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成龙从影60周年之际出版的传记,分为“野孩子”“且狂且醉趁年少”“不做第一,要做唯一”“闯荡好莱坞”“家人,朋友”“我的理想”六个章节。 他的童年很短暂,在戏曲学院过了十年“暗无天日”的生活。 他17岁闯荡电影圈,自告奋勇尝试一些高难度的危险工作。 为了拍一个10秒钟的镜头,他连遭数次重创;为了创造一个真实的氛围,他险被豹子扑倒;为了表现一个富有创意的惊险场面,他赌命从70米高楼滑落。 他两次闯荡好莱坞,以失败告终,第三次来到美国,用自己的剧本拍摄的电影,shou周拿下980万美元,成为shou部登顶美国电影票房榜的香港电影。 他滑水、潜水、开车、飞风洞、跳火山,坚持亲自上阵,用身体的真实表演,对抗好莱坞的高科技作品…… 他性子急、多动症、强迫症、洁癖,他爱管闲事又爱唠叨,他也有自卑与遗憾的时刻,在做那些惊世骇俗的搏命动作时也会害怕…… 成龙就像自己塑造的那些小人物一样,没有背景,没有光环,凭着一身孤勇一路跌跌撞撞,摸爬滚打,闯出了一片天。从告诉自己“不做李小龙第二”开始,他敢闯敢拼,对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认真,不言放弃,一心想要打造好电影作品,终于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作者简介 成龙,1954年生,白羊座,属马。出生于香港,祖籍山东。本名房仕龙,曾用名陈港生,英文名Jackie Chan。从事电影工作五十四年。 目录 第一章 野孩子 阿炮 小小“女朋友 维多利亚山顶的决斗 读书郎 第二章 且狂且醉趁年少 “卖身”戏剧学院 少年元楼 初登台 七小福 打是亲,骂是爱 初恋 从戏台到片场 死得最好” 第一次当男主角 小武行 058 龙虎武师 血气方刚 李小龙与我 武术指导 第一次出远门 功夫片的寒冬 会武打的水泥工 第三章 不做第一,要做唯一 成龙?成虫! 古龙:我的剧本不是写给你的 李小龙是“神”,我是普通人 邵氏嘉禾之争 重回嘉禾 《龙少爷》:打破传统 《A 计划》:拿命搏 《警察故事》:一生一次 《龙兄虎弟》:最严重的受伤 《警察故事续集》:载入影史的爆破 《奇迹》:有它足够 《我是谁》:这一跳,献给师父 什么是“成龙电影”? 第四章 闯荡好莱坞 铩羽而归 学英文 穿唐装 《威龙猛探》:不当硬汉 遇见邓丽君 史泰龙的邀请 《红番区》:重整旗鼓 《我是谁》:与狮共舞 《尖峰时刻》:全新战场 《尖峰时刻 2》:生死营救 《尖峰时刻 3》:出手相助 《功夫梦》:颠覆形象 《英伦对决》:62岁的伤 中西有别 寄望华语电影 我的电影态度 成龙式动作特技 圆梦奥斯卡 第五章 家人,朋友 我的父亲母亲 像父亲一样:何冠昌 一生所爱:林凤娇 我和小房子 “魔鬼制作人”:李宗盛 第一个助理:陈德森 师徒之缘:Bradly James Allan 兄弟、儿子:吴彦祖 大兵小将:丁晟 真功夫打星:杨紫琼 敢豁出去:张曼玉 “见死不救”:林青霞 永远的传奇:张国荣 梅艳芳 宠物家人们 献给影迷 第六章 普通,不普通 没实现的“发明”们 从想买到想捐 心大了,事就小了 爱唠叨 管“闲事” 我也会害怕 慈善没有止境 国宝回归 关于退休 永远的成家班 全身受伤“地图” 我的理想 后记 序言 第一次见大哥,是2006 年。 那时我刚上班没多久, 正逢他主演的电影《宝贝计 划》宣传,我的工作是写新 闻稿。发布会上看到他被一 群人簇拥着来去,只觉得是 个大明星。 2012年的5月,我们去戛 纳电影节宣传《十二生肖》 ,这时距离第一次见他已经 过了6年,我作为项目的营 销负责人,得以观察到银幕 之后更真实的他。 那天下午,我们帮国内 媒体安排了一些访问。当地 公关公司定的房间有点小, 大哥看到房间的情况,当机 立断带记者到他自己的房间 做访问。他在阳台上布好五 把椅子,四把给自己和其他 演员,一把放在对面给记者 坐,动作干脆利落。 