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宇宙(精)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作者 (美)卡尔·萨根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宇宙》由知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所著,是影响深远的一本天文科普名著,是豆瓣9.5分同名传奇纪录片的姊妹篇。《宇宙》一书将科学思辨和人文精神结合,从我们身边的琐事追溯到万物的开端,从浩渺的宇宙视角审视人类自身。作者在天文、生物、化学和地理学之间进行“异花授粉”,将科学与历史、艺术、人类学和哲学交织,向我们描述了宇宙了前生今世,帮助读者拥抱科学,了解人在宇宙中的位置。
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年11月9日~1996年12月20日),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大卫·邓肯天文和太空科学研究会教授、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出色的科学家。他同时还是世界性的太空研究组织、美国行星研究学会的会长及创始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起他就成为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顾问,参与了探索金星“水手一号”项目的设计。70年代初期,萨根首次出现在“今夜秀(The Tonight Show)”节目,将天文的奇观和理论以及关于生命的起源介绍给数百万观众。萨根还是搜寻地外生命的积极支持者。在冷战高峰时期,萨根建立气象模型说明全球核战可能导致地球生态失衡,提出“核冬天”假说。
卡尔·萨根博士不仅仅是一名杰出的、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的天文学家,更是一位功勋卓著的科普大师。他的优秀科普作品《伊甸园的飞龙》曾获美国普利策奖,20世纪80年代他主持拍摄的13集电视片《宇宙》,被译成10多种语言在60多个国家上映,此外他还撰写了数十部品位很高的科普读物。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星海之滨
第二章 宇宙的复调
第三章 和谐世界
第四章 天堂和地狱
第五章 红星蓝调
第六章 旅行者的故事
第七章 夜空之脊
第八章 时空之旅
第九章 恒星的一生
第十章 永恒的尽头
第十一章 记忆挥之不去
第十二章 银河百科全书
第十三章 谁为地球代言
致谢
附录1 归谬法和2的平方根
附录2 五个毕达哥拉斯正多面体
序言
终有一日,今天的未知
之谜会得到解开,但那需
要漫长的勤勉研究。人类
寿命有限,一个人穷尽毕
生之力也不足以攻克天空
这如此巨大的课题。……因
此,唯有经过岁月和持续
数代的研究。此等知识才
能逐渐显现。终有一日,
我们的子孙会惊讶于他们
的先人竞不了解那些无比
浅薄的常识……待到谜团揭
开之时,我们早已被遗忘
。如果宇宙无法为人类世
代提供无穷无尽的谜题,
那它就实在太渺小,太可
悲了……大自然不会一下子
彰显它的全部奥秘。
——塞涅卡,《自然问
题》卷七,1世纪
古人在日常对话和生活
中,总是把最平凡的事物
和最宏大的宇宙联系在一
起。这里有个有趣的例子
,公元前1000年的亚述人
在被牙痛所扰时,会念诵
这样一段以宇宙起源为首
、以祛除牙痛为尾的咒语

安努造天空。
天空造大地,
大地造河流,
河流造小溪,
小溪造沼泽,
沼泽造蠕虫,
蠕虫面觐沙玛什,
在伊亚面前哭泣:
“你给我什么当食物呢?
你给我什么喝?”
“我会给你无花果干,还
有杏仁。”
“它们与我何干?
无花果干,还有杏仁!
让我居住在牙齿间,
让我居住在牙龈里!…
…”
因你说的这些话,小虫
子,
愿伊亚用他的力量毁灭
你!
