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诚育立人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朱向青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立人创建者游惠松的成长经历、教育情怀和文化建树为主线,塑造了献身民办教育的教师群体形象,讲述了漳州“立人”的故事。游惠松少年艰辛求学、青年为人师表以及中年创建“立人”的曲折经历,昭示出忍辱负重、砥砺前行的人格精神。全书采用“纪实文学”笔法,通过一种诗意和深度的言说文字,表现出游惠松坚韧不拔、探求真知、不甘平庸且勇于创新的精神秉质。作品真实纪录立人学校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反映出漳州民办教育及基础教育转型发展的时代影迹,也客观描述了古郡漳州的辉煌历史、民俗风情和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 朱向青,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首届“纪实报告文学”福建作家班学员。作品发表于《散文百家》《飞天》《北方文学》《福建文学》《厦门文学》《泉州文学》等刊物,参与编纂《漳台传统节日》《漳州八宝印泥》《流霞龙江》《漳州朱子文化》等丛书。先后创作出版《五古丰登·漳州古厝》《左岸青山右岸树》,曾获飞天文艺奖、光明日报征文奖、福建省第34届优秀文学作品奖等。 目录 序章:廿载立人,廿载传奇 第1章 儿时记忆,朦胧难忘,心绪偶起思念 “数学天赋” 最后一个上学的孩子 无书可读的小学时光 “为革命而读书” 十八岁的初中数学老师 同学情义深 第二次考试 师专的读书岁月 第2章 青春气爽,竹马青梅,常常路中荡 “另类”教师 坚守了六年的爱情 老游家的好媳妇 走出生活的困境 成为一名教研员 一定要办一所学校 具备办学的各项条件 茶厂里响起了琅琅书声 第3章 试君眼力知多少,数到云峰第几重 盖了七十二个公章 刘金忠来访 南靖“十八罗汉” 走村入户 “白眼”和歧视没有什么 从“阳光班”到“周恩来班” 设立初中部 “风水宝地” 第4章 道路崎岖,样样争取风生,冠群英 在困境里开拓新路 溢芳茶园 筹资建校 创办“超越班” “校本培训”的想法 “三大精神”和“五化目标” 教学遵循“生本化” 考察观摩团来到立人 “立人有三多” 高考前的担忧 毕业感言 第5章 诚源,愿心泉,平台同业乐心间 新学年,新校长,新气象 共业平台 竞聘上岗 “三力”不断增强 党建工作 云霄立人学校成立 校歌《有你更辉煌》 陀螺管理模式 几何模型里的管理智慧 难忘的2007 第6章 酷寒风雪红梅艳,迎春来,盛开花宴 周恩来雕像落成 《周恩来班的同学们》出版 2008年的高考 提升高考成绩的法宝 载道南归,盛世恩来 高考研究专家 高考是一场涅槃 “莲花山会议” “千分工程”和奥数竞赛 电视剧《高考万花筒》 第7章 从容待,十年一剑,来日定披靡 推行“分层导学” 机器人大赛和现代教育 “小学部”成立 让教师享受快乐 《诚悦立人》出版 十周年庆典 让爱唤醒心中的巨人 立人斯特合作学校成立 “思齐”校本课程 第8章 合心力,看思齐正道,誉满人间 心灵驿站 跨国、跨文化交流活动 漳浦立人学校成立 一场特殊的庆功宴 普通孩子也能考入名校 中国美院漳州立人考点 高级艺术顾问宋草人 上海音乐学院冬季考点授牌 立人的“一报一刊” “小作家”作品研讨会 第9章 引领开来,书藏化育,立徽明德智慧传 新形势下“校本培训” 十佳最美生管老师 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 信念感染信念 李杰的励志演讲 又是一年“成人礼” 魏书生到立人讲学 最是书香能致远 破解凤山“百年绝对” “戊戌三赋” 第10章 论未来,梦想东风,吹绿万物争艳 学校内涵发展的软实力 三校联研和“同课异构” 《立人报》的“新春致辞” 省级学科研究基地会议 游子卦序 以诚立人,天人合一 疫情中的“线上教学” “安溪问道”与“和溪论辩” 《诚正》和《诚乐》 集团成立理事会 行走的姿态 后记 序言 廿载立人,廿载传奇 一 元旦过后,从漳华路通 向南江滨路的主干道上,尽 是前往高新区观赏“水仙花 海”的车子。