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为什么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健康状况却越来越差? ●失眠多梦与情绪有何对应关系? ●为什么爱较劲的人易患脑血栓? ●为什么孩子会得哮喘? ●为什么各项指标正常的人会突然死于心脏病? ●为什么看不起别人容易得颈椎病? ●女性疾病的产生是因情感或婚姻不幸吗? ●“委屈怨怒”易得乳腺疾病吗? ●肾病背后有哪些“隐情”? ●为什么说恨别人自己会痛? ●情志疗法调理疾病的方法是什么? 本书详解: ●情绪与肝心脾疾病的对应关系和疏导 ●情绪与肺肾胆疾病的对应关系和疏导 ●情绪与头眼耳鼻疾病的对应关系和疏导 ●情绪与颈椎病、腰椎病的对应关系和疏导 ●情绪与高血压、脑血栓的对应关系和疏导 ●情绪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对应关系和疏导 ●情绪与子宫、乳腺疾病的对应关系和疏导 本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西医和心理学关于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和作用论述,从情绪致病机理入手,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归纳,详尽阐述了情绪与疾病的对应关系。通过追溯不同情绪产生的源头“种子”,分析其在心智运行过程中的规律,精准解读不同情绪形成的疾病因素,以发展或独创的“情志疗法”等疗愈方法,化解致病情绪,唤醒身体自愈潜能,帮助人们重新获得身心健康拥有幸福人生。 作者简介 包丰源,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心智教育智库专家;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健康科普分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中医药预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医院管理分会理事;2020年度中国心智教育最具时代影响力杰出人物;2017年创新中国大健康产业管理社会责任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包丰源老师以“让生命更有价值”为使命,十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心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将东方智慧与西方实证贯通融合,创立了心智教育系列课程,包括“生命智慧”“明心见性”“永续发展”“心转病移”“为人父母”。通过在国内外各地传道、授业、解惑,帮助更多人走出生活、事业、财富、婚姻、健康和亲子关系的困惑,懂得生命规律、超越自我障碍、提高思想境界,最终洞悉生命智慧、实现幸福美好的人生! 在国家级期刊《世界最新医学》《健康之路》《中国保健营养》《环球人文地理》以及美国期刊《国际临床精神病学及心理健康》上共发表相关论文16篇,其中3篇获得一等奖并受到业界好评。 已出版17部作品:《塑造中国形象》《心转病移》《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永续发展》《用思想来改变一切》《系统赢天下》《心智能量》《心智的力量》《共振》《今生相遇都是过往的重逢》《边走边悟》《不要拿过往的经历当资本》《用心带孩子》《成就孩子一生》《谁决定孩子的命运》《决胜右脑》《右脑制胜》。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为什么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健康状况却越来越差? 一、世界卫生组织强调的健康四要素 二、人们对疾病产生的不正确认识 三、不良情绪是身体越来越差的根本原因 第二章 为什么说心主神明,病由心生? 一、什么是真正的健康? 二、心主神明,病由心生 三、身心健康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第三章 情绪对健康的危害有多大? 一、情绪可以改变身体的物理表现 二、情绪影响人体气血的平衡运行 三、情绪干扰免疫系统,引发各种疾病 四、情绪降低认知和思维能力 第四章 影响我们一生的“情绪”是怎么产生的? 一、情绪是什么? 二、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第五章 情绪怎样导引气血产生定向与定位反应? 一、情绪导引身体气血变化的规律 二、多数疾病都能找到对应的情绪 第六章 如何走出情绪困扰? 一、通过释放、清除与化解,走出情绪困扰 二、找到源代码,就能修改程序 中篇 第七章 如何走出现代生活中的焦虑? 一、焦虑的症状及原因 二、清理细胞记忆,有效减轻焦虑状况 第八章 长期压抑会带来精神崩溃吗? 一、抑郁症的含义及病状 二、抑郁症的原因 三、运用“情志疗法”,化解抑郁症状 第九章 缺乏安全感为什么容易造成弓形背? 一、背部症状与情绪的关系 二、背部弓形的“情志疗法”调理 第十章 肝病与哪些情绪有关? 