(对付牙痛的咒语)
配方:二等啤酒……与
油调和;
念三遍咒语,然后把药
涂抹在牙上。
我们的祖先渴望了解世
界,只是未找到正确的方
法。他们想象中的宇宙小
巧、古雅又完整,由安努
、伊亚和沙玛什等神明掌
控。在古人的宇宙里,人
类即便不是万物中心,也
扮演了重要角色,我们和
大自然的其余部分紧密相
连,就像用二等啤酒治疗
牙痛,也与最深奥的宇宙
秘密相关。
时至今日,我们才找到
了理解宇宙的良方。它名
为“科学”,既有效,又优雅
。科学揭示出的宇宙如此
古老,如此浩瀚,以至于
人类在其中的戏份乍看之
下无足轻重,我们和宇宙
的距离反倒显得更远,甚
至变得遥不可及,星空不
再与日常事务有什么相干
。然而科学同样揭示出,
宇宙不但有着令人头晕目
眩的宏伟尺度,也可以为
人类所理解。从本质上来
说,人类诞生在宇宙一隅
,命运早已注定与之紧密
相连。我们最寻常、最琐
碎的事务,都可以追溯到
宇宙及其起源——这正是
本书所致力于旱现的视角

……
新知的步伐仍在继续。
日本、欧洲航天局和苏联
的飞船计划在1986年对哈
雷彗星进行抵近观测。美
国制造的史上最大太空望
远镜会在这个十年结束前
升空;人类终于有机会真
正通过空间任务探索火星
、其他彗星、小行星和“泰
坦”;美国“伽利略号”航天
器计划于1988年抵达木星
,首次将探测器送进木星
大气层之内。
然而科学的发展也有阴
暗面:最近的研究表明,
如果核战打响,那么原爆
扬起的尘埃将遮天蔽日,
导致地球寒化。即使是那
些没直接参与战争的国家
也会因此遭遇前所未有的
灾难。技术的发展既能帮
人类进一步探索宇宙奇迹
,也能让地球陷入混乱无
序。我们有幸生于史上最
重要的时代之一,甚至有
幸决定历史的走向。《宇
宙》项目规模庞大,我没
办法在这里向每一个为它
做出过贡献的人表达谢意
。但我要特别感谢B.金特
里·李;纪录片的制作人员
,包括资深制片人杰弗里·
海茵斯一斯泰尔斯、大卫
.肯纳德和执行制片人艾
德里安·马龙,艺术家乔·隆
伯格(他在《宇宙》视觉
效果设计和组织阶段起了
关键作用)、约翰·艾利森
、阿道夫.夏勒、里克·施
特恩巴赫、唐·戴维斯、布
朗和安妮·诺尔察;顾问唐
纳德。戈德史密斯、欧文·
金格里奇、保罗·福克斯和
黛安·阿克曼;卡梅隆·贝克
;KCET管理层,特别是格
雷格·安道菲尔,他向我们
传达了KCET的提案,查克·
艾伦、威廉·兰布、詹姆斯
.洛佩尔;呸有《宇宙》
电视纪录片的承销商与联
合起来,包括美国大西洋
里奇菲尔德公司、公共广
播公司、亚瑟·维宁·戴维斯
基金会、阿尔弗言德·P.斯
隆基金会、英国广播公司
和波利提尔国际公司。另
一些离助我澄清事实或方
法的人会列在书后。当然
,本书的最终责任人是 我
。我得感谢兰登书屋的工
作人员,包括编辑安妮·弗
里德戈德。他 们不仅工作
出色,还在纪录片和书本
的最后档期起冲突时展现
出了极 大的耐心。我要格
外感谢我的行政助理雪莉·
阿尔丁。她乐天开朗,工
作高效。雪莉不但负责本
书初稿的打字工作,也参
与了成书的各个 阶段。实
际上,她对《宇宙》项目
贡献良多,远不止于此。
对于给了 我两年假期来从
事此项目的康奈尔大学,
以及我的大学同事、学生
,还有我在NASAD美国国
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
实验室,以及“海 盗号”成
像团队的同事,我的感激
之情同样无以言表。
在纪录片《宇宙》的创
作过程中,给予我最大帮
助的人是电视纪 录片的合
作编剧安·德鲁彦和史蒂文·
索特。他们对《宇宙》系
列纪 录片的基本创作理念
、整体知识结构、章节的
安排
导语
涉猎广博,深入浅出,文笔优美,热情洋溢而充满诗意
横跨天文、生物、化学和地理学等各学科,并将科学与历史、艺术、人类学和哲学交织融合,令人叹为观止。
连续70周《纽约时报》排行榜冠军,畅销80国,受它影响的人数以亿计。
精彩页
宇宙即一切。过去是,将来亦如是。对宇宙的遐思即便再卑微渺小,也能撼动人心——那是脊柱上传来的刺痛、嗓子里的哽咽,或者某种模模糊糊、从高处坠落的久远记忆。如此,我们知道,那最伟大的谜团近了。
宇宙的规模和年龄远超常人想象。我们的行星家园只是迷失在永恒和无限间的小小一点。从宇宙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关注无关紧要,甚至微不足道。但这个物种年轻、好奇、勇敢,而且充满希望。近几千年来,我们对宇宙以及我们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有了惊人的发现。这些发现不仅令人振奋,还提醒我们,人类已经进化到了以学习为乐,并以获取知识为生存先决条件的地步。我相信,人类的未来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毕竟苍穹浩瀚,我们不过是晨空中一粒飞扬的尘埃。
