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历史大变局(形塑中国三千年上)(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中国历史的特殊读本,记录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个起到关键作用的转折点,勾勒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曲折脉络,展示了历史车轮不断向前的磅礴力量,揭示了中国之所以成为今日之中国的原动力,展现了延续千年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观乎人文、察于时变。一切历史的变动,都要显示在人文成品上,而文字,即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文章本身,不仅记载了历史,也解释了历史。而这些遗存的文献记载之中,又有一些,更直接塑造了历史。历史之流,因这些文献出现,而扭动了航道,一纸之微,旋乾转坤。
这些文章,是中国历史甬道里,一座座里程碑、一盏盏标示其曲折面貌的灯簇。把这些爝火灯盏串联起来,即成了一条蜿蜒灿烂的中国之路。中国,就是这样一步步、一站一站走过来的。
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些原始文献更能直接说明历史了。对于历史,我们这一代人总是忙不迭地替它解说,用我们的想法和一套套的理论去涂饰它,其实把这些文章摆出来,由它们自己说明自己,岂非更为直接真切?
作者简介
龚鹏程,著名学者,了如指掌书院名誉院长。祖籍江西吉安,1956年生于台北。龚先生精通文学、史学、哲学、宗教、艺术,是当代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其一直倡导“文士书法”,在北京、台北、杭州、巴黎多地举办书展。曾任淡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创校校长。著作有《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汉代思潮》《文学散步》《中国文学批评史论》《近代思潮与人物》《中国小说史论》《中国文学史》《文学批评的视野》等一百余种。
目录
尧典
盘庚
牧誓
利簋铭
洪范
大诰
康诰
何尊铭
盏驹尊铭
裘卫盂铭
史墙盘铭
禹鼎铭
多友鼎铭
中山王髻鼎铭
方升铭
谏逐客书
议废封建
初并天下议帝号令
礼运
除肉刑诏
论贵粟疏
难蜀父老
贤良对策
论六家要指
剧秦美新
移让太常博士书
《汉书》叙传
三纲六纪
《说文解字》叙
浑天仪
太平经和三气兴帝王法
求贤令
典论论文
出师表
养生论
徙戎论
兰亭集序
《文心雕龙》序志
宋书恩幸传论
《文选》序
迁都议
《颜氏家训》序致
征高丽诏
《切韵》序
《隋书·经籍志》序
大唐三藏圣教序
《大唐西域记》序
《尚书正义》序
序言
本书既是一部文章精选
,也是一本特殊的中国历史
读本。
历来著名的文章选集,
如《昭明文选》《文苑英华
》《古文辞类纂》《古文观
止》等,或为文献之辑存,
或着眼于文学艺术。孟子曾
说过:“《诗》亡而《春秋
》作。”意思是说古代《诗
经》中之诗均可表现其时代
,故均有史义;其后孔子作
《春秋》,正是继承了这种
记录历史的功能。后世谓诗
与史相通,即由孟子此语而
来,如钱谦益就说“曹之《
赠白马》、阮之《咏怀》、
刘之《扶风》、张之《七哀
》,千古之兴亡升降,感叹
悲愤,皆于诗发之。驯至于
少陵,而诗中之史大备”(《
胡致果诗序》),谓曹植、
阮籍、刘琨等人之诗皆可作
史读。其实孔子说“诗可以
兴、观、群、怨”中的“观”
,讲的便是这个意思。通过
文学作品,确实足以观察那
个时代。文学虽然另具有“
兴、群、怨”之功能,并不
局限于“观”,但足以观世,
无疑为其一重要作用。
可是,诗足以观世,也
只不过是泛说文学之一种性
质罢了,不是所有文学作品
均可以观世,亦不是所有作
品在观世的价值上都一样。
文学作品,有些偏于个人情
志的抒发,有些偏于艺术技
巧的探求,只有少数与历史
的发展直接相关。因为,包
括杜甫之所谓“诗史”,大抵
也只显示着诗人在世局变动
中的咏叹,而非那些作品创
造了历史或直接标记了历史
的轨迹。因此,诗史相通,
必须再进一步,才能讲“诗
即是史”或“诗以成史”。
本书做的就是这种工作
。我们选辑的文章可分两大
类,一类是文章改变了历史
,二类是文章标记了历史的
改变。
前者是说中国的历史因
这些文章而改变了命运,或
者倒过来说,是这些篇章形
塑了中国。例如,若无李斯
《谏逐客书》,秦国可能就
把包括李斯在内的各国谋士
全赶回老家去了,那么后来
秦也就未必能统一天下。若
无董仲舒《贤良对策》,汉
代黄老之治的现实就不会改
变,中国而后独尊儒术的历
史也未必由此确立。又若无
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
者》引发了倒袁的风潮,袁
世凯称帝之事到底如何了局
,亦无人可以预料。故这类
文章可说是具体牵动了历史

后者,则是历史变动之
直接证词。例如政事方面的
《除肉刑诏》《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奉天讨胡檄》;
学术思想方面的《论六家要
指》《移让太常博士书》《
大唐三藏圣教序》《论迎佛
骨表》《太极图说》《译(
几何原本)引》等,或代表
一个新观念、新时代之出现
,或宣告了变局之形成。
两者结合起来,中国的
历史轨迹即粲然可见。因为
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些原始文
献更能直接说明历史了。对
于历史,我们这一代人总是
忙不迭地替它解说,用我们
的想法和一套套的理论去涂
饰它,其实把这些文章摆出
来,由它们自己说明自己,
岂非更为直截真切?
