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从未名湖到新开湖(郑克晟师友杂忆)(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郑克晟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郑克晟教授生于书香门第,系著名历史学家郑天挺先生哲嗣,接触到很多老一辈学人,交游甚广,博闻强识,熟悉学林掌故。本书是郑克晟教授回忆文章结集,内容包括回忆郑天挺、胡适、傅斯年、梅贻琦、陈寅恪等老一辈史学家的生平、交游和学术成就,以及作者本人读书治学的经历等,有助于读者了解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生态。 作者简介 郑克晟(1931年9月14日-2022年12月25日),祖籍福建长乐,生于北京。著名明清史专家。1951-195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至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工作,1963年调至南开大学历史系。历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南开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讲师、副教授、教授。1989-1994年任南开大学古籍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委员。郑克晟教授主要从事明清史教学和研究,曾参加《明史》点校工作,任中国明史学会顾问。已出版专著《明代政争探源》《明清史探实》《明清政争与人物探实》,合著《清史》(上编)、《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史料学》、《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第八册)、《明清史资料》、《郑天挺学记》、《郑天挺纪念论文集》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目录 第一辑 过庭之训 郑天挺传略 博览勤闻,多闻阙疑——学习父亲郑天挺先生的治学精神 三十年风风雨雨——郑天挺与北京大学 郑天挺先生与史语所——兼谈抗战时期中研院史语所与北大文科研究所 郑天挺与中华书局 我追随郑先生研读点校本《明史》三校稿 忆郑老与明清档案的二三事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忆父亲最后所关怀的几件事 郑天挺教授大事记 郑天挺先生生母——天津近代女教育家陆嘉坤 梅贻琦与郑天挺 陈寅恪与郑天挺 忆向达师与郑天挺先生 魏建功与郑天挺在北大时的友谊 忆商鸿逵师与郑天挺先生的友谊 忆邵循正师与郑天挺先生 记一良师与郑老二事 忆王永兴先生与郑天挺先生的交谊 怀念何炳棣先生与先父郑天挺先生 第二辑 师友风义 刘半农与白涤洲之死 我第一次见胡适先生 北大复校时期的傅斯年 忆夏承焘先生 一位精力过人、学识丰富的史学家——怀念向觉明师 罗庸与郑奠教授 回忆雷海宗先生点滴 忆裴文中先生演讲 忆余逊先生 回忆白寿彝先生 忆邵心恒师 忆林庚师 忆季龙先生 回忆孙毓棠先生 王亚权表姐 忆张苑峰师二三事 王锺翰先生 忆吴晓铃先生 忆李光璧先生 谈杨翼骧先生 《学园平生》读后感 记马大任先生 忆马寿千兄 忆萨本仁兄 忆邓瑞兄 忆冯承柏先生 第三辑 朝花夕拾 治史五十年,弹指一挥间 难忘的一九四五年 谈家世和学生生活 忆幼时一件趣事 初入北大 我在北大史学系经历的院系调整 记1957年历史所明清史组去曲阜参观 忆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 中秋节有感 记1990年去京三事 明代政争探源——访郑克晟先生 第四辑 拾零谈片 