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内科学》按照国家对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依据普通内科学考试大纲,介绍了普通内科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诊治经验方法,以及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内容涵盖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病、血液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
《普通内科学》不仅能指导拟晋升高级职称的应试者考前复习,还可以帮助主治医师及其他相关中级职称医务人员开展继续教育,提高临床思维和病例综合分析能力。为便于复习考试,《普通内科学》还配套出版了《普通内科学习题集》。
《普通内科学》旨在让考生了解出题思路和解题的基本方法,有利于提高考生的备考效率,减少考试的失误,同时也有利于提升考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厉有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1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第十三届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常委。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含重点项目1项、区域联合重点项目1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参与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863计划重大项目2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获国家专利4项,主编学术专著8部。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多次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长期从事消化内科的临床、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带领学科团队创建和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该学科2019、2020年度获得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学科排名首位。
韩英,教育部特聘教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消化内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第十四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自身免疫性肝病学组组长。全军高层次创新型领军人才,空军级专家,原总后勤部“科技银星”。长期从事慢性肝病的综合防治研究,创建了外周血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新技术,获军队医疗成果奖一等奖。建立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分级诊治策略,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先后承担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863计划项目、军队高新技术专项等多项重大科研课题。发表SCI论文70余篇。
陈良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及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专家,全军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全军及北京市呼吸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第十五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会长,全军呼吸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担任《中国呼吸与重症监护》《解放军医学》杂志副主编。长期从事呼吸病的临床、教学、科研与保健工作,是国家86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及军队30余项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军队医疗成果奖一等奖等科研奖励10项;发表论文300余篇,主(参)编专著20部。获得中国优秀呼吸医师奖及全军非典防治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白求恩式好医生等荣誉称号,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各1次。
李海潮,北京大学第1医院教授、主任医师,教学副院长、大内科主任。专业方向为弥漫性肺病的临床诊疗、哮喘的发病机制。兼任教育部临床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临床医学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委员、呼吸病学分会委员,北京分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医学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医学教育杂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实用内科学杂志》编委。发表论文80余篇。
徐亚伟,二级教授,同济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之名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泛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致力于急性心肌梗死救治30余年。作为负责人,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项、上海市第二轮临床三年行动计划重大临床研究项目1项、上海市重要疾病联合攻关重大项目1项。作为首完成人,荣获201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