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王珻(1670—1742),阳泉盂县芝角村人,祖籍太原。清代驰名海内的古文家,文学家,国学大师,三朝国史馆纂修官,晋阳书院一代宗师,著有《王石和文》、《韫辉文稿》、《入泮金针》等。本书稿是对王珻存世作品的辑集整理,整理方法为点校、简注。不同部分底本不同,《王石和文》底本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山右丛书初编》,《韫辉文稿》底本为雍正十三年增刻本《太史王韫辉增订全稿》,《入泮金针》敦和堂嘉庆二十年重镌《新增太史王韫辉入泮金针》刻本。作品收集得比较全,有积极的文化出版价值。 目录 石和古文 《王石和文》序 小引 三立祠传 《王石和先生文集》序 《王石和先生文集》跋 卷一 微子抱器归周辨 有子避席辨 寿说 降服说 石和说 贫解 文情 文气 兵间 生民之欲 福善论 卷二 王荆公论 扬子云论 严子陵论 郭巨论 燕丹论 漂母论 何信论 鸿门论 鸿沟论 王景略论 邓伯道论 郭汾阳王论 盖寓论 文信公论 汤武论 卷三 魏不受卫鞅 汉昭烈不取荆州 淮阴侯取赵 晁错居守 直不疑偿金 北汉主报宋太祖 岳武穆班师 丙吉问牛喘 宋南迁 宋绝和 宋势二 韫辉文稿 下卷 入泮金针 韫辉诗抄及题刻 三晋文是(王珻评) 后记 序言 政通人和,百业兴旺。 丰衣足食,倍思文兴。复兴 路上,小康已美。赓续传统 ,盛世修书。值此党的二十 大召开之年,乃重编《王石 和文集》,实为三晋文化之 美事。 王珻老先生,三百年来 乡邦一直这样尊称。《石和 古文》,大河以北文坛久有 一席之地。《四库全书》有 记,《山右丛书》有录。清 代科举之士子,手不释卷, 以读石和古文为荣;家传户 诵,以不知韫辉文稿为耻。 《石和古文》,曾经影响过 中国有清一代士风。 王珻老先生,在京城当 过翰林院检讨,充三朝国史 馆纂修官。键户读书,专心 学问,修史为文,为名公卿 所敬重。足迹踏遍千山万山 ,笔下尽道大好河山。宁武 关,淮阴寨,太谷祁县,阳 曲介休,寿阳平遥,藏山秀 水,武阁云楼,岱岳泰华, 井陉古道,醉翁亭,柳子溪 ,在其笔下尽善尽美。 王珻老先生,在晋阳书 院当过十多年山长,给三晋 俊秀为文载道树标杆,为表 里河山修齐治平定教规。先 生骨子里就是一位好老师, 短小精悍之《人泮金针》, 读之如沐春风;缠绵悱恻之 《四书文稿》,觉后醍醐灌 顶。《三晋文是》,眉批点 评,精妙绝伦;下水作文, 以身作则。月批两千余稿, 费心劳神,乐此不疲。一代 尊师,让人感叹。先贤风范 ,令人敬仰。 古之圣人为学者当立德 不朽、立功不朽、立言不朽 ,是为“三不朽”。横渠又开 四句,当为学子座右:为天 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 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王石和文”,本是立言不朽 ,而百余年来,几为泯灭不 传,幸赖文尧搜集,蔚为大 观;兼得王珻家乡父老期盼 ,部门领导倾心倾力,同心 协契,编辑出版此书,可谓 “为往圣继绝学”、为家乡文 化开新局之盛举。 王石和文,是盂州大地 上的一面文化旗帜。当为文 化振兴鼓与呼,当为业绩不 朽力与谋,当为民族复兴歌 与舞。 是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