第一家媒体访问结束, 大哥走过来跟我们说:要提 醒媒体,问问题不能只问我 ,一定要照顾其他演员,不 能因为人家是新人就忽略。 几轮访问过后,助手提醒他 是否需要吃些东西。我们这 才知道他上午都在做国际媒 体访问,还没时间吃午饭。 刚巧这时来的记者只需图文 专访,不需要录影,助手趁 机把午餐拿来,是一份蔬菜 汤和三明治,他边吃边跟记 者聊,访问结束时刚好吃完 。 下一家媒体准备了录音 笔,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放, 只好放在地上。只见大哥起 身进屋,搬来一个小圆桌, 帮记者把录音笔摆好,坐下 ,整个过程不过10秒钟。记 者先是恍惚,后来才反应过 来是怎么回事,不知该说什 么,只对着大哥笑。 我在旁边看着这些自然 流露的细节,心中一直感慨 。你不能说,因为他是在演 艺圈几十年的前辈,他就理 应这样。做表面功夫很容易 ,把这些都融进生活的细节 里,很难。 大哥对记者说,“现在别 人都用蓝布绿布去拍,但我 要每一站都是实景;别人都 是威亚或特技,但我要每一 招都是真打不用替身。要拍 火山,我们就去火山;要拍 风洞,我们就去风洞。为了 4个镜头,我们跑去瓦努阿 图。每一场打戏,我们都足 足拍摄了一个半月。我们跟 好莱坞在技术上差距太大, 所以只能用这种笨办法来赢 得胜利。” 这段话让我感动得眼眶 发红。 那天晚上,我们在一个 带露台的宴会厅举办晚宴。 活动开始前,几面巨大的落 地窗忘了拉窗帘,许多国外 影迷路过这里看到里面有大 哥,全都驻足不肯离开。外 面的人越聚越多,大家大声 呼喊“Jaclde Chan”,大哥 听到,马上走到露台跟影迷 打招呼握手,成群的外国影 迷声嘶力竭地大叫“Jackie Chan,I love you(成龙,我 爱你)”。 当晚,这场景反复出现 ,我远远站在后面,看着这 位华人巨星的背影,在闪光 灯光晕中,有一种超现实感 。 我想,所谓一个人的传 奇,大概不过如此。 大哥的工作方式很不一 样,团队里的人就是他的家 人,几乎除了睡觉之外,他 都跟大家待在一起,讨论工 作,吃东西,喝咖啡,聊天 。他在全世界都有朋友,与 大家聊天的过程中,他会讲 一些小故事。几十年来闯荡 江湖的经历,传奇有之,惊 险有之,爆笑有之,感动有 之,听得大家目瞪口呆。加 上他作为演员的职业习惯,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连听故事 带看表演,简直是种享受。 享受之余,我就想,这么多 精彩的故事,应该写出来分 享给大家啊。 2013年春节,大哥带着 整个《十二生肖》剧组去东 南亚度假,也邀请我一起参 加。抵达之后,我跟他商量 ,“大哥,我想把您的那些 故事写下来。”他说:“你可 以试试。” 这之后的几个月,我一 边整理以前积累下来的素材 ,一边尽量跟随他在全世界 的行程,随时访问,随时记 录。他在北京的时候,我白 天上班,晚上跟他和团队一 起吃饭,收集素材和资料, 回家之后再写……先后整理 了300多段访问录音,初稿 将近30万字。 当年9月,大哥在粗略看 过一遍书稿之后,发现里面 有一些细节不准确,他希望 全部校对一遍,确保无误之 后再出版,这样才对得起读 者。 2015年4月,这本书的第 一版终于面世。到今天为止 ,这本书已经陆续出版了中 文简体、中文繁体、英语、 俄语、法语、德语、韩语、 日语、泰语、越南语、保加 利亚语、匈牙利语、伊朗语 、阿拉伯语等十几个语种的 版本。 2019年初,我们一起到 纽约做英文书的签售。出版 社安排了两站的行程,第一 站是在新泽西一家历史悠久 的书店,我在那里的墙上看 到很多著名作家来这里做活 动的留影。来参加签售的读 者中,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 是一个十来岁的美国女孩, 她是带着爸爸当年在《尖峰 时刻》做武行时与大哥的合 影来的。