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当我们必须谈论死亡与别离时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英)凯瑟琳·曼尼克斯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如果你的好友正在经历痛苦,你应该怎么去劝慰他?如果你的亲人身患重病,你要如何用温柔的方式坦白那些残酷的真相?你又该如何坚强地面对临终之榻的谈话?当你准备谈论以上这些关于死亡、分离、创伤的话题时,是不是常常感到很艰难?这是一本关于如何用温柔的方式进行艰难对话的沟通宝典。“对话”在本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它并非关于“告诉”,通过强加个人观点去解决问题,而是关于双方之间的双向对话——一种口头舞蹈。沟通就像跳舞,一方引导,但从不强迫对方;而另一方追随,却从不会感受到压力。
国际知名心理治疗师、姑息治疗师凯瑟琳·曼尼克斯结合一系列引人反思、触动人心的真实故事,以及与她在医学和心理学前沿毕生的工作经验,教会读者如何开启并进行一场艰难的对话,如何理解谈话中的温和,用他人更易接受的方式表达自我,如何用陪伴缓解他人的痛苦。
本书并不会提供一套现成的脚本让读者照本宣科,它提供的不仅是原理和规则,而是具体的解决办法。通过令人深思的故事,跟随作者一起去探讨、发现、感悟一些值得被记住的实用沟通技巧和原则,学会用温柔的方式完成那些艰难的对话。
作者简介
凯瑟琳·曼尼克斯(Kathryn Mannix)
专业姑息治疗医师,认知行为治疗师。拥有40多年的缓和医疗工作经验。1993年,曼尼克斯开创了英国专为临终患者提供服务的认知行为治疗诊所,帮助人们在临近死亡时提高生活质量。她在职业生涯中一直与患有不治之症和处于重症晚期的人打交道,陪伴了数千名患者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她还热衷于公众教育,并对姑息治疗专业人员提供专业技能培训。
目录
第1部分 如何开启一场艰难的对话
01 发出邀请,打开通往对话的大门
02 为理解而倾听
03 理解谈话中的“温和”
04 用好奇心开启话题
05 运用开放式问题
06 用陪伴缓解痛苦
07 适时利用沉默
08 恰如其分地结束谈话
第2部分 如何让困境中的人自己走出痛苦并做出改变
09 专注倾听、关注情绪、表达好奇
10 领悟沉默的本质,坚定陪伴
11 把话语的主导权交给对方
12 倾听自我的心声
第3部分 如何跨越对话中的复杂情绪、分歧与冲突
13 利用“门槛效应”,鼓足开口的勇气
14 控制沟通中的愤怒情绪
15 倾听是一门增近感情的课程
16 沟通中的犹豫与挣扎
17 如何传达那些不受欢迎的消息
18 如何坦白最残酷的真相
19 如何解决意见分歧
20 坚强面对临终之榻旁的谈话
21 如何面对丧亲者
第4部分 如何真正达成彼此之间的连接、共情和关怀
22 找到倾听与倾诉的仁爱空间
致谢
序言
也许你正在回避一场谈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也许你此刻正在回避一场
谈话。这场谈话可能对你
来说很重要,但它也可能
令人感到些许不安。在这
场谈话中.你或许需要说
出一个残酷的事实,询问
一件人生大事。提出一个
可能会被拒绝的建议,讨
论会引爆情绪的话题.甚
至安慰正在经历悲痛的人
。你进退两难,明知道这
件事非做不可,却又害怕
自己或对方太过脆弱以至
于难以接受。你心里想着
:再等等,我就去打电话
、拜访,或者预约:我很
快就去,但还是先等等。
面对这场谈话,我们踌躇
不前。不确定该以哪种方
式开始。
我们都有不知道该怎么
说的时候。通常情况下,
这是因为我们要说的话在
情绪的迷雾中不停地盘旋
;有时将这些话藏在雾中
