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开悟、不断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本书正是一本助人“开悟”的书,也是一本可以陪伴一生的书。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境况下,拿出来看一看、品一品、悟一悟,书中肯定会有某幅画、某句话能触动你、启发你、激励你,帮你找到成功的密码,或者走出人生的困境。
本书适合各界人士阅读,作者尤其推荐亲子共读,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创造成功人生,成就非凡孩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超凡心法(改变命运的55幅人生哲理画)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企业管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开悟、不断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本书正是一本助人“开悟”的书,也是一本可以陪伴一生的书。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境况下,拿出来看一看、品一品、悟一悟,书中肯定会有某幅画、某句话能触动你、启发你、激励你,帮你找到成功的密码,或者走出人生的困境。 本书适合各界人士阅读,作者尤其推荐亲子共读,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创造成功人生,成就非凡孩子。 作者简介 徐学明,汉族,1975年出生,江西人,笔名学以明道,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现住北京市朝阳区,供职于某上市公司,曾赴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商学院学习。曾出版《进京户口完全手册》《京沪深户口办理完全手册》《管理的三个金苹果——有效提升企业扩张力》三本著作。 目录 一、人生篇 (一)立目标 1.强者 2.木头 (二)正态度 3. 错过 4.风景 5.登山 6.苦乐 7.蝴蝶 8.漩涡 (三)跨逆境 9. 绝境 (四)懂放弃 10.上路 11.跃崖 (五)借智慧 12. 危石 13.整合 14.本领 15.寺庙 (六)味感悟 16.人生 17.长跑 二、成败篇 (一)成功 18.心力 19.连线 20.苦难 21. 爬山 22.朝拜 23.心门 24.挖金 25.插秧 (二)失败 26.电灯 三、做人篇 (一)心里有他人 27.低头 28.角度 29.乞丐 30.优点 31.夜幕 32.爬杆 33.让路 34.敌友 35. 雨伞 36.四度 (二)心里有自己 37.拼图 38.垃圾 39.起点 40.监狱 41. 位置 42.环境 43.锁链 44.街景 45.包袱 四、做事篇 (一)做事精神 46.禅者 (二)做事方法 47.行动 48.简单 49. 脚步 五、学习篇 50.书山 51. 孔子 六、经商篇 52.危机 53.境界 54.商道 七、职场篇 55.挑战 后记 序言 多年以来,一直想写一 本人生心法方面的书,这是 有感于“成功一定有基因”以 及“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而人生心法很可能就是解 码基因和破解失意的关键。 但认真推究起来,人生心法 千万种,到底哪些心法是可 以效法的,却有些说不清道 不明,因此写作迟迟未能动 笔。 直到后来看到一些精彩 的人生格言、箴言和语录( 以下统称格言),仿佛夜行 人看到一束光,突然灵光闪 耀:这些人生格言不正是心 法的最佳体现吗?真是“踏 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 工夫”。这些人生格言的创 造者,可谓“超人”。超人者 ,必有超过凡人的心量、智 慧和毅力,而人生格言中蕴 藏的心法正是超人战胜困难 、取得成就、实现价值和改 变命运的关键力量来源。如 将承载“超人心法”的人生格 言加以整理和阐释,岂不既 遂了自己多年的心愿,又能 启迪凡人开启一段超凡入圣 之旅。 秉此思维,本书围绕人 生、成败、做人、做事、学 习、经商、职场七个部分精 选了人生格言。仔细品味这 些人生格言,深感人与人之 间的不同,主要是思维模式 的不同,也就是心法的不同 。