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红十字运动简史/红十字交叉学科基础研究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
出版社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的人道组织,中国红十字会110多年的曲折历程,跨越了晚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事业发展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个历史时期,即晚清时期,事业艰难起步,经历了三个阶段:启蒙运动,开通民智(1904年之前);上海建会,中外合办(1904-1907年);独立自主,奠定“初基”(1907-1911年)。第二个历史时期,即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在灾难救护中成长,也经历了三个阶段:民国初期的“内外兼修”(1912-1931年);抗战救护的“伟绩宏效”(1931-1945年);战后“复员”与“服务社会”(1945-1949年)。第三个历史时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事业在曲折中砥砺前行,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辉煌(1950-1966年);拨乱反正,迎来事业发展的春天(1966-1993年);依法建会,焕发青春(1993-2018年);深化改革,走向未来(2018年至今)。本书以此为“纲”,纲举目张,尽可能动态、宏观地呈现中国红十字运动波澜壮阔的多彩画卷。 目录 上篇 晚清时期:事业的艰难起步 第一章 启蒙运动,开通民智 第一节 红十字启蒙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孙中山和孙淦的启蒙之功 第三节 陆树藩和中国救济善会 第二章 上海建会,中外合办 第一节 日俄战争与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 第二节 合办上海万国红十字会 第三节 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的人道救援 第三章 独立自主,奠定“初基” 第一节 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的终结 第二节 走上自立之路 第三节 巩固“初基”的举措 第四节 辛亥战事的“救伤葬亡” 中篇 民国时期:在灾难救护中成长 第四章 民国初期的“内外兼修” 第一节 民国肇始与中国红十字会的转型 第二节 战火中的人道 第三节 雪中送炭,情暖人间 第四节 日本关东大地震的人道救援 第五章 抗战救护的“伟绩宏效” 第一节 抗战初期的战地救护 第二节 国难当头 第三节 全面抗战初期的战事救护 第四节 救护总队部的组建及其变迁 第五节 救护总队部抗战救护的典型案例 第六节 国际援华医疗队的抗战救护 第七节 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第六章 战后“复员”与“服务社会” 第一节 “复员”与工作重心转移 第二节 “打定会的基础” 第三节 “服务社会,博爱人群” 第四节 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下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在曲折中砥砺前行 第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辉煌 第一节 协商改组实现历史性跨越 第二节 国内工作稳步推进 第三节 国际工作异彩纷呈 第八章 拨乱反正,迎来事业发展的春天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红十字事业 第二节 拨乱反正,重整旗鼓 第三节 中国红十字会“四大”:新的里程碑 第四节 红十字事业的“中国特色” 第五节 打破“坚冰”实现海峡两岸沟通 第六节 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九章 依法建会,焕发青春 第一节 《红十字会法》颁布实施 第二节 从中国红十字会“六大”到“十大” 第三节 从“三大工程”到“三救三献” 第四节 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第五节 在国际舞台上 第十章 深化改革,走向未来 第一节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改革方案》的出台 第二节 中国红十字会“十一大”吹响深化改革号角 第三节 创建红十字国际学院 附录:中国红十字会历届会长、名誉会长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推动交叉学科建设 促进 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1862年,国际红十字运 动创始人亨利·杜南先生根 据亲身经历撰写的《索尔费 里诺回忆录》在日内瓦出版 。亨利·杜南先生当年在书 中提出的两项重要建议,开 启了国际红十字运动波澜壮 阔的辉煌历程。