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会带来伤害,这是许多人无法理解的一个事实。在依赖情感纽带所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中,或明或暗的伤害并不罕见。更常见的情况是,施加伤害的人认为自己没错,受到伤害的人反而要去寻找自责的理由,哪怕是本应亲密无间的母女之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出在哪里?爱一旦超出适当的界限,就会变成一种压力和控制。
然而,越面对重要的亲密关系,我们越容易成为情感的俘虏,并在不知不觉中将伤害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本书借助真实的案例和科学的指导,帮助读者辨识有毒的亲密关系,积极展开有效的心理疗愈。让改变从理解开始,带领读者勇敢迈出实现自我蜕变的第一步。
没有界限的爱,会变成一种伤害——学会守住属于自己的情感界限,让我们在爱的相互守望中,变得独立与自信。
[美] 布兰达·史蒂芬斯(Brenda Stephens),从业20多年的心理咨询师,经验丰富的心理疗愈专家,在加利福尼亚州创建了一家诊所:自恋型虐待康复中心。她对自恋型虐待有很深的研究,给很多受到自恋型虐待、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提供了心理救助,志在帮助更多的人收获身心健康。
当艾丽卡(Erika)开始咨询时,她在受理表格上填写的内容比我的许多来访者多得多。我一方面感激她提供了充足的信息,另一方面也为她笔下关于母亲的故事感到震惊。我见识到一位缺乏边界、纠缠不休的母亲,试图强行控制自己已经成年的年轻女儿。结果是,女儿变得焦虑、抑郁,甚至惊慌失措,这些强烈的情绪淹没了她的生活。艾丽卡以前看过几个心理咨询师,但他们似乎都不了解自恋型虐待带来的潜移默化的严重伤害。很少有咨询师意识到这也是一种虐待,以及它与身体暴力、情感忽视等更加明显的虐待有什么不同。孩子遭受的来自自恋型母亲的虐待很微妙,外人通常无法察觉。然而,孩子却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这一点,并且早早就建立起一套防御机制,以保护自己免受来自自恋型父母的情感折磨。他们本应该信任父母,并且从父母身上寻求认可。
我叫布兰达·史蒂芬斯,是一名从业多年的心理咨询师。在从业生涯中,面对前来咨询的来访者,我开始发现他们某些人身上有着共同的困惑。我时常听到他们如此发问:“我是疯了,还是……”这些来访者在自己的生活中迷失了。本该爱护、养育、照顾他们,认可他们的经历和情绪的人,却对他们进行了“煤气灯”式的心理操控。成年后,他们也很难与其他人建立正常的关系。他们十分苦恼,认为问题都出在自己身上,不得不满怀愧疚地前来做咨询。毕竟,他们拥有的几乎所有关系都是不健康的。
我强烈建议遭受自恋型虐待的读者去接受心理咨询、精神护理,参加互助小组,或利用其他资源开始自己的疗愈之旅。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从业人员开始承认这种独特的、潜移默化的虐待形式,且已经为受其影响的来访者提供诊疗服务。如今,相关的专业服务人员有很多,多数心理健康从业者都希望能为来访者提供合适的服务。因此,为了能够找到带领你走上这段疗愈之旅的最佳人选,在接触之初,你大可放心地询问他们是否了解这种类型的虐待。
你可能会对我在书中提到的那些故事和案例感觉非常熟悉,仿佛自己也有过类似经历。在从业过程中,我发现自恋型虐待的本质是那样惊人地一致。我常对来访者说,好像每个自恋狂都掌握了同一套虐待手段。同时,受虐者的应激反应、长期反应和内心的伤痛也惊人地相似。
我希望你能明白,你并非孤身一人。读完这本书,你将能更好地识别自恋型虐待,以及它曾经如何无孔不入地影响了你生活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你将学会如何疗愈自我,如何建立并保持健康、有养分的关系。你会对自恋型人格障碍及其成因有更深入的理解,也会学到如何在人际交往中保护自己不再受类似操控,还会学到面对自恋者最重要的防御技巧:建立并维护边界。
没有界限的爱,会变成一种伤害——守住自己的情感界限,让我们在对爱的守护中,变得独立与强大!
让改变从理解开始——解剖有毒的母女关系,戳中原生家庭痛点,为建立更健康的亲密关系迈出勇敢一步!
