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英国外交史学家基思·汉密尔顿和理查德·兰霍恩撰写的《外交实践》(第二版)系统、详实地分析了从外交初始到20世纪90年代外交的完整发展、演进史。这本书一直被选作外交学专业必读课本。新版《外交实践》延续了第一版对外交史的深入分析,更加全面、细致地分析了古代外交与非欧洲外交的渊源,包括对前希腊外交、早期阿拉伯外交以及印度次大陆等国家间相互沟通、交流实践的研究和讨论;对20世纪90年代多边外交和峰会外交的全面分析;对新型、超越国界的外交主体和外交方式,包括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援助、新公共外交以及电子通信技术下带来的外交新发展的全面分析和阐释。该书史料翔实,逻辑严密,是一部适合外交专业实践者、研究者与学生的经典著作。 作者简介 陈实,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讲师,英国杜伦大学政治学博士。外交学院青年学者和创新团队成员。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专业。后于英国杜伦大学获国际关系(东亚方向)硕士学位。研究兴趣包括:国家间信任、中日关系、亚太地区政治、海外利益保护等。出版英文专著Asymmetric Struture of Mutual Distrust and the Locked Sino-Japanese Relations(《互不信任的差异性结构与锁定状态下的中日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20)。在中外刊物和媒体上发表论文数篇,如“EU-China Relations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BRI: A Critical Analysis of EU Regulations on Trade and Investments”(The Journal of Economic Sciences: Theory and Practice)、《推进“黄金时代”的中英关系行稳致远》和《中国参与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的行动及面临的挑战》等。另参与编写全国干部培训教材《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 目录 英汉对照缩略语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从源起到1815年 1.旧世界 2.文艺复兴时期的外交以及常驻大使 3.“旧外交”的出现 第二部分 从1815年至今 4.“旧外交” 5.“新外交” 6.整体外交 7.外交的普及 第三部分 结论 8.外交的改变与超越 序言 本书是在20世纪80年代 末构思的,是一本为国际政 治专业学生编写的外交简史 。在第一版完成前不久,编 写范围和内容都有所扩大, 以适应在东欧和中东地区剧 变后研究视角的变化和新的 外交实践。在过去的15年里 ,外交演变的步伐没有放缓 ,然而我们的目标仍然保持 不变。第一章的内容有所扩 展,以便对古代外交实践和 非欧洲传统进行更多的讨论 :全新的第七章探讨了 1995年以来外交领域新发 展的主流。包括“结论”在内 的其他章节,也都进行了修 订。我们希望由此推出的第 二版将继续为那些寻求了解 外交演变方式的人以及外交 从业者提供有用的介绍。 我们仍然要感谢德里克· 比尔斯(Derek Beales)教 授、已故的理查德·伯恩 (Richard Bone)先生、埃 莉诺·布鲁宁(Eleanor Breuning)博士、已故的格 林·丹尼尔(Glyn Daniel) 夫人、简·戴维斯(Jafle Davis)小姐、埃里克·戈尔 茨坦(Erik G0ldstein)博士 、安·莱恩(Ann Lane)博 士、弗雷德里克·帕森斯 (Freclerick Parsons)博士 和穆尔黑德·赖特 (Moorhead Wright)博士 在编写原书过程中给予的支 持。对于第二版,我们也要 感谢杜伦大学图书馆档案和 特藏部(Archives and Special Collections of Durlaam University Library )助理管理员简·霍根 (Jane Hogan)女士,她 允许我们引用和引述她所保 管的怀尔德(Wylde)文件 。同时也要感谢格兰特·希 伯德(Grant Hibberd)先 生、杰弗里·皮格曼 (Geoffrey Pigman)博士 和伊恩·罗伯茨(Ian Roberts)先生的所有建议 和帮助。我们要特别感谢詹 姆斯·阿梅马索尔(James Amemasor)先生对第一章 的扩充所提供的帮助。然而 ,成书仍然完全由我们自己 负责。 基思·汉密尔顿与理查德· 兰霍恩 2010年圣帕特里克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