探索宇宙,需要兼具想象力和怀疑精神。想象力能开启未知世界,少了它,我们将一事无成。怀疑精神则可以区分幻想和现实,检验我们的推测。宇宙有无法穷尽的优美天体,错综的关联、微妙的法则,可供探索的无限空间。
地球位于星海边缘。人类的绝大部分知识都在这里学得。如今,我们刚向海洋探出一小步,被海水濡湿了脚趾——至多到脚踝。怡人的水温,宛如海洋的呼唤。内心深处有个声音说,那里是起源,是游子渴望回归的故乡。这渴望可能会触犯某些神明,但我相信它并无不敬之意。
在地球上所用的单位,比如米或者英里,放在宇宙尺度下会失去意义,得改用光速来衡量距离。光在一秒内能飞行186,000英里,也即300,000公里,可绕地球七圈。太阳发出的光抵达地球需要8分钟,因此我们说太阳距离地球8光分。给一年的时间,光能跑出十万亿公里,或者六万亿英里。光在一年里飞过的距离,叫做光年。它度量的不是时间,而是距离——非常遥远的距离。
地球是宇宙里的一个地点,但绝不是一个。它甚至并不典型。实际上,没有哪个星球、恒星或者星系能够算作典型,因为宇宙的绝大多数地方都是空的。真正典型的是广袤、寒冷的真空,那里陌生而荒凉,处于永夜之中。与之相比,行星、恒星和星系显得稀缺而美丽。如果我们被随机抛进宇宙某处,落在行星或者附近的概率会小于1/1033(1后面跟33个0)。这样的数字极难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可见星球多么稀少。
如果位置合适,我们能在星系间的深空里看到无数微弱、纤细的须卷状光芒。它们如同海上的泡沫,被空间的波浪打散。那些光就是星系。其中一些独行流浪;大多数则群集于一处,在宇宙无垠的黑暗中漂流。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宇宙最宏伟的尺度。我们已经来到了星云的王国,它距离地球80亿光年,位于已知宇宙的中央间。
星系由气体、尘埃和恒星组成——数以十亿计的恒星。只要身旁存在行星,每颗恒星都可能是某个文明的太阳。也许那里正有许许多多的生命和智慧生物在繁衍生息,不过从远处看,星系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可爱的收藏品,就像贝壳或者珊瑚,它们是大自然在浩瀚星海中劳作亿万年的成果。
宇宙里星系的数量多达几千亿(1011)个,每一个都包含了几千亿恒星。如果星系中的行星数量和恒星差不多,那它们就有1011×1011=1022,整整百万亿之多。面对如此惊人的数字,生命只存在于一颗普通恒星——也就是我们的太阳——旁的宜居行星上,这概率得多小呢?生活在星海一隅的我们,凭什么成为这样的幸运儿呢?在我看来,更可能的情况是宇宙间到处都有生命,只是还不为我们所知。人类才刚刚开始探索之旅。
从80亿光年之外看过来,连银河系所在的星系团都微不可见,更别说小小的太阳跟地球了。这个距离上,它们根本无法观察。即使凑到近旁,地球也不过是岩石和金属构成小点,微弱地反射着阳光,丝毫不像一颗有文明存在的星球。
现在我们旅行到的地方,被地球上的天文学家叫做“本星系群”。它横跨数百万光年,由二十多个星系组成。这是个稀疏模糊而低调的天体群。从地球上看,其中一个叫M31的星系位于仙女座中。和其他漩涡星系类似,它是个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大风车。两个矮椭圆星系像卫星一样绕着M31转。束缚着它们的引力规则,和让我坐稳椅子的力量是同一种东西。整个宇宙的物理法则都一样。现在,我们离家200万光年。
M31外侧,有个与它非常相似的星系,就是我们的银河。它的旋臂缓缓转动,每25亿年才划过一圈。到了这个距地球四万光年的地方,我们开始朝着银河系巨大的中心区域坠落。但且慢,如果想找到地球,我们就得换个方向,沿一条遥远的旋臂,去它边缘附近的僻静地方。
即使在旋臂之间,我们也会被眼前的景象震撼:那是汇聚成河的群星。它们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的脆弱如肥皂泡,体积却大得惊人,足以容纳上万个太阳,或万亿个地球;有的小如市镇,然而密度比铅大一百万亿倍;有些恒星茕茕孑立,像我们的太阳一样形单影只;但多数恒星彼此相伴。它们通常是相互绕转的双星,然而你也能见到从三星系统到几十颗恒星组成的恒星系团,甚至容纳百万恒星的巨大球状星团。有些双星近得仿佛黏在一起,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5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