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讲述真实案例,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你度过情感疗愈的各个阶段。
关注中国原生家庭状况与女性处境,专业导读深入分析,带来更有针对性和共鸣的思考。
过去十几年,人们对心
理健康的关注似乎越来越多了。
身为90后的我,目睹了人们对一些心理疾病由陌生到熟悉再到理解的全过程,如焦虑症、抑郁症等,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专业人士借助新媒体平台进入大众视野。2000年初,我在家乡小城上中学,学校里的心理咨询室常年关闭,形同虚设。在我成长的那个封闭的小环境里,任何脆弱的情绪似乎都会让人觉得羞耻,哪怕鼓起勇气和身边的人提起,听到的大概率也不过是“你不要想太多”之类的话而已。
自豆瓣的“父母皆祸害”小组起,人们对原生家庭的探讨就一直没有间断过。我无法判断这种重新审视亲子关系的“潮流”是否为80后、90后所独有。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是在很特殊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与父母之间,无论是童年时的物质和文化环境,还是成年后面对的社会规范与期待,都有着几乎断崖式的差别;另一方面,我们是独生子女一代,而父母基本上都是在多子女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亲子间的互动方式可能在无意识间就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养儿防老”“父为子纲”“重男轻女”等传统观念并没有完全消失。或许正是因为未来、现在与过去的复杂交织,让我们这一代人对亲子关系有了更加独特的感知,也更愿意有意识地去反思亲子关系在自己人生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记。
这本书探讨的是亲子关系中很重要的一环:母女关系。与母亲的关系,几乎是所有人生命中建立的第一段关系,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从我们降生的那一刻起,母亲就养育着我们,也塑造着我们。要是再有一个工作繁忙到脚不点地或者回家就当甩手掌柜的父亲,那母亲对我们的性格培养、人格形成和与这个世界互动方式的影响就可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了。
虽然书中“自恋型母亲”的说法在中文网络上并不常见,但书里引用的事例对中国读者来说或许似曾相识:母亲会苛责女儿的外貌,哪怕有一点点不合心意的地方,都会向女儿传达出“你给我丢人了”这种信号;对女儿严格要求,只有在女儿取得好成绩时才会给予一点积极的关注;觉得女儿应该帮助自己,如果女儿没有时间或者精力满足自己的要求,她就会生气。虽然母亲可能是无意识的,但她希望女儿能够照顾自己的情绪……这些美国妈妈的话语、行为平移到中国妈妈身上,可能是当着“外人”的面评价女儿的
打扮,是总拿女儿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是一句“看我拿着这么多东西也不来帮忙,真没眼力见儿”,认为女儿寄一点工资给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有的时候,妈妈可能忘记了作为“妈妈”的责任,也忽略了女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愿望和理想。
童年时,母亲怎么对我们,给了我们怎样的生活,我们都会以为这就是正常的生活。可以说,母亲就是我们的“全世界”,母女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往往要等到我们成年之后才会意识到。直到和恋人的关系陷入了困境,或者突然开始无节制地自我怀疑、自我批评,我们才会开始怀疑,是不是小时候妈妈对我们的期待太高
、管理太严了?只有我们从童年的小环境中跳脱出来,见识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才能意识到妈妈提出的一些“
理应如此”“别无选择”的要求,也许并不合理。
读这本书,并非要我们对号入座地给母亲贴上自恋与否的标签。实际上,哪怕一个母亲没有临床意义上的自恋型人格障碍,有时候她也难免会做出忽略女儿主体性、跨越个人边界的事情,给女儿带来或大或小、或长期或短期的伤害。毕竟,母亲也是人,一个女人做了母亲,就要求她变得十全十美是不符合人性的,也根本没人能够做到。而且不要忘了,我们的母亲在她们还是女儿的时候,她们的情绪和主体性也有可能被她的父母忽略了。
如果你正在经历挫折或正处于迷惘期,这本书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个解读自己当前处境的新思路。书中既有与自恋者相关的理论,告诉你自恋者哪些行为越界了,帮你理解这些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和动机,也有一些生动的实例,让你看到不健康的母女关系对女儿的成长和人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的,并不是所有人的痛苦都源自原生家庭和亲子关系,但这本书能带给你一个全新的切入点、一个反思的契机。书中关于亲子关系的一些理论,一定程度上对亲密关系、朋友关系也适用。
如何辨识你的母亲是否有自恋型人格障碍?你能否足够客观地做出判断,有没有可能因为身处其中反而无法说清自恋型人格障碍究竟为何物?本书第一部分将会讲述自恋者有哪些特点和自恋型人格有哪些不同的类型。有了这些知识,你便能更好地识别自恋型人格障碍。
这一部分,我们将从相关研究与理论出发,介绍自恋型人格障碍在个体身上的不同发展路径及其对育儿的影响,着重分析为何自恋型母亲养育出的女儿会怀疑自己的价值,产生自己总不够好的感觉。我们还将探索这些受到伤害的女儿为何总倾向于通过成功来寻求他人的认可,可无论取得了多大的成就,她们的内心好像依然有永远无法弥补的缺失。无论她们在事业和个人生活上多么成功,自我破坏、过度警觉、焦虑、抗压能力弱和低自尊,会一直困扰着她们,这种种的负面情绪就像躲在黑暗中的怪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冲出来将她们捕获。自我怀疑会耗费掉她们所有的精力,让她们的生活变得暗淡无光,甚至将自己的成功也归因于外在环境。了解了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成因,以及它为何在当今社会日益常见,对于大众来说,这种谜雾重重的人格障碍也将不再那么神秘。
希腊神话中,纳西索斯是个相貌不凡的人物。他很虚荣,把所有追求者都拒之门外。在他伤了太多人的心之后,一位女神对他下了诅咒,让他爱上了自己。纳西索斯在一个水塘中看到自己的倒影后,便再也不肯离开。每当他要捧池水喝时,水中美丽的倒影就会消失,于是他只能呆呆地坐在水边盯着自己的影子,逐渐疲惫而死。现代意义上的“自恋”一词就是源自这则神话。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第五版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有如下几个:有极强的自我价值感。沉迷于对无限成功、权力、才华、美貌或理想爱情的幻象。认为自己是“特殊”而独特的,只能被其他特殊或地位高贵的人或机构所理解或与之交往。要求过度的赞美。了解了这种人格障碍的来源,我们就能理解,自恋者出口伤人时也说明了她的情绪有多么崩溃。自恋者会因为自己的痛苦而攻击他人,了解了这一点,你就明白自己没必要相信自恋者说的那些残酷言辞。这是走上治愈之路的第一步。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成因
虽然我们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成因尚没有彻底的认识,但这很可能是环境、基因和大脑连接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自恋型人格的形成是因为父母表扬过度,他们希望借助孩子的成就增强自己的自尊心。
在治疗中,临床医师发现多数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都在童年时期遭受过冷遇或虐待。通常,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在父母眼里并不重要,自己的需求也从不被优先考虑。长大后,他们会为这种经历寻求过度补偿,想赢得他人的关注和认可,打造出一副受人欢迎的形象。无论成因如何,结果都一样:自恋者会像父母一样,继续建立不健康的虐待型关系。下面,我们将介绍可能导致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几个因素。
P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