记溥雪斋言清皇宫 郑老日记述孟心史先生病 记1943年重庆召开全国历史大会 大钞贴水 解放前北京四中的一项怪规定 说北京人的抢购 附录一 傅同钦文稿 忆郑先生对博物馆事业的重视 记1961年文科教材会议——兼忆翦老与郑老 “寓教于聊”:图谱组小记 贺《南开百物志》出版 回燕园 别裁伪衣近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贺老同学田达九十寿辰 老伴 附录二 郑雯译文及书信 美国海外的新妇 义大利俘虏回家 门闩上的手 1945年10月6日致郑晏 1945年11月4日致郑晏 1945年11月8日致郑晏 1945年11月8日致郑克昌 1945年11月8日致郑克晟、郑克扬 1945年11月19日致郑克晟、郑克扬 1945年11月20日致郑晏 1945年12月28日致傅斯年 1946年1月22日致郑克晟、郑克扬 1946年3月26日致父亲 1946年4月2日致郑克扬 1946年4月8日致郑克晟 1946年4月16日致父亲 1946年□月□日致郑晏 附录三 郑叔忱陆嘉坤事略 长乐郑叔忱先生行述配陆夫人事略 郑庆姓郑庆珏 编后记 封越健 导语 本书图文并茂,收录约二百幅插图,包括老照片和学者信函手迹等,除郑天挺、郑克晟家人亲友外,还有20世纪以来中外文史学界著名学者一百余人,其中不少照片、信函手迹是首次披露。 本书记述了不少学林掌故,内容丰富多彩,可读性强。 书中附录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图文并茂。 后记 恩师郑克晟教授以明清 史专业名家,他的研究选题 眼光独到,视野开阔,分析 深入,颇多创见。专著《明 代政争探源》1988年由天 津古籍出版社出版后, 2014年故宫出版社又收入 《明清史学术文库》重版, 其学术价值已有几位学者发 表书评,同门孙卫国教授在 对郑师的访谈《明代政争探 源——访郑克晟先生》中亦 有阐述。笔者在此略可补充 一些学界评价。老一辈史学 家王毓铨(1910-2002)先 生说这部书:“三编都好, 第一编最好,有独到贡献。 文笔也好,不只流畅,且能 将琐碎事实写来使读者感兴 趣,这本领就不小。总之, 这是一部好书,是一部有见 地有历史的好书。以往,人 们讲阶级不少人陷于机械论 ,简单化,不知道统治阶级 内部也存在着矛盾;即使知 道,也不敢进行探讨。”王 锺翰(1913-2007)先生也 说这部书“不特文笔简练, 而创见尤多”。白寿彝 (1909-2000)先生总主编 《中国通史》第九卷“明时 期”,在回顾近百年中国学 者明史研究概况部分,评价 这部书“从南北区域经济发 展的差异,考索南北地主的 斗争与关系,确有见地。第 一章关于明初江南地主及士 人对元朝怀念成因的剖析, 更为精彩”。高寿仙研究员 在评价改革开放后的明史政 治史研究的问题意识和研究 取向的新进展新趋向时也说 :“在政治史研究中,很早 就有学者在阐明事件本身的 演进脉络之外,还尽力挖掘 出潜藏在事件背后的社会结 构及其变迁。郑克晟《明代 政争探源》(天津古籍出版 社1988年版)就是这方面 的一个例证。该书试图为明 代近300年间的政治斗争史 找到一以贯之的社会经济根 源,认为明代政争的实质在 于北方地主集团和江南地主 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两大 地主集团之间的对立长期延 续下来,并在政治舞台上表 现为尖锐的政见和权力之争 。”而对聚讼纷纭数百年的 明代江南重赋原因,郑师论 文《明代重赋出于政治原因 说》将视野扩大到江西南昌 、袁州、瑞州以及陕西宁州 等地区,指出:重赋区既有 南方地区,又有北方地区; 既有经济发达地区,又有经 济落后甚至非常贫瘠的地区 ;除官田外,民田亦被征收 重赋;同时指出,用经济发 展来解释明代重赋的原因, 也难以解释这一事实,即在 明中叶至清代江南经济确实 比明初有了很大发展的时期 ,明清王朝反而多次对江南 减免赋税。郑师这一论文对 明代江南重赋原因提出了较 为圆满合理的解释。