“水仙花海”是 一处位于圆山脚下的规模颇 大的水仙花培育种植基地, 占地面积达260多亩。初冬 时节培植于七彩花田里的水 仙花,这个时节尽显冰清玉 洁的美好姿态。 2020年元旦后的第一天 ,是传统的腊八节。老漳州 曾有民谣:“小孩小孩你别 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 了腊八,空气里香气扑鼻的 腊八粥的气味里就浸透着浓 浓的年味儿。那时候,新冠 肺炎疫情还没有肆虐开来, 人们浑然不觉,就想去看一 看水仙的花瓣,嗅一嗅水仙 的清香,从而将积攒了一个 冬天的烦闷消散在大自然的 绮丽美景中。于是,很多载 着亲朋好友的车子依旧行驶 在漳华路上。 不料,1月10日那天,漳 华路出现了百米长的堵车现 象。10多分钟过去了,车子 才向前缓缓移动了几十米。 那些原本因看水仙花而兴致 很好的人,在此种情形下难 免有些懊恼和扫兴。很多人 发出疑惑:近几年漳州城市 建设日新月异,街道宽阔, 很少发生交通拥堵现象,今 天怎么会堵车了?到了中午 时分,人们才明白了堵车的 原因。原来,位于此区的漳 州立人学校今天放寒假,接 孩子回家的车辆从四乡八邑 纷至沓来,以至于出现了交 通拥堵现象。 《间南日报》“谭州新闻 ”公众号及时发布了交警支 队的《通知》。《通知》称 ,辖区漳州立人学校今日中 午将迎来离校高峰,届时辖 区道路车流量势必剧增,将 给辖区道路交通带来极大压 力。为了方便群众出行,特 公布拥堵路段,除新厝长途 汽车客运站至漳华辅路交接 处的漳华路,还有芝山路及 其南端的大学路,皆为交通 拥堵路段。希望驱车出行的 市民及时规划路线,避开拥 堵路段,提高通行效率。 看到消息后人们不禁感 叹,立人学校的规模太大了 ,学生数量也太多了。 那么,漳州立人学校是 怎样一所学校呢? 从2002年办学以来,立 人学校为国内各类高校输送 本科生24000多名,其中考 上“985”名校的学生累计 1600多人。特别是在2015 年,立人学子在高考中有7 人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 取。2016年以来,又有10 多名立人学生考入清华、北 大。几年来,应届毕业生本 科上线率高达98%以上,立 人学校被当地教育界誉为“ 高考大户”。 从市教育局的统计数据 还可看出,在近6年的全国 初中数学竞赛中,立人学校 连续6年获得全市第一,连 续5年获得全省第二。2014 年,立人学子朱天梁勇摘漳 州状元,当年获省一等奖3 人、省二等奖4人、省三等 奖11人。在2018年的竞赛 中,立人学子夺得全省第一 。2019年,漳州状元再次 花落立人学校。高中学科竞 赛成绩也极为显著,在近几 年学科竞赛中,立人学校获 得市一等奖及获奖率均居全 市第一名。高中五大奥赛(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信息技术)成绩逐年提升。 2015年陈志君获全国生物 奥赛银牌,被清华大学录取 ;2017曾世豪获全国化学 奥赛铜牌,被南开大学录取 。2017年学校高中五大奥 赛省级获奖总人数居全市第 二,2018年、2019年居全 市第一,特别是2019年在 全省评奖总数递减的情况下 ,立人学子省级获奖总数56 人次,进入福建省20强。各 科奥赛成绩越来越突出,为 学生自主招生进入名牌高校 提供了有利条件。 2013年,“立人”创办了 斯特合作学校,两年后获国 家教育部颁发的国际合作办 学许可证。这是福建省唯一 获批的高中阶段中外合作办 学机构,不久首批学子顺利 就读美国高中。自此学校汇 聚了一大批具有海外名校留 学背景的团队,每年输送众 多学子步入国际名校殿堂。 “立人”成功引进国际化特色 教育项目,创建完备的国际 教育合作校,为福建学子提 供出国留学语言培训、考试 指导、留学规划、学校申请 、文书指导、签证服务等“ 一站式”留学服务。迄今, 立人斯特合作学校已与美国 、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欧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的众多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 的合作关系。 