“超人心法”给人感受最深 的有两点:一是正能量,一 是辩证法。“人生最精彩的 不是成功的瞬间,而是坚持 的每一个过程”,“武林高手 比的是经历了多少磨难,而 不是取得过多少成功”充满 了正能量;“建立自我,追 求无我”,“斩断退路,才能 赢得出路”,“懂得低头,才 能出头”蕴含着辩证法。这 正能量的心态和辩证法的智 慧,传承了中国古代哲学的 精髓,开启了创造未来的法 门。 老子《道德经》中的“道 德”,我理解为“修道积德” ,即修“阴阳转化、对立统 一”之道,积“成就他人,实 现自我”之德。修道是辩证 法,积德是正能量。古代先 贤们的“三观”,我做如是解 读:世界观是“道”—“道生 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万物”;人生观是“君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价值观是“德”—“仁者不 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古人的“三观”,彰显了以 道驭德、以德载道,体现的 也正是以正能量的心态去探 求辩证法的智慧。 古人毕竟离我们太远, 古代先贤的经典又过于玄妙 ,不好理解,我们今人应以 何种心法开启未来,打破“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 魔咒,进而掌控成功呢? 成功和失意是一体两面 。“成功的基因”蕴藏在心法 里,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 八九”的根本原因则是心法 出了问题,也就是说观念、 思维模式出了问题。“金钱 至上”观念带来的危害,“结 果导向”观念带来的痛苦,“ 利己主义”观念带来的困境 ,以及“向外探求”观念带来 的迷失,是心法出问题的几 种主要表现。曾几何时,“ 金钱至上”观念使很多人成 了金钱的奴隶,金钱成了这 些人衡量人生成功的唯一标 准,然而这个世界上能挣到 足够金钱的毕竟是少数人, 秉此观念的绝大多数人会觉 得自己不成功,从而生活在 不同程度的失望中;少数富 有的人,也“穷得只剩下钱 了”,精神空虚。“结果导向 ”观念使人面对每一次失败 和不如意时感到挫败,感受 痛苦,还可能使人不问手段 只求结果,道德沦丧。“利 己主义”观念必然造成做人 不圆满,做事不成功。“向 外探求”观念导致攀比和永 不满足,迷失自我,找不到 人生的真正意义。这些心法 扭曲了人生的本质,剥夺了 人生的乐趣,将人生的奋斗 方向和途径引向歧途,结果 必然是丧失理想,丧失信仰 ,丧失乐趣。 要取得人生的圆满,事 业的成功,心灵的自由,应 建立一种“价值至上”而非“ 金钱至上”,“过程导向”而 非“结果导向”,“利他主义” 而非“利己主义”,“向内观 照”而非“向外探求”的心法 ,因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为社 会创造价值,每一种结果都 是人生的一个过程,每个人 的价值都必须通过利他才能 得到体现,“观内”才能更好 地发现自己、做自心的主人 和更好地“求外”。虽遇“不 如意事”,但能够看到价值 、享受过程、保持利他的发 心、体悟自心的提升,“不 如意事”也就成了“如意事” ,或许这是现代版的正能量 和辩证法吧。 在品味这些名言警句, 获取人生的力量和智慧的同 时,为使更多人获益,我感 觉有必要精选出一些格言, 配以绘画和故事,这样会使 这些承载着思维模式的“超 人心法”更鲜活,更易于被 我们这些凡人理解、记忆, 特别是易于被本书的重点读 者—承载着家庭和国家希望 的青少年喜闻乐见。经历了 各种努力和考验,我终于和 广州的插画师许仰由先生合 作,将“超人心法”转化成凡 人能理解的心画,这便是呈 现在读者面前的55幅人生哲 理画。又经历了皓首穷经、 披沙沥金的搜求,我终于汇 齐了200个故事并为每个故 事增加了点评,作为我对本 书绘画和格言的解读(故事 见作者微信公众号、百家号 :超凡心法)。如此,这本 凝结着“超人心经”和“凡人 心画”的《超凡心法》问世 了。 我以为,要掌握人生格 言蕴含的心法道理,关键是 要有“悟”的过程。希 导语 本书从如何破解“成功一定有基因”以及“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入手,从人生心法着眼,以人生格言、人生哲理画这种快阅读形式展现超凡入圣的励志心法,给各阶层人士启迪。本书的主旨是使人借此发掘潜能,培养崇高的品德,创造光明的前途。本书从人生、成败、做人、做事、学习、经商、职场七个方面选编了蕴藏着超凡心法的人生格言,并选配作者自创的55幅人生哲理画,将超凡的“心法”转化成常人能轻松看懂的“心画”。