。似乎好过拨开迷雾,将
令人痛苦的境况露出采。
有些时候,一个眼神、
一个触碰、耸一下肩、点
一点头.传达的感情可能
胜过千言万语。拥抱对方
,握紧对方的手,或者在
对方的胳膊上轻轻一拍,
都可能意义重大。相对于
用肢体语言表情达意的那
些人,另外一些人有时也
许只需我们为他们斟一杯
茶、递一块手帕,或者默
默地陪伴他们。
、‰
但最终,我们还是要开
口的,于是就遇到了“不知
道该怎么说”这一难题。也
许我们知道自己要表达什
么,可总感觉词不达意:
也许我们想聊一件对自己
来说很重要的事情,却担
心在谈论这件事的时候容
易情绪激动:也许我们想
问一个问题,但唯恐这个
问题会打扰或冒犯到对方
;也许我们要传达一个坏
消息,又生怕这个消息会
令对方痛苦。
本书就是关于那些“不知
道该怎么说”的时刻的。我
在书中介绍了一些方法,
帮助大家找到合适的话语
,顺利地开启对话。书中
也展示了人与人之间交流
方式的迷人之处,是我以
毕生的从业经历和社会经
验总结而来的:也是我作
为医生、心理治疗师和培
训师,在工作中得到的启
发。本书并不提供可以参
照的现成脚本,而是通过
讲述引人思考的故事,去
讨论一些可靠的谈话技巧
和原则。我希望这种“故事”
和“技巧、原则”相结答的呈
现方式,能让读者充分了
解到,无论他们未来会遇
到怎样重要的谈话,在面
临不同的情况时。都能找
到应对的方法。
在本书中,我会用故事
来说明沟通的原则。关于
这些故事,有些是我本人
的经历,有些是别人和我
讨论过的他们的经历,还
有一些是能表现人类共同
经历的虚构故事。为了保
护故事中真实人物的隐私
,他们的名字和其他信息
都已做改动。本书也不对
故事的真实性和虚构性进
行划分,所有故事都只是
启发读者思考的例子,以
便读者清楚地理解自己的
生活经历。
与重要谈话有关的技巧
,微妙而富有层次。这些
技巧不是只能单方面使用
的工具,它们更像舞蹈的
动作和步法:在舞池中与
人共舞时,我们会踏步、
转身、停顿、转向,并与
音乐保持同步。谈话有点
儿像跳萨尔萨舞,通常至
少需要两个人共同参与,
轮流做动作。好比一个人
在引领谈话,但并没有强
迫意味:另一个人虽然在
跟随,但不会感到有压力
。在跳舞或谈话的过程中
,引领者和追随者的角色
可以互换:跳舞时,舞者
通过前进和后退的舞步,
来分享和保留空间:谈话
时也一样,双方通过言语
和沉默、说话和倾听、陈
述和提问,来分享和保留
空间。无论跳舞还是谈话
,都需要参与者相互同意
、彼此合作。
人们在谈论严肃、悲伤
或尴尬的事情时,并不存
在绝对正确的方式,但有
一些错误的方式值得注意
。这个“错误”往往不在语言
本身,而在于“跳错了舞步”
。比如,执意要求对方参
与讨论,而非用邀请的方
式:说得太多,听得太少
.甚至根本不听对方说话
;声音太大,沉默的时间
太少;在未经对方同意的
情况下或在不合适的时间
发言,又或者发言不是为
了探讨一件事情,而是为
了让这件事情“翻篇儿”。
曾经的“错误”已无法挽
回,但我们可以从中吸取
教训,以便下次做得更好
。就像跳舞一样:我们可
以研究自己为什么会绊倒
对方,并从中学习今后如
何更优雅地移动脚步,如
何保持平衡,如何在进步
的过程中相互依靠和支持
;我们也可以学到,什么
时候向前走,什么时候向
后退,什么时候单纯凭感
觉跟着音乐走。
本书邀请大家留意我们
与生俱来的谈话技能,并
拓展这些技能。与其说它
是一本教科书或一堂舞蹈
课,不如说它更像是一场
展览或一个舞蹈节,初学
者和技艺高超的艺术家都
可以在这里展示自己。本
书并不意在培训,而是为
了鼓励大家,一起思考如
何开启曾经令人却步的谈
话,一起探究如何温和地
去感受对方.并为对方保
留空间,以便我们能够顺
利地展开谈话。
本书会按如下顺序依次
介绍这些技能:如何开启
对话,如何陪伴他人并获
得对方的信任,如何着手
探索对方目前的处境。我
们使用的方法和技巧会有
重叠,有些我们会一直使
用,就像舞者随着音乐节
