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了19世纪以前的外国建筑史的脉络,中国建筑界对西方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奠基之作。1950年代到2010年代的五十余年间,作者遍寻史料,详加论证,系统撰述,屡次修订,不唯风格论,不拘泥于建筑史自身,将建筑纳入整个历史学科,从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建筑的创造过程、其与社会生态的大系统的对应关系和所反映的思想文化潮流,兼顾主流建筑和非主流建筑的发展层次等方面,全面呈现了建筑史的发展及流变,显示出作者在该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作者简介 陈志华,1929年出生,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留校任教,1994年退休。主要专著有:《外国建筑史》、《外国造园艺术》、《意大利古建筑散记》、《保护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的国际文献》,合作编译了《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建筑美学卷》,还有一本杂文集《北窗集》。1989年起与同事楼庆西、李秋香一起合作,从事中国乡土建筑研究。至今已出版《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诸葛村乡土建筑》、《新叶村乡土建筑》和《婺源乡土建筑》等四本。 目录 陈志华小传 第四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初版编者小识 初版序言 阅读《外国建筑史(世纪末叶以前)》的辅助图初试 第一篇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 第一章 古代埃及的建筑 石建筑的能工巧匠/府邸和宫殿 金字塔的演化/峡谷里的陵墓 太阳神庙/希腊化时期 第二章 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 主要的建筑类型和形制 色彩斑斓的饰面技术 萨艮二世王宫/波斯波利斯 第二篇 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 第三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 第四章 古代希腊的建筑 圣地和庙宇的演进/柱式的演进 雅典卫城/开拓新领域 第五章 古罗马的建筑 光辉的拱券技术/柱式的发展与定型 维特鲁威与《建筑十书》/古罗马建筑的矛盾 广场的演变/剧场和斗兽场/庙宇 公共浴场/住宅与宫殿 第三篇 欧洲中世纪建筑 第六章 拜占庭的建筑 穹顶和集中式形制/装饰艺术 圣索菲亚大教堂/东欧的小教堂 第七章 西欧中世纪建筑 从修道院教堂到城市教堂/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教堂 意大利的中世纪建筑/西班牙中世纪的伊斯兰建筑 第四篇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绝对君权时期的建筑 第八章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春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曲折的历程 众星灿烂/广场建筑群/活跃的理论 施工设备和技术/圣彼得大教堂和它的建造过程 意大利的巴洛克建筑 第九章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初期的变化/古典主义的根据和理论 绝对君权的纪念碑/君权衰退和洛可可 第十章 欧洲其他国家-世纪建筑 尼德兰的建筑/西班牙的建筑 德意志的建筑/英国的建筑 俄罗斯的建筑 第五篇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第十一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方生未死之际 纪念碑的争夺战——圣保罗大教堂 新贵们的府邸 第十二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思想的大解放/创作的大革新 大资产阶级的凯歌——帝国风格 第十三章 欧洲其他各国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建筑 英国的建筑/德国及奥地利的建筑 俄国的建筑 第十四章 美洲殖民地和美国独立前后的建筑 西班牙殖民地的建筑/北美殖民地的建筑 美国独立前后的建筑 第十五章 世纪中叶的欧洲与北美建筑 第六篇 亚洲封建社会的建筑 第十六章 伊斯兰国家的建筑 西亚早期清真寺(附埃及) 中亚和伊朗的纪念性建筑(附埃及) 土耳其的清真寺/世俗建筑物 第十七章 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的建筑 摩亨佐·达罗城/佛教建筑 婆罗门教建筑 东南亚国家和尼泊尔的宗教建筑 印度的伊斯兰建筑/拉杰普塔纳的建筑 第十八章 朝鲜和日本的建筑 朝鲜的建筑/日本的建筑 第七篇 美洲印第安人建筑 第十九章 玛雅的建筑 第二十章 阿兹特克的建筑 第二十一章 印加的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