只是爸爸已经因病 离开了,她和妈妈带着书和 照片一起来,就想见到大哥 ,跟他当面说一声“谢谢”。 第二站是在纽约第五大 道最大的书店,签售的时间 是上午10点,前一天夜里1 点多,就已经有影迷带着帐 篷排在了书店门口,抢到了 第一的位置,在他身后排着 从美国各地、欧洲赶来的影 迷,都是从半夜开始排队。 签售当天早上8点,出版社 的工作人员给我们发来了视 频,等待的队伍已经蜿蜒到 了好几条街之外。那是纽约 的冬天,是穿着羽绒服都会 冻得发抖的温度,这些 导语 成龙从影60周年官方认证版传记: 150余张珍贵照片:不同时期成长照、不同场合生活照、家庭照、片场照等珍藏照片; 40万字走心呈现,饱满记述。“人只有一辈子,我们不要做第一,要做唯一。” 含重磅惊喜:成龙亲笔手写章节页。 平民偶像的奋斗史,字字真诚真心: 他出生在维多利亚山顶的富人区,但是佣人之家,度过困苦的小时候; 他的童年很短暂,在戏曲学院过了十年“暗无天日”的生活; 17岁闯荡电影圈,自告奋勇尝试高难度工作,为了表现一个富有创意的惊险场面,赌命从70米高楼滑落; 他两次闯荡好莱坞,以失败告终,第三次来到美国,用自己的剧本拍摄的电影,shou周拿下980万美元,成为shou部登顶美国电影票房榜的香港电影; 他滑水、潜水、开车、飞风洞、跳火山,坚持亲自上阵,用身体的真实表演,对抗好莱坞的高科技作品…… 他就像自己塑造的那些小人物一样,没有背景,没有光环,凭着一身孤勇一路跌跌撞撞,摸爬滚打,闯出了一片天。他敢闯敢拼的勇气,对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的认真,不言放弃的韧性,终于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后记 这本书重新编辑和撰写 的过程,让我重新回顾了人 生中很多或宏大或微小的时 刻,如今回头看,时光如白 驹过隙,留下很多美好回忆 ,也留下一些无法弥补的遗 憾。每当心中的叹息响起, 我就会提醒自己,好在还有 时间,在这个人生阶段,去 继续发挥自己的能量,坚持 做正确的、对社会有意义的 事。 书的工作进入收尾阶段 时,我刚好也开始了庆祝建 党100周年文艺演出的彩排 工作,每天跟同行一起练习 歌曲,一起学习党的历史, 过得很充实,很有意义。 这辈子我参加过很多的 大型活动,国内国外的都有 ,2008年来北京参与奥运 盛事,让我对内地的发展有 了全新的认识。这之后的世 博会、军运会、庆祝新中国 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每一 次都让我对祖国的强大有更 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如果说 对我触动最深的,还是这次 参与建党100周年文艺演出 的历程。 年轻的时候在香港街头 拍戏,我们经常被港英政府 的警察围追堵截,得不到任 何支持,在外国人面前,香 港本地人总觉得低人一等。 后来到了好莱坞工作,外国 演员问我是哪里人,我跟他 说我从香港来,人家一脸迷 惑,问我香港在哪里,那时 我英文不好,解释不清楚, 就跟对方说I’m Chinese, 他才听得明白。也是因为如 此,我几十年前就开始在国 外穿唐装,就是为了让大家 知道我从哪里来。 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 我终于不再需要跟别人解释 我是哪里人,每次到了国外 ,不等别人问,我就会主动 说“我是成龙,我是中国人” 。那之后,我越来越多地来 内地拍戏,对于祖国日新月 异的发展,我是见证者,也 是亲历者。过去这些年,我 们华语电影市场逐渐进入全 球最大的电影市场行列。尤 其是疫情暴发以来,我们中 国的电影市场是全世界最快 恢复的,我身为行业中的一 分子,为此深深骄傲。 2008年以后,我开始常 住在北京,以前会说“回香 港,去北京”,近些年已在 不知不觉间变成了“去香港 ,回北京”。 