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为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的《文心雕龙》研究专著,对于刘勰生平身世、思想变化,以及《文心雕龙》的文化脉络、思想结构、关键概念等做了细致的分析和解读。同时还收录了作者关于《文心雕龙》的一系列谈话、讲稿等。 读《文心雕龙》,可以了解我国从先秦到南朝齐代的文学发展史,文学理论的原则与脉络,文学体裁的分类与流变,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的标准与风格。总之,它可以说是当时的一部文学百科全书。 作者简介 王元化(1920-2008),当代著名学者、思想家、文艺理论家。在其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信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原则,对当代中国诸多重大思想与学术问题,均发表有他自己独到的论述,对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其重要著作有:《王元化文学评论选》、《文学沉思录》、《传统与反传统》、《文心雕龙讲疏》、《清园夜读》、《思辨随笔》、《清园论学集》、《读黑格尔》、《清园近思录》、《九十年代反思录》以及《王元化集》(十卷)等。 目录 出版说明 小引 序 刘勰身世与士庶区别问题 《灭惑论》与刘勰的前后期思想变化 刘勰的文学起源论与文学创作论 《文心雕龙》创作论八说释义小引 释《物色篇》心物交融说——关于创作活动中的主客关系 [附释一]心物交融说“物”字解 [附释二]王国维的境界说与龚自珍的出入说 [附释三]审美主客关系札记 释《神思篇》杼轴献功说——关于艺术想象 [附释一]“志气”和“辞令”在想象中的作用 [附释二]玄学言意之辨撮要 [附释三]刘勰的虚静说 释《体性篇》才性说——关于风格:作家的创作个性 [附释一]刘勰风格论补述 [附释二]风格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释《比兴篇》拟容取心说——关于意象:表象与概念的综合 [附释一]“离方遁圆”补释 [附释二]刘勰的譬喻说与歌德的意蕴说 [附释三]关于“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一点说明 [附释四]再释《比兴篇》拟容取心说 释《情采篇》情志说——关于情志:思想与感情的互相渗透 [附释一]《辨骚篇》应归人《文心雕龙》总论 [附释二]文学创作中的思想和感情 释《镕裁篇》三准说——关于创作过程的三个步骤 [附释一]思意言关系兼释《文心雕龙》体例 [附释二]文学创作过程问题 释《附会篇》杂而不越说——关于艺术结构的整体和部分 [附释一]文学创作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附释二]整体与部分和部分与部分 释《养气篇》率志委和说——关于创作的直接性 [附释一]陆机的应感说 [附释二]创作行为的自觉性与不自觉性 附录 《文心雕龙创作论》初版后记 《文心雕龙创作论》第二版跋 《文心雕龙讲疏》日译本序 序言 出版说明 王元化(1920.11.30— 2008.5.9),湖北江陵人 。著名学者、思想家、文艺 理论家。号清园,曾用笔名 洛蚀文、方典、函雨等。他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写 作,在漫长的学术生涯中, 发表了多部作品。他对《文 心雕龙》的解读,对五四启 蒙思想的剖析,对卢梭“公 意”的追问,他整个思想历 程的“三次反思”等,都对当 代思想学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不降志,不辱身,不 追赶时髦,也不回避危险” 的精神风骨,亦成为后学追 慕的楷模。为了更好地传播 王元化先生的思想学术,传 承其精神文脉,更加完整地 展现先生个人的观察、思考 、认知与研究,我们此次以 精装本形式推出“王元化著 作集”,集中呈献给广大读 者,谨以此表达对先生最真 挚和最深切的纪念。 二○二二年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