漳州立人学校取得如此 骄人的教学成绩不能不引人 感叹,更令人疑惑的是这所 办学历史还不到20年的民办 学校,为何在短短的时间里 创造了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 ?又有什么样特殊的“法宝” ,让学校的教学质量达到如 此辉煌的地步? 进入21世纪,全社会对 于教育的关注和重视达到了 空前程度,这一切源于人们 对现代社会教育所面临的挑 战和困境的焦虑和审视。立 人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成 就格外吸引眼球,人们纷纷 将孩子送到立人学校。在他 们的意识里,似乎将孩子送 到立人学校就相当于送进了 本科学院的门槛,困抚心头 的那种焦虑和担忧也会一扫 而光。 二 20世纪80年代的人都知 道形容工程建设速度非常快 的一个词语,叫“深圳速度” 。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这 所位于芗城北郊原茶厂旧址 的学校,已经发展成占地面 积达325亩,建筑面积达16 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学校。校 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现 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楼、学生 公寓 导语 本书塑造了以游惠松为代表的献身民办教育事业的教师群体形象,热情讴歌了他们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开拓意识和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体现出新时代人民教师献身教育、追求真知的道德风范。本书通过讲述游惠松的人生经历,展现了我们教育发展的脉络。同时也描述了漳州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和风味独特的地域生活风貌。 后记 毕竟有过十多年的教师 工作经历,骨子里始终有一 种难以排遣的教育情结。在 我的散文集《左岸青山右岸 树》中,就收录了关于教育 教学工作中的一组随笔文章 。我曾有一个愿望,一定要 写一本反映漳州教育及教师 生活内容的书,以此来告慰 曾经“为人师表”的那一段焦 虑和舒畅、痛苦和快乐纠葛 交融的难忘时光。没有想到 ,这一愿望,竟然通过《诚 育立人》而实现。 两年前的冬天,我完成 了20多万字的纪实文学作品 《创造偶人世界》。将书稿 送呈一位退休前辈审阅时, 他建议我写一下立人学校的 创建者游惠松。当时,我没 有立即答应。因为在闽南乃 至福建,漳州立人作为一种 现象级的存在令人难以漠视 。2001年创办于小坑头村 茶厂的一所仅有108名学生 的立人学校,经过20年的发 展,已成为拥有漳州立人学 校、漳州立人斯特合作学校 、云霄立人学校和漳浦立人 学校的教育集团。而立人创 建者游惠松,堪称“漳州奇 人”。他少年艰辛求学、青 年为人师表,中年“下海”创 办企业成为一个成功的实业 家,之后却倾尽家业创建民 办学校。因创建学校成为卓 有成效、颇有名气的教育家 ,却又立足传统的国学文化 思想,以易数原理去研究古 代典籍,撰写诗词辞赋,成 为遐迩闻名的国学大师。立 人教育集团如此漫长的发展 历程和庞大的机构容量,连 同创建者游惠松丰富传奇的 人生经历,构成了巨大的写 作难度。 我暗自掂量自己的份量 ,上面的写作难度确实构成 了一定的艺术高度,我难以 克服也难以逾越。 那位退休前辈也是老朋 友,他不断鼓励我说,你作 为首届报告文学福建作家班 学员,不是写了许多反映漳 州事业发展的纪实作品吗? 《创造偶人世界》的主人公 徐竹初的经历也是丰富多彩 的,你都写了出来。为什么 就不能写立人的游惠松?一 席话,说得我有些羞愧。我 鼓起勇气,决定挑战一回自 己,去会一会实业家、教育 家、国学大师游惠松,为漳 州立人写一本书,以告慰我 积久而成的教育情结。 