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千载时光仿若一瞬,万里云天只在咫尺。刘慈欣既关注空灵的异世界与宏大美学,也善于以隐喻的方式诘问现实,以其短篇小说命名的“中国科幻名家典藏系列”全辑,共收录12册作品,精选国内科幻大家代表作,以天才的想象、奇诡的文笔构建了一个壮丽磅礴的科幻世界。 《人生》作为一部中短篇科幻小说合集,主要收录了一众科幻大家的经典代表作,主要包括刘慈欣的《人生》、韩松的《老年时代》、刘维佳的《烛光岭》、王晋康的《一生的故事》、何夕的《十亿年后的来客》等,代表性地展示了刘慈欣、王晋康、何夕等作家强大的叙事能力与丰富的想象力,小说中既有宏大的架构,又有深刻的思辨性。物种在进化的过程中,舍弃了记忆这种占据先天优势的因素,对于每个人来说,出生成了一件公平的事情,来自于先天性的公平,也成了即将面对新宇宙的空白个体,作家刘慈欣在《人生》中就以此想象为基础,展开了这部同名小说。 作者简介 刘慈欣,首位获得世界科幻奖“雨果奖”的亚洲作家,中国科幻文学的最主要代表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连续九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2015年,凭借长篇小说《三体》成为亚洲首位“雨果奖”获得者。因为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巨大贡献,于同年获得银河奖“科幻功勋奖”。 刘慈欣的作品兼具科学探索与人文关怀,在世界科幻文学中树立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其“三体三部曲”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目录 人生/刘慈欣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老年时代/韩松 恐怖天堂 烛光岭/刘维佳 为亡灵点上一根蜡烛 一生的故事/王晋康 宿命种种 十亿年后的来客/何夕 生命是有禁区的 打印一个新地球/吴岩 人事猛于虎 导语 中国科幻天团银河奖、星云奖获奖作品绚烂呈现。 收录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推荐阅读篇目《朝闻道》,2018年高考语文卷题目原文《微纪元》等名篇佳作,可亲子共读,可家庭传承的经典必读书。 精装印刷,精美手绘插图,全方位拓展天文、物理、数学、历史、地理、生物等多学科知识。 北京天文馆、中国科幻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评委会、《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意大利著名作家弗朗西斯科·沃尔索等诚意推荐。 精彩页 母亲:“我的孩儿,你听得见吗?” 胎儿:“我在哪里?” 母亲:“孩儿,你听见啦?我是你妈妈啊!” 胎儿:“妈妈!我真是在你的肚子里吗?我周围都是水……” 母亲:“孩儿,那是羊水。” 胎儿:“我还听到一个声音,‘咚咚’的,像好远的地方在打雷。” 母亲:“那是妈妈的心跳声。孩儿,你是在妈妈的肚子里呢!” 胎儿:“这地方真好,我要一直待在这里。” 母亲:“那怎么行?孩儿,妈要把你生出来!” 胎儿:“我不要生出去,不要生出去!我怕外面!” 母亲:“哦,好。好孩子,咱们以后再谈这个吧。” 胎儿:“妈,我肚子上的这条带子是干什么的?” 母亲:“那是脐带。你在妈的肚子里时,靠它活着。” 胎儿:“嗯……妈,你好像从来也没到过这种地方。” 母亲:“不,妈也是从这种地方生出来的,只是不记得了,所以你也不记得了……孩儿,妈的肚子里黑吗?你能看到东西吗?” 胎儿:“外面有很弱的光透进来,橙红橙红的,像西套村太阳落山后的样子。” 母亲:“我的孩儿啊,你还记得西套村?!妈就生在那儿啊!那你一定知道妈是什么样儿啦?” 胎儿:“我知道妈是什么样儿,我还知道妈小的时候是什么样儿呢。妈,你记得第一次看到自己是什么时候吗?” 母亲:“不记得了,我想肯定是从镜子里看到的吧,就是你外公家那面好旧好旧的、破成三瓣又拼到一块儿的破镜子。” 胎儿:“不是,妈。你第一次是在水面儿上看到自个儿的。” 母亲:“怎么会呢?咱们老家在甘肃那地方,缺水呀,满天黄沙的。” 胎儿:“是啊,所以外公外婆每天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那天外婆去挑水,还是小不点儿的你也跟着去了。回来的时候,太阳升到正头上,毒辣辣的,你那个热、那个渴啊,但你不敢向外婆要桶里的水喝,因为那样准会挨骂,骂你为什么不在井边喝水。但井边那么多人在排队打水,小不点儿的你也没机会喝啊。那是个旱年头,老水井大多干了,周围三个村子的人都挤到那口深机井去打水。外婆歇气儿的时候,你扒到桶边看了看里面的水。你闻到了水的味儿,感到了水的凉气儿。” 母亲:“啊,孩儿,妈记起来了!” 胎儿:“你从水里看到了自个儿,小脸上满是土,汗在上面流得一道子一道子的。这可是你记事起第一次看到自个儿的模样儿。” 母亲:“可……你怎能记得比我还清楚呢?” 胎儿:“妈,你是记得的,只是想不起来了。在我的脑子里,那些妈记得的事儿都是清楚的,都能想起来。” 母亲:“……” 胎儿:“妈,我觉得外面还有一个人。” 母亲:“哦,是莹博士。本来你在妈妈肚子里是不能说话的,羊水里没有让你发声的空气,莹博士设计了一台小机器,才使你能和妈妈说话。” 胎儿:“哦,我知道她,她年纪比妈稍大点儿,戴着眼镜,穿着白大褂。” 母亲:“孩儿,她可是个了不起的有学问的人,是个大科学家。” 莹博士:“孩子,你好!” 胎儿:“嗯,你好像是研究脑袋的。” 莹博士:“我是研究脑科学的,就是研究人的大脑中的记忆和思维。人类的大脑有很大的容量,一个人的脑细胞比银河系的星星都多。以前的研究表明,大脑的容量只被使用了很少的一部分,大约十分之一的样子。我主持的项目,主要是研究大脑中那些未被使用的区域。我们发现,那大片原本被视为空白的区域其实也存储着巨量的信息。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那些信息竟然是上一代的记忆!孩子,你听得懂我的话吗?” P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