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上海饭局
分类 生活休闲-烹饪美食-家常菜谱
作者 石磊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全书分为两卷,上卷为“上海菜,上海话,上海人”,零零总总地描绘了各色上海美食:虾子撒金、甜蹄髈、鲟龙鱼筵、泡饭,还有宁波菜、顺德菜、娘惹菜、寿喜锅、意大利菜等来自全国、全世界的美味佳肴。下卷为“春天的无轨电车”,描写了作者与友人的闲谈约饭,笔触细腻,情感动人,借助食物的线索,将上海整座城市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简介
石磊,60后上海女作家。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是《新民晚报》和《东方航空》杂志的专栏作家,在上海《新民晚报》主笔“本埠生活录”专栏多年,被誉为海派中产代言人。作品擅长描述都会人生,笑谈中年哀乐,文字痛快淋漓,文意柔软妩媚,广受读者追捧。已出版《太太党人》《舌尖上的私房菜》《好好爱》《中等姿色》《向上海学习》《上海儿童地图》《上海女人私房事》等图书。
目录
自序
上海菜,上海话,上海人
上海菜,上海话,上海人
上海男人六十岁:寻欢的故事
虾子洒金,白肉如酥
玉少爷的局
从哈尔滨的午茶,到寿喜锅的晚饭
快闪春宵,娘惹菜的光辉
四个老男人的北京往事
苏州小姐菜
上海男人的甜蹄髈
鲟龙鱼筵
一朝一夕,从黑木到紫金阁
十五年陈皮的黄梅天转身
俊糟,美骨,华汤,鱼尾一十八
金大爷的饭品
宁波菜的爱恨,小馄饨的情仇
芍药扶醉夏丽宴
仲夏夜的蟹黄、鸭方、鸡粥与条头糕
潮州菜的夏日婉约
梅龙镇的太平风物志
花旦孃孃,爸爸的旧物
艳骨臭豆腐,柔肠莼菜羹
且停停,食饭饭
临行饮君一碗酒
红焖宴
潮州菜里的古碑与狂草
良家少妇的困与愁
南京的餐桌们
当天花板邂逅天花板
食蟹的良夜
春天的无轨电车
年初一
春彦来电
春天的无轨电车
花事兴亡
白开水
栏杆拍遍,大腿拍遍
刀鱼馄饨以及其他
礼拜三,谈男人
鲁迅的太太,也是穿旗袍的
四月,上海客厅的艳遇记忆
一笑是生涯
上海饮食的皱漏透瘦
夫妇有恩
上海妹妹的温柔敦厚
上海小人,从麻酱拌面到《离骚》
秉烛夜嬉,以及大肉面的早饭
男人女人,适当都要有点诗意
芳菲夜宴图
泡饭长,泡饭短
上海老男人的层峦叠嶂
后记
序言
关于上海的书写,一向
有点吃力不讨好。
想了想,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因为有了一位该死
的张爱玲。爱玲小姐仿佛
上海书写领域里的珠穆朗
玛峰,活生生横亘在那里
,挥之不去。上帝想来是
对上海这座城,太过眷顾
了,赐了一枚张爱玲下来
。这位聪明绝顶的小姐,
把上海剔骨吸髓,统统写
到了家。一百年出一个将
军,两百年出一个戏子,
几百年出一个张爱玲?后
辈们稍稍有点自知之明的
,都知道自己一生一世越
不过爱玲去。书写上海的
吃力不讨好,总要怪在爱
玲小姐头上。
二是很奇怪,上海自开
埠以来,一直以海纳百川
的姿态,富饶着人世,偏
偏于书写领域,上海却被
定型得极其干瘪简陋。举
例说明,比如上海男人,
不是吃咖啡的巍峨老克勒
,就是下厨房的围裙小男
人,好像上海再也没有第
三种男人了。好不容易写
出点别具怀抱的其他男人
来,人家读完了,掏心掏
肺跟你赞叹,天啊,你写
的,简直不是上海男人。
尽管如此,书写上海,
于我仍是一种难言的愉悦
,一种如鱼得水的畅肆,
以及一种难以停止的惯性
。本书记录的食与话,实
在是上海生活里,至为美
好的两个部分。于美食中
享受佳话,天下没有比这
更完满的事情了。感恩每
一餐的饮食,感恩每一次
的长谈。
导语
本书围绕着餐桌上下,记录了作者与亲朋老友共同度过的闲逸时光。其中有对食物滋味的精到点评,三四位友人活色生香的高谈阔论,还穿插着对老上海怀旧事物的回忆,以及品诗、赏画等风雅之谈。通过饭局间的这些食与话,展现出上海生活中至为美好生动的一面。
后记
上海饭局依然在绵延和
继续,于夜夜清醒中生生
不息,我甚至已经习惯了
一坐下吃饭,便于琳琳琅
琅的杯碟边,见缝插针地
