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教师认同发展轨迹的代际研究 |
分类 | |
作者 | 蹇世琼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简介 教师认同是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内部动力。《教师认同发展轨迹的代际研究》基于生命历程理论视角研究“60后”教师和“70后”教师的教师认同发展轨迹,深描社会结构变迁对教师认同发展的影响和教师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机制的代际差异,以在社会背景的客观变化与个人专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之间寻求教师教育政策的优化路径。 作者简介 蹇世琼,女,教育学博士,长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教师教育政策和教师社会学,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5项。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问题及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 第一章 教师认同发展的研究现状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第二节 教师认同研究 第三节 研究述评 第二章 基于方法论探讨的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研究方法论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资料收集与分析 第三章 “满意”与“良心活 ——教师认同的主体间性特征 第一节 “满意”——教师认同的情感基础 第二节 “良心活”——教师认同的道德力量 第四章 教师认同发展轨迹的类型 第一节 教师认同发展轨迹的社会时间序列 第二节 教师认同发展轨迹的类型 第五章 教师认同发展轨迹的转折点 第一节 “60后”出生组教师认同发展轨迹中的转折点 第二节 “70后”出生组教师认同发展轨迹中的转折点 第三节 两个出生组教师认同发展轨迹中的转折点差异比较 第六章 教师认同发展轨迹的家庭因素 第一节 学徒观察期时的家庭背景 第二节 入职后的家庭情况 第七章 教师认同发展轨迹的学校因素 第一节 学校概述 第二节 同事关系 第八章 教师认同发展轨迹的待遇因素 第一节 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 第二节 教师职业的工资待遇 第三节 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 第四节 教师职业中各类待遇的关系 第九章 教师认同发展轨迹的文化因素 第一节 社会文化 第二节 教师文化 第十章 综合讨论 第一节 植根于历史、社会背景的教师生命事件 第二节 教师认同发展轨迹中的生命事件 第三节 文化、变迁与教师认同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1 访谈提纲 附件2 研究承诺书 附件3 教师认同故事线图 后记 前言/序言 蹇世琼的博士论文经过修改完善之后即将交付出版,让我给写一个序。这对作为其硕士和博士阶段指导教师的我而言,既是责任,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教师是如何发展的?这是教师教育领域中的根本性问题,因为我们只有搞清楚教师是如何发展的,我们的教师教育才能更有针对性,教师教育的效果才能够得到保障。然而,要搞清楚这件事绝非易事。正如蹇世琼在论文中所介绍的那样,关于教师发展的研究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范式:一是生涯阶段研究;二是生命历程研究。前者假设教师一般都会经历一些相同或类似的发展阶段,研究者因此致力于考察其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由富勒开启的教师发展阶段研究对于我们了解教师发展的特征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启示。但是这种研究也存在线性思维的问题——忽视或低估了教师发展的复杂性。正是因为认识到教师发展的高度复杂性,生命历程研究范式的教师发展研究应运而生。生命历程研究范式的特征在于它坚持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嵌入在他们一生所经历的历史时代和地理空间中,人的生命具有社会性,社会与历史对个人生命产生重大影响,个人通过其对历史与社会环境的选择与行动来建构自己的生命历程。生命历程研究范式的教师发展研究不是致力于描绘教师发展的阶段特征,而是聚焦于教师发展的轨迹及其影响因素,尤其关注教师个体如何在历史与环境中的选择来建构自己的发展轨迹。 蹇世琼的研究正是依据生命历程理论对教师发展进行的一种研究尝试。即使是从生命历程理论视角去研究教师的轨迹,也需要一个视角。就像美国学者富勒(Fuller,F.)从教师关切(concern)的视角去表征教师发展阶段一样,蹇世琼的研究选择了教师认同的视角,因为教师认同处于荷兰著名教育学者科瑟根(Korthagen,F.A.J.)所建构的“教师变化洋葱头模型”中的核心位置,虽然是最不容易被发现的,但却是真正影响教师行为的动力因素,因而被视为教师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表征之一。当然,也因为教师认同比较内隐,不容易被发现,因而研究起来也具有相当的难度。 蹇世琼的研究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的研究范式,以贵州省贵阳市5所中学的29名“60后”“70后”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借助生命故事线工具,对教师进行了生活史访谈,探寻教师认同发展的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特别聚焦于经历了不同社会历史事件、教育事件的两个出生组教师的教师认同发展轨迹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既关注了社会、历史变迁对教师认同发展过程的影响,也关注了在社会宏观背景变迁下教师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机制的代际差异。研究得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发现。关于本书的具体内容,我不打算过多地赘述,相信读者阅读之后自有判断。 我在这里想简单地向读者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蹇世琼自身的发展轨迹。她完整地经历了小学、中学、中专(1998年重庆医科大学卫生学校护理专业中专毕业)、大专(1998-2003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和抢救室担任护士期间自学了护理专科,并于2003年年底辞职到沙特阿拉伯,由于身体健康原因于2004年3月回国)、本科(2004年9月开始到贵州教育学院读教育学本科)、硕士和博士(2007 -2013年在东北师大教师教育专业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等我国国民教育的所有阶段,她所走过的受教育之路并不平坦,丰富曲折的经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成为她人生的重要财富。应该说,来东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她的起点并不高。但是她在硕士期间积极努力,不断地进行各种研究探索和写作锻炼。尽管一开始还很稚嫩,但能够看到明显的成长。硕士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其间,虽然有过彷徨和动摇,但最终坚持了下来。她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基础不是特别好但却能够成长为一个对研究充满热情的独立研究者,应该说与她的人生经历及其相关的人生态度有很大关系。我也经常以她来教育在读的学生,做研究要仰望星空,要有目标,但也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 毕业后,她先是选择了贵州师范大学作为自己的工作单位,后又因为照顾家庭的原因调到长江师范学院工作。无论在哪个单位、在什么岗位,她都始终不放弃对研究的追求,积极申报项目,发表研究成果。先后主持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项目5项,在《教师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等国内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30余篇学术论文。看到她取得的成果固然高兴,但是看到她能够持续保持研究的热情,才是最令我欣慰的。因为受过系统完整研究训练的她,只要能够持续保持足够的研究热情,享受研究的过程,取得研究成果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虽然她一直很努力,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毕竟处于成长的过程,而且虽然本书经过了修改完善,反映的仍是其博士阶段的研究心得。尽管该书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毕竟是她一个人生阶段奋斗成果的呈现。之所以把不够完美的成果呈现在读者面前,既是一次获得同行指教的机会,也是其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契机。我相信她一定能够以此为契机取得更大的进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