二 此前,我只在公立学校 当过高中语文老师,对我来 说,民办教育可真是一片陌 生而神秘的地带。刚开始的 几年时间里,立人学校似乎 在悄没声息中横空出世,屹 立于漳州名校之林。学校的 硬件建设是如何逐渐完成的 ?教师队伍是如何壮大的? 高考升学成绩及口碑是如何 创建的?游惠松又如何成功 实现了从教师到教育家再到 实业家的华丽蝶变?立人现 在的状况,通过公号及报纸 就可以看到。但是10多年前 立人初创的情形,竟是怎样 的景象?所有这些,都需要 我迫切了解。我想起了另一 位前辈,他是我家曾经的邻 居、立人学校的第一任校长 张国生。 春节过后,打听到张国 生现居之家,特意前去拜访 。听说我要为立人写一本书 ,这位立人的“老校长”十分 高兴。他赶紧从柜子里翻出 一张2002年立人第一批新 生前往操场参加开学典礼的 照片,一群意气风发的少年 正奔往操场,泥土小路和简 陋的校舍也未能削减他们兴 致勃勃的劲头。照片上的孩 子们有着青涩的姿态和纯净 的笑容,让我瞬间感触到二 十多年前的时代风貌,脑海 里也泛起曾和孩子们粘在校 园里的那些泛黄画面和温馨 情愫,也更加坚定了把立人 写出来的意愿。 在老校长的陪同下,我 在立人惠泽楼见到了本书主 人公游惠松。初见这位漳州 “名人”,感觉他和想象中的 教育家、实业家、国学大师 的形象大不一样。着一身中 式服装,显得十分朴素,说 话间脸上始终漾着一层谦和 的笑意。在一壶泡开了的奇 兰茶的馨香里,我们的谈话 非常愉快。说起立人创建经 历,游惠松兴致颇高,一气 儿说了许多。于是,和溪往 事、小坑头建校、南靖十八 罗汉、十周年庆典、莲花山 会议、戊戌三赋、破解凤山 绝对、易数法则……在他的 叙说里,我的眼前晃荡着连 缀在一起的诸多生动画面, 这些画面携带着真诚的感悟 、真切的感叹和真挚的议论 ,深深地感染了我。我觉得 ,游惠松的成长经历及人格 魅力具有超乎常人的一面, 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文学典型 性。我由此确立了初步创作 设想,从游惠松的少年求学 经历落笔,逐步展开立人教 育建设成就及内容。以翔实 的人物专访材料为基础,营 造鲜活的故事和生动的画面 场景,全方位多角度表现立 人教育集团的创业历程及辉 煌成就。 在此后的采编过程中, 我越加清晰地感到,立人集 团确实是漳州教育界的一个 奇迹。游惠松以独特的魅力 在身边汇聚了一批志同道合 者,以一种聚合的光芒映亮 了漳州教育的天空。立人最 出色的地方就是办学思想的 科学性和前瞻性,创建者游 惠松的非凡经历和奇特想法 无疑发挥了重大作用。在20 年的时代历程里,游惠松无 疑是立人教育的灵魂人物。 他将有深度的思想、有趣味 的创意和有光泽的情怀融在 一起,成就了博大辉煌的立 人事业。 我曾想,如果没有了游 惠松的思想建树,立人学校 和国内所有学校一样,会被 一种同质化、模式化、概念 化的表象掩盖得毫无特色。 如果将游惠松的真实模样描 精彩页 “数学天赋” 立人学校的老教师都记得,校园环境面貌在2006年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外观上看,那一年的学校总算有了一个“名校”的样子。 那一年,立人楼、达人楼两座教学大楼和寒梅楼、兰蕙楼、竹韵楼和观菊楼4幢学生公寓建筑工程相继竣工,投入使用。校园绿化、硬化及亮化工程也陆续完成,校园建筑布局合理,教学区、活动区之间花草葱茏、绿树成荫,营造出清爽优美、赏心悦目的育人环境。那一年,也是立人学校的“大福之年”。上一年高考中,作为一所创办时间仅3年的学校,首届学生参加高考就获得“两清华、一北大”的骄人成绩。高考成绩的轰动效应加之3年来的持续宣传,立人学校在漳州城市及县区声名大振,家长们都愿送孩子到立人来上学,因此生源大增,学生总数突破6000多人。教师队伍也壮大起来,全校教职工总数已达300多人。 冬天,立人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一年一度的“校本培训”活动。老师们没有想到,培训的最后一节课竟由董事长亲自授课。授课时间是晚上。灯火通明的立人大礼堂里,新老教师济济一堂,聆听游惠松题为“非凡立人,非凡之路”的讲座。游惠松为这次授课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助手为他打开面前的笔记本电脑,身后的电子大屏上投射出授课提纲。 