一、肝病的种类 二、肝病产生的情绪缘由 三、肝病的“情志疗法”调理 第十一章 失眠多梦与情绪有何对应关系? 一、失眠的症状与原因 二、失眠的“情志疗法”调理 第十二章 为什么爱较劲的人易患脑血栓? 一、脑血栓形成的医学原因 二、脑血栓形成的情绪因素 三、脑血栓病的“情志疗法”调理 第十三章 为什么亲属关系紧张容易患甲状腺病? 一、甲状腺疾病与部分情绪的对应关系 二、甲状腺疾病的“情志疗法”调理 第十四章 为什么“不想听”易导致耳疾? 一、耳疾与情绪的对应关系 二、耳疾的“情志疗法”调理 第十五章 为什么“不想看”易产生眼病? 一、眼疾与情绪的对应关系 二、眼疾的“情志疗法”调理 第十六章 为什么孩子哮喘与父母严厉有关? 一、哮喘的情绪原因 二、哮喘的“情志疗法”调理 第十七章 为何过度悔恨易引发肾病? 一、肾的主要功能 二、部分肾病与情绪的对应关系 三、肾病的“情志疗法”调理 第十八章 为什么指标正常的人会突然死于心脏病? 一、心脏的重要作用 二、部分情绪与心脏病的对应关系 三、心脏病的“情志疗法”调理 第十九章 为什么“心硬”也会带来疾病? 一、冠状动脉疾病的情绪原因 二、冠状动脉疾病的“情志疗法”调理 第二十章 人真的会吓破胆吗? 一、情绪与胆部疾病的对应关系 二、胆部疾病的“情志疗法”调理 第二十一章 为什么看不起别人容易得颈椎病? 一、颈椎病的严重危害 二、部分情绪与颈椎病的对应关系 三、颈椎病的“情志疗法”调理 第二十二章 糖尿病是吃糖多导致的吗? 一、产生糖尿病的情绪原因 二、糖尿病的危害性 三、糖尿病的“情志疗法”调理 第二十三章 压力过大会让人直不起腰吗? 一、腰部疾病及产生的原因 二、腰部疾病的“情志疗法”调理 第二十四章 女性疾病的产生是因情感和婚姻的不幸吗? 一、女性子宫病症与情绪的对应关系 二、子宫疾病的“情志疗法”调理 第二十五章 “委屈怨怒”易得乳腺疾病吗? 一、乳腺病症与情绪对应关系 二、乳腺病症的“情志疗法”调理 第二十六章 家族病和情绪有哪些关系? 一、一个家族就是一个能量系统的平衡 二、家族病的情志调理 下篇 第二十七章 “情志疗法”的起源有哪些? 一、中医整体观 二、能量学说 三、全息理论 四、心智哲学 第二十八章 “情志疗法”的理论依据有哪些? 一、人的双重属性 二、人生早年经历 三、细胞记忆 四、相由心生,病从心起 五、通则不痛,不通则痛 六、生命的重建 第二十九章 什么是“情志疗法”? 一、“情志疗法”的含义 二、“情志疗法”的调理方式 三、“情志疗法”的特点 四、“情志疗法”的成果 第三十章 “情志疗法”对于大健康事业有何重要作用? 一、社会需要大 二、安全可靠 三、适用范围广 四、体系完备易普及 第三十一章 感恩生命中的一切 一、制造疾病的正是我们自己 二、心转则病移 三、健康、幸福、美好的生活,从当下出发 序言 正值我们中国民族卫 生协会中医药预防医学分 会在中医预防学科建设之 际,接到包丰源老师的《 心转病移》出版书稿,欲 邀写序!作为有着多年临 床实践经验的医务工作者 、宣教者和中药非物质文 化遗产传承者,我对患者 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工作 之余多会重复了解患者的 疾病问题,包括心理状态 。在疾病面前,多数患者 六神无主,忧心忡忡,特 别是重病患者,见到医生 更是战战兢兢,一脸茫然 ,不知大夫会给一个什么 结论?古今精良大德名医 ,都会高度重视患者的心 理状态,巧妙化解这一状 态更利于患者的疗愈。 “医,可为而不可为。 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 而后可借术以济世”。因 此,读到《心转病移》, 我颇有豁然开朗、爱不释 手之感。它通俗易懂,贯 穿儒、释、道和中医的文 化精髓,在疾病预防过程 中有很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与社会意义。同时,包丰 源老师所提出的“情志疗 法”也是我所向往研究的 方向,他已经积累了众多 的人群实践经验与康复案 例,多年矢志不移,学习 、研究、探索、实践、应 用,在预防疾病与疾病康 复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舵柄在手,可免沉溺之 患”,该书的出版是可喜 可贺的事情。 当今罹患疾病的人群 中,因情志导致的疾病者 为多。情志是指人体的一 系列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为心所主。心是人体的 最高司令官,神则居其首 要地位,心健则神气充足 ,神气涣散则身弱。故,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 说:“心者,五脏六腑之 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包丰源老师所提出的“情 志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 基础,从情绪致病机理入 手,通过认识理解、体会 总结、应用研究、案例分 析、实践经验,帮助人们 看清疾病的真相,除掉封 闭内心疾病的壁障,打开 一个个心体,追溯不同情 绪产生的源头“种子”。掌 握心智运行的规律,不同 情绪形成的致病因素,成 为一个会看病的明白人。 邵尧夫在《渔樵对问》中 说:“能用天下之目为己 之目,其目无所不观矣。 ”挽救生命,呼唤快乐! 