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唐代诗人王维是我国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结构上,本书按照古诗的内容、情感将54首古诗分成6个部分,即边塞、田园、赠答、山水、咏物和送别诗。每个部分的9首古诗进一步按照内容差异,被系统和均匀地分类为3章。 内容上,本书的6个部分按照王维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历和感悟的时间顺序排列。因王维早年热衷政治,边塞诗被排在第1部分,将9首边塞诗分类成出征行军、拔剑弩张和晚年的功高无赏。第3部分的赠答诗记叙了对失意朋友的慰问、相同的志趣和友谊的真挚。第2、4、5部分的田园诗、山水诗、咏物诗体现了王维的田园诗派风格,其中田园诗主要描写了道家、佛家、农家、隐士的田园隐居生活,山水诗记叙了诗人远游时所见的山水,咏物诗则融合了物和情,如用红豆寓相思、用松树寓坚贞。第6部分的送别诗记叙了对朋友的惜别、隐退官场和诗人的壮志未酬。 技能上,本书引导读者从诗性、文化、译法和视觉视角去赏析和掌握中华古诗英译的技巧,且译文均来自国内知名翻译家赵彦春。每首诗都附有背景解说、文化负载词注释和译文赏析,为读者提供了历史百科、文化词规范的译文和诗歌翻译的实用技巧。 作者简介 冯奇,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鉴定专家,中国国学双语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大学英语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外文学会常务理事、Translating China编委、上海市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诸子典籍英译传播文献整理与研究”。研究方向为语言对比与翻译。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 目录 第一部分 边塞诗 第一章 出征行军 1.1 从军行 1.2 陇西行 1.3 燕支行 第二章 剑拔弩张 2.1 使至塞上 2.2 出塞作 2.3 少年行四首 第三章 功高无赏 3.1 陇头吟 3.2 李陵咏 3.3 老将行 第二部分 田园诗 第四章 参禅悟道 4.1 赠焦道士 4.2 赠东岳焦炼师 4.3 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 第五章 做客田园 5.1 济州过赵叟家宴 5.2 韦给事山居 5.3 韦侍郎山居 第六章 归山隐居 6.1 纳凉 6.2 归嵩山作 6.3 过太乙观贾生房 第三部分 赠答诗 第七章 深情慰问 7.1 奉寄韦太守陟 7.2 寄荆州张丞相 7.3 酌酒与裴迪 第八章 隐居志趣 8.1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8.2 酬张少府 8.3 答张五弟 第九章 仕途之路 9.1 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 9.2 献始兴公 9.3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第四部分 山水诗 第十章 野游登览 10.1 终南山 10.2 登河北城楼作 10.3 登裴秀才迪小台 第十一章 潺潺流水 11.1 青溪 11.2 汉江临泛 11.3 鸟鸣涧 第十二章 辋川胜景 12.1 鹿柴 12.2 栾家濑 12.3 辛夷坞 第五部分 咏物诗 第十三章 抒发情怀 13.1 相思 13.2 红牡丹 13.3 黄雀痴 第十四章 咏物赞歌 14.1 新秦郡松树歌 14.2 赋得清如玉壶冰 14.3 青雀歌 第十五章 禅意幽幽 15.1 文杏馆 15.2 左掖梨花 15.3 酬黎居士淅川作 第六部分 送别诗 第十六章 悲伤惜别 16.1 送元二使安西 16.2 临高台送黎拾遗 16.3 送别 第十七章 满怀希冀 17.1 送友人南归 17.2 山中送别 17.3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第十八章 壮志未酬 18.1 别辋川别业 18.2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18.3 送刘司直赴安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