在该书出版 160周年之际,红十字国际 学院组织编写(译)的“红十 字交叉学科基础研究丛书” 将由苏州大学出版社正式出 版,非常有意义。相信这套 丛书的出版,将进一步提升 红十字交叉学科建设的规范 化、专业化水平,有力推动 红十字国际学院的建设和中 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高质量 发展。 红十字运动自1863年在 欧洲诞生,从致力于救护战 争中的伤兵,扩展到保护战 争中的战俘、平民,进一步 延伸到维护人类的生命、健 康、尊严以及世界的和平与 发展,成为历史最悠久、规 模最大的世界性人道主义运 动。多年来,国际红十字组 织和先后成立的亨利·杜南 学院、索尔费里诺学院对红 十字运动做过很多研究和探 索,不断深化拓展红十字运 动的理论与实践,推动国际 人道法成为较为完整的国际 法分支,形成了独到的法理 体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卫生健康、防疫、救灾、 社区发展、志愿服务等方面 也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众 多的培训课程,编写出版了 很多书籍。但是,截至目前 ,还没有创建一个涵括红十 字运动所有业务领域的专业 学科,也没有出版成体系的 红十字交叉学科方面的丛书 。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时代,中国在国际事 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 色。在我国积极履行国际责 任和开展国际人道援助的时 代背景下,建设强大的国家 红会,在国际红十字运动中 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成为 中国红十字会和当代中国红 十字人的使命和职责。 2019年8月,中国红十字会 总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 苏州大学联合创办了首个红 十字国际学院,旨在打造红 十字人才培养基地、红十字 运动研究高地、红十字文化 传播阵地和国际人道交流合 作平台。学院成立以来,为 推动红十字相关专业的交叉 学科建设,决定编写出版一 套“红十字交叉学科基础研 究丛书”,既作为红十字运 动研究者、人道教育工作者 和红十字组织实务工作者开 展相关研究的基础资料,又 作为红十字国际学院的教学 参考书。这是红十字国际学 院建设的一件大好事。 建设交叉学科逐渐成为 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 交叉学科的优势在于融合不 同学科的范式,通过资源整 合和思想交融,以整体化思 维综合性解决重大理论与实 践问题,促进多学科复合型 人才的培养。红十字事业是 一项崇高的事业,也是一项 颇具挑战性的专业工作,需 要实践探索,也需要理论研 究和指导。一个合格的红十 字工作者,不仅要承担保护 战争中的伤兵、战俘和平民 的职责,更需要在自然灾害 、重大疫情等突发事件的人 道救助中展现专业救援能力 。这就要求红十字工作者应 具备医学、管理学、社会学 、语言学、心理学、传播学 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和经验 ,仅靠任何一门单一的学科 知识都不足以保障工作的开 展,需要交叉科学的思维和 知识经验的交汇来引路。 面对日益复杂多元的人 道需求和频发的人道主义危 机,红十字交叉学科应当建 立在法学、社会学、伦理学 、公共管理学、传播学、历 史学、经济学、营销学、公 共卫生学、语言学和应急管 理学等多元学科的基础上, 丰富拓展现有红十字运动的 理论和实践,以综合性、系 统性的交叉知识体系,以多 元视角和多路径解决问题的 思路方法,更高效地应对人 类社会面临的复杂挑战。 编写出版“红十字交叉学 科基础研究丛书”,是一项 宏大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 一项填补空白的新事业。希 望红十字国际学院和苏州大 学出版社精心策划,认真做 好丛书出版工作;也希望人 道公益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具 有实践经验的实务工作者积 极支持和参与,本着科学、 求实、严谨、创新的精神, 认真研讨,精心编写,吸纳 最新的红十字实践经验和理 论创新成果,从弘扬人道主 义精神、培养人道公益人才 、创新红十字理论、指导人 道实践的实际需求出发,构 建未来红十字工作者应当具 有的完备知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 十字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 旗帜,跨越国界、种族、信 仰,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人 道主义运动。进入新时代, 迈上新征程,红十字事业迎 来新的发展机遇。希望红十 字国际学院广大师生、各相 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红十字 同仁和国内外红十字组织, 积极支持红十字交叉学科的 创建和基础研究丛书的编写 出版,认真总结汲取红十字 运动的宝贵经验,融汇建立 新的红十字科学知识体系, 推动国际红十字运动更快更 好发展,续写人道事业的灿 烂华章。 2022年6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