这不但是医务工作者的心 愿,更是大众的心声,为 此,我愿为本书出版作序 。 中医文化是中华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 聚了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 ,很值得深入研究与探索 。它是一门古老而又充满 生机的独立科学,坚持“ 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的 今天,应化繁就简,以简 驭繁,彰显中医“治未病” 的文明符号。衷心祝愿本 书的出版能够给更多的读 者有所启迪,带来不同收 获。值得提出的是,临床 不能把看病只当成是一种 医疗技术,看不到其“凝 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 要理解中医中的情志对生 命的影响与重要性,善用 “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这 把钥匙”。 走出情绪困扰,唤醒 自愈潜能。在国家把中医 药发展作为国策之际,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 法》宣布实施之际,我们 要大力弘扬祖国中医药传 统优秀文化,让中医这颗 璀璨的明珠闪烁在世界的 每一个角落,因为,它能 给人类带来永久的健康。 李桂英教授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中 医药预防分会会长 《家庭医学》杂志主 编 导语 现代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很少关注心理病源,罕有引入心理治疗的方法。包丰源老师用实证的方法和可重复的临床结果去验证心身互动的规律,从而唤醒只重病症而轻病源的当代医学和普罗大众。 本书通俗易懂,贯穿儒、释、道和中医的文化精髓,在疾病预防过程中有很好的临床参考价值与社会意义。 书评(媒体评论) 古今精良大德名医, 都会高度重视患者的心理 状态,巧妙化解这一状态 更利于患者的疗愈。因此 ,读到《心移病转》,我 颇有豁然开朗、爱不释手 之感。它通俗易懂,贯穿 有儒、释、道和中医的文 化精髓,在疾病预防过程 中有很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与社会意义。 ——李桂英 中国民族 卫生协会中医药预防分会 会长、《家庭医学》杂志 主编 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 。气机的失调是人体产生 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然 而,中医虽然很早就提出 情志致病的观点,但客观 地说,在治疗方法和治疗 手段上还是比较单一。本 书是包丰源老师心智医学 的良心之作和心血结晶, 是对中医心身医学的进一 步发展和宝贵贡献。 ——高剑虹 国医大师 方和谦弟子、北京朝阳医 院中医主任医师 现代医学在临床实践 中很少关注心理病源,罕 有引入心理治疗的方法。 包丰源老师用实证的方法 和可重复的临床结果去验 证心身互动的规律,从而 唤醒只重病症而轻病源的 当代医学和普罗大众。 ——陈科文 美国马里 兰大学医学院整合医学中 心副教授 精彩页 第一章 为什么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健康状况却越来越差? 生命是唯一的,有健康才有一切。2019年,央视新闻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心血管病患者2.9亿人:高血压患者2亿人;糖尿病患者1.2亿人……各类疾病出现年轻化趋势。为什么现代人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健屎状况反而越来越差?不少人认为,这是有害食品和农药残留造威的,真的是这样吗?什么才是导致现代人各种疾病爆发的根源? 一、世界卫生组织强调的健康四要素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的健康四大要素是:愉快心情、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均衡营养。不难看出,世界卫生组织强调的健康四大要素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愉快心情。 现代意义上的健康已经绝不是单指身体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健康。身心愉快才是健康的必备指标。没有心理的健康,没有愉快的心情,既不能称为完整的健康,也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二、人们对疾病产生的不正确认识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大部分人已经不愁吃不愁穿,摆脱了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的贫困状态。