就文学来说,曹丕曾在
《典论·论文》中言道:“盖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
盛事。”这是中国文学最高
的理想,但实际上,一般文
章何足以语此境界?真能达
至于此者,恰就是我们现在
甄录的这些文章。说也奇怪
,前面讲过,这些文章本是
因它所具有的历史价值而被
我们注意到的,但从文学性
看,此类文章也无一不佳,
多为千古名篇。这似乎又可
印证孔子所说“言之不文,
行之不远”。凡在历史上足
以形成伟大影响或足以昭示
后昆者,其文采亦必足观。
我们这本书,就是依观
世与观文这两个目的而作,
两者且是合一的。起于尧舜
、止于孙中山先生过世。此
下历史更有新变,未来将再
赓续补述。体例上,先进行
背景说明,再简述该文的影
响,再录原文、作注释、译
白话。
昔年在台湾编这本书时
,我们都还青春年少,但对
历史不无苍凉之感。顷则年
华老大,但对中国的未来、
历史的机运反而渐趋乐观。
感谢出版社为此书费心重为
检校,使它有机会跟大陆的
朋友见面。也希望这样的选
本能对有兴趣观乎人文、察
于时变的人有所帮助。
最后还要补充两点:一
,我们采用的古籍版本,可
能略有几处跟大陆通行本不
太一样;二,译文和解说时
提到的现有地名,其县市行
政区划,也可能有一二处会
与现况不同,幸请留意。其
他编辑命意,原书旧序已讲
得很清楚了,此即不赘,敬
请读者诸君指教。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日
于北京
导语
本书是龚鹏程教授主编的一部特殊的中国历史读物,全书按照纵向的时间顺序,全面展现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书中收录的文章,起于尧舜,终于孙中山先生过世,可分为改变了历史的文章和标记了历史改变的文章。中国的历史因这些文章改变了命运,而这些文章不仅记载了历史,也解释了历史,更直接形塑了中国,是历史变动的直接证词。全书依照简介、原点、译文、背景说明、影响五大块解析相关文章,条分缕析。本册主要收录了从尧舜到唐初的文章。
精彩页
尧典
不详
《尧典》是尚书的第一篇,记述上古时代帝尧与帝舜的事迹,作者不详。据近人考证,本篇文辞浅易,且篇中所见词语,如帝、考妣等的用法合于战国时期的语言现象,则本篇当系战国时人述古之作。背景
《尚书》是我国上古史料的渊薮,保存了大量的上古公文档案,其中如《周书》的《大诰》《康诰》《酒诰》等篇,其重要与可信的程度,较诸考古发掘所得的甲骨文与金文毫不逊色;而屡经附益的后人传抄之作如《尧典》,也依然具有不可抹杀的史料价值。可惜的是,一般人苦于其文字古奥,无法通读;部分学者则囿于疑古与辨伪的成见,未能平心静气地加以研究,以致其史料价值迄今犹昧而不彰。
说到《尧典》的史料价值,这里可以举一个例证。《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有一片殷代的牛肩胛骨刻辞,释《尧典》文如下:
东方日析,风曰脅。
南方日夹.风日屼。
西方日夷,风日彝。
北方曰夗,风日□。
刻辞简略,不易明了,但用《山海经》来对照就容易通读了:
有人名日折(析)丹,东方日折(析),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
(《大荒东经》)
有神名日因乎,南方日因,来风日民,处南极以出入风。(《大荒南经》)
有人名日石夷,西方日夷,来风日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大荒西经》)
有人名日鹓,北方曰鹓,来风日狡,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大荒北经》)
《山海经》各节依次叙述(1)神人名、(2)方位名、(3)风名、(4)所处极隅、(5)神人职司。殷代刻辞所见的正是其中(2)方位名和(3)风名两部分。显而易见,这里所记载的正是远古四方风的神话。在《尧典》中,这段事情是指羲和兄弟四宅观日,推行政令的故事,试看《尧典》:
分命羲仲,宅蝎夷……厥民析。
申命羲叔,宅南交……厥民因。
分命和仲,宅西……厥民夷。
申命和叔,宅朔方……厥民隩。
将四方神名转化为四季不同的生活作息方式(如“东方日析”即为春天人民分“析”散布于田野),又因不认识“风”字(甲骨文“风”字像凤鸟之形),误认作“鸟”,又加“兽”字成“鸟兽”一词。于是无端添出一段“鸟兽”脱毛、换毛的记录。我们今天以甲骨文、《山海经》来和《尧典》对照,其逐渐脱离神话,而具有政治理想色彩的演化过程犹历历在目。
此外,《尧典》在文辞方面也有一个特色,即遣词用字特别古奥,而且刻意用冷僻的字词。例如以“钦”代“敬”,以“畴”代“谁”,以“载”代“事”,以“庸”代“功”……这种风气对后代的散文也有很大的影响,直到近代,号称古文家的人还在采用这种以古文代今字的做法。
其实,《尧典》虽为后人传述之作,但并不能因此降低其史料价值。“四宅观日”出自四方风神话,朱、虎、熊、罴可视为图腾的孑遗,四岳与十二牧更是古代氏族社会的痕迹。凡此种种都足以证明《尧典》非向壁虚构的伪书可比。影响
就在中国历史、文化上的地位而言,《尧典》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及道德修养的永恒典则,尤其禅让政治对后代的影响之深,堪称无与伦比。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