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日本岩波书店刊行的“古典新读”丛书中的一种,本书解读了“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独特的构想力和丰饶的故事世界。
与修昔底德等后世历史学家相比,希罗多德这位“历史之父”更加注重传达历史的含义,除了原原本本地讲述古代故事之外,他还在其“历史的”记录中加入了创作性的内容,使《历史》一书在某些角度更像是关于世界的另一种传说。本书上部从希罗多德的生平出发,探讨了《历史》的成书过程,以及它记录历史和世界的方式;下部结合《历史》文本进行分析,提出“车轮”的说法,彰显出希罗多德关于世界均衡的主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希罗多德历史(描述历史的均衡)/古典新读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作者 | (日)中务哲郎 |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作为日本岩波书店刊行的“古典新读”丛书中的一种,本书解读了“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独特的构想力和丰饶的故事世界。 与修昔底德等后世历史学家相比,希罗多德这位“历史之父”更加注重传达历史的含义,除了原原本本地讲述古代故事之外,他还在其“历史的”记录中加入了创作性的内容,使《历史》一书在某些角度更像是关于世界的另一种传说。本书上部从希罗多德的生平出发,探讨了《历史》的成书过程,以及它记录历史和世界的方式;下部结合《历史》文本进行分析,提出“车轮”的说法,彰显出希罗多德关于世界均衡的主张。 作者简介 杨清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毕业,钟情于古代历史、文化、艺术等。译有《白昼的死角》、《人类的天敌》、《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从日本战败到中日复交》(与人合译)等。 目录 前言 第一部 书籍的旅途——历史学家是如何锻造而成的 第一章 锻造历史学家之物 第二章 方法、旅行及收集口头传承 第三章 对希罗多德之评价的变迁 第二部 阅读作品世界——将世界视为统一整体的《历史》 第一章 主题与构思 第二章 口头传承的收集与《历史》的主题 第三章 从世界的均衡到车轮观 后记 参考文献 序言 “历史之父”的含义 “历史之父希罗多德”这 一词语通过世界史教科书等 作为一个习语广为传播,想 必有不少人还知道这个词始 出于古罗马文人、政治家西 塞罗(公元前106—前43年 )。但若重新审视这个词出 现的文脉,则会发现难以判 断西塞罗是在赞扬希罗多德 还是在贬低他。西塞罗被其 弟问到书写历史与作诗时所 应遵守的法则是否不同时, 做出了如下回答—— 当然了,昆图斯。历史 的判断基准是全部遵从事实 ,而诗歌的判断基准则是快 乐与愉悦。即使如此,历史 之父希罗多德和忒奥波姆颇 思则写了许多创作上的故事 。 ——西塞罗《论法律》1· 15(冈道男译本) 西塞罗在其他作品当中 (《论占卜》2·116)也对 希罗多德进行了批判。他认 为吕底亚王克洛伊索斯收到 戴尔波伊的神托(参照第 106页)是希罗多德所捏造 的。当时普遍看法认为“希 罗多德是说谎者”,这从上 述认为历史之父的作品充满 虚构故事(fabula)的言论 中可见一斑。 那么,“历史之 父”(pater historiae)这一 词语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含义 呢?公元前63年,由于及时 粉碎了喀提林的阴谋,西塞 罗获得了“救国英雄·祖国之 父”(pater patriae)的称 号,而且他本人也十分喜欢 这个称号,所以“历史之父” 应该也不是贬义的。这个“ 父”的意思,应该和凯末尔 被赐予姓氏“Atatürk”(阿塔 土克)“土耳其人之父”、莫 罕达斯·甘地被敬称为“印度 独立之父”的“父”是一样的 。 但是,英国著名古代史 学家德·圣·克鲁瓦 (G.E.M.de Ste.Croix)在 演讲中曾经以开玩笑的形式 说过,在希罗多德的下一代 才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历史 学家,所以在这层意义上他 是历史之父。所谓的下一代 是指修昔底德(公元前460 年前后—前400年前后)。 即便将修昔底德视为希罗多 德的后继者,但需要注意的 是,他是从批判希罗多德出 发的,限定地域和时代,仅 对伯罗奔尼撒战争进行了记 述。希罗多德流的书写态度 则是将想象延伸到人类居住 世界的尽头,极力追溯记录 与流传言说的源头,描述范 围涵括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 的森罗万象。但在他之后并 未出现这种书写态度的继承 者。 历史记述的两大流派 一般认为,古代历史记 述的经典之作、即最具有模 仿价值的作品分别是希罗多 德的《历史(希腊波斯战争 史)》、修昔底德的《历史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和 色诺芬的《希腊史》。哈利 卡那索斯的狄奥尼修斯(活 跃于公元前25年前后)曾经 对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从主 题和文体上进行了比较评论 ,认为这两人是卓绝非凡的 。但是两人在后世所得到的 待遇却有天壤之别。 希罗多德之前无历史学 家,《历史》之后无类似书 籍。希罗多德的《历史》写 到雅典娜军攻陷波斯军盘踞 的北方城市要塞塞斯托斯的 公元前479年就搁笔了,而 修昔底德的《历史》第一卷 “五十年史”则从这一年开始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二人 之间存在连续性,但二人的 主题与方法却大相径庭。从 宏大的视野和杂学性的内容 层面继承希罗多德衣钵的不 如说是下个世纪的两人。 希俄斯岛的塞奥彭普斯 (公元前4世纪)是辩论家 伊索克拉底(公元前436— 前338年)的弟子,据传他 在写下超过三万行的辩论作 品之后转向历史记述,著有 《希罗多德概要》两卷。若 这是事实,可以将这看做他 继承希罗多德流历史书写的 一种修炼,但据说这部作品 其实是他的其他著作的一部 分。一般认为,他之后的主 要著作《腓力史》(58卷, 散佚)以亚历山大大帝之父 腓力二世的登基至去世(公 元前359—336年)为大框架 ,其中有大量的神话和民族 志类的杂谈。《腓力史》当 中甚至还记载了如下这般令 人惊异的故事。…… 有解释认为,历史是“历 ”(军事行动中的经历、经 过的时间与场所)和“史”( 祭祀的记录)的结合,因此 是“过去的变迁的记录”(白 川静《字通》),但与此对 应的希腊语historia(伊奥 尼亚方言中为historie)却 并不是一开始就具备“过去 的记录”的含义的。动词 historein大意为“询问、调 查、探究”,若遵照词语原 意,希罗多德的书 名“historie”则应为“探究”之 意。世界的形成、大地的形 状、王室的谱系、人体及疾 病等,所有进行探究的行为 和通过探究所得到的知识全 都是historie。而这个词作 为“过去发生之事的记录”的 意义被确定下来应为公元前 4世纪之后。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一前322年)曾 就历史学家与诗人的不同做 出论述,他认为二者的不同 点在于描述的是已发生的事 情还是可能发生的事情。 所以,诗(poiesis)是 一种比历史更富哲学性、更 严肃的艺术,因为诗倾向于 表现带普遍性的事,而历史 却倾向于记载具体事件。 [1] ——《诗学》1451b “historie”一词虽说首出 于希罗多德,但在一百年之 后亚里士多德的时代,这个 词成了表示“探究,特指对 过去之事的探究的记录”之 意的专业用语,不得不说希 罗多德的著作在其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