奏移动、保持平衡和互相
配合一样,是基础舞步;
有些技巧,像转身或旋转
导语
这是一本关于同理心的充满智慧、温柔与爱的书,由众多真实的故事构成。这些故事关于如何支持人们——无论他们是家人、朋友还是同事,甚至是陌生人。在这些令人心碎的故事背后,作者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切实可行的参考。对于接到悲伤的、不受欢迎的消息,或进行临终前的对话而言,有一套实用的理论和技巧帮助人们去更好地面对这些不可避免的时刻。
本书不仅是关于开启艰难对话和学习倾听技能的指导书,更是改善人们待人接物方式的宝贵来源。作者告诉我们不要惧怕谈论死亡,不谈论它反而剥夺了我们选择面对的时机;作者还告诉我们不要强忍悲伤,悲伤只是一个使人们能够与别离妥协的过程。
书评(媒体评论)
在面对那些难以开口的
沟通问题时,凯瑟琳·曼尼
克斯医生帮助我们与亲人
、朋友、同事,甚至是与
陌生人更好地相处,学会
抚慰每一个受伤的心灵。
我得承认我的沟通能力亟
待提高,而曼尼克斯医生
讲述的故事让我懂得了“温
和谈话”“专注倾听”和“仁爱
之心”的丰富内涵,帮我成
为更好的自己、丈夫、父
亲、儿子、弟弟、哥哥、
医生、亲戚、朋友和同事

——医学博士、心血管
医生 钟幼民
我们往往希望把棘手的
沟通问题交给治疗师。然
而,想要进行一场美丽、
温柔影响彼此的谈话,只
有专业的听众还不够。
——心理治疗师、《真
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作者 菲莉帕·佩里
这本书蕞大的优点不仅
在于它分享的经验,还在
于它展现的纯粹人性。我
们将学会去完成那些令人
害怕的、充满悲伤与痛苦
的对话。曼尼克斯的智慧
指导适用于所有的情况,
无论某人是在生命的尽头
,还是在工作中度过了糟
糕的一天。
——《纽约时报》
读完本书就像和一位知
心好友进行了一次有意义
的长谈。书中蕞重要的部
分是讲述故事,就像曼尼
克斯之前的书《好好告别
》一样,这些故事睿智、
温柔、深刻,引人深思,
也令人回味无穷。
——《卫报》
精彩页
怎么听比怎么说更重要
在一场重要的谈话中,若想高效地沟通,我们怎么听比我们说什么更重要。细心倾听有助于我们理解对方的想法,而充分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谈话的节奏:不要一次性说太多,我们要顾及对方的观点,倾听对方的想法,并留意对方的情绪。在这场谈话中,我们要步调平稳,张弛有度。
让我们先忘记说话这件事。我们只倾听,不去想接下来要说什么:倾听,不是为了回应对方,而是为了理解对方。这样做就会有沉默的时候:对方整理思绪时会沉默;我们思考对方的话时会沉默;谈话中有人变得情绪化,我们也会沉默。为理解而倾听,意味着我们只有在完全消化了对方说了什么之后,才能去想接下来该说什么。
接受而不评价。每种心理学实践模式都奉行“倾听而不评价”这条准则。说话的人只有充分描述他们的经历,我们才能了解他们的所见所感;更重要的是,经过一番全面描述,他们也能以新的视角去看待自己所处的情况,可能由于之前深陷其中而不知全貌。如果担心倾听者会评价自己说的话、经历的事或者应对的方式,说话的人在描述时就会有所保留。他们需要把自己的故事“和盘托出”,但这确实是项艰巨的任务。讲给陌生人听或许比跟我们在意的人讲更容易;而向自己的家人、朋友,或者向有影响力和地位的老师、领导诉说,尤其困难,因为我们会担心让亲友失望,害怕让老师或领导不悦,以至于影响自己的前程。作为倾听者,唯一有益的评价,就是知道对方能如此信任我们,是我们的荣幸,我们必须竭尽所能去对得起这份信任。
重视沉默。谈话中的沉默,是双方都在思考的时刻。一场谈话如果只是为了传递信息,那就不怎么需要沉默。比如,你要告诉我今晚见面的时间地点,而我又很熟悉那个地方怎么去,那么这段对话就会很简洁:
“那我们今晚见?七点半在电影院门口怎么样?”
