响,好像是刀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断喝:“贼人,哪里跑!” 这声音分明像是庆忌的声音!吴王僚睁开了眼睛,只见庆忌护在自己身前,对着刺客怒目而视。刺客看到庆忌,心知难以得手,便捂着受伤的手,转身就跑,庆忌拔腿就追。 刺客跑到王宫的院子里,三拐两拐就消失在夜幕中。庆忌担心还有同伙,便停止追击,命令王宫侍卫守护好王宫,然后转身回到吴王僚的寝宫。他关切地问:“父王,那贼人没伤着你吧?” 吴王僚忙摇头道:“没有,多亏孩儿来得及时……” 庆忌又问:“父王,你知道这个刺客是受何人指使吗?” 吴王僚思索着对庆忌道:“刺客说,是一个最希望寡人死的人,至于是什么人……庆忌,你认为是何人呢?” 庆忌很有把握地说:“这刺客肯定是公子姬光的人,只有他才盼着父王死!他认为吴国王位本来就应该是他的!” 吴王僚“嗯”了一声,然后对庆忌道:“你命令军队封锁都城,追查刺客,查找姬光的证据!” 庆忌回答道:“遵命!” 那刺客果然是公子姬光的手下,是姬光派他来刺杀吴王僚的。刺客匆匆逃离吴王的宫殿,跑回公子姬光的府邸,向姬光报告刺杀失手。公子姬光表面上并没有埋怨刺客,让他先下去休息,随后立刻派人请来伍子胥,商量下一步的对策。 伍子胥听说公子姬光派的刺客失手,埋怨姬光操之过急,本来就不该此时让刺客去杀吴王僚,如今刺客失手,吴王僚肯定怀疑幕后之人是公子姬光,这样不但夺取王位不成,还将招来杀身之祸。姬光发狠地对伍子胥说:“不夺回本该属于我的王位,我宁可死!”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