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堂二内(中国古代的平民住宅及其演变)(精)/深描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作者 鲁西奇
出版社 巴蜀书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考察中国古代平民(普通民户)住宅的建筑、用地、形制、基本结构及其演变过程,特别是平民住宅的基本形式“一堂二内”(“一宇二内”“一明二暗”)与院落的形成、演变,着意观察贫民住宅的区域差异与贫富差别,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平民百姓住宅的基本形式、居住条件及其变化进行总结归纳,目的在于分析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政治变动特别是王朝国家的政策变动、文化传统等因素对于民众居住方式的影响或制约,探究居住空间及其变化的社会根源与影响。
作者简介
鲁西奇,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与中国古代史研究。专业代表作有《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2000、2019)、《中国古代买地券研究》(2014)、《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2014)、《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2021)等,另著有《汉书》讲稿《何草不黄》(2015)及学术随笔《谁的历史》(2019)。
目录
引言
一、释“一堂二内”
二、“一堂二内”式房屋与院落的形成
三、汉代的宅园、室屋与庭院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草屋与北朝园宅之给受
五、隋唐五代时期的居住园宅、屋舍与宅院
六、宋元时期普通民户的住宅
七、明清时期平民住宅补说
八、中国古代平民住宅及其演变之总概
征引文献
主题索引
后记
序言
《韩非子·五蠹》云: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
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抅木为巢以避群
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
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蜂蛤
,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
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
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
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
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
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
暴乱,而汤、武征伐。
此言早期文明进程之四
步骤:一是营造居所,以避
禽兽虫蛇之害;二是取火炊
食,以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三是治理洪水,以种植作物
、发展农耕;四是杀伐征战
,建立国家。其中,“掏木
为巢以避群害”,被认为是
文明之起始。《周易·系辞
下》谓:“上古穴居而野处
。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
栋下宇,以待风雨。”无论
是穴居还是宫室,“以待风
雨”均为其主要目的。因此
,住宅的起始功能,就是栖
身,即“待风雨”“避群害”。
《孟子·万章上》:
万章问曰:“诗云:‘娶妻
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
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
而娶,何也?”孟子曰:“告
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
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
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
。”
男女情事,须居于室中
,乃人之大伦。生育与养育
,乃是住宅的第二个功用。
《说文》释“舍”,谓:“市
居曰舍。从亼、屮,象屋也
;口,象筑也。”盖“舍”为
象形字,由△(屋顶)、中
(架)、口(房基)组成,
故得为简单的居所。《释名
》卷五《释宫室》则谓:“
舍,于中舍息也。”其所说
的“息”,当作“生”“生长”解
。“于中舍息”,意指在舍中
居住且孕育子息。
……
对于中国古代的普通民
户(主要居住在乡村并从事
农业生产)来说,住宅不仅
是居住、生活的地方,还是
保存其全部(或大部)财物
、生活用品以及生产工具、
肥料等的场所,部分生产活
动也直接在这里进行。所以
,乡村民户的住宅除了人们
直接居住的房屋之外,还包
括附属建筑(手工作坊、粮
仓、牲畜圈或牲畜棚、围墙
或篱笆)以及庭院、晒谷场
、护宅林、池塘、井等附随
设施等。
有关中国传统民户住宅
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对现存
乡土建筑的调查、勘察,或
者从建筑学的角度,重点考
察其建筑形式、结构与技术
,并分析其历史文化价值及
其在建筑史上的意义;或者
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重点
关注房屋的材料与外形、宅
地形态与建筑物的配置等,
分析民户住宅与自然环境、
社会、生活生产方式的关系
;或者站在人类学的立场上
,把住宅看作为人们“建构”
的空间,着重分析其所表现
的空间秩序及其象征意义。
历史学领域有关中国传统住
宅的研究,多着眼于贵族、
官僚与商人等社会上中层人
家的住宅,认为“四合院大
概是中国(住宅)建筑的理
想典型(idealtype)”,其
建筑格局遵循“中轴对称”和
“深进平远”两大原则,即以
多栋建筑一字纵向排列,建
筑物和空地(庭院)依次相
间呈现,坐北朝南,构成一
条明显的中轴线,中轴线两
旁对称地布置辅助建筑,造
成院落深邃的效果。“这种
格局早在西元前第11世纪的
商周之际已经定型,论其根
源,甚至可以追溯到西元前
3000多年的仰韶文化晚期
。‘深进平远’的原则使得整
个院落的布局内外分明,与
西方古文明的居室大异其趣
,不但构成中国建筑的一个
特点,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
重要质素。”可是,“深进平
远”原则正反映出遵守此种
原则的传统居室只可能是宫
室和深宅大院,而不会是平
民的住宅。
因此,本书即试图在前
人研究的基础上,尽可能全
面系统地考察中国古代平民
(普通民户)住宅的建筑、
用地、形制、基本结构及其
演变过程,特别是平民住宅
的基本形式“一堂二内”(“
一字二内”“一明二暗’’)与
院落的形成、演变,着意观
察平民住宅的区域差异与贫
富差别,期望借此对中国古
代平民百姓的居住条件及其
变化形成一些基本认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