但是不少人感慨,生活越来越好了,疾病却越来越多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人认为,这是一些不良商家制造有害食品,人们吃了有害食品而引发了各种疾病;有人认为,现在的农产品使用化肥农药,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这种隐患也是导致人们疾病越来越多的原因。 我认为,这些认识尽管有一些道理,但不完全正确。为什么说不完全正确呢?四十多年前,卫生条件远不如现在好,发病率却并不算高。一个明显的区别是,过去虽然简单艰苦,但是不像现在工作生活压力这么大,节奏这么紧张。比如,过去照明条件远不比今天便利,我上学的时候,家里只有昏黄的白炽灯,学校的照明也远不如现在的各种台灯、日光灯、节能灯好,但是现在城市的初中生、高中生,戴眼镜的一个班级甚至超过半数。过去极少听说癌症、糖尿病、乳腺癌、肺癌、脑卒中(又称“中风”)等疾病,也没有像现在这样为了工作加班加点,为了婚姻、孩子而努力赚钱,常常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 这些年讲“心转病移”课程时,我常问听众,有谁的亲人或朋友得了癌症、糖尿病的?现场超过一半人会举起手,而且举手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似乎这些严重的疾病已经成了常态。 这几年我也去过美国、意大利、以色列、加拿大、迪拜、日本、新加坡、柬埔寨、印度、尼泊尔、马来西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处,我都会与当地的医生交流,了解癌症发病情况。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国癌症发病率比加拿大严重很多——两个国家比邻而居,地理上差别不大,但是美国人的工作生活压力却远远大于加拿大人。在欧洲,意大利是一个生活节奏比较缓慢的国家,人们追求享受生活,不会给自己太大压力,癌症患者相对也少。在亚洲,日本的患病情况就比柬埔寨严重,同样也存在生活压力的问题。日本人惯常有加班文化,人们排遣痛苦也只是在居酒屋里喝一喝酒,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减轻压力。柬埔寨人的生活相对安逸祥和许多.虽然饮食等状况没有比日本安全、科学,但是癌症发病率却并不算高。 综合比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工作、竞争压力是造成紧张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身体的健康影响也是极大的。从这些国家和地区人们患病的实际情况来看,疾病的产生与情绪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与心情不愉快有很大的关系。这就印证了世界卫生组织为什么把愉快心情作为身体健康的四大要素之首。 三、不良情绪是身体越来越差的根本原因 201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2018年全民中医健康指数研究报告》得出结论,影响健康的因素中第一位的就是情志。报告显示,在被研究的人群中,没有焦虑的人患病概率为5.1%,偶尔有焦虑情绪的人患病概率为22.3%,有时有焦虑的人患病概率为46.4%,而多数时间有焦虑情绪的人患病概率达到了51.1%。也就是说,处于焦虑情绪的人患病比率是没有焦虑的人的十倍!焦虑情绪最容易导致肝气郁结,使肝脏功能失调。其中,高收入和高学历的双高人群、一二线城市的女性居民精神压力更大。 据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信息,截至2017年底,我国精神障碍患者达到2.4亿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长。从这些研究成果和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良情绪严重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2019年7月15日,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方案-中提出,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人数逐年增多,个人极端情绪引发的恶性案(事)件时有发生。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1%,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81万人。正是对我国当前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精神疾病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研究,《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才将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P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