每幅画对应一条人生格言,每句人生格言都有作者的解读。期待读者通过悟画的过程,理解人生格言的真义。此外,作者在自己的公众号、百家号“超凡心法”上针对每幅画配套讲解一则哲理短故事,进一步加深读者对超凡心法的理解和运用。 后记 为《超凡心法》编配绘 画和书外故事(见作者微信 公众号、百家号:超凡心法 )的想法虽好,但实现起来 可不容易。是“人生的精彩 不在成败的瞬间,而在坚持 的每一个过程”支撑着我完 成了这项工作。 首先要过绘画这一关。 我在网上发布了征请插画师 的信息后,前后有几十位插 画师应征,但能够根据人生 格言形成具象创意的凤毛麟 角,创意能达到“心画”要求 的更是难得。不得已,我只 能亲自为每条格言进行文字 具象创意,再寻找插画师创 作绘画。第二轮插画师征请 ,依然少有能满足要求的, 不少人尝试一次即告退出, 还有一些人不愿意接受修改 意见。正在难解之际,广州 的许仰由先生创作出令我满 意的《跃崖》,并能根据我 的要求进行多次修改而毫无 怨言,我们逐渐达成共识。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和许先生共同创作了本 书的所有绘画作品。在寻找 插画师的过程中,我深刻感 受到,“面对变量,有时候 态度、决心比能力更重要, 永不放弃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 解决了绘画问题,还要 选配书外故事,这又是一项 工程。故事要与主题相配, 关键是要有一定深度,要能 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为此 ,我广泛阅读了各种“小故 事大道理”,从中精选了一 些契合度较高,有一定思想 深度的故事。为使格言具有 时代意义,特意编选了一些 当代人物的故事。此外,选 编了不少禅理故事,原因有 两个:一是编者近年研悟佛 理,有所偏爱,二是以“修 心”为主要任务的佛家,善 用譬喻和格物致知,传下来 很多直指人心、启人心智、 见性成佛的故事,很能契合 人生格言的真义。 以史为鉴,书外故事还 编入了一些历史故事。搜选 历史故事的过程,也是对历 史的一次深入学习的过程。 重读历史,感觉这次比年轻 时更能看出一些“门道”,渐 渐生出“看的不是历史,而 是人性”的感叹,多了“一篇 读罢头飞雪”的感觉。在为 《爬杆》这幅画和人生格言 选配故事时,我读了不少忠 臣和奸臣的故事,产生了一 个印象深刻的疑问:为什么 很多忠臣不得好死?但也读 到了再造唐朝的“千古一臣” 郭子仪左右逢源,得享天年 的故事。这其中的区别到底 在什么地方? 正巧在此期间,对本书 问世多有助益的良师益友刘 健兄教我太极之道,颇受教 益的是“顶、接、丢”之术和 其中蕴含的“随曲就伸、舍 己从人”之道。讲的是对手 一掌打来,有“顶、接、丢” 三种应对之策。挺而应之、 以力碰力为“顶”,随人所动 、转换重心为“接”,被动退 让、失去重心为“丢”。“顶” 的危险在于易被对手借劲, 对手可收“四两拨千斤”之效 ;“丢”的危害则是失去了“ 意”、失去了自我;而“接” 的妙处是实现引化对方的作 用力,使其失重以至陷入欲 进不得,欲退不能的“背势” ,以利我“化打合一”。 书中之惑还得书外解。 太极之道从一个角度解决了 我的“忠臣不得好死”之问。 确有部分忠臣运用的是“顶” 思维,与皇上或权臣硬顶, 易为奸臣利用和陷害;而郭 子仪运用的是“接”思维,舍 己从人、虚与周旋但不失我 意。“顶”和“接”两种思维模 式产生的人生命运截然不同 。由“顶”到“接”需要转换思 维模式,需要修炼。 以此观之,不同的思维 模式带来不同的命运。承载 着思维模式的人生心法能够 改命运,此言不虚。 归结起来,我个人体悟 ,这些人生格言背后蕴含的 真理就是辩证法(阴阳道) 和正能量。辩证法是道,是 智慧,是智商;正能量是德 ,是慈悲,是情商,两者缺 一不可。 拜编书的机缘所赐,我 个人收获也非常大。太极、 为官、做人、做事等,“相” 异而“道”同。散发开去,修 炼到极致,“八万四千法门 ,门门都可成佛”。 本书从创意到写作,再 到出版,历经五年,期间经 历了种种曲折,我甚至产生 过怀疑。能坚持到最后,也 是受了“障碍不是前进的阻 力,而是前进的推动力”,“ 一件事情的对与错,不看表 象,而看发心”等心法的激 励和启迪。 感谢超人们提供种子、 故事家提供养料、插画师提 供阳光,才有了本书及书外 故事。作为栽培者,我只是 整合和略加创新。 希望读者朋友有所收获 ,更希望读者朋友积极参与 购书平台评论和作者自媒体 号的网络互动,甚或创作出 你们自己的格言、故事或哲 理画,激发有益的思考,将 “超人心法”转化为自身的心 法。你不能改变世界,但可 以改变世界观,也许世界观 改变之后,慢慢就可以改变 世界了。 