刚来北京的时候,我会 受邀去唱一些主旋律歌曲, 在熟记歌词的过程中,我会 暗自感叹,那些几十年前写 出来的歌词,是如何做到有 那么磅礴的气势和信心的?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 今走向繁荣富强”,这是先 辈们对今天的期望。 来北京生活这十几年, 我觉得自己每一天都在学习 ,越学习越觉得我们中国厉 害,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厉害 。这次参与建党100周年的 庆祝活动,我学到了更多党 的历史,先辈们是如何穿着 草鞋,用单发子弹对着人家 的机关枪,拿着大刀长矛对 着人家的先进武器,并且在 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获得了一 场又一场的胜利。 共产党那种坚持不倒的 信念,无论抛头颅洒热血, 都坚信我们要做到,能做到 ,就算今天做不到,将来总 有一天会做到,这种精神深 深感染了我。看着今天的祖 国,我们的生活,我坚信现 在国家向人民承诺的事情, 不仅一定会做到,而且还会 越来越快地做到。 我走过那么多国家,看 过人家那么多事情,在这方 面的感触比很多人都更深。 以前看到外国好的东西,我 们中国没有,我就很急躁, 就想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像外 国一样有,现在,我们都有 了,而且是他们有的我们都 有,我们有的他们没有,真 的太厉害了。 以前我在国外总是说, I'm proud to be Chinese, 我很骄傲我是一个中国人。 我现在要在这句话后面再加 上一句,我很骄傲我是一个 中国人,我还很羡慕那些共 产党员。没有那些先驱、先 烈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 的强大,可以生活在全世界 最安全的国家,没有党的领 导、所有党员们的付出,我 们老百姓不会有这么无忧无 虑的生活。 现在再重新唱起《歌唱 祖国》,我发现歌词里写的 美好愿景,今天都已经实现 了。“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我 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伟大的 时代,也会继续为这个时代 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精彩页 阿炮 1954年4月7日,我出生在香港,爸妈给我取名陈港生。 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就不是个老实孩子,很爱折腾。这倒也没什么稀奇,稀奇的是,妈妈怀胎到了12个月,我还不肯出来。有天妈妈肚子疼得受不了,爸爸赶忙把她送进医院。她在床上疼得直翻滚,后来疼得钻到了床底下,医生检查之后说婴儿太大,有难产的危险,建议马上开刀做剖宫产手术。 爸爸在同意书上签了字,整个手术花了将近两小时,我才从妈妈肚子里被拿出来。刚出生的我重达12.5磅(约合11斤半),让医生和父母都有点傻眼,后来还因此登上了当地的报纸,文章标题里把我称作“巨婴”。因为一出生就这么大块头,爸妈给我起了个小名叫“阿炮”,“炮弹”的“炮”,有时也会叫我“炮炮”。 那时候,父母的工作是在法国领事家做厨师和帮佣。尽管家里经济条件窘迫,但我一出生就是在维多利亚山顶的富人公馆里,只不过别人的家是在前面,气派而宽敞,而我家隐藏在后面,狭窄而简陋。生活在同一个地方,领事一家对我们也很好,但我们从一开始就身处两个世界。 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 剖宫产的费用是几百块港币,当时爸妈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那位外科医生是个英国女士,没有小孩,她跟爸爸商量,如果把我送给她,她不仅不收手术费和住院费,还会另付500块港币。