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们每天都可能会程度不等地用到5-200次谎言。这也可能意味着我们生活在一个真话、假话混杂的环境中,但没人喜欢谎言,没人喜欢被欺骗。 本书作者马库斯·舒尔梅耶用他曾作为刑事律师和法证心理学研究人员的研究与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种普通人就能掌握的鉴谎方法——BACON法,通过对一个人的人格与背景进行分析,辅以身体语言这种重要线索,帮助人们在识别真相时学会调查,学会不让情绪代替事实,不被人类大脑中的“黑客”操纵,进而不再雾里看花,看清真相和本质。 本书适合每一个谎言研究者,每一个需要学会辨别谎言以提升工作与生活质量的人,以及对说谎心理学有兴趣的人。 作者简介 马库斯·舒尔梅耶(Markus Schollmeyer)主修法学和心理学,是在冲突和危机局势中实现自我主张方面的专家。自1998年起开始从事刑事律师的工作。自2007年起开始从事测谎教练的工作。他深入研究证言心理学这一法证心理学的分支,并在工作中加以实践检验。 目录 引言 谎言束缚着每一个人 不诚实的人不应获得奖励 大前提:寻求真相的人应该先认清自我 第一部分 真理的价值——为什么诚实能战胜谎言 第1章 诚实营造充满信任的生存环境 诚实是新“绿色主义” 维京人原则:诚实地跨越海洋 诚实的人都是傻瓜吗 诚实者是圣人还是凡夫 第2章 拥有一双看清谎言的眼睛 合法撒谎:当你只能对谎言袖手旁观时 男人和女人,谁更容易撒谎 情绪代替事实 如何看清本质,不再雾里看花 如何不被人类大脑的黑客操纵 让大脑“自由”的技巧 恐惧吞噬灵魂,焦虑导致盲目 化学反应:和詹姆斯·邦德一起喝杯咖啡 第二部分 好饵能诱鼠——BACON法 第3章 成为人形测谎仪 小心那些教导人们更有“说服力”的“演员”和骗子 群体和紧张情绪会影响你的判断 假新闻遍天下,我们究竟还可以相信什么 隐藏自己:为什么在冷静的人身边要小心 匹诺曹:童话作者的鼻子 两眼之间:说谎者怎么看人 向左看还是向右看:骗子的眼神暴露了什么 天生的骗子:眼睛的颜色和是否说真话有关吗 鳄鱼的眼泪:如何看穿面具后隐藏的情感 无声的鞋底:腿和脚暴露了什么 追踪钱的踪迹:谎言和金钱有何关系 第4章 谎言是文化遗产 榜样也说谎,为何我们不效仿 说谎无恶果,导致说谎行为的持续性 危险的真相:诚实有时要付出代价 摆事实比讲道理更有用: 数字化变革怎么影响对真相的寻找 社交媒体是如何帮助我们寻找真相的 第5章 BACON、测试 15道测试题 评估 人格类型 语境 后记 “炙烤”出真相 序言 阅读此书前,请你诚实 地问自己: ·你今天撒了多少次谎? ·你为何想要别人诚实地 对待你? ·对你来说,真相意味着 什么? 在这个我们连国家首脑 都很难去信任,谎言会在知 名社交媒体平台被转载无数 次的时代,问自己这些问题 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人都 说现在是后真相①时代,但 这么说还为时尚早。说实话 ,我认为这完全是胡说八道 。事实就是,我们通过我们 的眼睛来感知世界。我们知 道的事实越多,对世界的感 知就越独到、越可靠、越丰 盈、越现实。事实帮助我们 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 认识世界运行的模式。 我认为现在到了强调真 理价值的时候了。通过这本 书,我展示了我在职业生涯 中寻找真理的经历。为了消 除那些广为人知的误解,如 靠身体语言判断谎言(神话 、假话与科学理论在身体语 言应用中并存),我借鉴了 揭穿谎言的科学研究成果。 各章主题设计明晰,如 果你对某一章特别感兴趣, 你可以从那里开始阅读。当 然,你也可以从头到尾阅读 这本书。 