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达斡尔族通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谷文双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达斡尔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小民族,全国只有13.2万人。居住于黑龙江西部、内蒙古东部和新疆北部。有本民族的语言,无本民族的文字。清代多用满文,现在以汉字为主。达斡尔是契丹后裔,其历史多见于汉文、满文、蒙文、俄文记载。元末明初,居住于雅布洛诺夫山一带的契丹遗民改称达斡尔,故雅布洛诺夫山的一段被称作达斡尔山。由于人口增多,达斡尔的一部分向黑龙江中游迁移,其生活方式则由狩猎改为农耕。17世纪中叶后,其居民分别迁往今内蒙古呼伦贝尔、新疆、黑龙江呼兰(呼兰这部分后来融于汉族满族中)。他们被编入清满洲八旗,在戍边、平叛中屡建功勋。以前对达斡尔族的研究主要见于《清实录》、地方志和史书中的零星记载,难以表现达斡尔全貌。本书在前人基础上,充分利用了满文档案、俄文档案和蒙文文献,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达斡尔的由来及历史发展过程,对其社会生活诸方面都予以详细介绍。本书的出版,为了解达斡尔族,制定少数民族有关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简介
景爱,字友之,辽宁人。先后就读于吉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收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和《中国治沙名人录》。
研究领域为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学、环境科学。出版上述领域著作34种,发表论文300余篇。有两种著作分别被列入国家“八五规划”“十五规划”重点图书。早年曾协助陈述先生编辑《辽金史论集》1-5辑,任副主编。本书就是遵照陈述先生遗愿编辑出版的。
目录
《达斡尔族通史》序一
《达斡尔族通史》序二
《达斡尔族通史》序三
《达斡尔族通史》满汉文题词
前言
第一编 达斡尔族的由来
第一章 关于达斡尔族的名称
第一节 蒙古文献所记的名称
第二节 俄国文献所记的名称
第三节 清朝档案所见的名称
第四节 达斡尔族的异称
第五节 “达斡尔”释义
第二章 关于达斡尔起源的误说
第一节 达斡尔源于黑水国说
第二节 达斡尔为蒙古后人说
第三节 朱学渊的种种误说
第四节 达斡尔源于黄帝子孙说
第五节 达斡尔源于蒙古化的通古斯说
第三章 达斡尔是契丹后裔
第一节 达斡尔源于契丹的有关记载
第二节 达斡尔源于契丹的证据
第三节 达斡尔与大贺氏无关
第四章 从契丹到达斡尔的演变
第一节 辽初契丹人的北上
第二节 金初库列儿率部北迁
第三节 明初契丹移民的北迁
第四节 契丹遗民改称达斡尔
附:库列儿家族小史
第二编 黑龙江北时期的达斡尔族
第五章 达斡尔的分布
第一节 外贝加尔的达斡尔
第二节 结雅河流域的达斡尔
第三节 黑龙江沿岸的达斡尔
第四节 达斡尔居住地特点
第六章 达斡尔的邻族
第一节 布里亚特族
第二节 鄂温克族
第三节 鄂伦春族
第四节 女真族
第五节 科尔沁蒙古
第七章 达斡尔的社会经济生活
第一节 达斡尔的农业种植
……
第三编 清代的达斡尔族
第四编 民国时代的达斡尔族
第五编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达斡尔族
第六编 达斡尔族的社会生活
第七编 达斡尔族的文化
人名、地名名词索引
本书执笔人介绍
后记
序言
达斡尔是中华民族大家
庭中的一员,人数较少,在
全国范围内只有13万余人,
居56个民族的第31位。新
中国建立以前,达斡尔族的
历史研究比较薄弱。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
,出于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
需要,国家从正规科研院所
中抽调了一批知名的专家学
者,从事少数民族的甄别。
当时在中央民族学院(今中
央民族大学)执教的陈述、
傅乐焕应邀研究达斡尔族的
族属。
民国年间盛行一种说法
:达斡尔是蒙古的一部分,
与成吉思汗家族有关。陈述
先生撰文论证,达斡尔是契
丹后裔;傅乐焕指出,达斡
尔是独立的民族。这些研究
,为后来达斡尔的民族识别
和认定,奠定了基础。
按照斯大林的论证,语
言是确定民族五要素中的第
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
俄国学者很早就指出,达斡
尔语中有蒙古语成分。陈述
先生指出:达斡尔语和蒙古