多年研 究这一问题的范金民教授说 :“探讨江南重赋的原因, 笔者以为,最好应如郑克晟 那样,结合比较其他重赋区 的形成,如果主张经济发展 导致重赋,似乎还应具体考 察重赋顶峰时明初的经济发 展程度,而注意到明清两朝 特别是清朝不断减赋的事实 。” …… 梁承邺(1938-2020)老 师在《无悔是书生:父亲梁 方仲实录》一书中记述,梁 方仲(原名梁嘉官,1908- 1970)先生1965年10月30 日有天津之行。“在南开, 父亲(梁方仲先生)等与历 史系的郑天挺、杨志玖等晤 面,并加上冯尔康、郑克晟 等几位当时的青年教师一起 ,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还 与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同仁开 了一个专就汉冶萍公司问题 的座谈会。”2019年9月9日 我去看望郑师时,专门向郑 师问起这件事。郑师回忆说 梁先生去天津实际上是看望 陈序经(字怀民,1903- 1967)先生,本来当天下 午就要走,但陈序经夫人极 其热情,一再挽留,于是梁 先生一行遂留下。当时郑天 挺先生在北京编高校教材, 梁先生在北京已经见过郑先 生,在南开没有再见到郑先 生。南开历史系有《明实录 》卡片,当天晚上梁先生找 郑师看《明实录》卡片。郑 师对梁先生说“久仰久仰”, 梁先生非常高兴,因1949 年后很久没有年轻人对老先 生用这样的敬辞了。次日上 午与南开历史系和经济系的 老师座谈,当时大多数老师 都去参加“四清”,参加座谈 人不多,加上梁先生一行3 人总共只有10个人左右,南 开历史系有杨志玖(字佩之 ,1915-2002)先生和郑师 等,经济系有熊性美 (1926-2015)先生等,座 谈主要是熊先生介绍在塘沽 的调查。杨志玖先生问陈寅 恪(1890-1969)先生在做 什么研究,梁先生说在研究 柳如是。冯尔康老师有没有 参加座谈,郑师不能确定, 似乎觉得是没有参加。梁先 生还问起南开经济系的经济 地理学家鲍觉民(1909- 1994)先生,因鲍先生曾 与梁先生同船去英国,郑师 就去告知鲍先生,鲍先生到 招待所与梁先生见了一面。 我于9月16日晚上将郑师所 谈情况通过微信发给梁老师 ,梁老师次日中午回复,说 :“郑克晟老师所提供的回 忆很有价值,当可帮助我修 补拙稿时参考使用,他提供 了我早先某些不知的信息。 至于个别似有出入的地方, 我会再核对材料的。”并表 示感谢。此后我陆续给梁老 师提供了一些梁方仲先生佚 文,并就中央研究院社会科 学研究所等事,与梁老师在 微信上还有一些交流,但梁 老师没有提到对郑师所谈情 况是否有过核实。不幸的是 次年3月初梁老师因脑梗而 一直处于昏迷状态,7月8日 去世了。 借此机会,将以上 精彩页 郑天挺传略 一 郑天挺,原名庆性,字毅生,1899年8月9日(阴历七月初四)生于北京。他原籍福建省长乐县,祖居福州城内西门街。他的父亲郑叔忱,字扆丹,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多年在清政府翰林院任职。光绪二十年(1894)做过顺天乡试的同考官,庚子(1900)以后又到奉天(沈阳)做过一年多的学政。后以丁忧回到北京,在京师大学堂(即北京大学前身)做过短时期的教务提调(教务长),于1905年病逝。母亲陆嘉坤系广西桂林人,亦通经史,热心于教书。自丈夫死后,由于家庭生活,她应傅增湘之聘,到天津担任北洋高等女子学堂总教习。当时女子还没有到社会上工作的风气,许多亲友不赞成她去,她未听劝阻,孤儿寡母相携来津。但为时不及一年,即患病死去。 郑先生六岁丧父,七岁丧母,幼年时代与其弟少丹(一名庆珏)一起,寄居在表兄张耀曾(镕西)、张辉曾家,由表舅梁济(巨川)监护。1945年,他在《清史探微》前言中说“天挺早失怙恃,未传家学”,正是当时的实际情况。他自己经过多年的刻苦自学,认真钻研,方才得以在明清史学的一些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受到史学界同行的赞扬。 郑先生自幼生长在北京。小学先在闽学堂学习,后来又转到江苏学堂,直至毕业。清朝末年的学堂,还是以读经为主,不过读的方式与私塾不同了。