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进博会的时代意蕴与上海实践”为主题,聚焦相关重要论述中对上海的总体要求,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的总体背景、历史定位、时代意义、上海角色和使命、上海实践和经验等五个维度系统研究了关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重要论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简介 吴海江,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和研究中心主任,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文明、文化价值与意识形态等领域的研究。主要著作《文化视野中的科学》,合著《科学:思想史、方法论、社会学》、《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发展中国的十大课题》等。 目录 前言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上海之约” 第一章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的总体背景 一、逆全球化与世界多边贸易的挑战 二、中国道路与人类开放发展的经验 三、新时代与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变革 第二章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的历史定位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构筑新发展格局的范例 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样本 三、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力 四、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的结晶 第三章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的时代意义 一、以大历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诠释 二、以和文明观对国际经贸融通格局的谋划 三、以合治理观对公共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四、以新世界观对全球化发展形态的观照 第四章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的上海角色和上海使命 一、承继和合共生的海派开放精神 二、作为深化开放的中国前沿阵地 三、发挥开放发展的区位战略优势 第五章 上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大实践 一、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的上海方略 二、培育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贸易国际化的上海方案 三、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上海智慧 四、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和开放经济制度的上海治理 五、贯通长三角一体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上海经验 参考文献 附录:“三报一刊”及《解放日报》《文汇报》关于进博会 的新闻报道、社评、理论文章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