铺排笔记簿和钢笔,如前
辈蒲松龄那样,柳荫底下
备妥了茶水,虚席以待。
于每一次不期而遇的饭局
上,听得拍案,食得忘忧
,而事后的私人记录,成
为卓然的余兴,力争绕梁
三日。如此的饮食生活,
回甘无穷,鼓舞我于人生
丰盛的中年,勇往直前。
书亮和力奋,两位挚友
贡献的油画和写真,为本
书增色,亦为我心中和笔
下添暖。
我亲爱的主编岚岚,责
任编辑苏宜、佳彦,三位
可亲可爱的小姐,为本书
付出了宝贵的时间、精力
,以及精辟的意见。
感恩所有的遇见,我是
如此地珍惜这一切。
精彩页
上海菜,上海话,上海人
之一
寒蝉当歌,秋意婉转。丁景忠先生召寻菊侣,饮酒品蟹,于思南路月湖萃,由德兴馆名厨徐秀亮大师傅掌勺,贡献一桌醇粹本真的本帮菜。宾主团团坐定,丁先生举杯:“谢天谢地,今朝吃饭,终算台面上大家可以讲讲上海话,一台子统统上海人,实在蛮难得的。”
丁先生是海上名医丁甘仁的曾孙,丁家一门数杰,名医辈出,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前身,即是丁先生曾祖丁甘仁先生创办的。我隔肩,陈忠人先生,外公蒋介石,外婆陈洁如,陈先生是蒋介石陈洁如夫妇的外孙。陈先生七十七岁老人家,还是西装笔挺,衬衣领子里,团一缕绛色丝巾,依稀大班派头,久违了。陈先生慈悲,讲:“上海话,对外地人来讲,学起来是蛮难的,五原路和五角场,一个读wu原路,一个读en角场,侬叫外地人哪能搞得清爽?读成en原路、wu角场,啥宁听得懂?是要急煞人格。落大雨了,一个大肚皮,着件大衣,去复旦大学上课。侬叫外地人讲讲看喏,落da雨了,一个dada皮,着件du衣,去复旦du学上课。”陈先生一字一句讲得缠绵精致,众人手持壮蟹纷纷笑软软。丁先生讲:“今年的蟹,吃下来,倒是苏北溱湖的簖蟹,不输阳澄湖大闸蟹,肉甜。”
一盘子油爆虾滚烫上桌,看得出,徐师傅深得李伯荣师傅的真传,这种家家都在做的本帮家常菜,徐师傅治得极有分寸,虾壳酥脆薄嫩,虾肉甜圆饱弹,裹卤甘甜正确,满分之作。舀了一小瓷勺,三只油爆虾,于隔肩陈先生碟子里,陈先生举箸,跟我讲:“侬看喏,三只油爆虾,大中小,上海人呢,先拿小的吃掉它,江北人呢,先拿大的吃掉它。人跟人不一样的。”陈先生与丁先生是幼年同学,都是七旬老耄,问陈先生:“你们小时候,是没有上海人外地人这种讲法的,是不是?”陈先生兴致盎然地答:“是呀,我们那个时候,只有上海人和江北人之分,江浙一带,苏州人、杭州人、宁波人、绍兴人,都不算外地人,算上海人的。现在么,不对了,一个安徽人,跟一个江西人,生下来的小人,叫上海人了,好像他们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转个弯,叫新上海人。”
关于上海人、外地人、江北人,是历代上海人,仿佛都很想看开、又根本不可能看开的精神症结。听沈宏非讲过,沈家伯伯沈家姆妈是山东来上海的,沈宏非自己小时候,白天在外面跟同学一起骂外地人,晚上回家关起门来,跟父母一起骂上海人。这一代上海人,一路如此人格分裂地成长起来的,恐怕沈宏非一定不是孤例。
韭黄鱼丝一大盘呈宴,玉露金风之姿,大应锦秋之景。鱼丝鲜不胜鲜,滑嫩非凡,韭黄旁添银香一缕,一鲜一香,优雅呼应,确是清隽佳肴。如此秀逸滋味,背后功夫可想而知,这个碟子,真真不是那么容易吃得到的。陈先生讲:“某日在我朋友顾家荣那里吃饭,他们顾家,从前也是上海滩豪门,十六铺码头,统统是他们顾家的。那日吃饭,桌上有银蚶,好吃么,是好吃的,但是我嫌鄙银蚶小得一咪咪,吃起来不过念头,我讲哪能不吃毛蚶。乃末完结了,顾家荣笑我:‘毛蚶啊,毛蚶是拉榻车朋友吃的啊。’好了,格记霉头,被伊触到印度洋了。他们顾家,十六铺码头上,潮潮泛泛的民工,拉榻车,运货。毛蚶壮大,粗胚吃的。银蚶秀丽,公子小姐吃的。”
蒜子焖河鳗,端上来的时刻,称得起辉煌二字。丁先生在旁嘱我:“吃吃看蒜,这个菜,吃鱼之前先吃蒜,蒜对,鱼一定好吃的。”陈先生宽我心:“吃吃看,不要怕,蒜烧熟了,没有坏味道的。”那个蒜子,入口即化,浓郁香醇,而河鳗,端整秾丽,搛到小碟里,依然完好,筷尖一点,骨肉分离,一箸入口,真真粉润酥融,滴滴糯。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