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华图像文化史(风水图像卷) |
分类 | |
作者 | 李书有//倪南 |
出版社 | 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从风水术的形成背景、形法风水和理法风水的构成场域、山水和建筑等的理想风水形势等方面,对风水术及风水图像进行分析和解读,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客观看待和理解风水,对于丰富中华图像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风水术与风水图像 第一节 历史概观 一、野处与聚落:原始阶段的风水萌芽 二、卜宅与相宅:商周时期的风水实践 三、阴阳与五行:秦汉时期的风水理念 四、相地与葬术:魏晋时期的风水路向 五、形势与理气:唐宋时期的风水成就 六、总结与流行:明清时期的风水文化 七、衰落与反思:近现代风水的余绪 第二节 宗师概貌 一、公刘与古公亶父 二、管辂 三、郭璞 四、萧吉 五、杨筠松 六、赖文俊 七、王伋 八、朱熹 九、刘基 十、徐善继、徐善述 十一、蒋平阶 第三节 经典概说 一、《宅经》 二、《葬经》(又名《葬书》) 三、《管氏地理指蒙》 四、《青囊海角经》 五、三龙经 六、《青囊奥语》 七、《十二杖法》 八、《水龙经》 九、《人子须知资孝地理心学统宗》 第四节 海外概览 一、风水在日本 二、风水在朝鲜半岛 三、风水在东南亚 四、风水在欧洲 五、风水在美国 小结 第二章 风水术的知识背景 第一节 天文 一、天与天道 二、“六天”说 三、风水术中的天文依据 第二节 地理 一、《禹贡》《山经》《尔雅》 二、《管子》 三、《水经注》《徐霞客游记》及其他著作 四、历代地理志 第三节 阴阳五行 一、阴阳 二、五行 三、阴阳五行图式结构 …… 第三章 形法风水的构成场域 第四章 理法风水的构成场域 第五章 风水罗盘的构成形态 第六章 乡村的理想风水形势 第七章 城镇的理想风水形势 第八章 宫殿的理想风水形势 第九章 陵墓的理想风水形势 第十章 寺观的理想风水形势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图像是人类最古老而又 不断绵延焕新的文化基因, 每一视觉图式都映现着人类 的精神范式。从类人拿起第 一根木棒、掷出第一块石头 起,它就伴随着人类,表征 着人类的情感与对自然、对 世界的认知,记录着人类走 过的所有历程,形成自类人 到人类、直至今天的完整的 文化DNA谱系。人类在地球 上已生存了数十亿年之久, 但人类社会有文字记载的历 史却只有数干年,并且在这 数干年的历程中,人类大部 分文明进化形态仍然隐含在 视觉书写的图像范式之中未 被领会。 图像形态是一个民族最 悠久的文化符码,它不但是 一种象征形态,还是一种相 似形态,更是一种迹象形态 。它痕迹性或说生物性地葆 有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它 比文字更古老更直观更真实 。图像天生具有视觉传播的 指涉性、象征性、类比性、 痕迹性等优势,自然地留存 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和非物质 的原生形态,正是其所蕴涵 的无比丰盈繁复的人类历史 文化内核,使人类在历经一 次次社会浩劫和面对一场场 巨大的自然灾难后,仍有复 生与崛起的力量。 图像直观而方便,阅读 起来简单快捷,但有时要真 正读懂它却并非易事。图像 既是上天馈赠给人类的最高 智慧,又是上天对人类智慧 最严苛的考验。它将最神秘 的人世密码写在每一个人都 看得到、看得懂的图式中, 却将解密的法则藏在图式隐 晦的深处。图像简单而艰涩 ,直观而难解。图像只能慢 慢细读,慢慢发现,慢慢悟 道。 洗去尘世的嘈杂与浮躁 ,擦拭积落在中华图像上历 史与现实的重重浮尘,宁心 ,静气,亲近,体认,让思 绪随中华民族的演进史起伏 ,无我而往,无限地接近源 始旨意,闪现出原本如是的 历史场景,映现出中华文化 原本的模样和它自身的文明 历程。 世界文明史上著名的几 大古代文明,有的已经湮灭 ,有的文明中心发生了转移 ,唯有中华文明从古至今生 生不息,始终保持着旺盛的 活力,成为这个星球上唯一 从远古走来并向未来奔去的 人类文明,成为世界文明皇 冠上的璀璨明珠。尤其在图 像文明表征形态上,中华文 明承继着古老华夏优秀文化 的基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也是中华民族奉献给现在 和未来人类世界的最美好的 礼物。 图像的存在及其继往开 来的绵延不绝,决定了中华 文明形态不只被记载和建构 在文字历史中,更有图像与 其比肩同行。将文字记载的 历史与视觉书写形态的历史 紧密结合的考察,才是对中 华文明历史的完整考察,才 能较为完整地呈现一部人类 文明史样,将中华文明史更 具感性地呈现给人们,将人 类的古老文明和悠久文化更 饱满地展现给世界。 对中华图像文明演进的 苦苦探寻,需要有统观中西 、博通古今的知识储备,需 要有善于发现与勇于探索的 科学精神,更需要有一颗尊 重传统、尊重文化的虔敬之 心,要有“实事求是”的做法 。在科学、严谨的基础上阐 释中华图像原本的生产场域 、构成场域和传播场域的社 会意义,细致规范地分析每 一场域中图像的技术形态、 自身形态和社会形态,这才 是描述分析和理解阐释中华 图像较为完整的方法论。中 华图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 神家园,是我们宝贵的精神 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仔细地 梳理,需要我们好好地守护 。 探索与发现的道路漫长 且并不平坦,但于其中者却 自愿圈于其中,自甘静寂, 竟日追索,如得其所。自十 七岁入职,十多年恍如一日 ,每日做着痕迹勘察、步伐 追踪、指纹比对等迹象性图 像的鉴识认定工作;继又一 个十多年恍如一日,专心于 军事采访、纪录摄影、艺术 创作等相似性图像的采制编 辑工作;第三个十多年恍姐 一日,笃志教学例证、理论 探讨、原理结构等象征性图 像的分析阐述工作。吾生也 有涯,而知也无涯。在数十 年对迹象性图像、相似性图 像、象征性图像的讲道理、 明原理、求真理的深深思索 后,隐约扪获表征中华文明 另一主线的脉息,怦然心动 而欲究其源始。于是试图发 现以视觉书写的图像形态呈 现中华文明的基本模样,百 卷本《中华图像文化史》的 书写,缘起于此。 这是平凡而有意义的文 明探索与发现的行旅,辨识 和阅读中华图像就如同面对 民族的文化胎记,让我们再 次回到母亲的怀抱,嗅到母 乳的醇香;尝试着第一次大 规模地搜集、整理、辨析、 描孽出中华文明的图像形态 ,恰如婴儿的吮吸。行思坐 想,素怀感恩,愿将于其中 所得的点滴感悟呈献分享。 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 各卷作者虽已付出了许多艰 辛的努力,相信仍有不当与 错误之处,希望读者诸君批 评指正。 书稿虽已付梓,但探索 与发现的行旅仍在继续。诚 望读者宽容理解,更期待方 家指教,顾视相携于求索途 中。 2015年4月8日于南京大 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