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从15世纪到20世纪初的六个多世纪以来,欧洲的艺术家们都试图在画作中呈现真实空间中的事物。本书由英国国家美术馆授权出版,书稿用六大主题、六十九张高清图,从乌切罗到维米尔和卡纳莱托,从提香到莫奈和凡·高,结合透视法、创作背景、作品原本悬挂的位置等因素,为大家解读名作中的构图奥秘。 书中探讨了伟大的艺术家们是如何在虚构的绘画中绘制引人入胜的空间的。他们考虑了线性和空气透视,还有颜色的选择和强度、光线的变化以及涂层表面的纹理。除了研究这些艺术家们经常使用的绘画技法,也在此过程中介绍了欧洲艺术的一些基本主题。 作者简介 尼古拉斯·佩尼,英国国家美术馆原馆长,现任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特聘教授。毕业于剑桥大学英国大学专业与伦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艺术史专业。他负责编写了英国国家美术馆意大利绘画图录(共三卷,其中第三卷是与乔姬雅·曼奇尼合著的)等。他还是《伦敦书评》(London Review of Books)和《伯灵顿杂志》(Burlington Magazine)的撰稿人。 目录 引言 斜线的把控 户外与室内 破框而出的画作 小路与小溪 表层与深层 诗意的前景 延伸阅读 致谢 序言 本书涵盖了15世纪到 20世纪初的画作。在这一 时期,画家们一直试图赋 予笔下的物体真实 世界中的体积感和空 间感。虽然鲜有画作能够 完整地营造出这种感觉, 但虚构仍然是画家们的核 心目的,其实就是所谓的 绘画空间。本书的主题是 空间,你将会看到那些过 去的绘画大师们(曾几何 时,他们也是那个时代的 先锋,或者说是“现代”画 家)是如何创作出引人入 胜的虚构空间的,或许是 通过建筑物逐渐汇聚的透 视线,或许是通过景物的 色彩强度变化,或许是通 过一条蜿蜒向远方的小溪 ,或许是通过一个立体感 十足的水果…… 20世纪,随着科学技 术的发展,电影(即“移 动的影像”)渐渐取代了 绘画与戏剧的地位,成为 引发兴奋和制造魅力的主 要艺术形式。与此同时, 电影的发展还强化了一种 观念,即严肃的现代画家 应该给予过去难以被欣赏 的美学特征更多的关注。 与之相似的是,剧院里的 观众越来越反感舞台上精 心设计的拱形框架、舞台 背景以及机械装置(尽管 这些在童话剧中仍然得以 保留)。空间一直是现代 画家关注的重点,甚至可 以说是许多抽象画的主题 ,其中包括康定斯基 (Kandinsky)笔下神奇 的漂浮符号、罗斯科 (Rothko)笔下发光或变 暗的神秘裂口等。但是, 时至今日,通过线性 透视法和空气透视法创建 的虚构空间已经不再是画 家们创作时的优先选项。 一个多世纪以来,艺术评 论家和理论家往往对空间 的绘制不屑一顾。因此, 在现代,重新评价中世纪 艺术中一度被忽略的线性 透视法(见第12~13页 )变得非常有意义,这也 是为后印象派绘画的辩护 。评论家也受到摄影的影 响,当然,正如前面所提 到的,他们同时也受到了 电影的影响。如今,受过 良好教育的艺术爱好者很 少对着一幅画惊呼,称赞 它看起来很逼真——画中 的人物看起来几乎可以开 口说话,观者甚至感觉自 己可以触碰到画面中的皮 草等。这样的赞誉如今听 起来似乎很幼稚。然而, 在过去,见多识广的鉴赏 家也曾热衷于给出这样的 艺术主张,画家们也确实 希望得到这样的赞誉。 空气透视法可以用科 学术语来解释,但即便理 解了“分子散射”“光幕照 明”等科学术语,也无法 解答为什么色彩要有深浅 变化,为什么距离越远的 物体越模糊,为什么远处 的山丘明明是绿色的,却 呈现出蓝色或紫灰色…… 想要研究空气透视法,了 解大气的变化,最有效的 方式便是户外速写。现存 的(甚至很可能包括曾经 存在的)大多数这类作品 都可以追溯到18世纪晚期 或19世纪。其中绝佳的例 子是,年轻的丹麦画家威 廉·彼得森笔下的奥地利 阿尔卑斯山风景,那是他 于1850年9月前往意大利 的途中在纸上画下的(见 图1)。彼得森刻意给前 景留白,中景则由铅笔粗 略地绘制而成,越过左侧 满是松树的山峰,较近的 山坡是用淡紫灰色以竖直 的笔触绘就的,树林呈现 若隐若现的效果。户外速 写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因 此在速写完成前,山前右 侧的薄云一定早已飘走或 消散了。彼得森一定不曾 设想,未来的某一天自己 的习作会被装裱起来,更 不会想到它会在英国国家 美术馆展出。他绘制这幅 习作的初衷只是为了日后 创作更加完整的风景画而 提前准备的参考。在19世 纪中期,登山和攀岩逐渐 变得流行,阿尔卑斯山的 风光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但是宽广的全景画(通常 包括远处的山脉)是在15 世纪的欧洲绘画中首次出 现的。15世纪70年代, 安托内罗·达·梅西那虽然 当时不太可能在纸上绘制 草图,但一定在脑海中粗 略地设计过耶稣受难图的 风景布局(见图2)—— 从“各各他”的山脚蔓延开 来,十字架伫立在丘陵之 上,下方的人物尺寸很小 ,远处是一片草地,然后 是港口的白墙和整齐的建 筑物,从那里可以俯瞰一 片平静的水面,接着是连 绵不断的小山,一直延伸 到远处的大海(见图3) 。整幅画面的宁静之美, 色彩与光线的柔和过渡( 尤其是天空的蓝色逐渐变 为淡白色,以至与大海的 蓝色相交),都与前景中 的圣母玛利亚、圣约翰的 悲痛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 比,两人紧紧倚靠在画框 的边缘,似乎为了展现画 家的家乡西西里岛的风光 而特意腾出了空间,从耶 稣脚下一泻千里的风景似 乎成了耶稣受难的“最大 受益者”。 从绘画主题和技法的 角度来看,安托内罗对荷 兰绘画的研究使他能够更 好地绘制出风景的细致特 征与充满活力的光线细节 。这幅画中的现实主义让 人惊喜,同时也提供了纯 粹的艺术乐趣。在现实生 活中,我们也很有可能会 登高望远,渴望见到自己 的心上人: ……直到辽阔的空间, 将他缩小到如针尖一 般锋利, 不,我的眼神仍将一 路追随, 直到他融化在空气中 …… 即使我们在看夕阳, 除了我们爱的人,我们不 会注意任何其他东西(就 像莎士比亚的《辛白林》 中的台词一样)。但是在 绘画作品中,我们既能看 到近景,又能看到远景, 同时还能思考两者的位置 关系(比如前景中人物的 颚骨与远处城墙上垛口的 关系)。 |