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体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对后世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楚辞》问世后,模仿者众多,代表性的有宋玉、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而研究者更是不计其数,代有大家,最后形成了一个研究学派——楚辞学。
本书收录屈原(计8篇)和宋玉(计2篇)的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白话格律楚辞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体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对后世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楚辞》问世后,模仿者众多,代表性的有宋玉、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而研究者更是不计其数,代有大家,最后形成了一个研究学派——楚辞学。 本书收录屈原(计8篇)和宋玉(计2篇)的作品。 目录 前言(吴广平) 离骚 九歌 东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东君 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 天问 九章 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 远游 卜居 渔夫 大招 九辩 招魂 译后记(丁鲁) 序言 众所周知,中国先秦诗 歌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 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 前6世纪)约五百年间,是 四言诗发展的黄金时代。 这些“先民的歌唱”被周人搜 集、整理,编订成我国古 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以后整整三 百年,中国文坛几乎被散 文的光辉所笼罩,诗歌则 处于沉寂时期。打破这沉 寂局面的,乃是天才诗人 屈原及其后学宋玉。他们 创造了一种具有楚国鲜明 地方特色的新诗体。这种 诗体就是“楚辞”。“楚辞”和 《诗经》迥然不同,它不 是集体的歌唱,而是个人 的创作;不是现实主义的 ,而是浪漫主义的;不重 自然的写实,而重主观的 抒情;不是表现的北国风 光,而是表现的南方景象 ;不是单一的比兴,而是 整体的象征;句式不是板 滞的四言,而是灵动的杂 言;篇章不是回环复沓的 短章,而是结构宏大的巨 制;风格不是自然质朴, 而是弘博丽雅。楚辞鲜明 的地方特色,宋代黄伯思 在《校定楚辞序》中有经 典的概括:“盖屈宋诸骚, 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 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 辞。”(见《宋文鉴》卷九 十二)因为楚辞这种新诗 体的代表作,乃是“逸响伟 辞,卓绝一世”(鲁迅《汉 文学史纲要》)的《离骚 》,故后人又称其为“骚体 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往往“ 风”“骚”并称,以“风”来指 代《诗经》,以“骚”来指代 楚辞。考“楚辞”这一名称, 最早见于西汉武帝时期。 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张 汤传》载:“买臣以楚辞与 助俱幸,侍中为太中大夫 ,用事。”汉成帝时,刘向 整理古文献,把楚国人屈 原、宋玉所创作的骚体诗 和汉代人贾谊、淮南小山 、东方朔、严忌、王褒、 刘向等人所创作的拟骚诗 汇编成集,共十六卷,定 名为《楚辞》,从此,“楚 辞”遂又成为一部诗歌总集 的名称。东汉安帝元初初 年,王逸给刘向所编的《 楚辞》作注,又加进他自 己写的一篇《九思》,而 命名全书为《楚辞章句》 ,为十七卷。刘向编的十 六卷本《楚辞》久已亡佚 ,只有王逸的十七卷本《 楚辞章句》流传至今,这 就是现存最古的《楚辞》 注本。《楚辞》一书是中 国文学的古老经典,在中 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历史文 献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按照传统的经、史、子 、集四部文献分类法,《 楚辞》属于“集部”,向来被 称为“集部之祖”。打开中国 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 书》,其中“集部”类的第一 部书就是《楚辞》。故四 库馆臣称:“集部之目,《 楚辞》最古。”(见《四库 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四八“ 集部总叙”)由于《楚辞》 一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研 究楚辞的历史绵延悠久, 研究楚辞的论著汗牛充栋 ,并因此形成了一门专门 的学问——楚辞学。 作为一种诗歌体式,楚 辞源于“楚声”“楚歌”。在春 秋时代,楚国的音乐和民 歌被称为“南风”或“南音”。 《左传·成公九年》记载, 楚人钟仪在晋鼓琴而操“南 音”,被誉为“乐操土风,不 忘旧也”。战国时楚国的地 方乐曲如《涉江》《采菱 》《劳商》《九辩》《九 歌》《薤露》《阳春》《 白雪》等曲目,还都可以 从楚辞作品中看到。屈原 的《涉江》《九歌》和宋 玉的《九辩》,就是借旧 题写的新诗。屈原以前的 楚地民歌,有刘向《说苑· 善说》篇所载楚康王时代 (前559-前545年在位)翻 译的越族渔家姑娘唱的那 首著名的情歌《越人歌》 :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 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 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 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 枝,心说(悦)君兮君不 知! 稍后数十年,又出现了 《孟子·离娄上》所引、传 为孔子所闻的《孺子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 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 以灌我足。 这两首诗歌都使用语气 词“兮”,与后来的楚辞的基 本形式相同,乃是楚辞的 先导。但这样的民间小调 犹如涓涓细流,倘若不被 伟大的诗人屈原学习和采 用,并创造出“气往轹古, 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 与并能”(《文心雕龙·辨骚 》)的《离骚》《九歌》 《天问》《九章》等诗作 ,就不可能形成中国诗歌 长河中骚体诗创作的狂潮 ,成就“一代之文学”。可以 毫不夸张地说,屈原的出 现,是中国诗坛一次辉煌 的日出。 “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 交彩于风云。”(《文心雕 龙·时序》)“屈宋逸步,莫 之能追。”《文心雕龙·辨骚 》)在中国文学史上,屈 宋历来并称,两人均被尊 为“中国文学之祖”。刘师培 说:“中国文学,至周末而 臻极盛……而屈、宋楚辞, 忧深思远,上承风雅之遗 ,下启词章之体,亦中国 文学之祖也。”(《论文杂 记》)陆侃如说:“谁是中 国文学之祖?我毫不迟疑 的说:屈原与宋玉。他们 不但给予楚民族文学以永 久的生命,并且奠定了中 国文学的稳固的基础。”“古 代若无屈、宋,则文学史 决没有那样灿烂;而楚民 族若无屈、宋,则楚文学 也决占不到重要的地位。 所以,凡研究中国文学的 人——尤其研究古代文学的 人——都不可不从屈、宋下 手。”(《屈原与宋玉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