“好的,等会儿见!”
但是,如果不只有一家电影院,或者我不确定从之前的活动地点耗时多久能到约定的电影院,那么我需要停下来想一想,然后说:“我不确定七点半前能到。电影什么时候开始?”
这样一来,你也需要花些时间思考:回想一下电影开始的时间,计算一开场前的广告能不能为对方提供一些缓冲时间,或者看看这部电影晚些时候还有没有其他场次。
在谈话中,沉默可以放慢一切节奏。慢下来,便于我们能更好地关注对方正在说什么。对很多人来说,放慢节奏还能让他们在面对重要的、激动人心的或期待已久的谈话时,减轻焦虑。但你要注意,假如对方还没准备好讲述自己痛苦的想法,盼着对方说话的那种沉默,会让他们感到不安。我们会在本章第七节中更深入地探讨如何恰当地运用沉默。我们不要打破沉默,但可以用简短的鼓励点缀其间,比如“没关系,我在听。”“慢慢来。”“我知道你要考虑的东西有很多。”要注意,你若直勾勾地盯着对方会让他们感到慌乱或者匆忙作答;你若移开目光或者向下看,反而能给他们一些思考的空间。
因此,沉默有助于谈话进行下去,给彼此留些沉默的空间,别去打破它。
确认你的理解。“为理解而倾听”还意味着要不断确认我们“真的”理解了对方所说的话。这个道理过于明显,所以经常被忽视。当别人跟我们说他们担心的问题时,我们如果能时常检查一下自己是否确实理解了对方的意思,会对他们更有帮助。我们可以问对方:“如果我理解正确的话,你主要担心……我说的对吗?”或者“听起来,你最难过的是……”然后停下来,让他们肯定或者纠正我们。这种方法能让我们确定自己真正理解了对方。
为了确认自己的理解,我们在谈话时偶尔打断讲话的人,通常并不会令对方不快。事实上,这么做反而让对方觉得我们在认真地倾听他们,同时还能减缓谈话的节奏。当对方倾诉盘旋在他们脑海中那些混杂的想法、情绪、话语、回忆和猜测时,放慢讲话的速度能让他们更清晰地表达它们。很多时候,他们只要大声说出来,就能帮助他们反思整个情况,找到应对的新方法。
“谢谢,你真的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倾听的对象经常这样说。实际上,一切全是他们自己的功劳,倾听者只是给他们提供了安心的空间,然后认真地听他们说而已。 总结和确认非常重要。我教我的学生把倾听当作跳华尔兹舞,循着这样的节奏倾听他人:问题,问题,确认;问题,问题,总结。如果倾诉者不去频繁地复述和总结,我们很容易误以为自己已经理解了对方,而实际上,我们会对听到的内容形成了错误的假设。所以,确认我们的理解是否到位至关重要。
留意倾诉者的情绪
“为理解而倾听”不只与倾诉者说了什么有关,还意味着我们在关注对方说了什么的同时,要留意对方的感受。倾诉者可能会流泪或攥紧拳头;可能会双唇颤抖或激动地叫喊;可能会说出情绪激烈的话语;可能会通过说话的方或身体语言,在谈话中表露他们的情绪。留意倾诉者的情绪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确认我们对他们情绪的理解和确认我们对故事的理解到位与否同样重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7: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