这是个很高的价码,爸爸竟然认真地考虑了这件事。其实那时候很多穷人会把小孩送给有钱人抚养,这样不仅自己可以拿到钱,也可以保证小孩有好的未来。幸好,爸妈没有接受这个交易。毕竟我是他们第一个小孩,又长得生龙活虎,他们合不得。爸爸的几个朋友也很支持,他们说,这可能是你最后一个小孩了。那时候我妈妈已经40岁了,“怀孕12个月,生下来12磅重,这个孩子将来也许会很了不起!”朋友们借了钱给爸爸,让他付清欠款,我也得以在亲生父母身边长大。 我的家很干净,也很拥挤,三口人挤在十几平方米的空间里。爸爸亲手做的家具总是被妈妈擦得很亮。家里摆不下两张床,我们就睡上下铺,爸妈睡上面,我睡在下面。晚上我总是大声哭闹,折腾得一整栋房子都不得安宁,吵到爸妈也就算了,还经常把领事一家吵得无法入睡。尽管他们很有修养,但有时也会下楼来,看我到底是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这让爸妈感到非常不好意思。有时候我的哭声大得甚至吵到其他楼的住户,半夜就会有很愤怒的吼声传出来:“谁家的小孩在哭啊!烦死啦!”每当这个时候,妈妈就赶紧把我抱出门,带到远处的花园里,轻轻帮我扇着风,唱着歌,哄我入睡。我那时候已经很重了,妈妈白天要不停地干活,晚上还要抱着我,很累。 打记事起,我就对爸爸整日在厨房忙碌的情景印象深刻,妈妈则经常是在洗衣房里对着成堆的衣服。我稍微长大一点之后,她就把我带在身边,自己又洗又涮,熨烫折叠。我就在她脚边爬来爬去,经常会险些绊她一跟头。有时趁她不注意,我一会儿吃个碎纸片,一会儿又吃个肥皂块,这让妈妈很苦恼。后来她终于找到一个方法对付我,只要把我放进盛满水的浴缸里,我就会开心得不得了,在里面啪啪地拍水,自己跟自己玩,这样妈妈就可以稍微安生一阵。 爸爸说我小时候比较像妈妈,一出生头发就很长,眼睛小,人很胖。还有件很丢人的事情,妈妈因为溺爱我,让我吃奶吃到3岁。长到四五岁,爸爸开始对我严格起来。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他就会把我拽起来,跟他一起晨练,有时还会一起洗冷水澡。 邻居问我,你长大想要做什么?我说我想做飞人。人家又问,怎么飞?我就说,就是飞得很高那种飞啊。人家说,现在先不要去飞啊,不然会摔伤的,等你长大了再去做飞人。我就点头说好。小小“女朋友” 生活在富人区,周围几乎都是有钱人家的外国小孩,在他们眼里我只是一个很穷的中国小孩,所以他们并不爱跟我一起玩。领事家有个小女儿,长得很漂亮,跟我年纪差不多大。领事夫人鼓励她的小女儿跟我一起玩,这是出自她的教养,这对我们家来说是一种很温暖的鼓励。我们两个很喜欢彼此,她总是把我称作她的“男朋友”,我也觉得她是我最亲近的伙伴。 爸爸年轻的时候曾经练过小洪拳,身手很好,他也会利用有限的条件来训练我,教我一些简单的套路和招数。他的手很巧,会用一些废旧材料做成健身器械,每天就在旁边监督我练习。加上我天生身体条件就好,所以在小孩子之间的打斗中我往往可以占到上风。不过我从来不会主动去欺负别人,总是别人找我碴儿的时候才会还手。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有小男孩欺负了我的“女朋友”时,我就会马上替她出头。不管是谁把她气哭,也不管是谁的错,我都会立刻冲出去打他们,用我胖乎乎的身体使劲压在他们身上,直到他们哭着求饶,向我的“女朋友”道歉。 有一回就是这样的情况,不巧被我爸爸撞见了,他看到我正压在邻居小孩身上,那个小孩脸和脖子都憋青了,在大声号哭。我老爸赶紧走过来,一手拎起正在作恶的我,一手忙把那个小孩扶起来。我看着自己的手下败将一路哭着跑回家,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