导语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无论是在合作关系中还是在亲密关系中,有些谎言无伤大雅,有些谎言却害人不浅。 为了获得利益和机会,或者想在别人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或者建立稳固的友好关系,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说谎。 当然,没人喜欢谎言,没人喜欢被欺骗。 曾作为刑事律师和证言心理学研究人员的马库斯·舒尔梅耶提出了一种普通人就能掌握的鉴谎方法——BACON法,希望能帮到每个人。 后记 人们正坐着闲聊,聊聊 天气,问问彼此过得怎么样 ,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也可 能在谈论邻居和朋友,还可 能聊聊私密的事——这是一 种日常聊天的场景。当聊私 密的事的时候,有一个真正 让人感兴趣的话题,那就是 可能被隐瞒的真相。让我们 举一个例子,比如,一个女 人怀疑她的伴侣不忠,因此 立刻责问他,这让他惊诧, 这种做法并不明智。若在伴 侣回到家时就立即跑到门口 问他是否在欺骗你,那么只 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能获得 答案。更好的做法是学着法 庭或审讯中使用一种被称为 “炙烤”的策略。就像在烧烤 架上一样,让与你对话的人 被慢慢地“炙烤”,使其在高 温下翻转,直到熟透,这样 他就能告诉你他一直在隐瞒 的是什么。 对变化的提问是开始“炙 烤”的良好起点和将话题转 向本质的契机。毕竟,在我 们怀疑某件事之前,你肯定 会先注意到对方身上一些明 显的变化。带着对这个变化 的疑问,你加热了烤架,炙 烤着对方,直到他告诉你真 相。 比如,让你开始质疑伴 侣忠诚度的变化可能是他开 始注意打扮自己了;或者他 突然以一种不寻常的方式投 入工作中;或者他突然重新 联系老友,现在经常和他们 出去玩;或者他在已经用了 最新款的手机的情况下突然 有了第二部手机;或者突然 你们之间不再有告别吻了, 他说自己很累;或者你注意 到的其他变化,而且你并不 知道他改变的原因,还需要 去打听。如果你注意到类似 的这些变化,那么你就有机 会找到真相。 反之,如果你没有注意 到任何变化,就不会怀疑, 也不会去质问他。寻找真理 的第一步是弄清事物何时发 生了变化,然后以清醒的头 脑对这种变化做定性分析。 如果你无法给这种定性一个 合理的解释,那么是时候进 行提问了。“你的品味真好 ,这是你从哪里得来的新衣 服?”这个问话是一个合适 的开场白。也许你会得到关 于新事物来自哪里的答案。 而如果他通过回复“你到底 想干什么,怎么对这个感兴 趣”来阻止你提问,那就很 危险了。你的问题是无害的 ,为什么他会有如此激烈的 反应?这种不正常的回答表 现出了一种被激怒的紧张状 态。只有当人有压力时才会 这么做,因为他知道自己疏 忽了一些地方,他害怕这种 疏忽泄露了什么。在这种情 况下,你不应该放松警惕, 而是应该马上跟进。但不要 用对质来解决不忠的问题, 而是应该冷静地问他为什么 会反应这么激烈。通常他会 回答:“我没有反应过激。” 如果他这样回答,那就可以 继续问了。“好,那你可以 告诉我你在哪里买的东西吗 ?”如果他仍不想回答,那 就可以中断对话了。不幸的 是,你可以肯定一定有不对 劲的地方。但如果你得到了 回答,那么请坚持下去,问 问其他变化,比如,新使用 的香水,或者开始对身体进 行护理。注意,你在提问的 时候只能问一些无伤大雅的 问题,比如,这个新产品的 名字或新理发师的名字。 然后,你就可以问问他 喜欢这个新产品的什么地方 。当这个问题得到回答时, 你就该问第一个尖锐的问题 了。你要问问改变的原因: “为什么你突然这么在意自 己的外表了?”