语相同的往往和契丹语也同
,即三者相同;另有一部分
是达斡尔语和契丹语同,却
和蒙古语不同的。陈述先生
否定了达斡尔语是蒙古语的
意见。
就语言学而言,阿尔泰
语系蒙古语族有蒙古语支和
达斡尔语支,语支的不同决
定了语言的不同。有些人缺
乏语言学知识,认为语族相
同的就是同一个民族。将语
族与民族相等同,是造成达
斡尔族即蒙古族的主要原因
。这种学术性错误,曾盛行
一时,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
,其危害十分广泛。
为了甄别少数民族,国
家曾组织少数民族社会历史
调查。达斡尔有民族语言,
没有民族文字,然而民族传
说却非常丰富。有些达斡尔
居民认为,调查组是为了解
决民族起源而来的,纷纷提
出大量的民族起源传说,给
调查人员留下了极为深刻的
印象。受此影响,有些研究
人员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以传
说为依据来研究达斡尔的起
源,这种做法至今仍可以见
到,它违背了历史研究的基
本原则。传说可以在一定程
度上印证历史,然而传说不
能代替历史。
历史资料的匮乏,给达
斡尔族历史研究造成了许多
困难,《清实录》散见一些
关于达斡尔族的记载,是非
常重要的资料。然而《清实
录》未出版以前,能够接触
到《清实录》的人很少。满
文档案中也有关于达斡尔族
的记载,可以补充《清实录
》之缺,然而不通满文的人
却无法阅读。随着满文档案
的不断翻译出版,人们才从
中发现了极为重要的资料。
例如《清实录》记载康熙六
年(1667)有“打虎儿”,以
前学者均认为达斡尔之名始
见于此。然而在内国史院满
文档案中,顺治五年
(1648)就出现达呼尔贡
貂之记事,比《清实录》早
19年。
俄国官廷档案中,有大
批哥萨克军官写给沙皇的报
告,详细记录了17世纪中叶
达幹尔人农业种植和社会组
织,非常重要。潘克拉托娃
主编的《苏联通史》和苏联
科学院主编的《苏联大百科
全书》二书曾援引了报告的
文字,受到中国学界高度重
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
研究所在撰写《沙俄侵华史
》时,曾援引苏联学者的引
文。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
研究所(黑龙江省社会科学
院的前身)。从大英博物馆
找到了俄国档案集《历史文
献补编》,加以翻译出版,
成为研究达斡尔族早期史的
重要原始资料。还有苏联阿
穆尔州地志博物馆文集,记
录了达斡尔族从前居住的城
堡村落,扩大了研究人员的
视野,可以与《历史文献补
编》并读,相互补充。
前人对达斡尔族的历史
,曾做过许多研究,既有成
绩也有不足和缺点。这些不
足和缺点,除个人因素以外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料
不足所造成的,是受时代局
限的结果。在《达斡尔族论
著提要》(人民出版社
2015年版)一书中,对此
已有评论,这里不再赘述。
《达斡尔族通史》是在
前人的基础上撰写的。对前
人的研究成果,我们采取实
事求是的态度。凡是经得住
历史考验的正确结论,我们
都予以采纳接受;凡属于不
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结论
,我们都加以拒绝。学术研
究要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
规,必须开拓进取。对于分
歧比较大的学术问题,我们
择善而从之,或弃而新之,
或改弦更张。对前人论证不
完备的地方,适当予以补充
完善。通史与论文体例不同
,有些重要问题无法展开充
分论证,俟另撰专文述之。
所谓“通史”系对简史、
史纲、史略而言,在内容上
要详细一些。然而又不能巨
细皆备,要突出重点,因为
“通史”不是百科全书。“通
史”所记述的是历史发展的
真实过程,各种资料都应以
此为重心。只有这样才能鉴
古明今,为现实服务。《达
斡尔族通史》也是如此。《
达斡尔族通史》是集体撰述
,多人共同执笔。行文风格
允许存异,然而必须坚持实
事求是的原则和唯物史观,
在这一点上大家是一致的。
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取得
正确的结论。要发扬学术民
主,听取不同的见解,我们
欢迎同行专家学者提出批评
意见。
这部《达斡尔族通史》
的撰写,只是达斡尔族历史
研究中的一滴水,达斡尔族
历史研究范围很大,犹如大
海。我们欢迎能有更新的达
斡尔族历史著作问世。学术
研究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
,后浪推前浪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6: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