除《书经》、《诗经》外,另加上修身、作文、算术、史地。中学先入北京的顺天高等学堂,辛亥革命后又到师大附中(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读书,是附中改组后第一班毕业生。 1917年郑先生考入北京大学国文学系。当时因学校离家很远,每日早出晚归,异常辛苦。他后来回忆当时的情况说:“当时除学习本系课程外,还要旁听其他方面知识;除上课外,天天跑图书馆。那时北京住户尚无电灯,晚上除需完成每天的学业外,尚要抽空阅读《史记》及《资治通鉴》等书,每天一卷,从不间歇。”此外,每逢周末,还要与许多年轻人一起,到贵州老学者姚华先生家听他讲文章及金石文字,亦从不缺席。 郑先生在校期间,正值五四运动发生。他走出了书斋,与广大爱国青年一起,参加了运动,并在学生会任干事。同年11月,日军在福州残杀中国人民,并派海军陆战队登陆威胁。当时福州的学生曾愤怒地举行示威游行,全国掀起了反日运动,即“闽案”。这是五四运动的继续。北京的福建学生也起而响应,组织旅京福建学生联合会,抗议日军的暴行。郑先生也积极参加了这一运动,担任该会的主任干事,到街头讲演,宣传不买日货,并举办游艺会为学生联合会募捐筹款。当时会中还出版《闽潮周刊》,郑先生以“攫日”笔名写文章,宣传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1920年春天,福建学生运动仍在进行。当时有十几个福建学生在北京组织了一个S·R学会(Social Reformation,意即社会改革)。北大的郭梦良(弼蕃)、徐其湘(六几)和郑先生;高师(师大)的张忠稼(哲农)、龚启鋈(礼贤)、刘庆平;女高师的黄英(庐隐)、王世瑛、高奇如、何彤;清华的王世圻;师大附中的高仕圻;铁路学校的郑振铎;汇文中学的林昶都参加了。大家都想共同学习些社会改革的新思潮和新东西,但因即将毕业,无形中而瓦解。 1920年,郑先生大学毕业后,接受厦门大学聘约,参加该校的筹备工作,次年4月开学,在校讲授国文,并兼任图书部主任。当时厦门大学的校址尚在集美。与先生一起任教的有周予同先生等人。 1921年暑假后,郑先生考入北京大学国学门作研究生,研究古文字学。当时研究所很自由,不必常来,也可以在外工作,在校也只是看书而已。每隔一段时间,研究生与导师集会一次,大家见见面谈谈。导师都是著名的学者,陈垣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一次在龙树院(在宣外南下洼的一座古刹,介于窑台和陶然亭之间)集会上,陈先生说,现在中外学者谈汉学,不是说巴黎如何,就是日本如何,没有提中国的。我们应当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夺回北京。当时这几句话对郑先生影响最深。 是年秋天,郑先生在北京与周俽结婚。周系江苏泰州人。两人婚后感情甚笃,故自周俽1937年春病逝后,先生未再结婚,直至逝世。 这时郑先生因建立家庭,生活负担加重,除作研究生外,尚需在一些大、中学校教书,以补家用。1922年秋起,郑先生还在法权讨论委员会担任秘书。法权讨论委员会是讨论收回法权的,会长是张耀曾。当时会中曾保存了大批中外文献及一些外交档案。他在阅读这些文献中,增加了很多知识,扩大了视野。他注意到了领事裁判权问题,并以该会名义撰写了《列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志要》一书,于1923年8月正式出版。这部书是郑先生第一部学术著作,是在张耀曾指导、鼓励下完成的。书中首先就帝国主义在中国设立领事裁判权的侵略行径加以揭露;认为外国对此问题的著述大多为在中国设立领事裁判权进行辩解,没有涉及实质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除表明系“强者(帝国主义)蔑视弱者(殖民地国家)一语而外,殆更无重大之根据也”。此外,该书又就帝国主义在华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