这时候你要 注意你在提问时他所表现出 的肢体语言,是不是表现出 了不适,感到压力,想要回 避甚至有逃跑的倾向?如果 你看到了这样的表现,就问 问他为什么这么紧张。在这 时,说谎者往往会试图结束 谈话,想要人间蒸发,因为 你“炙烤”了他,他注意到了 这一点,所以他想逃跑。不 要让他逃走,你要坚持,直 到得到答案。在这样的对话 下,说谎的人很有可能会坦 白。因为在这种压力下,真 相会爆发出来。也许不是以 坦白的形式,而是更多地以 反击的形式,他会迅速开始 抱怨你给他造成的困扰。这 种攻击往往是他摆脱被“炙 烤”的压力的一个出口,这 样对方也就说出了一直试图 隐瞒的事。 既然你现在已经知道了 怎么找出他人试图隐瞒真相 的方法,那么就可以让自己 想要的真诚回归生活,消除 谎言。也许你已经在让他人 变得诚实的道路上收获了快 乐,那么我想鼓励这样的你 :我们需要更真诚的世界! 精彩页 不诚实的人不应获得奖励 艾伯特(Albert)吃惊地说:“请告诉我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关于诚信的书?在这样一个充斥着假新闻、谎言、信口开河的‘定论’的环境下,人们开始不相信自己的所见和所闻,你要去介绍谎言、真相,并且倡导诚实?你是不是太闲了?这样做能给你带来什么?你还不如写一本关于如何在作弊之后逃脱惩罚的手册,那一定会是一本畅销书!” 艾伯特是我非常尊敬的同事,我们常常一起谈论社会问题。我非常欣赏他高质量的谈话水平,但此时我不得不反驳他:“好吧,如果接下来我说得不对,那么请纠正我。你是不是不喜欢别人对你有所隐瞒?你是不是也意识到并经常强调真理的价值?其实你也是一个期望改变的人。你也会摒弃‘为达目的,一切手段都是合理的’思维,盼望人与人之间有更长久的相处方式。我们倡导环境保护,但在保护人性和价值观时表现得相当冷漠,你也会对此感到很矛盾。你也觉得很难在一个尔虞我诈的社会里打造没有谎言的氛围。你认为我们应该给予他人更多的信任,作为回报,我们也应该在这个利益至上的世界里得到信任。你觉得这是一个每个人都呼吁正义,却又抱怨且不愿承担责任的世界;这是我们需要最好的医疗保健但护士薪水过低的世界;这是我们向年轻人承诺未来,却不让他们创造未来的世界;这是我们期望伴侣忠诚,却喜欢在网上调情的世界;这是金钱和权利可以掩盖真相的世界。你会认为这样的世界是虚伪的,对吗?”艾伯特点了点头:“确实如此,我经常看到不诚实的人最终获得了奖励。” 也许他的观点不无道理,回头看看,那些用谎言蒙混过关的人往往能够获取更大的利益。时代在变化,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已经出现。我们必须学会爱护环境,否则它很快就会遭到破坏。“经济人”模式,即纯粹由经济因素驱动的模式已经被淘汰,因为无条件地追求利益的观念与环保的理念并不契合。此外,我们还要应对数字化改革,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任务。地球人口过多迫使我们走得更近,这将导致生活的各个领域充满竞争。想想看,我们不仅要争抢原材料、经济适用房、停车位和幼儿园名额,还要争抢伴侣。对了,在一些城市,你甚至还要争抢一个网红餐厅的位子,因为其他人已经提前几周预订了座位。再试想一下,当更多的人搬到城市里,寻找住房、伴侣、工作或者餐厅座位时,将会发生什么呢?所有的一切都会变得更紧张,摩擦也会频繁发生,因为人性太复杂,所以这些冲突很难仅仅靠公平正义的方式就能解决。迁移会带来人与人之间接触的压力,而诚实和信任的关系可以减轻乃至消除这些压力。 我们是否可以用一种简单、传统的方式来解决迁移的问题,即把自己封闭隔绝起来,以维持现状?答案是不可以,因为封锁边界和民粹主义思想不能阻止这种迁移,反而会导致更多的竞争和冲突。 P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