这一年,游惠松46岁。也许岁月的磨砺会锻炼一个人的卓异气质,创业的经历会造就一个人的独特魄力,坐在主席台上的他仍显得年轻、稳健、自信,周身散发着成功人士固有的魅力。主持培训活动的刘金忠校长做了简短的开场白后,游惠松正式开讲,礼堂里的老师们一片安静。 为了论证学校良性运行机制,打破僵化的管理模式,使之更好地服务教师和教学工作,游惠松在讲座中第一次阐述了“陀螺管理模式”。电子大屏上显示出两幅陀螺模型示意图。数学老师发现,这两幅示意图是严格按照《几何》中的“立体透视”方法绘制而成的。图画上的圆环、线条及端点处都标有A、B、C、D、E、F等字母,陀螺下端的扇形顶点处标有O。随着他的讲述,图形下面出现了一连串的诸如“OA=OB”“OC=OD”以及“OP~OQ”等推理程式。一番讲析演示,游惠松提出了学校管理要全面激发校园内各个机构的活态动力,如同旋转的陀螺只有在持续的均衡的外力作用下,才能长期旋转而不致倾倒。 游惠松由此生发开来,论述学校行政会及校务监事会的平面稳定作用,团队成员比如年段长或班主任工作岗位对于学校运转的均衡作用,以及如何将家长、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和期望化为学校发展外力的思考等。他指出,立人学校要在陀螺管理模式运作下,建立“全员”和“双向”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改革人事机制和管理理念,实施制度化与人性化并举的管理模式,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性。 立人教师很早就听过游惠松的多场报告和讲座。由于早年的苦读岁月和后来从未停辍的读书习惯,使他具有渊博的学识和精深的见解,所以这样的讲座自然具有慑服人心的魅力。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兴奋地说,早就听说董事长研究古文典籍,吟诗作赋,具有极为厚重的国学底子。万万没有想到,董事长还富有推理论证和运算求解的数学天赋!边上的老教师说,游惠松青年时期就是数学名师,后来成教研员,还是漳州中考升学数学试卷命题组负责人。 培训结束后,游惠松听到这种议论后微笑了一下,没有说什么。不过,“数学天赋”这个词语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小学数学老师——最早说他有“数学天赋”的是他的小学数学老师。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数学老师教学生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孩子们都在草稿本上推绎演算时,游惠松总是第一个报出算式答案。课本上有些较难的应用题,老师自己演算都觉得很费劲,而游惠松却能轻松解答。那时候他特别喜欢做数学练习题,课文后面有的练习题及综合复习题,老师还未布置孩子们完成,游惠松就找个本子把它们逐一做了出来。有些习题是后面单元的教学内容,老师还未及在课堂上讲授,游惠松也能解答出来。这让数学老师十分诧异,他对别的老师说,自己教了一辈子书,第一次碰到不用教自己就会做题的学生。那时候,游惠松已经显示出极为卓异的数学天赋。 游惠松在家乡南靖县和溪中学上高中的时候,还发生过一件奇事。 那时候,他因喜爱书法且喜欢阅读文学作品,上高中时就主动要求分到了文科班。第一学期结束时,全县要举办毕业年级数学竞赛。数学自然是理科班学生的强项,文科班的学生根本没有参赛的积极性。未料,乡村中学的孩子有些自卑,全校理科班中只有很少的几个学生报名,连县上要求报送选手的规定数量都没有达到。数学老师经过多轮鼓励发动,最后报名参赛的选手数量离县教育局的要求还差一人。无奈之际,校长决定从文科班选一名数学好的学生参赛,这样,文科班的游惠松被迫参加了此次数学竞赛。 一周后,竞赛成绩出来了,和溪中学的领导和老师们傻眼了。他们学校参赛的选手中,只有一位学生获奖,竟是文科班的游惠松。当时试卷满分120分,参加比赛的理科班的学生中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