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结合沣西新城的实践与发展,回望历史、跨越现在、奔向未来,分享海绵城市理念探索的艰难历程,对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并尝试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专业内容尽量以直白的文字表达,让关注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活并为之不断努力的人,都能够从中有些许收获。本书主要内容涉及四个方面: 第一,客观审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并与西方相关理念进行对比,从国内建设实际出发提出“微设施”概念,为海绵城市建设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寻找突破口,以期推动改变当下城市建设严重依赖西方理论的问题; 第二,以排水发展历史为线,回顾和思考城市发展中的排水问题,结合海绵城市理念探索及微设施的提出,进一步提出取消大规模建设雨水管道,以期恢复人、城市、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第三,挖掘海绵城市理念对城市的自然恢复促进作用,结合城乡融合发展要求,提出在城市建设中考虑生态沟渠系统的雨水径流处理空间,以期城乡发展互补、互促; 第四,结合国内城市发展特点和实际,探究海绵城市理念的深入发展需求,进而提出优化现有城市空间形态,摆脱长期以来城市污染对生活的影响,提出城市尺度的、彻底的人车分离概念,促进城市未来发展并衍生出城市新的生活方式。但解决城市发展的诸多问题依然必须通过各方的协同实现。 作者简介 石战航,中共党员,原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海绵城市技术中心技术组组长,高级工程师,工程硕士,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海绵城市建设优秀设计师。 作者多年来致力于城市建设事业,全程参与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是沣西新城海绵城市理念全域落地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其牵头推进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市政道路、建筑小区及公园绿地等40余试点项目;推进建立专项审查机制,研究形成实操性较强的海绵城市建设管控体系,完成100余项目专项审查;探索并实践海绵城市建设长效机制,推动不同专业加强衔接,实现沣西新城海绵城市设计特色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主编或参编国家、行业及地方海绵城市相关标准约20项;先后在《给水排水》《建设科技》《西咸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多篇海绵城市相关文章。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问雨 一、入雨 1.思维僵化 2.不确定性 3.人为对立 二、忽略 三、困境 第二章 生存 一、依赖 1.以史为镜 2.生存呼唤 3.积极融合 4.被丢弃的恩赐 5.被“赐予”的良机 二、抛弃 三、寻回 1.理念借鉴 2.海绵城市 3.雨水兴城 第三章 进化 一、推陈 1.管道破朽 2.恐惧惯性 3.污染积重 二、出新 1.创新之路 2.微型设施 第四章 行动 一、思路 1.竖向 2.圭臬 3.培育 二、尝试 1.自然力量处理雨水径流 2.地下室顶板上的微设施 3.传统绿地景观的破与立 4.建筑雨落管断接的新生 5.城市道路微设施的融合 6.微设施合理规模的探究 7.微设施结构层基质改良 8.西北渗透铺装的死与生 9.截污设施的试验与更新 10.不同微设施组合的逻辑 11.独立片区雨水兴城理想 12.“慎之又慎”的精细化 三、接纳 1.人性化 2.文化艺术 第五章 蜕变 一、新旧融合 二、旧的问题 1.雨污分流 2.旧改调研 三、新的事件 1.质变之初 2.复杂之解 3.取消管道 4.惯性忽略 四、新的案例 1.从突破界限到统筹空间 2.从更新观念到绿色优先 3.从城与雨水到人与自然 五、新的风貌 1.城市道路 2.建筑地块 3.公园绿地 第六章 理想 一、创新之因 1.年轻梦想 2.巨大收益 3.经济优越 二、水到渠成 1.向山而行 2.生态沟渠 3.新的实践 三、走向新空间 1.新建设 2.新空间 3.新生活 附录1 沣西新城部分项目分布图及实景图(彩) 附录2 相关技术规范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