特作《格言》五绝一首 ,与诸君共勉。 格言 名句励人志,丹心存画 中。 愿君多品味,万事道相 通。 学以明道 二〇二二年八月 精彩页 年轻之时 一般人,30岁前都赚不到大钱。 30岁后要赚大钱,前提是要看你30岁前“投资自己”了没有? 投资自己,就是学习未知的学问,锻炼欠缺的技能,见识陌生的世界,以及结交比你更好的人。 稳定:30岁之前就在乎稳定的生活,那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就是中了彩票,要么就是未老先衰。 【最大财富:年轻时犯错误的机会】 年轻时应该做一些冒险。年轻时最大的财富不是你的青春,不是你的美貌,也不是你充沛的精力,而是你有犯错误的机会。 如果年轻时都不能追随自己心里的那种强烈愿望,去为自己认为该干的事冒一次风险,哪怕犯一次错误的话,那青春多么苍白啊! 20岁那一年买得起10岁那一年买不起的玩具,那有什么意义呢? 人生就是这样,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有些事现在不做,以后就再也不会做了。 不要试图追求安全感,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周遭环境从来都不会有绝对的安全感,如果你觉得安全了,很有可能已经暗藏危机。 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你对自己的信心,来自每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 而真正的归属感,在于你内心深处对自己命运的把控,因为你最大的对手永远都是自己。 15岁时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时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时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时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期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有些时候,你忽然会觉得很绝望,活着就是承担屈辱和痛苦。 这个时候你要对自己说,没关系,很多人都是这样长大的。 风平浪静的人生是中年以后的追求。 当你尚在年少,你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人生最大的浪费莫过于花时间在一些连你自己都不喜欢的事情上。生命就是时间,时间就是金钱,把握时间,就是掌握生命。 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开始生命的倒计时。 人活在当下,要惜秒如金,生命就在呼和吸之间,每一秒都是下一秒的“过去”。 时间,不一定能证明许多东西,但一定会让你看透许多东西。 一天的开始,不是天亮,不是子夜,而是从太阳下山开始的。 所以天黑了,我们就该埋头发奋了。 人与人的差距,其实就在于这些黑夜的努力和沉淀。 天亮时,你跟别人就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了。 懂得“忙”的人,生活常是快乐、幸福、欢喜的;如果“不忙”,整天无所事事,闲极无聊,胡思乱想,就会烦恼、痛苦。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时间就像一张网,我们把它撒在哪,收获就在哪。 当下之心 每个人都有过去,有的甚至是失败的往事。 过去的错误和耻辱只能说明过去,真正能代表人一生的,是他现在和将来的作为。命运的熔炉会锤炼各种各样的人,只有禁得住考验的人才能百炼成钢。 过去不代表什么,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抓住当下,着眼未来。 有些束缚,是我们自找的;有些压力,是我们自给的;有些痛苦,是我们自愿的。 对过去的追思,耗时且没什么意义,从无先天注定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执着。 别把眼光盯在别处,羡慕嫉妒恨皆是歧途,只有坚持做自己,才能看到下一秒的路。 别把某些人和事看得太重,伴你到终点的,是你与你的影子。 过去的,好坏都无法更改,有经验就借鉴,有教训就汲取,念想过甚、后悔太多也没用。 P23-2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